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浅谈体育教学如何发挥情感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浅谈体育教学如何发挥情感因素
魏祥彦
体育是一门师生共同活动、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教与练密切结合的学科。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情感的产生具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如果体育课中有一个好的情感环境, 就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有兴趣,精神振奋,对提高课的质量,显得十分重要。
怎样才能形成一个好的情感环境,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呢?
一、创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一)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有威信的老师都异常注意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获得身心愉悦的体验。
体育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投足,教师的精神面貌,工作作风,乃至教师的着装,无一不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要精神饱满地对待每一节体育课,要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课的关心和对学生的爱心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炽热的情感和无私的奉献,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能架起情感的桥梁,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学习热情。
(二)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现人情化教学
不懂得尊重学生,唯我独尊,课堂就会显得冷淡,学生压抑、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尊重学生就要抓住课前准备、课中调节、课后反思。
课前要认真备课:教学结构要考虑气候、季节、天气的变化因素;课内教材的搭配要考虑学生的全面锻炼及对三基掌握的有利;课的运动负荷要依据学生的年龄、性别、体质的不同而机动掌握,课中要灵活调节:队列站队的背风、背阳光直射,课的节奏和气氛的掌握和控制。
对学生没有情感,没有尊重和爱护,就没有教育。
(三)在竞争中发现和完善自我
体育课是竞争的重要阵地,教师可以利用运动会,班级间的篮球比赛、足球比赛、课内单元小结中简化规则的教学比赛,小竞赛等,使他们在竞争中发现和完善自我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满足他们正常的表现欲,给学生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课堂中应尽力创设好的情绪、情感环境,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拼搏,敢于超越自己,同时,要注意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
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二、巧用激励,善于表扬
(一)融通式激励
学生是有感情需要的,从上第一堂体育课开始,他们就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
当这种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便会以更大的激情上好体育课。
这种情感建立在师生情感交融的基础上。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融通包括情感和信息两个方面,感情和信息融通了,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感和了解的程度。
(二)勉励式激励
运用成功体验教学法创设情感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取得成功,体验成功”,这也是情感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
让更多的学生受到肯定、体验成功。
如展示个人风采等,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
教师还要给予他们来自平常身体语言的激励,如教师点头微笑、赞赏的眼神、肯定的话语、带领学生热烈鼓掌等,只要学生有出色表现,就给予真诚的表扬和激励。
这是体育教师经常运用的教育手段之一。
(三)参与式激励
行为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参与管理、参与决策,是人的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是精神方面的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是精神方面的一种高层次的需求。
从这一原理出发,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要倾听学生的呼声,让学生参与备课。
这样备出来的课,肯定是从实际出发,集思广益,教师教得自在,学生学得称心。
三、情趣并重,激发兴趣。
(一)运用多变的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
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
如走步练习比较枯燥,可采用拍手走、两臂加动作的走、前脚掌着地的走、听音乐走等多种形式,来完成走步的教学任务。
(二)让音乐伴随着体育课堂教学
体育不仅是一项运动,它是结合多种元素在一起的综合的活动。
在体育课上我们仍然有美的享受。
这就是让音乐走进课堂。
比如:随着教师的讲解、示范,播放轻音乐,在学生练习过程中配播儿童轻快乐曲,在体育课结束部分用音乐舞蹈的形式来结束课程。
这样除了增加课堂的愉快气氛外,还能减轻学生运动的疲劳和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这不仅是优质体育课的需要,也是未来体育课的需要。
因此,针对体育活动的单调乏味,教师一定要创设欢乐轻松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让他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
(三)要有别有情致的“美趣”
学生的感情甚于理智,他们的心灵渴望美和艺术的感染,体育课可以陶冶美好情操和道德品质,塑造完美的人格,因此,教学中应激起学生的美趣,例如,篮球教学中的优美的投篮姿势、跳高运动员那美丽的一跃、游戏中的幽默风趣。
等等。
都能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使心灵得到升华。
四、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作为体育教学的主阵地的体育场是社会的缩影,承载着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功能。
例如,在接力跑教学比赛中,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排列棒次,由谁起跑,谁最后冲刺,采用何种交接技术等。
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团体精神、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集体凝聚力显着增强,充分发挥了体育培育和强化学生的社会性功能。
体育课中以情换情,以情育情,形成一个良好的情感环境,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就能使每节体育课都成为育体、育心、育人的过程。
(山东省平度市第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