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企业环境要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排水设施要求
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建造应保证排水畅通、便于清 洁维护;应适应食品生产的需要,保证食品及生产、 清洁用水不受污染。 排水系统入口应安装带水封的地漏等装置,以防 止固体废弃物进入及浊气逸出。 排水系统出口应有适当措施以降低虫害风险。 室内排水的流向应由清洁程度要求高的区域流向 清洁程度要求低的区域,且应有防止逆流的设计。 污水在排放前应经适当方式处理,以符合国家污 水排放的相关规定。
厂区绿化应与生产车间保持适当 距离,植被应定期维护,以防止虫 害的孳生。 厂区应有适当的排水系统。 宿舍、食堂、职工娱乐设施等生 活区应与生产区保持适当距离或分 隔。
二、车间环境要求GB14881-2013
(一)、内部结构要求 (二)、顶棚要求 (三)、墙壁要求 (四)、门窗要求 (五)、地面要求
流程有序排列,避免引起交叉污染。 1.2、材质 与原料、半成品、成品接触的设备与用具,应使用 无毒、无味、抗腐蚀、不易脱落的材料制作,并应 易于清洁和保养。 设备、工器具等与食品接触的表面应使用光滑、无 吸收性、易于清洁保养和消毒的材料制成,在正常 生产条件下不会与食品、清洁剂和消毒剂发生反应, 并应保持完好无损。
(四)、门窗要求
1、门窗应闭合严密。门的表面应平滑、防吸附、 不渗透,并易于清洁、消毒。应使用不透水、坚固、 不变形的材料制
2、 清洁作业区和准清洁作业区与其他区域之间 的门应能及玻 璃,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玻璃破碎后对原料、包装 材料及食品造成污染。
• 厂区应合理布局,各功能区域划分明显,并 有适当的分离或分隔措施,防止交叉污染。
• 厂区内的道路应铺设混凝土、沥青、或者其 他硬质材料;空地应采取必要措施,如铺设 水泥、 地砖或铺设草坪等方式,保持环境清 洁,防止正常天气下扬尘和积水等现象的发 生。
(二)厂区内环境要求 GB14881-2013
储水罐—
——水塔
C.水的处理
水的安全(包括冰)
1.加氯处理 • 至少20分种 • 余氯浓度为 0.05 --- 0.3 ppm(国标)
自动加氯系统
2.臭氧处理 3.紫外线消毒
水处理设备
水处理系统
水处理系统
D.供水网络图
水的安全(包括冰)
1.出水口编号 2.管道区分 : 饮用水与非饮用水间没有交叉 相联关系——颜色管理 3.防止饮用水与污水的交叉污染 4.消防用水
注意:
工作服用来保护产品,不是保护加工人员
(二)、来访人员卫生要求
非食品加工人员不得进入食品生产 场所,特殊情况下进入时应遵守和食 品加工人员同样的卫生要求。
四、设备环境要求GB14881-2013
(一)设备材质与结构要求 (二)设备维护与保养
(一)设备材质与结构要求
1.1 、一般要求 应配备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生产设备,并按工艺
特别是来料加工
污水处理设备
污水处理系列
(三)清洁消毒设施要求
应配备足够的食品、工器具和设备 的专用清洁设施,必要时应配备适宜的 消毒设施。应采取措施避免清洁、消毒 工器具带来的交叉污染。
(器具洗消间)
(四)废弃物设施要求
应配备设计合理、防止渗漏、易于清洁的存放 废弃物的专用设施;车间内存放废弃物的设施和 容器应标识清晰。必要时应在适当地点设置废弃 物临时存放设施,并依废弃物特性分类存放。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 环境要求与车间布局要求
第一部分
食品加工企业环境要求
一、厂区环境要求 二、车间环境要求 三、人员环境要求 四、设备环境要求 五、设施环境要求
一、厂区环境要求
(一)、厂址环境要求 (二)、厂区内环境要求
(一)厂址环境要求 GB14881-2013
• 厂区不应选择对食品有显著污染的区域。如某地对食品安全 和食品宜食用性存在明显的不利影响,且无法通过采取措施 加以改善,应避免在该地址建厂。
补充:水的安全(包括冰)--- SSOP的内容
水的安全(包括冰)
水质污染图
A.水源:
– ⒈自备水井 周围环境 深度
– ⒉公共供水 总接口
– ⒊两种供水 系统并存
水的安全(包括冰)
B.水的贮存
水的安全(包括冰)
1. 储存设备 – 水塔 – 蓄水池 – 储水罐 2. 清洗和消毒
方法、次数和记录 3. 安全
(一)、内部结构要求
建筑内部结构应易于维护、清洁或消毒。 应采用适当的耐用材料建造。
合理的内部结构
合理的内部结构
(二)、顶棚要求
1、顶棚应使用无毒、无味、与生产需求相适 应、易于观察清洁状况的材料建造;若直接在屋 顶内层喷涂涂料作为顶棚,应使用无毒、无味、 防霉、不易脱落、易于清洁的涂料。
2、 顶棚应易于清洁、消毒,在结构上不利于 冷凝水垂直滴下,防止虫害和霉菌孳生。
(五)个人卫生设施要求
生产场所或生产车间入口处应设置更衣室;必要 时特定的作业区入口处可按需要设置更衣室。更衣 室应保证工作服与个人服装及其他物品分开放置。 生产车间入口及车间内必要处,应按需设置换鞋 (穿戴鞋套)设施或工作鞋靴消毒设施。如设置工 作鞋靴消毒设施,其规格尺寸应能满足消毒需要。
(五)个人卫生设施要求
(二)、加工人员卫生要求
进入食品生产场所前应整理个人卫生,防止污染食 品。 进入作业区域应规范穿着洁净的工作服,并按要求 洗手、消毒;头发应藏于工作帽内或使用发网约束。 进入作业区域不应配戴饰物、手表,不应化妆、染 指甲、喷洒香水;不得携带或存放与食品生产无关的 个人用品。 使用卫生间、接触可能污染食品的物品、或从事与 食品生产无关的其他活动后,再次从事接触食品、食 品工器具、食品设备等与食品生产相关的活动前应洗 手消毒。
3、蒸汽、水、电等配件管路应避免设置于暴 露食品的上方;如确需设置,应有能防止灰尘散 落及水滴掉落的装置或措施。
(三)、墙壁要求
1、 墙面、隔断应使用无毒、无味的防渗透 材料建造,在操作高度范围内的墙面应光滑、 不易积累污垢且易于清洁;若使用涂料,应无 毒、无味、防霉、不易脱落、易于清洁。
2、墙壁、隔断和地面交界处应结构合理、 易于清洁,能有效避免污垢积存。例如设置漫 弯形交界面等。
– 大型设备 每班加工结束之后 – 工器具 每2—4小时 分割刀具? – 加工设备、器具被污染之后 立即进行
加工设备和器具的清洗消毒的检查和监测 ①监控手段:
视觉检查(清洁程度)、 化学检测(浓度)、 验证检查(表面微生物) ②检查:
感官 每天加工前 细菌总数:50---100/每平方厘米
每两周1—2次
(一)设备材质与结构要求
1.3、设计 所有生产设备应从设计和结构上避免零件、金属 碎屑、润滑油、或其他污染因素混入食品,并应 易于清洁消毒、易于检查和维护。设备应不留空 隙地固定在墙壁或地板上,或在安装时与地面和 墙壁间保留足够空间,以便清洁和维护。
(二)设备维护与保养
应建立设备保养和维修制度,加强 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定期检修, 及时记录。
食品饮料用水系统
水的安全(包括冰)
E.水的监测 1.水的取样
– ①取样计划 • 每次必须包括总的出水口 • 一年内做完所有的出水口
– ②取样方法 • 先进行消毒 • 放水5分钟
监测人员检测水样
2.水的监测-------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①监测的内容和方法
• 余氯 试纸 比色法 化学方法 • PH值 • 微生物
• 大肠菌群的单位为 个/L 不是 个/100ml 或 个/ml
– ②企业至少每月一次进行微生物监测 – ③企业每天对水的PH和余氯进行监测 – ④当地主管部门对水的全项目的监测报告
每年两次
余氯检测试纸
3.标准
①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GB 5749)主要指标:
• GB5749 • 微生物指标:
– 细菌总数 小于100个/毫升 – 大肠菌群 小于3个/升 – 致病菌 不得检出 ②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 ③软饮料用水的质量标准为(GB 1079)。 ④欧盟指标: ⑤美国饮用水微生物的规定
应根据需要设置卫生间,卫生间的结构、设施与内 部材质应易于保持清洁;卫生间内的适当位置应设置 洗手设施。卫生间不得与食品生产、包装或贮存等区 域直接连通。 应在清洁作业区入口设置洗手、干手和消毒设施; 如有需要,应在作业区内适当位置加设洗手和(或) 消毒设施;与消毒设施配套的水龙头其开关应为非手 动式。
手 的 细 菌 对 照 试 验
未 洗 的 手
漂 洗 的 手 (用凉水)
洗 净 的 手 (用肥皂)
洁 净 的 手 (用消毒剂)
头 发
打 喷 嚏
补充:人员工作服管理 ssop内容
工作服 1. 集中清洗和消毒 2. 专用的洗衣房 3. 洗衣设备、能力与实际 相适应 4.不同区域的工作服分开 (防止串岗) 5.每天清洗消毒
废水排放 1.废水排放 – 地面 坡度 易于排水 – 加工用水、台案或清洗消毒池的水 不能直接流到地面 – 地沟 • 明沟 • 暗沟加篦子(易于清洗、不生锈) – 流向 清洁区到非清洁区 – 与外界接口 防异味、防蚊蝇
暗沟加篦子
• 2.污水处理 – 符合国家环保部门的要求 – 必要的处理
– ISO14000 – 符合防疫的要求
水的安全ssop的内容水的安全水质污染图水的安全包括冰自备水井周围环境深度公共供水总接口两种供水系统并存储存设备水塔蓄水池储水罐清洗和消毒方法次数和记录安全水的安全水塔储水罐加氯处理至少20分种余氯浓度为0503ppm国标紫外线消毒水的安全饮用水与非饮用水间没有交叉相联关系消防用水水的安全水的取样取样计划每次必须包括总的出水口一年内做完所有的出水口取样方法先进行消毒放水分钟水的安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监测的内容和方法余氯试纸比色法化学方法ph微生物大肠菌群的单位为不是个100mlml企业至少每月一次进行微生物监测企业每天对水的ph和余氯进行监测当地主管部门对水的全项目的监测报告每年两次余氯检测试纸3
(一)、人员健康管理 (二)、加工人员卫生要求 (三)、来访者卫生要求
(一)、人员健康管理
应建立并执行食品加工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食品加工人员每年应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 明;上岗前应接受卫生培训。 食品加工人员如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 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患有活 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 安全的疾病,或有明显皮肤损伤未愈合的,应当调 整到其他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工作岗位。
• 厂区不应选择有害废弃物以及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 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不能有效清除的地址。
• 厂区不宜择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难以避开时应设计必要 的防范措施。
• 厂区周围不宜有虫害大量孳生的潜在场所,难以避开时应设 计必要的防范措施。
(二)厂区内环境要求 GB14881-2013
• 应考虑环境给食品生产带来的潜在污染风险, 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将其降至最低水平。
4、窗户如设置窗台,其结构应能避免灰尘积存 且易于清洁。可开启的窗户应装有易于清洁的防虫害 窗纱。
(五)、地面要求
1、 地面应使用无毒、无味、不渗 透、耐腐蚀的材料建造。地面的结构应 有利于排污和清洗的需要。
2、地面应平坦防滑、无裂缝、并 易于清洁、消毒,并有适当的措施防止 积水。
三、人员环境要求GB14881-2013
五、设施环境要求GB14881-2013
(一)供水设施卫生要求 (二)排水设施要求 (三)清洁消毒设施要求 (四)废弃物存放设施要求 (五)个人卫生设施要求 (六)通风设施要求 (七)照明设施要求 (八)仓储设施要求 (九)温控设施要求
(一)供水设施卫生要求
应能保证水质、水压、水量及其他要求符合生产需要。 食品加工用水的水质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对加工用水 水质有特殊要求的食品应符合相应规定。间接冷却水、锅炉 用水等食品生产用水的水质应符合生产需要。 食品加工用水与其他不与食品接触的用水(如间接冷却水、 污水或废水等)应以完全分离的管路输送,避免交叉污染。 各管路系统应明确标识以便区分。 自备水源及供水设施应符合有关规定。供水设施中使用的 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还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五)个人卫生设施要求
洗手设施的水龙头数量应与同班次食品加工人员数 量相匹配,必要时应设置冷热水混合器。洗手池应采 用光滑、不透水、易清洁的材质制成,其设计及构造 应易于清洁消毒。应在临近洗手设施的显著位置标示 简明易懂的洗手方法。 根据对食品加工人员清洁程度的要求,必要时应可 设置风淋室、淋浴室等设施。
补充:加工设备和器具等的清洗消毒 ssop内容
⑴加工设备和器具 ①首先必须进行彻底清洗 除去微生物赖以生长的营养物 质 ,确保消毒效果 ②再进行冲洗 ③然后进行消毒 消毒(82℃热水,碱性清洁剂,含氯100—150 ppm 酸、酶、消毒剂,余氯200ppm浓度,紫外线,臭氧)。 ④再冲洗。 设有隔离区域的工器具洗涤消毒间
⑵空气消毒 ①紫外线照射法②臭氧消毒法③药物熏蒸法
⑶厕所—紫外线照射、冷库—过氧乙酸、甲醛熏蒸
⑷工器具清洗消毒几点注意事项: – 1.固定的场所或区域 – 2.推荐使用热水,注意蒸汽排放和冷凝水 – 3.要用流动的水 – 4.注意排水问题 – 5.注意科学程序,防止清洗剂、消毒剂的残留
• 加工设备和器具的清洗消毒的频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