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二十五中学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检测卷(有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凭空想象出来的
B.如果物体不受到力的作用,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原有的速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C.不受力的物体,只能保持静止状态
D.物体只要运动,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2.如图所示,一个软木塞塞在一根铁管内,软木塞上连接着一根细铁丝(细铁丝以及铁管多余部分没有画出),如果用细铁丝推着软木塞往下匀速运动,需要的推力是7N,如果用细铁丝拉着软木塞往上匀速运动,需要的拉力是9N,假设铁管内径恒定,铁管内壁粗糙程度处处相同,不计细铁丝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软木塞的质量为0.2kg
B.软木塞向上匀速运动时的合力为2N
C.软木塞在铁管中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8N
D.软木塞向上运动时的摩擦力大于向下运动时的摩擦力
3.如图,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龙将弹簧测力计圆环固定在墙上,挂钩挂着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用F=20N的拉力拉着长木板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左做直线运动,经过3s移动了60cm。

则()
①实验时必须匀速拉动长木板
②长木板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长木板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20N
④A所受支持力等于A的重力
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③④正确C.只有①③正确D.只有②④正确4.一个重为200牛的物体,当它受到200牛的拉力时,这个物体()
A.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一定处于匀速直线状态
C.一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5.如图所示,无风时,站在地面上的小蚂蚁骄傲地托着果实。

对于该静止的果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果实能够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大于果实受到的重力
B.果实能够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小于果实受到的重力
C.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作用,这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作用,这是一对平衡力
6.我市地处黄河入海口,拥有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黄河三角洲湿地,每年都会吸引无数游客乘船游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船需要划桨才能前进,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停止划桨,船会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C.船上有游客时,船受到的浮力等于船自身的重力
D.静止时船的重力不一定竖直向下
7.如图所示,小明在水平冰面上滑冰车时,用钎子用力杵冰面,冰车加速向前滑行,但停止用力后会慢慢停下来,不计空气阻力。

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冰车加速向前滑行是由于钎子给冰面的力大于冰面给钎子的力
B.扔掉钎子,冰车继续滑行,冰车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冰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小明停止用力后,冰车能继续向前滑行是因为冰车具有惯性力
D.停止用力后,若一切物体的重力都消失,则小明和冰车一起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8.如图所示,下列物体受力示意图中,物体处于二力平衡的是()
A.B.
C.
D.
9.如图所示,一名运动员将冰壶向右推出。

冰壶在向右运动的过程中,受力情况如图所示(用“□”代替冰壶,不考虑空气阻力作用),其中正确的是()
A.B.C.D.
10.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B.司机驾车行驶时系上安全带,是为了消除司机的惯性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身体会向前倾,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D.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11.如图,小鹏家里悬挂着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

假如悬挂它的绳子突然断了,它将
()
A.保持静止B.加速下落C.匀速下落D.匀速上升
12.如图所示,一盏台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台灯受到的重力与台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台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台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台灯受到的重力与台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台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台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3.将一个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如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A.先减速上升,后加速下降B.沿竖直方向做匀速运动
C.立刻停在空中D.立刻向下加速运动
F 作用,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14.如图所示,重200N的小车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15N
直线运动。

当小车受到的拉力增大为18N时,小车与地面的摩擦力为()
A.18N B.15N C.33N D.200N
15.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中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
B.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
C.乙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
D.甲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
二、填空题
16.如图,人用300牛的力沿水平方向推着重为800牛的箱子在水平面地板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地板与箱子之间的摩擦属于______摩擦,此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牛。

若此人突然将推力增大400牛,则箱子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为______牛。

17.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甲重6N,乙物是一块磁铁,重8N,吸在竖直的墙面上,不计弹簧测力计与绳子的自重,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此时乙物体刚好沿墙面竖直向下匀速运动,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若想使乙物体沿墙面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甲物体的质量需要增大______kg。

18.随着济南市私家车的增多,汽车“追尾”的交通事故也逐渐增多。

如图所示的汽车“追尾”事故,汽车B刹车后由于______仍撞到汽车A;观察汽车A的尾部向上翘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19.假设竖直的棋盘上放着铁质棋子,棋子自重5N,手指水平向右以5N的力按压棋子,棋子沿棋盘向下做3m/s的匀速直线运动,棋子受到_____N的摩擦力。

继续用更大的力按压棋子,棋子做减速直线运动,棋子所受摩擦力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0.如图所示,木块竖立在小车上,刚开始静止不动,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由于
______(选填“小车”或“木块”)发生弹性形变后力图恢复原状而产生的,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木块所受的重力是一对______(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接着推动小车,当木块随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木块______(选填“受到”或“不受”)摩擦力作用。

21.学习惯性知识后,小明用6N的水平推力推着书,书上的橡皮擦恰好随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书对橡皮擦的支持力是由于______(选填“书”或“橡皮擦”)发生形变产生的,如果书突然停止运动,橡皮擦将会向______(选填“左”或“右”)
22.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 和B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 的水平拉力F 1作用下,A 、B 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 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N ;若将A 、B 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 2推A 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推力F 2=______N 。

23.洛洛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她加速拉动木板,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时,木块所受摩擦力______测力计的示数(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此时木块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是______(选填“水平向左”或“水平向右”)。

24.一位跳伞运动员连同装备总重600N ,从飞机上跳下下落时所受的空气浮力与阻力共约200N ,则该运动员所受的合力约为_________N ,方向___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

25.小张同学做“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时,他应选择在较_____的水平桌面进行(选填“粗糙”或“光滑”),并保持物体处于_____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如图所示是他在实验过程中的某个情景,该情景中物体受到的两个水平拉力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说明小张当时是在探究相互平衡的两个力的_____关系。

26.在水平地面上有一个木块,用2N 的力推它,没有推动,则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是_____牛顿。

三、解答题
27.一辆自重是45.010N 的卡车,装置着25箱货物,每箱货物的质量是300kg ,卡车所受到的阻力为重力的0.05倍,当该卡车沿直线匀速行驶到一座立有限重标志(如图所示)的桥前,问:
(1)这辆车总重多少牛?
(2)这辆卡车所受到的牵引力为多少牛?
(3)要想安全过桥需要卸下几箱货物?(g 取10N/kg )
28.质量为20千克的物体在水平向右推力下的作用下。

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重力的0.2倍,求:
(1)物体受到的重力G。

(2)物体受到的推力F。

(3)若突然发现前方遇到障碍物,马上改用大小为80牛的水平拉力F 使物体减速。

求在减速的过程中,物体受到合力F合的大小和方向。

29.一辆汽车自身的质量为2t,现载有4t的货物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若它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2倍,求:
(1)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多大?
(2)汽车牵引力多大?
(3)如果牵引力增大,汽车的运动状态有何变化,你的判断理由是什么?
30.质量为6000kg的卡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车的重力的0.02倍,求卡车受到的牵引力是多大?(g=10N/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