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治疗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达拉奉治疗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出血或缺血卒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48例颅脑损伤和脑缺血患者随机分成依达拉奉治疗组和对照组。
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01)。
结论依达拉奉对治疗出血或缺血性脑损伤患者有一定的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依达拉奉;颅脑损伤;脑缺血
我院急救中心自2007年5月~2008年5月期间,对依达拉奉治疗出血或脑缺血颅脑损伤128例做了观察,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治疗组128例,男78例,女50例;年龄22~63岁,平均35.6岁。
均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其中脑梗死63例。
脑梗死病人入选标准为6h以内的发病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通过的脑梗死诊断标准。
分为轻、中、重三型,轻型(1~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
对照组120例,男82例,女38例;年龄22~63岁,平均34.4岁。
1.2 方法治疗组用依达拉奉30mg(商品名必存)加入生理盐水100ml稀释,30min内滴完,每日2次,疗程15天。
对照组采用常规甘露醇、脑蛋白水解物、胞二磷胆碱、抗生素治疗。
1.3 观察指标两组病例均随访3个月,分别按(GCS)进行疗效判断。
恢复良好:可正常生活;中度病残:生活可自理;重度病残:生活不能自理。
2 结果
2.1 疗效判断治疗组恢复良好91例占71.09%,中残15例占11.72%,重残18例占14.06%,死亡4例占
3.13%;对照组:恢复良好69例占57.5%,中残27例占22.5%,重残14例占11.67%,植物生存2例占1.67%,死亡8例占6.67%。
经检验χ2=6.7873,P=0.0092,与对照组比较(P<0.0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2.2 不良反应治疗组有2例血肌酐轻度升高,1例血小板一过性减少2天,对照组有2例谷丙转氨酶轻度增高,两组间统计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3 讨论
颅脑损伤中,除了原发性脑损害,还有血肿、脑水肿和脑梗死等继发性脑损害。
血肿主要依赖手术清除和自身吸收,脑水肿主要依赖
脱水药物和手术减压,而脑梗死主要依赖抗血管痉挛的治疗,急性脑缺血超过6h后,可造成缺血中心部位发性死亡,细胞死亡导致兴奋性氨基酸释放,神经细胞钙内流[1]。
依达拉奉是一种脑保护剂(自由基清除剂)。
临床研究提示N-乙酰门冬氨酸(NAA)是特异性的存活神经细胞的标志,脑梗死发病初期含量急剧减少。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给予依达拉奉,可抑制梗死周围局部脑血流量的减少,使发病后第28天脑中NAA含量较甘油对照组明显升高。
临床前研究提示,大鼠在缺血/缺血再灌注后静脉给予依达拉奉,可阻止脑水肿和脑梗死的进展,并缓解所伴随的神经症状,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
其作用机制研究提示,依达拉奉可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从而抑制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
脑外伤、脑出血等病理情况下,由于脑水肿、脑缺血、缺氧、颅内压增高等引起机体酶系统保护作用减弱,氧自由基生成过多,对脑组织造成严重氧化危害。
大量的动物实验证明,在缺血后3~4h内中和自由基反应可提供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抗氧化剂的应用也可减轻脑损伤后脑组织的破坏程度[2]。
综上所述,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和脑损伤疗效确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它强大的自由基消除功能起到神经保护作用,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非常有益。
【参考文献】
1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华
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 Ikeda Y,Mcchizuki Y, Nakamura Y, et al. Prctectwe effect of anovel vitamin E derivative on experimental travmatic brain edema in rats-prelimimary study. Acta Neurochir,2000,76:34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