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卷第2期2020年6月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Jiangsu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ScienceEdition) Vol.20 No.2Jun.2020文章编号:1673-0453(2020)02-0079-0011
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何育静,黄 艺,郭丽霞
(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镇江212003
)摘 要:随着全国各地掀起特色小镇建设热潮,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

当前研究主要结合地域案例从“产城融合”“产城人文”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缺乏普遍性。

研究试图突出创新、PPP项目投资等特色小镇建设中的重要指标,完善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解决特色小镇“
千镇一面”、特色不“特”不“色”、盲目举债、房地产化现象严重等问题,并提出重视特色产业发展、引导推动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幸福指数、坚持文化传统与创新有机结合、以创新驱动实现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层次分析法;创新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9-20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产业集聚视角下江苏特色小镇演化机制和路径研究”(18SHB002);江苏科技大学博士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何育静(1973—),女,青海西宁人,江苏科技大学副教授,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兼职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研究;黄艺(1996—)
,女,江苏常州人,江苏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企业管理研究。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
“人们为了生活,聚集于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好,留居于城市。

”出于此目的,特色小镇应运而生。

从2015年至今,习总书记已对特色小镇建设作出多次批示。

他指出,
特色小镇建设任重而道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在住建部、发改委和财政部的力推下,全国掀起特色小镇建设热潮,出现了以旅游休闲、高新技术、传统文化、商贸物流、教育科技等为特色的形态各异的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对于带动经济发展、推动供给侧改革起重要作用,
在推进传统产业升级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为经济新常态时期的经济转型提供了借鉴。

但目前特色小镇
建设存在千镇一面[1]、特色不“特”不“色”、房地
产化现象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与国家当初推行特色小镇的初衷相违背。

作为我国特色小镇发源地的浙江在当时是为数不多的成功案例,因此当国家大力提倡特色小镇建设时,许多小镇开始照搬照抄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方式,即使所在城镇没有特色产业,也要直接照搬浙江模式,而没有考虑两者建设基础大不相同,最终结果也只是不了了之,小镇不像特色小镇,也
不像是产业园区或是建制镇,成为了一个“四不像”的存在。

同时,国家对于特色小镇的认定较为混乱,有国家级特色小镇、省级特色小镇、住建部认定的特色小镇、发改委认定的特色小镇等,
缺乏一个统一的特色小镇概念。

此外,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特色小镇的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而需要各届政府根据所处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能够循环利用小镇内部资源,以实现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MichaelHall(2001
)认为,特色小镇离不开产业的支持,当具有鲜明的产业集群时,政府才能进行更好的规划,建设出特色鲜明、体系清晰的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是一个综合发展平台,包括社区生活、
企业生产和生态旅游等功能,特色小镇的特色产业类型不同,相应的主导功能也会随之产生
差异[2]。

HendersonJ.Vernon(1974)
认为,随着生产规模增加和生产平均成本下降,
随之产生的规模收益递增将吸引企业自发集聚于某个或几个地域,而就业岗位的增多会使劳动力不断流入,在
聚集了一定人口并达到一定规模后形成城镇[3]。

Krugman(1991)从新经济地理的角度强调市场规模经济,主要从区域增长聚集角度探寻城市起源;同时Krugman不以城镇规模为限定,重点关注城镇发展问题的研究,宏观上包括小城镇经济发展、活力复兴、环境问题、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微观层面多为社区营造、移民、种族问题等[4]。

CochraneAndrew(1995)认为,无论是局限于特定的“理想化”历史事件的选择还是当局政府,都可以运用当地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游客和居民,以此更好地开展新兴经济活动[5]。

MacFadyen(2004)将城市比作公司,认为城市可以通过打造投资品牌获得相应的品牌价值效应,这对特色小镇建设也有很好的参考借鉴价值[6]。

Murphy(2006)分析了英国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路径,通过对格拉斯哥经济、文化和旅游发展程度的分析以及对关键人员进行深入访谈,收集了定性数据,据此建立了发展理论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数据测试。

他发现,在小镇的发展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地方传统文脉的保护、传承与运用;同时政府还应该对其传统文化进行发展与创新,使每个城市的发展独具时代和地域特色;可以推出相应的文化产品,增加文化附加值,促进当地经济发展[7]。

鲜一(2018)和程林林(2018)在分析体育特色小镇内涵的基础上,基于产业集聚、产业区位理论,以优先、次优、谨慎选择作为业态选择的三类等级,从需求、供给、距离三个角度建立业态选择分析框架并进行了实证分析[8]。

薛珂(2018)在总结国内外特色小镇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相关产业理论,提出特色小镇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8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33个三级指标要素,认为应以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强化特色小镇产业联动、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作为促进特色小镇产业聚集的发展路径[9]。

李冰(2018)等人在“钻石理论”基础上,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支持行业、企业战略四个基本要素出发,结合政府作用、机遇这两个次要要素,对影响黑龙江省冰雪小镇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提出黑龙江省冰雪特色小镇发展路径是发展品牌优势[10]。

陈奕嘉(2018)以欧盟精明专业化政策为例,从目标、特征、理论基础和操作模式等层面对特色小镇与精明专业化的内涵进行比较分析,从拓宽思路、因地制宜、产业建镇和市场主导四个方面对我国特色小镇建设提出了建议[11]。

董兴林(2017)和牛春云(2017)通过构造可持续发展指数Ec(经济)、Sc(社会)、En(环境)来计算可持续发展指数,用以衡量2011—2015年青岛西海岸新区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状态和特征,认为青岛西海岸新区特色小镇需要不断发展区域经济,提高工业总产值[12]。

张帆(2018)将特色小镇PPP项目可持续性评价分为经济、社会、环境三个部分,并结合PPP项目特点,筛选出24个特色小镇PPP项目可持续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泗河源头PPP项目的可持续性进行计算和评价,提出项目可持续性最优时的公私投资比例为50%[13]。

笔者通过梳理以上文献发现,现有研究大都是分析特色小镇的建设规划、产城融合、产业定位等,且都具有很强的地域标志,不具有普适性,同时缺乏对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事实上,特色小镇申报相对较为容易,但如何让小镇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是更应思考的问题。

因此,如何客观、科学地选取影响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指标,建立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准确评价和测度我国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接下来特色小镇的研究重点和趋势。

笔者发现,当前研究主要是从“产城融合”或是“产城人文”两个方面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忽略了创新和PPP项目在特色小镇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笔者在“产城人文”的基础上增加了创新驱动以及PPP项目投资情况的相关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评价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

二、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体
系构建
(一)指标选取的原则
1.系统全面性原则
该指标评价体系应系统、全面,要把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与小镇的方方面面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2.代表性原则
指标选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从不同层面考察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进行指标设计或选取的过程

8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
中要充分考虑评价指标的特征,尽可能选取那些特征明显的代表性指标。

3.可操作性原则
选取指标的前提条件是指标数据的可采集性。

在设计指标时,如果指标采集难度较大,或者不具备采集的主客观条件,必定会影响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与评价工作的效率。

此外,指标应尽可能采用定量指标,这类指标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对定性指标也应尽量做到在定性的基础上用定量的方式获取指标数据。

(二)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选取与构建
1.评价维度和体系构建
基于前文的特色小镇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笔者结合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情况,参考相关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情况,设立了包括5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以及45个三级指标的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体系。

具体的指标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体系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数据获取途径
产业发展F1经济规模S1
产业结构S2
经济效益S3
金融资本S4
地区生产总值T1
工业总产值T2
地区财政收入T3
统计年鉴
统计年鉴
统计年鉴
第一产业比重T4
第二产业比重T5
第三产业比重T6
统计年鉴
统计年鉴
统计年鉴
特色产业总产值占小镇总营收比例T7
人均GDPT8
职工年平均工资T9
年就业增长率T10
专家访谈
统计年鉴
统计年鉴
统计年鉴
固定资产投资额T11
特色产业投资额增速T12
PPP项目总投资额T13
统计年鉴
专家访谈
江苏省财政厅
城镇建设F2公共设施S5
城镇风貌S6
制度建设S7
污染治理S8
服务效率S9
公路网密度T14
铁路货运量T15
固定宽带接入用户T16
统计年鉴
统计年鉴
统计年鉴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T17
断面水质达标率T18
空气质量达标率T19
城镇视觉风貌评分T20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T21
统计年鉴
环境状况公报
生态环境厅
问卷调查
环境状况公报
政策优惠落实情况T22
企业准入门槛评分T23
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
污水处理率T24统计年鉴
民众级社会组织参与度T25
管理部门行政效率T26
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
以人为本F3生活质量S10
精神文明S11
社会保障S12
人口密度T27
城乡一体化下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T28
统计年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城镇居民幸福指数T29问卷调查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T30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T31
医院病床数T32
拥有医师人员数T33
统计年鉴
统计年鉴
统计年鉴
统计年鉴


第2期 何育静等: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续表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数据获取途径
文化发展F4保存状态S13
文化传承S14
稀有程度S15
文化创新S16
每万人拥有文化遗产数量T34文化和旅游厅
居民对小镇文化的认可程度T35问卷调查
省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T36江苏省文化厅
文化艺术科研机构数量T37统计年鉴
创新驱动F5市场活力S17
企业创新S18
技术资本S19
市场知名度T38
市场占有率T39
网络浏览量
专家访谈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例T40
规模以上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数T41
统计年鉴
统计年鉴
专业技术人员T42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T43
R&D经费占GDP比重T44
投入产出比T45
统计年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专家访谈
2.评价体系的指标说明
(1)产业发展F1
产业发展F1是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只有特色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小镇的可持续发展才可能实现。

对于产业发展,笔者从规模S1—结构S2—效益S3的角度不断深入考察。

在产业结构中,除了一般的产业比重,笔者还引入了特色产业总产值占小镇总营收的比例指标T7,重点考察小镇的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此外,充足的金融投资S4对于产业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固定资产投资额T11可以反映出小镇政府投入了多少基础设施以支持产业发展。

特色产业投资额增速T12反映出该特色产业的发展程度以及是否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近几年兴起的PPP项目T13也受到了特色小镇政府的关注,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为产业发展融资提供了新的渠道。

(2)城镇建设F2
土耳其诗人希克梅曾说过,城市的面貌将永远被人铭记,无法忘记。

一个良好的特色小镇环境是吸引人才和企业的重点。

企业、人才愿意入驻小镇的基础是必须具备完善的公共设施S5,如便利的交通、WIFI通达度T16。

随着绿色生活观念不断被人们接受,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质量如空气质量T19、水质T18等,这些指标也逐渐变成择居的重要条件。

政府服务效率S9的高低也会影响居民的归属感。

(3)以人为本F3
以人为本中的“人”不仅仅包括当地居民,还包括政府引进的人才和企业员工。

真正的特色小镇一定是服务于居民生活的,一切从人民的角度出发,发展产业经济,最终通过经营特色小镇,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够安居乐业。

只有当人们拥有了充足的社会保障如基本医疗保险T31、医院后勤等,才会毫无顾虑地投身于产业发展、城镇建设。

(4)文化发展F4
文化是特色小镇的灵魂,只有凝炼出独特的文化品牌,才能在“千镇一面”的大战中脱颖而出。

因此,在指标体系构建的过程中,笔者注重文化富裕程度并建议以此为基础进行文化建设;同时特色小镇也要注重文化的创新S16,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注入新兴元素,在保持传统文化底蕴的同时通过创新盘活传统文化。

(5)创新驱动F5
创新驱动F5是特色小镇发展的动力。

美国硅谷就是一个因重视创新技术而成功的典型特色小镇[14]。

无论是何种类型的特色小镇都离不开创新,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原生动力。

R&D经费T44充分反映了特色小镇对于创新的重视程度。

但仅有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技术人员T42进行研发最后形成一定的产出T45,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三、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权
重的确定
考虑到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涉及范围较广,因而需要对特色小镇建设进行全面的评价分析。

笔者采用主观赋权法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可持续发展指标的权重,采用的具体的解析方法为1—9标度法[15],由专家组在数值1/9~9之间对各级指标进行打分评价。

在调查中,总共发放3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5份。

然后借助

8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
YAAHP软件进行指标权重计算和一致性检验处理,由此得到判断矩阵。

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运用YAAHP软件,根据设立的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其次,构造判断矩阵。

通过发放确定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指标权重的调查问卷,采用1—9标度法进行指标间重要程度的比较。

本次问卷调查发放30份问卷,收回25份有效问卷。

参与问卷调查的人员主要包括研究特色小镇的专家学者以及特色小镇的资深政府工作人员。

再次,一致性检验。

运用软件计算判断矩阵的一致性,修正判断矩阵出现的不一致情况,犆犚=0.0867<0.1,符合标准。

最后,计算权重。

在YAAHP软件中输入问卷,运用群决策的专家数据集结方法,对每个判断矩阵所有要素进行平均化处理,在得到均值判断矩阵后计算权重。

最终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一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权重)三级指标(权重)
F1(0.3092)S1(0.5596)
S2(0.0955)
S3(0.0955)
S4(0.2495)
T1(0.5396)
T2(0.2970)
T3(0.1634)
T4(0.0882)
T5(0.1570)
T6(0.2720)
T7(0.4829)
T8(0.3333)
T9(0.3333)
T10(0.3333)
T11(0.2500)
T12(0.2500)
T13(0.5000)
F2(0.1027)S5(0.3888)
S6(0.2496)
S7(0.1214)
S8(0.0993)
S9(0.1410)
T14(0.5396)
T15(0.1634)
T16(0.2970)
T17(0.3151)
T18(0.1108)
T19(0.2115)
T20(0.2115)
T21(0.1510)
T22(0.6667)
T23(0.3333)
T24(1.0000)
T25(0.3333)
T26(0.6667)
F2(0.1027)S10(0.1634)
S11(0.2970)
S12(0.5396)
T27(0.3333)
T28(0.6667)
T29(1.0000)
T30(0.1117)
T31(0.2141)
T32(0.1186)
T33(0.5556)
F4(0.0826)S13(0.1429)
S14(0.2857)
S15(0.2857)
S16(0.2857)
T34(1.0000)
T35(1.0000)
T36(1.0000)
T37(1.0000)


第2期 何育静等: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续表一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权重)三级指标(权重)
F5(0.4265)S17(0.1634)
S18(0.2970)
S19(0.5396)
T38(0.3333)
T39(0.6667)
T40(0.5000)
T41(0.5000)
T42(0.1091)
T43(0.1891)
T44(0.3509)
T45(0.3509)
四、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建
立与实证分析
(一)实证对象概况
1.常州市西夏墅镇建设概况
西夏墅镇位于江苏省常州市西北部,辖5个行政村、5个社区,总面积51.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998亩。

地理位置优越,四通八达,南靠京沪高铁、沪宁高速和常州机场,东接常州国家高新区、滨江产业园,西连丹阳市,北邻长江常州港,地理环境相宜,水路空交通便捷。

西夏墅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拥有160年前建造的梅村古戏楼、200多年前的东林寺以及500多年前建造的孔庙[16];拥有风筝、马灯、高跷、挑花篮等一批市、区级非文化物质遗产,被评为“江苏省特色文化镇”。

其以独具特色的产业体系被誉为“中国工具名镇”,享有“全国环境优美镇”“全国生态镇”“江苏省文明镇”“江苏省卫生镇”等美名。

作为全国闻名的“中国工具名镇”,西夏墅镇是常州市“中轴崛起”城市战略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北区“西部崛起”的重要区域。

西夏墅镇产业定位是高端制造,其整体硬质合金切削刀工具制造产业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集聚了1000余家刀具生产企业,刀具产品在全国市场覆盖率达到90%,已形成了突出的品牌优势,非标定制附加值已经达到50%以上。

此外,西夏墅建有6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完善的工业园区,建有污水处理厂、热能厂等配套设施。

西夏墅镇按照做强刀具产业、做大新材料产业、调整纺织印染产业的产业发展总体思路,积极培育主导产业,新材料和刀具两大产业近三年销售年均增幅分别达到22.1%和20.7%;汽摩配和机械装备产业不断优化升级,培育了柏瑞斯特、星光采棉机等一批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企业。

2.镇江市丹阳眼镜风尚小镇建设概况
丹阳眼镜风尚小镇以高铁站为核心,北至北二环路,南至九曲河,西至京杭大运河,东至玉泉路,规划用地面积约3.27平方公里。

小镇区位优势较为显著,位于丹阳老城与新城之间,具备城市门户、城市心脏双重属性。

小镇致力于“产业、旅游、文化、社区”的相互交融,以眼镜业为引擎,旅游、文化、创业等产业体系协同发展,深挖眼镜产业特色、文化内涵、时尚元素,促进运河风光与时尚文化的有机融合、工业遗址与城市新貌的完美融合、产业品牌与城市名片的深度叠加[17]。

为达到“运河明珠、全球视界”的规划愿景,小镇以打造“世界眼镜之都”和著名眼镜文化旅游城为手段。

目前,小镇计划总投资39亿元,拥有全国唯一的国家级专业眼镜检验中心,企业社区和设计师部落正在有序建设中,小镇无线网无障碍全覆盖,眼镜交易市场区建立了大数据共享平台,为全国眼镜市场行情信息的发布提供了技术支持。

小镇产业享誉全球,产业定位是创新创业。

小镇眼镜产业已有超过50年的发展史,被誉为“中国眼镜之都”,目前已经形成设计、生产、销售完整的一站式产业链,形成了社会分工、规模一体化、上下融合的产业体系。

镜架年产量近2亿副,占全国总量的1/3,年产玻璃镜片和光学镜片4亿副,占国内总量的75%[18]、世界总量的50%,是亚洲最大的眼镜产品集散地、世界最大的镜片生产基地,已形成“全球每两副眼镜中,就有一副的镜片产自丹阳”的行业佳话。

据不完全统计,丹阳现有2000多家从事眼镜行业及相关配套经营的企业,近800家眼镜生产企业,从业人员近5万人。

“中国质造首届丹阳眼镜文化旅游节”在小镇

8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
成功举办。

中国眼镜博物馆位于丹阳国际眼镜城五楼,整体布局分为镜缘、镜华、镜界、镜享四大展区,建筑面积1800m2,总投入1300万元,已成为3A级景区,全年旅游、商务客源达120万人次。

(二)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建立
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

定量指标主要通过查询各市2018年统计年鉴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获得,对于一些无法查询到的或者保密性较高的定量指标数据通过实地调研、对政府专家进行访谈获得。

定性指标通过对政府工作人员、企业以及特色小镇居民发放关于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调查问卷获得,主要采用李克特量表(即五等级)打分评价。

五等级分别为: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笔者发放问卷160份,收回有效问卷135份。

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数据汇总整理,对各定性指标的打分取平均值。

由于原始数据变量单位不同,统计口径也不一致,因而各数据之间不具有可比性。

为消除量纲影响和变量自身变异大小的影响,需要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使各指标之间具有可比性。

笔者采用归一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归一法是将数据按比例缩放,使之落入一个小的特定区间,例如,本文中经过归一法无量纲化处理数据后,数据均在[0,1]区间内。

具体公式为:
犙犻=
犘犻


犻=1
犘犻
其中,犘

为原始数据,犙

为经过无量纲化处理的标准数据[12]。

通过构建可持续发展指数犛犇犐(SustainableDevelopmentIndex)来衡量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小镇内部各项功能的完善程度,其取值在(0,1)之间,且数值越大越好,犛犇犐越接近1,说明特色小镇具有出众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具体公式为犛犇犐=∑狀
犻=1
犳犻×犠犻1。

其中,犳

为一级指标综合加权数值,犠
犻1
为一级指标权重。

犳犻=∑

犻=1
狊犻×犠犻2
其中,狊

为二级指标综合加权数值,犠
犻2
为二级指标犛层的权重。

狊犻=∑

犻=1
犜犻×犠犻3
其中,犜

为三级指标标准值,犠
犻3
为三级指标权重。

(三)实证分析
笔者运用归一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原始数据和标准值
三级指标
常州市西夏墅镇
原始数据标准值
镇江市丹阳眼镜风尚小镇
原始数据标准值
T11340.160.5207680021233.270.479231998T2670.040.530036230594.100.469963770T3194.300.405941835284.340.594058165T41.40%0.2429516194.35%0.757048381T552.05%0.50914604350.18%0.490853957T646.55%0.49144848048.17%0.508551520T768%0.69387755130%0.306122449T81939870.5537170031563490.446282997T9910200.552567356737020.447432644T100.1066%0.5351405620.0926%0.464859438T11872.760.620791523533.12260.379208477T1299%0.86842105315%0.131578947T13424.390.611786245269.30.388213755T14209810.519988104193680.480011896T15119.20.366521124206.020.633478876
58
第2期 何育静等: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续表
三级指标常州市西夏墅镇
原始数据标准值
镇江市丹阳眼镜风尚小镇原始数据标准值
T16231.960.628413524137.160.371586476T1714.90.439528024190.560471976T1884.80%0.51456310780%0.485436893T1968.20%0.48818897671.50%0.511811024T204.30.51807228940.481927711T2164.90.49466463466.30.505335366T2240.5
40.5
T234.30.58904109630.410958904T2497.10.50467775595.30.495322245T254.20.51219512240.487804878T264.50.5294117654
0.470588235T271359.570.5453493061133.4560.454650694T28412990.526316460371690.473683540T294.50.52941176540.470588235T30143.40.61492281389.80.385077187T31201.130.68411564692.870.315884354T3232.650.44257384141.1230.557426159T3322.760.7037724189.580.296227582T341.0854360.7074784000.4487960.2925216T354.30.51807228940.481927711T361000.680272109470.319727891T3721
00
T380.860.9197860960.0750.080213904T3910%0.25
30%0.75
T4046.60.48592283649.30.514077164T4128300.51240268026930.487597320T426.60.5820105824.740.417989418T4312340.6305569757230.369443025T442.780.5119705342.650.488029466T45
25%
0.625
15%
0.375
根据表3中三级指标的权重以及表4各指标
无量纲化处理后的标准值,运用狊犻=
∑狀
犻=1


×犠犻
(其中犜犻为三级指标标准值,
犠犻为三级指标权重)公式计算得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二级指标S层的加权数值,如表4所示。

表4 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二级指标综合加权数值
二级指标常州市西夏墅镇镇江市丹阳眼镜风尚小镇
S10.5047580700.495241930S20.5701117170.429988283S30.5470869260.452813074S40.6781962660.321803734S50.5271139490.472886051S60.4830274900.516872510S70.5296773970.470322603S80.5046777550.495322245S90.5236734580.476326542S10
0.532660108
0.467339892

8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