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第2章 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卷.doc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李刚同学身体的相关物理量的估测,明显不符合事实的是()
A.身高约170cm B.质量约60kg
C.体温约37℃D.密度约1.0×103g/cm3
2.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错误的是()
A.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
B.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线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D=
C.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
D.只使用一个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
3.用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A.减小由于估测而产生的误差
B.减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
C.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D.减小由于观察时视线倾斜而产生的误差
4.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A.3:4 B.4:3 C.1:2 D.2:1
5.用镍钛合金制成的宇宙飞船自展天线,在低温下被折叠,进入太空后,在阳光照射下可重新展开,恢复成原状.关于此天线制作材料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B.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C.具有形状记忆功能 D.具有很低的熔点
6.a,b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物质的密度比b的大
B.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
C.b物质的密度是a的2倍
D.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7.运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特殊测量”,下面的几种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用天平“称”出墨水瓶的容积B.用量筒“量”出小钢球的质量
C.用天平“称”出一张纸的厚度D.用量筒“量”出1kg的酒精
8.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0”刻度线上
C.称量时右盘应放置待称量的物体,左盘放置砝码
D.观察到指针在正中刻度线或在做左右幅度相等的摆动,可认为天平横梁已平衡
9.水银温度计中封闭着一定量的水银,在用这种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计中水银的质量不变B.温度计中水银的体积不变
C.温度计中水银的高度不变D.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不变
10.以下是一则新闻消息:“今天零时,发改委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25元和120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分别降低0.09元和0.10元.…”据此估测90号汽油的密度为(不考虑90号汽油生产过程中密度的变化)()
A.0.80×103kg/m3B.0.75×103kg/m3
C.0.72×103kg/m3D.0.70×103kg/m3
二、填空题:
11.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cm,铅笔的长度是cm,其中准确值是
cm,估计值是cm.
12.如图,盒装纯牛奶的体积为m3.若该牛奶的密度是1.2×103kg/m3,则牛奶的质量为kg.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一只氧气钢瓶,容积为V,刚启用时,瓶内气体密度为ρ,用去一半氧气后,瓶内剩下的气体密度为
,质量为

14.一位同学测得书厚为0.85cm,查得该书的页码为199,则每张纸的厚度为μm.用塑料卷尺测长度时,若用力拉尺进行测量,那么,由此引起测量结果将(变大、不变、变小)
15.小亮在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出了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与液体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烧杯的质量为kg,液体的密度为kg/m3.
16.天平两端各放一块铁块和铝块,天平平衡,则铁块和铝块的质量之比为;体积之
比为(ρ
铁=7.9×103千克/米3ρ

=2.7×103千克/米3)
17.一个质量为0.25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则这玻璃瓶的容积是
m3.它最多能装kg的酒精(酒精的密度ρ=0.8×103kg/m3).
18.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并记录在下表中.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得液体的密度是g/cm3,容器的质量是
g.
实验次数 1 2 3 4
液体体积V/cm315 22 50 80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g 67 72.6 95 119
三、实验探究题:
19.如图所示,一容积为3×10﹣4m3的瓶内盛有0.2k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 的小石子投入到瓶中,当乌鸦投入了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求:
(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
(2)石块的密度.
22.小明的爸爸出差带回来一对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摆设,它们都是实心的,小明很想知道它们是什么材料制成的,于是设法测出喜羊羊的质量是1.35kg ,体积为1.5×10﹣4m 3.
(1)通过计算和查表判断喜羊羊是由何种物质制成的?
(2)如果这个喜羊羊用金来做,它的质量是多少?
(3)若灰太狼与喜羊羊组成的物质相同,测得其质量是1.71kg ,则这个灰太狼的体积是多少? 物质
密度/(kg/m 3) 金
19.3×103 铜
8.9×103 铁
7.9×103 铝
2.7×103
23.目前国际上酒的度数表示法有三种,其中一种称为标准酒度,是指在温度为20℃的条件下,每100毫升酒液中所含酒精量的毫升数.中国也使用这种表示法,它是法国著名化学家盖•吕萨克制定的,又称盖•吕萨克酒度.蒸馏出来的酒液需要进行勾兑,勾兑一方面为了保障酒的品质,另一方面可以调整酒的度数.若现有60度和30度的酒液若干,酒液中的微量元素忽略不计. 求:(1)60度酒液的密度.
(2)如果用这两种酒液进行勾兑,获得42度、1000毫升的酒液,那么需要这两种酒液各多少毫升.(已知ρ酒精=0.8×103kg/m 3,ρ水=1.0×103kg/m 3,不考虑酒液混合后体积减少)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质量和密度》2015年单元测试
卷(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李刚同学身体的相关物理量的估测,明显不符合事实的是()
A.身高约170cm B.质量约60kg
C.体温约37℃D.密度约1.0×103g/cm3
【考点】长度的估测;温度;质量的估测;密度及其特性.
【专题】估算题.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解:
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李刚同学的身高与此差不多.此选项符合事实;
B、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李刚的质量比成年人略小一些,接近60kg.此选项符合事实;
C、人体正常体温在37℃,李刚同学的正常体温与此差不多.此选项符合事实;
D、水的密度为1.0×103kg/m3,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也是1.0×103kg/m3.此选项不符合事实.
故选D.
【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也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错误的是()
A.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
B.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线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D=
C.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
D.只使用一个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
【考点】长度的测量.
【分析】在测量长度时,有时不能直接测量,需间接测量,方法有以下几类.
【解答】解:A、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线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D=L/N,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需要两把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或用一只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来进行测量,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这几类特殊的测量方法需要掌握,一定要灵活处理.
3.用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A.减小由于估测而产生的误差
B.减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
C.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D.减小由于观察时视线倾斜而产生的误差
【考点】刻度尺的使用;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分析】长度的测量有一个特别的要求,就是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而这种估读会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此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小因估读产生的误差.
【解答】解:A、估测产生的误差,每次测量可能不同,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有利于减小由此而产生的误差,所以符合题意;
B、刻度尺的精密程度固定的情况下,对每次测量来讲它的影响都是一样的,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与刻度尺的精密程度没有直接关系,所以不合题意;
C、错误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不会避免错误的出现,所以不合题意;
D、观察时如果视线倾斜,属于错误的操作,应及时改正,而不是通过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来减小,所以不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误差与错误是长度测量中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要分清,并了解误差产生的原因与减小的方法.
4.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A.3:4 B.4:3 C.1:2 D.2:1
【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
【专题】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天平左右质量相等,利用密度的公式列出等式,再进行整理,即可得出两种球的密度关系.
【解答】解:天平左右两侧的质量相等,根据公式m=ρV可得,2ρ
甲V+ρ

V=ρ

V+3ρ

V,整理得
ρ
甲:ρ

=2:1.
故选D.
【点评】根据质量相同,利用方程法可将两侧的质量表示出来,因为体积V均相同,可顺利约去,这样简单整理后即可得出密度之比.
5.用镍钛合金制成的宇宙飞船自展天线,在低温下被折叠,进入太空后,在阳光照射下可重新展开,恢复成原状.关于此天线制作材料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B.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C.具有形状记忆功能 D.具有很低的熔点
【考点】物质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专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
【分析】根据镍钛合金的特点是具有形状记忆功能、良好的延展性、良好的导电性,熔点也很高进行解答.
【解答】解:用镍钛合金制成的宇宙飞船自展天线,在低温下被折叠,进入太空后,在阳光照射下可重新展开,恢复成原状,说明它具有形状记忆功能、良好的延展性、良好的导电性,而镍钛合金的熔点也很高,只有D 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
【点评】解决材料特点问题,要结合材料本身的特点进行分析.
6.a ,b 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物质的密度比b 的大
B .b 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 3
C .b 物质的密度是a 的2倍
D .a ,b 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考点】密度及其特性.
【专题】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1)密度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从图象中找出一组对应的数据然后根据密度公式ρ=求出a 、b 物质的密度;
(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相同,密度大小与物质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质量、体积无关.
【解答】解:由图象可知,当V a =V b =2×10﹣3m 3时,m a =1kg ,m b =4kg ,
则a 、b 的密度分别为:
ρa ===0.5×103kg/m 3,
ρb ===2×103kg/m 3,
∴ρa <ρb ,即a 物质的密度最小,且b 物质的密度是a 物质密度的4倍,故AC 错误,B 正确;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a 、b 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无关,故D 不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密度计算和密度及其特性的理解,考查了学生根据物理知识分析图象的能力,这类题在试题中经常出现,一定要掌握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注意图象中的单位.
7.运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特殊测量”,下面的几种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用天平“称”出墨水瓶的容积B.用量筒“量”出小钢球的质量
C.用天平“称”出一张纸的厚度D.用量筒“量”出1kg的酒精
【考点】物理常识.
【专题】其他综合题.
【分析】A、称出空瓶的质量,称出瓶子和水的总质量,两次相减得水的质量;这样计算出的质量差就是倒入墨水瓶中的水的质量,已知水的密度是常量,根据密度公式,就能求出墨水瓶的容积.B、根据密度公式:ρ=,可得m=ρV,量筒可以测量出钢珠的体积V,知道钢珠的密度,就能测出钢珠的质量.
C、由于纸的厚度不足1mm,比刻度尺的分度值还小,所以就不能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厚度,需要用其它的方法来测量.我们用天平测出纸的质量,然后除以纸的密度,这样就得出纸的体积.用刻度尺测出纸的长和宽,算出纸的面积,最后用体积除以面积算出纸的厚度.
D、根据密度公式:ρ=,可得v=,已知酒精的质量1kg,除以酒精的密度,就能求出酒精的体积.
【解答】解:A、称出空瓶的质量,称出瓶子和水的总质量,两次相减得水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ρ=,可得v=,天平称量出水的质量,除以水的密度,就是水的体积,即得墨水瓶的容积.所以A 方法可行.
B、根据密度公式ρ=,可得m=ρv,量筒测量出钢珠的体积,乘以钢珠的密度,就是钢珠的质量.所以B方法可行.
C、我们用天平测出纸的质量,然后除以纸的密度,这样就得出纸的体积.用刻度尺测出纸的长和宽,算出纸的面积,最后用体积除以面积算出纸的厚度.
但一张纸的质量太轻,用天平也无法测量,所以要测量选x张纸的质量,再求出一张的质量,误差就大了,故C方法不可行.
D、根据密度公式:ρ=,可得v=,已知酒精的质量1kg,除以酒精的密度,就能求出酒精的体积,故D方法可行.
故选C.
【点评】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会各种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还要学习一些特殊测量方法,只要这样才能使测量结果更接近真实值,减小实验误差.
8.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0”刻度线上
C.称量时右盘应放置待称量的物体,左盘放置砝码
D.观察到指针在正中刻度线或在做左右幅度相等的摆动,可认为天平横梁已平衡
【考点】天平的使用.
【分析】托盘天平的使用,包括以下步骤:放置;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放物体;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横梁恢复平衡;读数.通过托盘天平的使用规则结合选择项中的物理情景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故A的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B、在调节横梁平衡时,首先要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故B的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C、称量物体时,要将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在右盘里加减砝码移动游码.故C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横梁平衡的标志有两个: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或者指针偏离分度盘中线的幅度相等.故D 的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此题综合了托盘天平使用中的放置、调节、放置物体、加减砝码等各方面的内容.题目的难度不大,综合性较强.
9.水银温度计中封闭着一定量的水银,在用这种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计中水银的质量不变B.温度计中水银的体积不变
C.温度计中水银的高度不变D.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不变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专题】应用题.
【分析】(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2)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解答】解:水银温度计是利用水银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在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过程中,水银柱的体积、长度、温度都要发生改变;因为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所以水银的质量不会变化;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质量概念和温度计制作原理的了解,属于基础知识.
10.以下是一则新闻消息:“今天零时,发改委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25元和120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分别降低0.09元和0.10元.…”据此估测90号汽油的密度为(不考虑90号汽油生产过程中密度的变化)()
A.0.80×103kg/m3B.0.75×103kg/m3
C.0.72×103kg/m3D.0.70×103kg/m3
【考点】密度的计算.
【专题】计算题;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先根据表格数据得到上调1元对应的质量m
1,再根据数据求解升高1元对应的体积V
1
,最
后得到密度.
【解答】解:由90号汽油每吨降低125元,可算出降低1元对应的质量m
1
,则:
m
1
=×1000kg=8kg,
也就是8kg的90号汽油下调价格是1元,
由90号汽油每升降低0.09元,可算出下调1元对应的体积V
1
,则:
V
1
=×1L=L=×10﹣3m3,
也就是L的90号汽油下调价格是1元.
所以,90号汽油的密度:
ρ===0.72×103kg/m3.
故选C.
【点评】本题关键是根据表格数据得到上调一元对应的质量和体积,然后根据密度公式求解密度.
二、填空题:
11.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 cm,铅笔的长度是 5.85 cm,其中准确值是 5.8 cm,估计值是0.05 cm.
【考点】长度的测量.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即倒数第二位与分度值对应;(2)测量数据由准确值和估读值组成,最末一位数值为估读值,其余的为准确值.
【解答】解:
(1)刻度尺上两相邻刻线间的距离为1mm,所以分度值为1mm=0.1cm.
(2)本次测量从零刻度开始,在最小分度值后面加一位估读数字,所以铅笔的长度为:5.85cm.(3)测量数据由准确值和估读值组成,最末一位数值为估读值,其余的为准确值,所以准确值为5.8cm,估读值0.05cm.
故答案为:0.1;58.5;5.8;0.0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测量数据的估读、记录数据包括准确值和估读值两部分组成的了解和掌握.关键是由记录数据的倒数第二位所对应长度单位找出刻度尺的分度值.
12.如图,盒装纯牛奶的体积为 2.5×10﹣4 m3.若该牛奶的密度是1.2×103kg/m3,则牛奶的质量为0.3 kg.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
【分析】纯牛奶的体积可由图得到,又知牛奶的密度是1.2×103kg/m3,根据m=ρV可求出牛奶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与质量、体积无关.
【解答】解:由图可知,纯牛奶的体积为:
V=250ml=2.5×10﹣4 m3;
牛奶的质量为:m=ρV=1.2×103kg/m3×2.5×10﹣4 m3=0.3kg;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与质量、体积无关.所以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不变.
故答案为:2.5×10﹣4 ;0.3;不变.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概念及密度公式的运用,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要注意公式m=ρV中单位配套.
13.一只氧气钢瓶,容积为V,刚启用时,瓶内气体密度为ρ,用去一半氧气后,瓶内剩下的气体密度为
,质量为

【考点】密度的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
【专题】计算题.
【分析】氧气用掉一半后,质量减半,但体积不变,所以密度也减小,根据公式可求密度的变化.
【解答】解:氧气质量为m=ρV,用掉一半后,质量减半,变为,因为前后体积不变,
所以,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容器内气体质量的变化引起的气体密度的变化,关键是明白在容器内气体质量减小后,不变的是气体的体积,这是解题的难点,另外还考查密度公式的灵活运用.
14.一位同学测得书厚为0.85cm,查得该书的页码为199,则每张纸的厚度为850 μm.用塑料卷尺测长度时,若用力拉尺进行测量,那么,由此引起测量结果将变小(变大、不变、变小)【考点】长度的测量.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特殊测量方法﹣﹣﹣﹣﹣﹣累积法的了解与运用:由于测量工具精确度的限制,某些微小量,无法直接测量,在测量时,可以把若干个相同的微小量集中起来,做为一个整体进行测量,将测出的总量除以微小量的个数,就可以得出被测量的值,这种测量方法叫做“累积法”.
(2)对物体微小变化量的比较判断,以物体的真实长度为准,塑料刻度尺被拉伸后,尽管拉伸后尺变长了,但上面的数字并没变,被测物体长度没变,所以读数就变小了.
【解答】解:
(1)总页数为199页的书,共有100张纸,总厚度为0.85m,则每张纸的厚度为=0.085cm=850μm.
(2)用被拉长了的塑料卷尺测量物体长度,物体的真实值不变,被拉长的塑料卷尺上的分度值的真实长度变大,但分度值的示数没有变化,因此其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偏小.
故答案为:850;偏小.
【点评】(1)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知道一张纸是2页,200页的书,共有100张纸.
(2)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测量工具的了解,注意区分分度值的拉长变大后,但分度值的读数没有变化,其结果比真实值偏小.
15.小亮在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出了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与液体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烧杯的质量为0.04 kg,液体的密度为1×103kg/m3.
【考点】密度的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
【专题】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1)由质量和体积图象可以得到烧杯的质量;
(2)根据烧杯质量和总质量可以得到液体的质量,查得对应的体积,利用ρ=就能得到液体的密度.【解答】解:
(1)由图象知,当液体体积为零,也就是烧杯中没有液体时,质量为40g,所以烧杯的质量为
m
=40g=0.04kg;
(2)由图象知,当液体的体积为V=60cm3时,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

=100g,所以液体的质量为
m=m
总﹣m
=100g﹣40g=60g
液体的密度为ρ===1g/cm3=1×103kg/m3.
故答案为:0.04;1×103.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的计算,从质量和体积图象中读出烧杯的质量,是得到液体密度的第一步.16.天平两端各放一块铁块和铝块,天平平衡,则铁块和铝块的质量之比为1:1 ;体积之比为
27:79 (ρ
铁=7.9×103千克/米3ρ

=2.7×103千克/米3)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专题】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天平恰能保持平衡,说明铝块和铁块质量相等,比值为1:1;又知道二者的密度,利用密度公式求体积关系.
【解答】解:因天平平衡,所以铁块和铝块质量相等,即m
铁:m

=1:1;
∵ρ=,
m
铁=m


∴ρ
铁×V



×V


即:7.9×103kg/m3×V
铁=2.7×103kg/m3×V


∴==.
故答案为:1:1;27:79.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从天平恰能保持平衡得出铝块和铁块的质量关系是本题的突破口.
17.一个质量为0.25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则这玻璃瓶的容积是 1.25×10﹣3 m3.它最多能装 1 kg的酒精(酒精的密度ρ=0.8×103kg/m3).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专题】计算题.
【分析】(1)根据空玻璃瓶的质量和盛满水时称得质量,可以由此求出盛满水时水的质量,再由 V 水=求出水的体积,即瓶的容积. (2)装满酒精时,酒精的体积即为瓶的容积,故可利用公式m 酒精=ρ酒精V 酒精求出酒精的质量.
【解答】解:(1)水的体积即为玻璃瓶的容积:V 水===1.25×10﹣3m 3,
(2)因为水的体积等于瓶的容积等于酒精的体积,所以,最多能装酒精的质量:
m 酒精=ρ酒精V 酒精=0.8×103kg/m 3×1.25×10﹣3m 3=1kg .
故答案为:1.25×10﹣3;1.
【点评】瓶子装不同的液体,关键是在抓住液体的体积即瓶的容积,不同液体的体积是相等的.
18.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并记录在下表中.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得液体的密度是 0.8 g/cm 3,容器的质量是 55 g . 实验次数
1 2 3 4 液体体积V/cm 3 15 22 50 80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g 67 72.6 95
119 【考点】密度的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
【专题】信息给予题.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1、2次试验数据先求出液体的质量,然后代入密度公式即可求出此液体的密度;
根据求出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体积可求出第1次实验时液体的质量,然后用第1次实验时液体和容器的总的质量减去此时液体的质量就是瓶子的质量.
【解答】解:m 液=72.6g ﹣67g=5.6g ,V 液=22cm 3﹣15cm 3=7cm 3
ρ===0.8g/cm 3
m 1=ρV 1=0.8g/cm 3×15cm 3=12g
m 瓶=m 总﹣m 1=67g ﹣12g=55g .
故答案分别为:0.8;55.
【点评】此题考查了密度的计算和密度公式的应用,审题时注意表中提供的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