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课文13《乌鸦喝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乌鸦喝水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
1.熟读课文,学会认读15个生字词,会写“找”字。

2.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喝想象力。

3.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思考和探索的精神,体会动手动脑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熟读课文,学会认读15个生字词,会写“找”字。

2.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让学生知道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利用录像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好吗?在一个炎热干旱的夏天,有一只小乌鸦飞来飞去,他渴极了,可是怎么也找不到水喝,小乌鸦急得都快要哭了,他想喊妈妈,也想喊爸爸,后来他想,还是自己想办法吧。

他找啊找啊,终于发现一个瓶子里还有点水,他高兴极了,他真想一口气把水喝下,可是瓶子太高,瓶口又小,乌鸦的嘴够不着,怎么办呢?他想啊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喝着水了,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板书:乌鸦喝水(齐读课题)这节课我们不但要熟读课文,还要会认读15个生字词,同学们之间要互相帮助,合作完成,你们有信心吗?
二、新授课
(一)读课文
1.听老师读一遍课文,注意听清课文中每个字的读音。

2.自己小声的读一遍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拿起铅笔,用圈儿圈起来。

3.老师带学生读一遍课文,老师读一句,学生跟着读一句,注意听清圈圈儿字的读音。

4.自己再大声的读一读课文,看看还有没有不认识的字,如果有问问同桌。

5.出示“衔”字,找小老师教认,并解释“衔起来”的含义。

6.同桌两个同学互相读一读圈圈的字,如果都认识了,就把圈儿擦掉,还有不认识的,问问你的同桌或举手问问老师。

7.同桌的小朋友看着插图互相说一说,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看谁说得好,然后请学生到前面来表演。

8.表演课文内容。

(质疑:为什么石子放进水里水就慢慢升高了呢?)
(二)认生字:
1.课件出示课文(请看大屏幕,变红的字或词齐读两遍)
2.做游戏:“说悄悄话”.
3.反馈认字情况。

同桌两个人都不认识的,问问老师。

4.脱离课文识词。

5.游戏:抢读词语。

6.游戏“听音乐传字卡,看看哪组得红花”。

(三)课间休息:《劳动最光荣》,跟着音乐一起唱,边唱边做自己喜欢的动作,也可以跟着老师一起做。

(四)学字
1.拿出生字卡片,边摆边读,不会的问一问同桌。

2.做举字卡的游戏,看谁举得最快。

3.学写字。

(1)出示“找”字,组词。

(2)师:认识一个新的笔画:斜钩,跟老师写一遍。

(3)师说一说字的结构:左右结构。

(4)师板演,边写边说,注意:斜钩的写法。

(5)书空练习。

(6)在田格纸上写一“找”字。

4.游戏:摘字卡把准备好的图片贴在黑板上,每个小鸟图片的后面都有一个字,如果读对了后面的字,这只可爱的小鸟就和这位学生做朋友。

在读卡片的过程中,我让学生说一说用什么好办法区分“喝、渴”。

(板书:口渴,喝水)(五)有感情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让学生再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小乌鸦回到家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后,妈妈会怎么说?
(六)延伸乌鸦还有别的办法喝到水吗?让学生回去以后动脑筋想一想,动手试一试,下节课和班里的小朋友们交流。

学生每日提醒
励志名言:
1、播下一个信念,收获一种行动;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2、人生的绚丽多彩和卑微只因是平台不同,而决定平台的恰恰是自己平时的行为和习惯。

3、如果把学习看作投资的话,它应该是一本万利的,应该是世界回报最多的投资。

4、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攀爬的。

5、学习只是一种状态和一种习惯而已。

--------------------------------------------------
每日名言
励志名言: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这句话出自杰克·霍吉的《习惯的力量》。

奥维德说:“没有什么比习惯的力量更强大。

”习惯是一个思想与行为的真正领导者。

习惯让我们减少思考的时间,简化了行动的步骤,让我们更有效率;也会让我们封闭,保守,自以为是,墨守成规。

在我们的身上,好习惯与坏习惯并存,而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取决于好习惯的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