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读《周易》,再认识风险管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保持阴阳平衡, 就必须清心寡欲, 要寡欲, 就必须提 高修养, 实际上关键就在于重义轻利。
• 中国古代董仲舒讲义利时说: 利以养身, 义以养心。心比身 重要, 所以义比利重要。 • 历史上有许多人十分富贵, 却因不行义, 或者犯罪被惩治, 或者因做亏心事而忧郁, 不得长寿。 • 有些人虽然不富裕, 却因心理健康, 乐观生活, 自在长寿。 因此, 董仲舒说:―义之养生人, 大于利而厚于财也。” • 富人欲望多而且大, 告诫他要注意平衡, 他很难接受。因此, 中国古人早就说过富人难养。生活富裕的条件与人的无穷 欲望相适应, 总是要打破平衡。只有修养提高了, 他自觉做 好事, 才能渐趋平衡。心理不平衡会导致各种疾病。 • 因此, 富人做好事, 对于穷人来说, 是好事, 而对于富人来说 更是一件最为有益的事。是利他更利己的好事。
• 因为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 必要条件,自然界的变化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 而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属于生理范围内的,是生理的 适应性;超越了这个范围,就是病理性反应。因而,在临 床诊断、治疗和养生上,还考虑人与自然环境(季节气候、 地理区域等)和社会环境(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等)对人 体的影响。 • 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先秦时期的孔子, 在《易传》十篇中,全面反映了他精深的《易》学思想和 强烈的忧患意识,并在《论语•季氏》中曰:“危而不持, 颠而不扶,将焉用彼相矣!”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企业 的风险管理,不仅仅是企业各层管理者们的事,而且还是 企业全体员工的责任。对于这个的认识,西方的学者在近 几十年才意识到。1982年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玛丽•道格拉 斯和达斯基合著的《风险与文化》中提出的风险文化理论, 解释了风险是社会文化的现象。
M
P
H
D
A
• M — 遗传及社会环境; P — 人的缺点; D — 发生事故; • H —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海 因 里 希 模 型 A—受到伤害
多米诺骨牌理论
• 确立了正确分析事故致因的事件链这一重要概念, 简单、明了、直观显示事故发生的原因:只要抽 去五块牌中任一块,即可破坏事故链,防止事故 发生。 W . H . Heinrich还强调指出,企业安 全的中心工作就是要移去 H 牌,从而中断事故 的进程。事实上,骨牌之间的联系是随机的。多 米诺骨牌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把事故致因的事件 链过于绝对化、简单化,过多考虑了人的因素。 尽管如此,多米诺骨牌理论由于其形象化和在事 故致因理论研究中的先导作用,因而有着重要的 历史地位。
• 应用古代中国的阴阳五行 学说理论来指导临床的诊 断、治疗和养生。美国的 海因里希 (H.W.Heinrich)的骨 牌理论和哈顿 (W.Haddon)的能量释 放理论,以及其他的一些 在风险管理中应用的理论, 它们的思想性和系统性都 远不如阴阳五行学说理论。
多米诺骨牌理论(Domino’s Accident Theory)————海因里希因果链锁论
八卦与六十四卦的关系(太极、阴阳、四象、2n)
乾
坤
坎
兑
离
震
艮
巽
医者 ,易也。是传统医学家的共识 ,易的精髓 是什么呢 ?
人
感觉
认识到了这警告吗?
和
环
境
Y Y Y
对危险的构成有警告吗? 感觉到了这警告吗?
认识 行为响应
知道如何避免危险吗? 决定要采取行动吗? 能够避免吗?
N
N N
危 险 构 成
Y
Y
Y
无 危 险
N
N
N
迫 近 的 危 险
感觉
认识到了这警告吗?
对危险的显现有警告吗? 感觉到了这警告吗?
Y Y
认识
知道如何避免危险吗?
一、从忧患意识,到风险管理
• 《周易》哲学之光的一个重要穿透 点,就是通过超越时空特定的角度 来透视人类过去、现在、将来的 “忧患”所在,以寻求排忧解患的 正确途径。这是数千年前我国古代 的人类从对大自然学习和研究中, 用了五百多年时间高度的浓缩提炼 而完成,并世世代代相传下来。就 是秦始皇在焚书坑儒时,也将她作 为一个惟一不烧的圣书。也正因为 忧患令人们惕惧,所以而激励人们 自强,故而也可以说,是忧患创造 了《周易》。由此运用《周易》思 想理论来开拓风险管理观念和技术 也是一个创新的新思路。
补充:1、系统理论 ( Systems Theory )
• 系统理论把人、机械和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研究 人—机—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反馈和调整,从中发现事 故的致因,揭示出预防事故的途径。系统理论有多种事故 致因模型,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人瑟利(J . Surry)在 1969年提出的(瑟利)模型。 瑟利模型是一个典型的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分析事故致因 的理论。该模型把事故的发生过程分为危险出现和危险释 放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各自包括一组类似认知信息处理 过程,即感觉、认识和行为响应。在危险出现阶段,如果 人的信息处理的每个环节都正确,危险就能被消除或得到 控制;反之,就会使操作者直接面临危险。 在危险释放阶 段,如果人的信息处理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是正确的,则虽 然面临已经显现出来的危险,但仍然可以避免危险释放出 来,不会带来伤害或损害;反之,危险就会转化成伤害或 损害。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 1961年吉布森(Gibson)、1966年哈登(Haddon)等人提出 了解释事故发生物理本质的能量意外释放论。
•
调查伤亡事故原因发现,大多数伤亡事故都是因为过量的能 量,或干扰人体与外界正常能量交换的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引 起的,并且这种过量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释放都是由于人的不安 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
三思而行
中医理论中的养身哲学——风险管理
• 医圣孙思邈在他的《养生铭》中就已经提出解决的思路: “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神疲心易疫,气弱病相 因。……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寿夭休命论,修行本 在人。” •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方论》的开篇指出“上工不治已病治 未病”。 • 在黄帝内经《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中:“是故圣人不治已 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 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 乎!” • 从这里我们可体会到,中国在古代的时候,就对医生要求 是应该做到防治疾病,那时高明的医生就能在疾病发生前 识别,并给以治疗。许多老中医很少生病而高寿的案例原 因,就是他们在日常的生活里坚持用中医药的知识来调理 自己,使疾病在未成形的时候就拿掉它,从而规避了人身 危害和人身危险。 (某人在突发疾病时的经济收支的情况 •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 甚至可以结合运气学说来对疾病流行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为什么中华文明在漫长的岁月之中没有消亡、 断裂,一直绵延至今?
• 从历史上看,按照国际考古学和历史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与中国一 样悠久的古文明,地球上总共有六个: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 印度文明、爱琴文明、玛雅文明和中国文明,那些异国的文明,曾经 与中国文明一样璀璨辉煌,后来却逐渐变成一片迷茫,只有从考古学 家们自地下挖掘出的遗存中去印证历史的记忆。惟独中华文明在漫长 的岁月之中没有消亡、断裂,一直绵延至今,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文明 的奇迹,不能不说是中华文明的伟大! • 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正迅速地改变整个世界时,一些组织文化的落后, 管理理念保守的企业,是难以适应国际市场发展的需要,更难以形成 强大的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 在我国入世后的今天,研究适合本土企业文化的建设,是当前势在必 行之事。而在我们选择适合本土的企业文化时,就不得不使人们联想 到我国民族那悠久的历史,及祖先所创造并传承下来那源远流长、博 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而其中的源头之水,又是那解读不尽、取用 不竭的《周易》哲学智慧。 • 在日本,由于《周易》在我国唐朝时就已传入,因而日本对《周易》 的研究最为深入,而且最早应用到企业管理中去,在日本企业管理中 处处可以看到周易的思想的影子(如员工终生制)。在现代,国外学 者管理者对《周易》与企业管理进行了研究,但是,没有对《周易》 的忧患意识与企业中的风险管理进行单独的研究。
风险文化是风险管理的根本问题
• 当代企业家意识到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并不困难,关键是 人心浮躁、对企业的归宿感缺失,幸福指数不高。 要解 决企业的人心问题,就需要建立企业人人都认同的企业文 化,这就离不开国学。 • 国学管理重在人心的管理,柔性的管理。中国历史上不说 “管理”,而说“治理”。 “治理”的“治”是水字旁, 讲的是柔性、变通;西方的管理,是竹字头的“管”,讲 的是硬性、严格。在中国推行西方严密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无疑是必要的,但无疑是不够的。 • 严格的管理制度、硬性的管理方式,是基础性的、低层次 的,管理的高层次是柔性管理、文化管理,具体的说就是 在硬性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注重柔性的管理,注重文化, 注重教化人心,注重视人情,注重变通。
传统文化中的居安思危——风险管理
• 古人曰:“思其所以危,则安矣;思其所以乱,则治矣; 思其所以亡,则存矣。” • 句中的三个“思”字就是风险管理程序中的风险识别、衡 量、分析、评估的过程,即正确认识事物在正常状态下危 险的隐患以便决策, • 而“安”、“治”、“存”是风险管理所追求好的目标结 果,即通过有效的风险规避,达到降低损失频率和降低损 失程度,使企业的风险成本最小化和价值最大化。 • 如果不进行风险管理,企业就会“危”、“乱”、“亡”。
二.研究《周易》,认识风险管理
众所周知,《周易》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周易》经文上下篇;一部 分是“十翼”,即《周易》传文十篇。在古经学说的基本框架中有两个系 统:一个是符号;另一个是文字,其具体展现为一个六十四卦系列。在此 系列中的每一卦,都依循此框架模式而排定了各自的卦爻画和与卦爻画相 对应的卦爻辞。通常人们认为,伏羲画八卦,周文王演六十四卦;孔子作《易传》
?句中的三个思字就是风险管理程序中的风险识别衡量分析评估的过程即正确认识事物在正常状态下危险的隐患以便决策险的隐患以便决策?而安治存是风险管理所追求好的目标结果即通过有效的风险规避达到降低损失频率和降低损失程度使企业的风险成本最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在“认 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建构主义 (Constructivism)教学理论”----情境、 协作、会话和意义(“联系”与“思考” 是意义构建的关键) 建构的四大要素。 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含义明确指出:学习 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的能力的函数, 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 函数。建构主义提倡是在教师指导下,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 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 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组织者、指导 者、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 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 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 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以解经。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这是说:如明白平易和简约 的乾坤大理,就能懂得天下的道理,懂得天下的道理,我们就能在天地间处于适中的位 置。通过对易经的学习,来探寻简易的乾坤大理,寻找万物”变易”的真理。 我们可以这种辨证的思想和科学的方法预测我们的未知世界,而不是算卦!!! 《易经》由六十四卦组成,包括卦象、卦名、卦辞和爻辞。
决定要采取行动吗?
Y Y
N N N
出 现 危 险 紧 急 时 期
行为响应
能够避免吗?
Y
N
N
伤 害 或 损 害
Y
无 伤 害
N
瑟
利
模
型
补充:2.轨迹交叉论 ( Orbit Intersecting Theory )
• 轨迹交叉论综合了各种事故致因理论的积极方面,其基本 思想是:伤害事故是许多互相关联的事件顺序发展的结果。 这些事件可概括为人和物两个发展系列。当人的不安全行 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各自发展过程中(轨迹),在一定 的时间、空间发生接触(交叉),能量“逆流”于人体时, 伤害事故就会发生。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之所以产生和发展,又是受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 根据轨迹交叉论构造的轨迹交叉论事故模型反映了绝大 多数事故的情况。实际情况是,只有少量事故是与人的不 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无关的,绝大多数事故是与二 者同时相关的。日本劳动省调查分析了50万起事故的结果 是:从人的序列分析,只有约4%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无关; 从物的序列分析,只有约9%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