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绿化规划设计规划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观绿化规划设计方案
此文档 word 版本下载后可任意编写更正
一、项目大要
某某市位于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地处北纬34°54' - 35°43',东经 107°45' - 108°30' 之间,横跨陇山(关山),东邻陕西咸阳,西连甘肃定西、白某
某市银,南接陕西宝鸡和甘肃天水,北与宁夏固原、甘肃庆阳毗邻,是古“丝绸之路”必经
重镇,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
全市辖泾川、灵台、崇信、华亭、庄浪、静宁六县和
崆峒一区,总土地面积 1.1 万平方公里,海拔在 890-2857 米之间。
年均气温 8.5 ℃,降水量在450-700 毫米之间。
某某市职业技术学院校园选址在某某中心城市东文化教育区,双桥路以东,辛河路以
西,泾河大道以南,柳湖路以北。
东西长约 800 米,南北长约 400 米,总占地 500 亩。
计划办学规模 8000 人。
校区总建筑面积 21 万平米,容积率 0.7, 建筑密度 17%,绿地率 37%(185 亩 ) ,包括 17 个单体建筑。
所处地段整齐方正、地势平坦。
依照功能需要,校园
规划为学校主入口、中心广场区、东授课实训区(理工科)、西授课实训区(文科)、学
生生活服务区和体育运动区六部分。
其中授课实训区位于校园北半部,由东侧的理工科授
课区和西侧文科授课区对称组成,学生生活和后勤服务区部署在的南半部,以便于生活区
与城市交通、商业服务设施有机联系,运动区规划在校园西边。
二、设计理念:
校园景观绿化整体规划设计看法坚持“以人为本”的主题思想,
以生态造景和植物造景为基根源则,采用传统苏州园林造园艺术手法和山川植被等自
然景观特色,结合现代风格的景观空间形态元素,充分反响中国悠久的历史文脉和现代科
技的人文结合,从而达到人
与自然,景观与感情,科技与文化,中国与西方的交融一致。
不同样功能地域的环境可
以经过不同样的设计手法来办理,讲解对校园精神的理解,从而反响校园的多元性和自由性。
三、设计依照
1.某某市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景观绿整体规划方案。
2.某某市职业技术学院总平面及竖向图。
3.某某市职业技术学院校区整体规划设计构想。
4.某某市城市整体规划( 2019-2030 )。
4 、《绿化设计规程》((试行)DBJ08-15-89)
5 、《大树移植技术规程》(DBJ08-18-91 )
6 、《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CJJ67-95 )
7 、《风景名胜地域规划规范》(GB50298-1999)
8 、《公园设计规范》(CJJ45-92)
9 、《总图制图标准》(GBJ103-87)
10 、《园林植物保护技术规程》(DBJ08-35-94)
11 、《园林种植土质量标准》(DBJ08-231-98)
12、《道路规划设计标准规范》
13、高、低压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14、国家逼迫性条则及其他相关规范。
四、
规划设计思路
·传承文化革故鼎新
学校的历史文化积淀是难得的精神财富,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基础。
教育和受教育是校园永远的内容之一,本案对学院景观绿化中特别侧重历史文化的承接,充分利用校区内独到的自然景观和建筑环境,创立富饶自然美的生态环境,富饶人文精神文化内涵的空间,以表现大学教书育人和环境育人的特色。
景观中设计的雕塑、碑刻等都包括着丰富的校园历史与人文精神,同时表现旅游休闲的风采。
·表现独到的地域文化
某某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邃,自然景观和人文生态景观众多,主要有天下道家第一山 ------崆峒山,人类开元第一城------伏羲出生地静宁古成纪。
本案在学院规划中充分应用了园林小品、雕塑、碑刻、亭、廊、榭、花架等作品挖掘景观设计的人文特色,创
立出一个整体的人文空间,彰显崆峒文化及伏羲文化的景观内涵,加深人们对校园所在地
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成立节能、环保、低碳意识,建设生态型校园
本着可连续发展的方向和精神,本案对学院的景观设计各处表现出环保节能低碳的理念。
在景观用水,照明等方面经过技术手段充分实现生态型校园的全方向创立。
·吻合景观园林堪舆学原理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环水绕”,“曲则有情”。
本案对学院的景观设计充分考虑了中国传统的堪舆学原理,讲究景观主轴线的对称,在东湖和西湖上大做文章。
利用人工堆山,灵便运用绿植、景石、水系、假山等的搭配互用,组成一种开阖有致,动静结合的藏风聚气的优异环境。
五、规划设计的原则
·层次性原则
本案对学院景观绿化的设计表现出了层次性原则,在现代化实训工厂和艺术楼之间的适合地址开挖了一个人工湖,同时在 3 号授课楼以西,体育馆以东部分适合地址开挖了一个人工湖,对湖的设计,主要创立出湖面水体视觉的层次性,追求丰富的水体形态,从而增加观湖和游湖的意趣性。
挖湖堆山,局部地域做了微山地形办理;景观和绿化的植物高低井然有序,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创立出诗情画意般的自然式山川园林校园环境。
令人进入校园后便产生一种空灵,俊秀、俊逸的感想。
·功能合理的原则
依照学院规划现状,将校园绿化景观规划为“一中心二轴一带六
区”。
“一中心”,即图文信息中心以北、艺术楼以西、3#授课楼以东
的育人广场;
“二轴”,即学院西入口大门以南,1#授课楼和体育馆以东,2#
授课楼和和艺术楼 4F
3#授课楼以西,包括人工湖的南北景观轴;学院东入口大门以南,
以东,北中南综合楼以西地域包括人工湖的南北景观轴;
1#实训楼
“一带”,即公寓楼、生活服务中心和图书馆以北,3#授课楼、
图文信息中心、艺术楼和现代化实训工厂以南的东西景观带。
“六区”,即校园入口区、东授课实训区、西授课实训区、学生
生活服务区、中心广场区和体育运动区等功能区。
本案对学院景观绿化设计吻合自然规律,吻合学院特色,各功能
区充分表现育人的元素。
设计时依照各功能区的不同样特色进行部署,既要满足授课、工作、学习、生活的物质功能,更要满足增进师生交流、激发灵感、开发智慧、提高修养、陶冶情操的精神功能。
校园园林规划中充分考虑了教书育人的校园特色,满足授课及学生生活、学习的需要,注意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交融,突出行为科学,绿地以开放式绿地
设计为主,全力为学生课间学习、交流、休憩创立一种围合、半围合的滞留空间。
在生活区适合地址设置了羽毛球、排球、篮球、网球和乒乓球场,为学生供应了活动娱乐的空间。
·以人为本的原则
学校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对本案的设计充分掌握了其时间性、
集体性的行为规律,如授课楼、食堂等人流很多的地方,绿地多设捷径,园路曲径通幽,便于师生行走。
在充分考虑师生不同样心理需要下,依照详尽地形,创立适合的活动空间,并配置相应的设施。
·突出校园文化特色原则
充分挖掘校园环境特色和文化内涵,运用了雕塑、廊柱、浮雕、标牌等环境小品,结合富饶特色的植物来增强校园的文化气味。
·景观生态规划原则
以生态理论作指导,坚持以植物造景为主,进行乔、灌、草多层
次复式绿化,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绿量,以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友善,使其可连续发展。
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以地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目标,在景观生态解析、综合议论的基础上,成立地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空间结构和模式。
景区内必定留有必然的空间环境,满足 30
人左右演艺、聚会使用,各个地域形态变化各异,不同样,不重复。
校园的规划以景观生态优先,并从整体考虑出发,合理布局景观空间格局的各个单元,达到高校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的目标。
·最高效率原则
经过对景观道路的合理布局,使学生在运动最短的距离内到达一个或多个既定的目的地。
考虑到大学生在校园中的作息规律和生活习惯,得出在上课期间,大学生每天在各样类板块之间搬动的一般次序。
以此为依照,有序的布局各个板块,达到最大程度方便学生的目的。
·多样化原则
开放空间多样化包括功能、形式、配置及绿化树种的多样化。
功能多样化,如隔断、交通、交往、运动等不同样用途;形式上的多样化,如形状、尺度、色彩、构图等多种变化;配置多样化,如草坪、树林、山、水、石、建筑等不同样设置;绿化树种多样化包括落叶乔木和长青乔木搭配,开花植物和结果植物搭配,表现百花园,百果园的旺盛意形,达到春赏百花争艳,夏观国色天香,秋看绚烂硕果,冬听松柏风涛的收效。
有利于满足校园的基本功能,校园开放空间需要交通、会合、运动等多种功能,有利于满足师生不同样心理需求,
有利于增强授课环境氛围活力勃勃、丰富多变的校园景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
强教育氛围。
·安全原则
: 物理安所有是人性化设计中的第一要素。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安全性包括两方面的内
容环境安全和心理安全。
景观设计中表现和浸透这一要素。
·充分侧重生态效益
校园园林规划中结合了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建设,以保护生物多样性,成立适合地方
特色的可连续发展的生态绿地系统。
植物造景中战胜了目前一些高校以大面积草坪为主的
弊端,充分注意乔、灌、草等草木结合,多层次多空间组合,植物群落综合运用,对环境
充分进行了美化和艺术化创立。
·植物造景为主原则
从学院景观绿化建设的本质出发,以最小的投入来换取最大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收效,
坚持以传统的植物造景为主的目标,结合景区、景点的设计力求创立一个优雅酣畅的大自
然环境,最大限度发挥园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美学原则
在景点设置、境地创立中充分运用园林造景手法,有障有敞,有透有密,有张有弛,
“密不容针,宽可赛马” 利用植物的物候期,使整个校园“远看森林,近看公园”,
“四经常青,三季有花”,“人在花中,花为人转”,创立出拥有时代特色、布局合理、
景观协调的高校园林。
·突出地方特色原则
校园骨干树种和基调树种以乡土树种为主,同时少量规划在当地引种成功的植物,较
好地反响地方特色。
规划中浸透了某某市的特色,在规划造景中力求使景观设计(如园林
题咏、照壁、人物雕塑)和传统伏羲文化和崆峒文化相浸透,把文化、艺术、科学、哲学
友善圆满的交融于园林设计之中,建筑成为混杂式生态园林型的校园环境,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