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八中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福州八中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必修Ⅲ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011.4.18
一、语文基础知识(6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懵.懂(měng)敕.造(là)悚.然(sǒng) 形骸.(hài)B。

间.或(jiàn)鱼凫.(fú)栈.道(zhàn)青冢.(zhǒng)
C.憔悴.(cuì)商贾.(jiǎ)琴弦.(xuán)狗彘.(zhì)
D。

庠.序(yáng)跬.步(kuǐ) 鞭笞.(tái) 膏腴.(yú)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B。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弩马十驾,功在不舍。

C.斩木为兵,揭杆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D.彼童子之师,受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3.将下列语句依次填人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2分)
几十年来,霍金的身体禁锢在轮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以极度残疾之身,取得极其辉煌的科学成就,成为自爱因斯坦以来引力物理学领域最大的权威。

①他执著地寻求着“我们从何处来,我们往何处去”的答案
②震动了整个理论物理学界
③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宇宙运行的重大奥秘
④思维却邀游于广袤的太空
A.②③①④B。

③①④②C。

④①③②D.①
④③②
二、名句名篇默写(10分)
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句1分,共10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3)银瓶乍破水浆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琵琶行》)
(4)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锦瑟》)
(5)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
(6)一夫作难而七庙隳,____________, _________,何也?(《过秦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论》)
(7)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说》)
(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__________。

”(《论语·公冶长》)
(9)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_____________,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10)子曰:“________________,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三、文言文阅读(24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8题。

(12分)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5。

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1)河东凶亦然.()(2)谷不可胜.食也()(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4)斯.天下之民至焉( )
6。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2分)
A.移其粟.于河内B。

树.之以桑
C。

然而不王.者 D.王无罪.岁
7.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B。

孟子认为,君王不仅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还让他们吃得好穿得暖,就可以实现王道,这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C。

孟子认为,上层贵族奢靡浪费,黎民饥寒交迫的社会现实,作为最高统治者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D。

本文表面看来似散漫无序,实则逻辑清晰,层次井然。

先提出问题,再分析原因,后述措施,解决问题,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8.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言虽近而旨则远矣!无如人之常情,恶劳而好逸,甘食愉衣,玩日愒①岁。

以之为农,则不能深耕而易耨;以之为工,则不能计日而效功;以之为商,则不能乘时而趋利;以之为士,则不能笃.志而力行;徒然食息②于天地之间,是一蠹③耳。

夫天地之化,日新则不敝..故户枢不蠹流水不腐,诚.不欲其常安也。

人之心与力,何独不然?劳则思,逸则淫,物之情也。

大禹之圣,且惜寸阴;陶侃之贤,且惜分阴;又况贤圣不若彼者乎?
(选自李文炤《恒斋文集》)
【注释】①愒:怠废.②食息:生存。

③蠹:蛀虫.
9。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尚:高尚
B. 则不能笃.志而力行笃:坚实
C. 日新则不敝.敝:陈旧
D. 诚不欲其常安也诚:的确
10。

下列选项中全都说明“勤"的一组是(2分)
①一生之计在于勤
②恶劳而好逸,甘食愉衣
③以之为工,则不能计日而效功
④徒然食息于天地之间,是一蠹耳
⑤劳则思,逸则淫,物之情也
⑥大禹之圣,且惜寸阴
A. ①③④B。

②④⑥ C。

①③⑤ D. ②⑤⑥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这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阐明了勤劳的重要性,指出一个人无论成就任何事业都离不开一个“勤"字。

B. 为加强观点的鲜明性,作者提出论点后,接着引用邵子的名言“一日之计在于晨”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C。

本文开门见山提出观点,然后运用反面论证的方法,指出好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逸恶劳的危害,全文论证有力,说理透彻.
D。

文章的最后,以古代圣贤珍惜光阴的榜样来鼓励读者,警醒大家,进一步强调“勤”的重要性。

12。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言虽近而旨则远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人之心与力,何独不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四、古诗鉴赏(6分)
13。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6分)
清溪行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1)请概括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感情.(2分)
(2)本诗在表达上运用了衬托法与比喻法,请找出句子并简析其表达效果。

(4分)
五、《论语》阅读(4分)
14.阅读下列选段,回答问题(4分)
①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②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下列句子中对划线句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少吃饭,多喝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B.吃饭时有蔬菜和汤水,睡觉时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了。

C.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靠在枕头上休息,乐趣也就在其中了。

D。

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2)结合以上两则选文,简单概括孔子对待富贵的态度。

(2分)
六《红楼梦》阅读(8分)
15.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4分)
A.贾雨村在应天府审案,英莲被拐卖.买主为皇商之家、王夫人姐姐薛姨妈之子薛蟠。

薛蟠虽为争英莲打死原买主,但贾雨村胡乱判案,放了薛蟠。

薛蟠与母亲、妹妹薛宝钗也一同到荣国府在梨香院住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下。

B。

贾政长女元春被册封为妃,皇帝恩准探家。

荣国府为了迎接这大典,修建极尽奢华的大观园,又采办女伶、女尼、女道士,出身世家、因病入空门的妙玉也进荣府。

元宵之夜,元春回娘家省亲,贾宝玉和众姐妹献诗.元春回宫,贾政怕大观园空闲,便向元春请求让宝玉及众姐妹入大观园居处,元春答应了。

C.贾赦垂涎贾母丫环鸳鸯,让老婆邢夫人找贾母。

邢夫人求凤姐为贾赦求娶鸳鸯,凤姐拒绝。

邢夫人先探鸳鸯心意,赞鸳鸯针线好,又浑身打量鸳鸯,为之道喜,说明缘故,要拉鸳鸯回老太太,鸳鸯则一直不说话。

鸳鸯对平儿说即使作大老婆她也不干。

贾赦叫贾琏去南京找鸳鸯父金彩,亲唤鸳鸯之兄金文翔吩咐,鸳鸯咬定牙不愿意,到贾母面前剪发明誓。

贾母也不愿意,斥责邢夫人。

D。

由于过度操劳,凤姐小产,无法理家,便由探春、宝钗等人协同理事。

探春为赵姨娘所生,赵姨娘弟弟死,探春就多给了些钱,她母亲非常高兴。

探春又在园中实行一些改革,将各处派专人管理,既交公一些财物,又给管理人一些利益。

E.紫鹃为宝、黛的爱情操心、担心,谎说“林妹妹要回自己家里去了”,以此来试探宝玉是否真心,结果宝玉信以为真,急得几乎疯狂。

宝黛之恋公开暴露,贾母、王夫人等大为吃惊。

深夜,黛玉、紫鹃都睡不着,好心的紫鹃劝黛玉对自己的终身大事要早拿主意。

16.根据小说内容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词语或句子(4分)
(1)王熙凤心狠手辣,她□□相思局,害死了贾瑞;而□□宁国府则表现了她的精明能干;弄权铁槛寺,又说明了她贪婪无比……
(2)宝玉挨打,黛玉来看望挨打的宝玉,她泪光满面,眼睛肿的桃儿一般,万句言语无法倾诉,仅抽噎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从以下选项中选出一句,填写在横线上,不能填字母)
A.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B。

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3)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深受贾母喜欢,被留在贾府过夜.第二天吃早饭时,为了哄贾母开心,刘姥姥还未吃饭就站起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

”说着,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直不语。

她古怪的表现,惹得上上下下的人先是发怔,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七、现代文阅读(15分)
(一)阅读《祝福》选段,完成17-19题。

(10分)
然而这一回,她的境遇却改变得非常大.
四叔家里最重大的事件是祭祀,祥林嫂先前最忙的时候也就是祭祀,这回她却清闲了。

桌子放在堂中央,系上桌帏,她还记得照旧的去分配酒杯和筷子。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

”四婶慌忙的说.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她讪讪的缩了手,又去取烛台。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

”四婶又慌忙的说。

她转了几个圆圈,终于没有事情做,只得疑惑的走开。

她在这一天可做的事是不过坐在灶下烧火。

……
鲁镇永远是过新年,腊月二十以后就忙起来了。

四叔家里这回须雇男短工,还是忙不过来,另叫柳妈做帮手,杀鸡,宰鹅;然而柳妈是善女人,吃素,不杀生的,只肯洗器皿。

祥林嫂除烧火之外,没有别的事,却闲着了,坐着只看柳妈洗器皿。

微雪点点的下来了。

“唉唉,我真傻。

"祥林嫂看了天空,叹息着,独语似的说。

“祥林嫂,你又来了。

”柳妈不耐烦的看着她的脸,说.“我问你:你额角上的伤痕,不就是那时撞坏的么?”
“唔唔。

”她含胡的回答。

“我问你:你那时怎么后来竟依了呢?"
“我么?……”
“你呀。

我想:这总是你自己愿意了,不然……”
“阿阿,你不知道他力气多么大呀.”
“我不信。

我不信你这么大的力气,真会拗他不过。

你后来一定是自己肯了,倒推说他力气大。


“阿阿,你……你倒自己试试着。

”她笑了。

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额角,又钉住她的眼。

祥林嫂似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

“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

”柳妈诡秘的说。

“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

现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我想,这真是……”
她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这是在山村里所未曾知道的.
“我想,你不如及早抵当。

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
她当时并不回答什么话,但大约非常苦闷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

早饭之后,她便到镇的西头的土地庙里去求捐门槛,庙祝起初执意不允许,直到她急得流泪,才勉强答应了。

价目是大钱十二千。

她久已不和人们交口,因为阿毛的故事是早被大家厌弃了的;但自从和柳妈谈了天,似乎又即传扬开去,许多人都发生了新趣味,又来逗她说话了.至于题目,那自然是换了一个新样,专在她额上的伤疤。

“祥林嫂,我问你:你那时怎么竟肯了?"一个说。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唉,可惜,白撞了这一下。

"一个看着她的疤,应和道。

她大约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也知道是在嘲笑她,所以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她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的跑街,扫地,洗莱,淘米。

快够一年,她才从四婶手里支取了历来积存的工钱,换算了十二元鹰洋,请假到镇的西头去。

但不到一顿饭时候,她便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

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

“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

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

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

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

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掏米.
“祥林嫂怎么这样了?倒不如那时不留她。

”四婶有时当面就这样说,似乎是警告她。

然而她总如此,全不见有伶俐起来的希望.他们于是想打发她走了,教她回到卫老婆子那里去。

但当我还在鲁镇的时候,不过单是这样说;看现在的情状,可见后来终于实行了。

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
17。

下面选项中对文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中多次写到祥林嫂眼睛的变化,眼睛与其他肖像描写相配合,生动地表现了祥林嫂的遭遇和内心世界的变化。

B。

不管祥林嫂的境遇多么悲惨,鲁镇永远是过新年,二者形成鲜明的对照,突出了祥林嫂处境的悲凉。

C.面对众人的嘲笑,祥林嫂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这表现了她胆小怕事、性格懦弱的特点。

D.许多人对祥林嫂额上的伤疤都发生了新趣味,又来逗她说话了,这说明了众人的无聊、自私与冷漠.
18.“你放着罢,祥林嫂!”这句话有什么特点?表达效果怎样?(3分)
19。

有人说是柳妈的一席话葬送了祥林嫂,使她走上了悲剧的道路。

你是怎么看待这种说法?请结合文本加以探究.(5分)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二)阅读下面科普文,完成20—21题。

(5分)
青花瓷起源之谜
青花瓷的起源问题,一直众说纷纭,早在1975年,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古陶瓷专家都一致认定青花瓷由宋朝开始,但完整器仍未发现,而青花瓷则是从元代开始走向成熟,明、清时期盛行。

2000年,各路专家云集北京,对青花瓷的创烧时期有了相对一致的定论,即基本确定为元朝开始烧制青花瓷。

青花的起源由过去的宋代说,近年的元代说,以及又有人提议的唐代说三种.该怎样确定呢?专家认为,应以出土实物为依据.1975年代扬州遗址出土了一块唐代青花瓷片,它所处的位置是在未被扰乱的唐代文化层里。

1983年又陆续出土发现唐代青花瓷片二十多件,其中有罐壁底、碗残片,器型确属唐代无疑.现藏南京博物馆。

认为青花瓷从宋代开始出现,在民国时期吴仁敬、辛安潮合著的《中国陶瓷史》就有所提及,这也是学术界曾经比较流行的一种推断。

1975年浙江省龙泉县金沙塔发掘塔基时出土了十三件青花瓷残片,塔砖上模印有“太平兴国二年”(1177)年款,残片里的青花呈褐色、蓝黑色、深蓝色。

从青花的呈色,透明釉的透明程度,表现出此时期的青花瓷制作还处于不成熟阶段。

上述的青花瓷器,不论是出土物,还是传世品,从其制作的质量及生产的数量来看,基本表明,唐宋时期应处于启蒙时期.唐代青花胎釉质、火效呈色还不理想,并没有大量烧制,尚未发现生产窑址。

宋代人还未掌握青花瓷釉下彩发色的技术和火候.因此宋青花呈色不稳定,蓝中呈褐色、灰色甚至黑色,由于呈色效果不理想而没有大量生产,所以也没有发现青花瓷烧造窑址.而元代青花则不同于以上两朝,在江西景德镇创立了生产基地。

景德镇窑烧制的青花表现得多姿多彩,打破长期以来以青釉为主、单色釉为辅的僵硬局面。

蓝白分明的釉下彩,有永不脱色的优点,深受世人广泛欢迎,从另一方面也可以说,元青花的成就成为宋代五大名窑衰退的原因之一。

青花的历史悠久,其在陶瓷工艺上仍占有主导地位,精美的青花瓷器有“国瓷”之称.至于将青花瓷的创烧最终定位于何时,还有待考古发掘的进一步发现新的能够有说服力的早期青花瓷实物。

20。

下面选项中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青花瓷的起源问题,一直众说纷纭,比较流行的有宋代说、元代说和唐代说等三种。

B.青花瓷起源之“宋代说”,在民国时期就有人提出,这曾是学术界比较流行的一种推断。

C.唐宋是青花的启蒙时期,所以出土的或传世的青花瓷器,制作的质量和生产的数量都不理想。

D.考古发掘中新发现的能够有说服力的早期青花瓷实物,将有助于确定青花瓷的创烧时间。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21。

为什么说“元青花的成就成为宋代五大名窑衰退的原因之一"?请结合文本简析。

(3分)
七、语言文字运用(7分)
22。

下面是某学生向老师祝寿时发言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4分)
这次我们专程从全国各地光临母校,给我们至今健在的恩师俞老师做寿。

俞老师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八十高龄还在作学问。

俞老师又把最近出版的大作赠送给我们几个高足,我们都感到十分欣慰┄┄
(1)将改为;(2)将改为;
(3)将改为;(4)将改为。

23。

仿照例句的格式和修辞特点续写一个句子,使之与例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3分)
假如生命是花,我要把生命的花瓣,一瓣一瓣撒在人生的旅途上……
假如生命是树,我要把生命之根,一心一意扎向大地深处……
,,
七、作文(70分)
24.阅读下列名人名言,按要求写作。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2)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
(3)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4)伽利略说:“思考是人类最大的快乐.”
(5)恩格斯说:“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时思维的精神。


(6)巴尔扎克说:“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力量无比的人。

"
(7)爱迪生说:“我的一切发明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严格试验的结果。


(8)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请以“劝思”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具体,论证有理有据。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福州八中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必修Ⅲ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8(4分)认认真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着或者顶着东西奔走在道路上了.
9(2分)A. 尚,推崇、重要。

10(2分)C.②“恶劳而好逸,甘食愉衣”是批判“好逸恶劳”的想法,与“勤"无关;
④“徒然食息于天地之间,是一蠹耳”是说“好逸恶劳”的结果.
11(2分)B。

本文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法,先反面批判,再正面论述.
12(6分)(1)(3分)这句话虽然说得浅近但是意义却很深远啊!(2)(3分)人的心思和力量,为何单单不是一样呢?
13(6分)(1)诗人细致描写清溪水色的清澈,抒发游子孤寂落寞的感伤情绪(或寄托了自己喜清厌浊的情怀)。

(2)颔联“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运用了衬托法。

诗人以新安江水色之清衬托出清溪
之水更为清澈见底.颈联“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运用了比喻法。

诗人以“明镜”比喻清溪,把两岸的群山比作“屏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溪水的清澈.
14(4分)(1)D(2)孔子认为,只要合乎于道,富贵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于道,富贵就不能去追求.对于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如天上的浮云一般。

15(4分)B.D.(B。

不是贾政提出请求,而是元春怕大观园空闲,便命宝玉及众姐妹入大观园居处。

D.探春按例不多给钱,母女大闹一场.)
16(4分)(1)毒设、协理(2)你从此可都改了罢(3)食量大似牛
17(2分)C.这不是表现她胆小怕事、性格懦弱的特点,而是表现了祥林嫂愤怒与无言的反抗。

18(3分)采用倒装的句式,(1分)突出强调“你放着罢”,命令的意味更强烈的,表现了四婶内心的恐慌。

(2分)
19(5分)【参考答案示例一】是柳妈把祥林嫂逼上绝路。

(1分)柳妈虽是个“善女人",但她对待祥林嫂,却没有应有的同情心。

(2分)她对祥林嫂的再嫁不理解,不赞同,她认为祥林嫂“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她对祥林嫂说,像她这样再嫁过的人,到了阴间地狱,会因为有过两个男人而被阎罗大王锯成两半,对祥林嫂最后的精神崩溃给了毁灭性的一击,使她最终带着这个问题走向死亡.(2分)【参考答案示例二】不是柳妈把祥林嫂逼上绝路的.(1分)虽然她脸上已经“打皱”,眼睛已经“干枯”,在年节时还要给让人
打工,她也是一个受压迫的劳动妇女。

(2分)由于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她相信天堂、地狱之类邪说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学信条,她讲阴司故事给祥林嫂听,是出于善意,想为祥林嫂寻求“赎罪"的办法,并非要置祥林嫂于死地,只是结果适得其反。

柳妈和祥林嫂一样都是旧社会的受害者,真正使祥林嫂走上绝路的是更为复杂的社会原因。

(2分)
20(2分)C。

原文信息是“上述的青花瓷器,不论是出土物,还是传世品,从其制作的质量及生产的数量来看,基本表明,唐宋时期应处于启蒙时期",是说由青花瓷器的特点可推断唐宋是青花的启蒙期,而选项信息却“因果倒置”,所以不正确.
21(3分)①宋代人未掌握青花瓷釉下彩发色的技术和火候;②宋代青花呈色不稳定,呈色不理想;③元代青花多姿多彩、永不脱色,深受世人广泛欢迎.(每点1分)
22(4分)(1)光临-回到(2)至今健在-精神矍铄(3)高足—学生(4)欣慰—高兴
23(3分)【答案示例】假如生命是草(1分),我要把生命的绿色(1分),一点一点奉献给世界(1分)……假如生命是船,我将高高地升起风帆,向着未有人到达过的海域……假如生命是云,我要化成雨,无声地洒向大地。

【参考译文】
谋生的道理,没有什么比勤劳更重要的了,因此邵雍说:“一天的计划在于早晨的决定,一年的计划在于春天的决定,一生的计划在于勤劳的决定。

”这句话虽然说得浅近但是意义却很深远啊!无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