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篮行走步骤及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挂篮行走步骤及注
意事项
挂篮行走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轨道联接。

要求顺直、平整,垫片调整放在砼和枕梁之间,支点处枕梁放[25不能少于4根,[10不能少于6根,后边[25枕梁间距为50cm。

中间加工的[10枕梁间距同样不大于50cm。

二、安装行走导链及保险导链,向前倒内模及外模行走小车。

三、砼浇筑一天半后,落内模模板向内收5cm,外模板向外5cm,张拉完腹板后落底模,待全部张拉完成后,向前行走挂篮。

四、后锚转换,主桁后锚杆不能少于5根,行走时,拆除前面4根留下1根,把螺母松开,起保险作用。

五、行走时,保证主桁行走小车,前面有三根锚梁锚固轨道。

后面有两根锚梁锚固轨道,先装后拆。

六、行走时,保证四台导链同时用力,保证左右主桁同步行走以防跑偏。

七、行走时,及时向前倒支点下的走棍保证走棍与轨道垂直,不要放偏,以防走偏。

八、行走时,及时向前倒运走棍下的枕梁,保证行走时支点下必须有枕梁,就位后支点下必须有2根70cm的枕梁。

九、就位后,按装主桁后锚杆,不能少于5根,把后锚小车压到轨道上为止。

十、按装内模,外模,底模,锚杆。

清除模板上的水泥块及垃圾,调整模板的轴线后,提起模板与已浇注砼贴紧。

十一、调整前横梁上吊杆,使模板达到标高要求。

挂篮完成位移后模板调整工序
按装主桁后锚固,不得少于5个,后锚小车后部不得少于两个,后锚小车前部不得少于三个,紧固程度;后锚小车车轮距轨道上翼缘间距不得小于2cm
(一)初调内外滑梁和底板;
注;在进行以下施工期间、可同时穿插清理除锈工作。

(1)底模板后承重吊带安装并调至上一块段地板高程;
1,分别用1一5t 葫芦上部挂在內滑梁纵梁设置的工艺吊杆上,下部挂在穿入承重吊带的短钢丝绳上,一边用手拉葫芦调整吊带高度、角度,一边用手扶着落入地板工艺孔道并让在后横梁的人将Ф8cm分别插入分配梁中部的吊带孔中。

2,用两个30t斤顶经过设置在顶部的分配梁以及锚垫板紧固螺栓,将底模板调至上一块段地板高程,并用L=24cm,Φ8cm销子锚固,待底模板前端高程和中心线就位后,二次在承重销子下垫入调整垫板并落下千斤顶,如果中心线还有误差,能够腹板外侧设置的安全通道槽钢为顶点,平放千斤顶进行回调。

(2)安装外滑梁后横梁两根吊杆,拆卸后行走小车,并粗调翼缘后顶板至上一块段翼缘板高程,以上一块段已測定的前后两个点,线绳放出外滑梁顶模板外沿线型,以主桁为基准,以已知标高用卷尺用测量翼缘腹板上肢,并经过调整前吊杆定出顶模板前端标高。

3经过预留管道安装内滑梁后吊架,拆卸后行走小车,调整内顶板至上一块段内顶板高程。

(3)调整底模板;以调整过的翼缘腹板上肢点为基准,以已知底模板高度用卷尺測量并经过调整前吊杆,粗调底模板。

(二)配合測量仪器重复1一4工序,并首先在已经调整的缘顶板前端用槽钢做工艺定位点焊。

(1)以上一块段已測定的地板前后两个点为基准,用线绳放出底模板的中心线,分别以腹板外侧模板所设置的安全通道32cm做支点,水平放置前斤顶,顶侧模板使侧模板、底模板紧贴以上一块段腹板,使底模板的中心线于用线绳拉出的地板中心线重合,调整紧固;1箱内两根后锚吊带,2、上前横梁四根浇筑砼吊带,3、后翼缘两根Φ32mm 吊杆。

(2))以上一块段已測定的顶板前后两个点为基准,用线绳放出顶模板的中心线,用手拉葫芦调整顶模板中心线,于顶板拉出的线绳中心线重合。

以底板为基准,以已知顶板高程,用卷尺测量、经过调整内滑梁前后四个吊架高度、使顶模板置于浇筑块段位置。

(3)对调整的内外滑梁和底板进行清扫并刷油。

(4)以已知下一块段纵向尺寸、竖向高程分别以外翼缘顶板外沿做基准,用工程线绳统一拉出内外滑梁顶板前纸制作好的横向基准线,安装按图纸制作好的内外滑梁顶板前堵头板。

(5)安装按图纸制作好的腹板堵头板,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必要时
可用钢筋做工艺定位点焊,用Ф16 mm螺栓经过塑料管紧固腹板内外模板,间隙过大时要用防水胶带和海绵进行封口,以防漏浆。

(三)检验;
(1)现场技术员应对所有吊带吊杆进行目测、并用手晃动、如有松紧不一的应及时让人调整,以防偏载。

(2)检查主桁行走支腿下;1,走棍,2,轨道内支座,3,轨道下枕梁是否符合挂篮浇筑砼规定。

6,在主桁行走支腿和下一块段行走支腿轨道下布满枕梁,数量不得少于4 个。

注;#+0#+1#主桁行走支腿轨道下布满枕梁和牛腿为加载试验的质量准确性做好基础。

在行走支腿轨道下布满枕梁和牛腿是为下一块段浇筑砼轨道幅板加强支撑力,预防轨道幅板变形,造成箱梁同时几何型走型。

(3)检查主桁上5个锚固位置是否正确,特别是行走小车后部的3个锚固必须平均承载,吊杆必须于主桁垂直。

,10,
20
轨道铺设工序工艺(一)
(一)
由于主桥在横向设计2%的横坡,两副轨道中心间距1300cm cm
存在26cm的高差。

因此必须在首次铺设时用枕梁的高度进行两副轨道调平,否则挂篮位移过程中将会出现以下问题:
1.每副轨道只有一根单轨受力
2.工字钢腹板在受不可预料的冲击力时突然屈服性变形
3.主桁时常向低处跑偏
4.轨道在主桁长度成为蛇形
5.轨道端头横向位移,严重时可造成二次无法正常使用。

轨道铺设工序工艺(二)
1.在浇注1#+0#+1#=16m砼承台完成1小时后,以已测纵向中心线分别大致量出左、右轨道中线,宽度以枕梁长度为准,长度以主桁长度为准,用3-5米铝合金做直尺,检测轨道基础的平整度,并用抹子抹平,最好进行两次收浆。

2.浇注砼24小时内,测量组测出横向、纵向中心线,首次铺设应同时测出轨道中心线。

3.以横向中心线平分两个挂篮主桁等距离。

以纵向中心线为左右轨道的平分线,1#-18#块的轨道间距,必须严格按纵向中心在箱梁端头所标注的点测出,预防南北轨道长短不等。

4.首次轨道铺设工艺
(1)再次用3-5m尺杆复检轨道基础的平整度,用錾子凿去凸出部分,用干净河沙铺垫,以图纸规定间距布置枕梁。

(2)架设已经用平联联接的轨道,用透明塑料管子注水做为水平
检测工具,分别检测四根轨道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

为加载试验的质量准确性做好基础。

5.在每副轨道的端头用分配梁进行封锚,必要时可利用箱梁端头钢筋焊接在轨道工钢下翼缘处预防位移造成下块轨道联接基础基准跑偏。

6,在主桁行走支腿和下一块段行走支腿轨道下布满枕梁,数量不得少于4 个。

[10CM 自制枕梁数量不得少于5个。

,1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