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33+580-K35+820路基土石方分部工程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东段项目A2合同段K33+580~K35+820路基土石方分部工程
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四川省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东段A2项目部
2011年10月08日
施工方案
1、本段包含的工程项目及主要工程数量表如下:(表1)
2、工程特征分析及施工对策
(1)工程特点
本段通过区以平原、低山丘陵为主,海拔高度452~476m,地形平缓、起伏较小,地下水主要分布于松散堆积砂砾卵石孔隙水及红层砂泥岩风化带空隙裂隙水。
工期短,需远运利用土石方量大,构造物多。
(2)工程重点、难点工程
本段重点、难点工程为膨胀土处理、石方爆破、路基填石、土石方远运利用。
(3)施工对策
①膨胀土处理施工对策:对路床部分的膨胀土进行换填(砂砾石),加大设备投入,
利用晴好天气分段施工,精心组织,合理安排。
②石方爆破施工对策:安排专业队伍进行施工。
③路基填石施工对策:以技术为保障,合理组织,加强现场控制。
④土石方远运利用施工对策:加大人员、机械设备和资金的投入,合理组织安排。
3、工程施工安排
(1)任务划分
根据实施性施工组织总设计并结合具体情况,项目部计划将本段路基土石方施工任务分成一个路基责任工区。
(2)人员、机械设备见下表:(表2)
(3)进度安排
①影响进度的因素
该项目的总工期及本段的工程量、工程特点、气候因素以及投入人员、设备情况是影响进度的主要因素。
②工期安排
根据合同文件及实施性施工组织总设计安排,本段计划开工日期为2012年11月01日,计划竣工日期为2013年04月20日。
③施工安排
项目开工后,组织相关人员、机械设备修建好临时设施,拉通路基的纵向施工便道,然后进行路基清表及软基处理工作,为大面积的路基填筑和桥涵施工创造条件。
路基填筑时,优先考虑桥梁及通道、涵洞开工必需的场地,尽早为本项目的关键工程打开工作面。
4、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根据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路基压实度及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颗粒要求见下表:(表3)
路基压实度及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颗粒要求表
(1)普通路段路基土石方施工
本段路基清表耕植土19743m3,挖土方133540m3,挖石方2204m3(软石),路基填筑215087m3。
填方最大高度10.2m,挖方最大高度9.5m。
①清表
本段路基的清表工程施工采用挖掘机、装载机联合作业并人工配合,自卸汽车运输施工的施工方法。
项目开工后应立即组织工人和机械将施工段范围内的草皮、树根、灌木、垃圾、
有机物残渣全部清除,清除耕植土厚度一般0.3m,运到弃土场集中堆放。
经过水塘、河沟地段的路堤在清除淤泥基础上回填砂砾石或片碎石或设计所要求的其他渗水性材料。
经过水田地段的路堤在清除地表耕植土后,应开沟排水,对湿软土层还应采取换填或设置片石排水沟等措施进行处理。
②土质路堑施工方法
A、土方调运在100m以内采用推土机施工。
推土机具有操作灵活、运转方便、所需土作场地小、短距离运土效率高等特点,既可独立作业,也可配合其他机械施工,带松土器的推土机还可进行松土作业。
推土机开挖土方作业由切土、运土、卸土、倒退、空回等过程组成一个循环。
影响作业效率的主要因素是切土和运土两个环节。
因此必需以最短的时间和距离切满上,并尽可能减少土在推运过程中散失。
B、土方调运在100m以上采用挖掘机配自卸汽车施工。
路基开挖采用多层横向全宽挖掘法和分层纵挖法相结合。
根据本段工程特点,采用全断面开挖进行,从开挖路堑的一端或两端按断面分层挖到设计标高。
为确保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组织施工,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a、施工中要加强对地下管道、缆线或其它结构物的调查、保护。
b、开挖前和开挖中应做好现场排水工作,在雨季开挖时应作好纵向截水沟以利疏通沿线水源避免浸泡路基。
c、在有居民区的施工路段施工时,应尽量减少噪音以及行车污染,凡途经居民
区的便道均需注意日常洒水维护,且须注意施工中居民区、施工人员的安全,并须提供居民区出入便道或便桥。
d、当路基挖至规定断面后,如仍留有非适用材料,其挖除深度及范围应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确定,按监理工程师要求的宽度和深度继续挖除,并用批准的合格材料回填和压实到图纸规定或与基相连路段相同规定的压实度,挖出的非适用土应按弃方处理。
土方路堑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
③石质路堑爆破施工方法
本段石方开挖2204m3,工程数量少,主要集中在K35+000~K35+820段,一般切深3~6m,基岩主要为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
为了避免岩石结构面被破坏
及危及岩层的完整性,严禁采用大中型爆破和松动爆破施工,本方案拟采用多向潜孔钻钻孔,微差毫秒爆破工艺,实行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
其顺序为:
a、恢复路基中线,放出边桩,钉牢边桩。
b、用推土机整修施工便道,清理表层覆盖土及危石。
c、在地面上准确放出炮眼位置,竖立标牌,标明孔号,深度,装药量。
d、用推土机配合爆破,创造临空面,使最小抵抗线方向面向回填方向。
e、采用潜孔钻钻孔,炮眼布置在整体爆破时采用“梅花型”,预裂爆破时采用“一
字型”。
f、爆破施工要严格控制飞石距离,采取确实可行的措施,确保人员和建筑物的安
全。
本项目采用毫秒微差爆破技术,将一响最大药量控制为最深单孔药量。
g、确保边坡爆破质量,同时配合选择合理的爆破参数,减少冲击波影响,降低石
料大块率,以减少二次破碎,利于装运和填方。
h、装药前要布好警戒,选择好通行道路,认真检查好炮孔,吹尽残渣,排除积
水,做好爆破器材的防水保护工作,雨季或有地下水时,可考虑用乳化防水炸药。
i、装药后用木杆捣实,填塞黏土。
j、认真设计,严密布设起爆网络,防止发生短路及二响重叠现象。
k、顺利起爆,并清除边坡危石后,用推土机清除道路。
l、随时注意控制开挖断面,切勿超爆,适时清理整修边坡和暴露的孤石。
m、路基开挖至设计标高,经复测检查断面尺寸合格后,及时开挖边沟和排水沟,截水沟,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按设计对边沟、边坡进行防护,不要留孤石和超爆,做到一次标准成型验收合格。
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
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流程图
④土方路堤施工方法
土方路堤采用机械化施工,操作程序:取土运输推土机初平平地机整平压路机碾压。
施工一般技术要领如下:
a、路基填筑前,应对填料密度、含水量、最大干密度进行检测。
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b、每层填筑前均应放出填方边界线,为了保证路基有效宽度能充分压实,路基每一层摊铺宽度应大于设计宽度,左、右各超宽不少于30cm。
不同土质的填料应分层填筑,且应尽量减少层数,每层填料总厚度不宜小于50cm。
土方路堤填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厚度不应小于10cm。
c、填筑路堤宜采用水平分层填筑发施工。
如原地面不平,应由最低处分层填起,每填一层,经过压实符合规定要求之后,再填上一层。
d、原地面纵坡大于12%的地段,可采用纵向分层法施工,沿纵坡分层,逐层填压密实。
e、当地面横坡不陡于1:5且基底符合规定要求时,路堤可直接修筑在天然的土基上。
地面横坡陡于1:5时,应将原地面挖成台阶并压实到规定压实度,台阶宽度不得小于3m。
台阶顶作成2-4%的内倾斜坡。
填筑应由最低一层台阶填起,并分层压实,然后逐台向上填筑分层压实,所有台阶填完之后,即可按一般填土进行。
f、不同土质混合填筑路堤时,一透水性较小的土填筑于路堤下层时,应做成4%的双向横坡;如用于填筑上层时,除干旱地区外,不应覆盖在由透水性较好的土所
填筑的路堤边坡上。
g、低路堤施工时,应首先在路基两侧开挖排水沟,及时排水,以降低地下水位,确保低路堤施工质量。
h、填土路堤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两个相临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段应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如两段同时施工,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
土方路堤压实施工要领:
a、路基填筑时要划线布置卸料点,由自卸汽车运料至卸料点,先用推土机粗平,平地机再进行精平,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碾压时先静压,然后再振动碾压,碾压速度先慢后快,压实速度以2~4km/h最为适宜,振动强度由弱到强。
b、碾压一段终了时,宜采用纵向退行方式继续第二遍碾压,不宜采用调头方式,以免因机械调头时搓挤土,使压实的土被翻松。
故压路机始终要以纵向进退方式进行压实作业。
c、在整个全宽的填土上压实,宜纵向分行进行,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曲线段宜由曲线的内侧向外侧(当曲线半径超过200m时,可以按直线段方式进行)。
两行之间的接头一般应重叠1/4~1/3轮迹。
d、纵向分段压好以后,进行第二段碾压时,其在纵向接头处的碾压范围,宜重叠1~2m,以确保接头处平顺过渡。
土方路堤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
⑤填石路堤施工方法土方路堤填筑施工工艺流程进行下一层填筑
根据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并结合本项目部具体情况,填筑方法采用分层压实法。
填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层厚的2/3,在路床顶面以下50cm范围内,填料粒径不得大于10cm。
在填筑过程中,从最低处开始,逐层水平填筑,每一分层先是机械摊铺主骨料,平整作业铺撒嵌缝料,将填石空隙以小石或石屑填满铺平,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压至填筑层顶面石块稳定。
填石路堤划分为四个作业区段、八道工艺流程进行分层施工。
四个作业区段是:填石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测区段。
八道工艺流程是:施工准备、填料装运、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振动碾压、检测签认、路基成型、路基整修。
⑥土石路堤施工方法
a、填料要求
一般情况下,石块强度大于20Mpa时,不易被压路机压碎,所以,当土石混合料的石质强度大于20Mpa时,其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度的2/3,超过的应予清除,这有利于压实均匀,并在填筑时不致使上下层石块重叠,避免压实不稳定。
当土石混合料中所含石块为软质岩或极软岩(强度小于15Mpa)时,易为压路机压碎,不存在较大石块的产生,故其粒径可与压实层厚度相同,但不宜超过层厚,超过的应打碎。
b、填筑方法
土石路堤填筑,不得采用倾填法,只能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当土石混合料中石料含量超过70%时,整平应采用大型推土机辅以人工按填石路堤的方法进行;当土石混合料中石料含量为50%-75%时,每层填筑厚度不大能超过40cm;石料含量低于50%时,应按填土路基要求施工。
可用推土机铺填,每层铺填厚度应根据压实机械类型和规格确定,用机械铺填时应注意避免硬质石块,特别是集中在一起的尺寸大的硬质石块。
填筑与压实方法与填土路基基本相同。
接近路堤设计标高时,需改用土方填筑。
填料来源于合同段内的挖方路段。
c、注意事项
A、若将压实后渗水性差的细料土填在路堤两侧,则雨后填筑于路堤中部渗水性好的土吸收的水分无法排除而降低路堤承载力,甚至路堤中部形成水囊,使路面严
重破坏。
所以,压实后渗水性差异较大的土石混合料应分层或分段填筑,不宜纵向分幅填筑。
如确需纵向分幅填筑,应将压实后渗水性良好的土石混合料填筑于路堤两侧。
B、取之不同路段的土石混合料如果均为硬质石料或软质石料且压实后的渗水性基本相同,可混在一起填筑。
但如果土石混合料的岩性或土石混合比相差较大,则应分层或分段填筑,如分层或分段填筑有困难,则应将硬质石块的混合料铺筑于填筑层的下面,且石块不得过分集中或重叠,上面再铺软石质混合料,然后整平碾压。
(2)软土路基施工
淤泥、淤泥质土及天然强度低、压缩性高、透水性小的一般黏土统称为软土。
本段K34+870.000~K34+890.000为软土地基,平均宽度19.8m,淤泥厚度1.1m。
采用开挖换填法进行施工,即将软弱地基层全部挖除,用透水性较好的材料进行回填。
开挖由端部向中央,分层挖除,由汽车运载到路基范围以外堆放或运至取土坑还田。
在开挖时要注意解决渗水和雨水两个问题,采用边挖边填,并注意及时抽水。
(3)膨胀土路基施工
K33+580~K35+280属于弱膨胀土路段,由于膨胀土具有膨胀潜势,路堑边坡易发生塑性溜滑,故本段路堑边坡应放缓。
路床范围0.8m内的成都粘土换填为砂砾石填料。
当填方高度小于等于2m时,采取换填措施,换填深度要与设计相符。
当填方高度大于2m时,按普通路堤正常填筑。
挖方深度小于3m时,边坡放缓,路床换填。
(4)低填路基及土质路堑施工
K33+650~K35+820存在低填路基(填方高度小于1.5m)及土质路堑段,施工过程采取路床范围(路面地面以下0~80cm)换填砂砾石材料进行处理,处理后上、下路床压实度均不得小于96%。
(5)桥涵台背过渡段施工
桥(涵)头跳车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路基压缩沉降和地基沉降引起的,台背处填筑内摩擦面较小的材料,加之压实质量的影响,路基的压缩沉降量一般较大,故台背回填必须采用正确的填筑方法和良好材料。
路基与涵台过渡段填筑
基床表层
路堤与路堑过渡段施工,在路堑一侧相接处开挖台阶,台阶厚度不小于1m,且应挖至新鲜稳定的原土(岩)上,其填筑施工方法与前述基本相同。
若相邻两段路堤不是同步施工,相接处的施工也与此相同。
过渡段的填土应予以严格夯实,堤堑过度段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反复碾压,台后填土和横向结构物缺口填土也采用内燃冲击夯机夯实。
a、回填应按照图纸在监理工程师的指示下进行,必须采用透水性好的材料(砂砾石)进行回填,同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用掺3%水泥的砂砾石回填。
回填时严格控制压实度,要求自下而上压实度均不得小于96%,每层松铺厚度不大于15cm。
b、涵背回填时,应在两侧对称均匀分层回填压实,涵台胸腔部分周围先用小型压实机械压实填好后,方可用机械大面积回填,涵顶填土压实厚度必须大于50cm后,方可通过重型机械和汽车,对桥梁构造物,也应做到两端对称施工,桥背后填土与锥坡填筑同时进行。
c、为保证回填处的压实,在压路机不能压到的边角处,必须采取冲击夯或液压振动夯等机具夯实,并对每层填筑质量实施检测透水性材料的干容重或空隙率控制施工质量。
(6)路基雨期施工
a、雨期施工地段的选择及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A、排水困难地段及膨胀土地段不宜安排在雨期施工。
B、施工前所修建的施工便道应保持晴雨畅通。
C、修建临时排水设施,保证雨期作业的场地不被洪水淹没并能排除地面水。
D、储备足够的工程材料和生活物资。
b、雨期填筑路堤
A、雨期路堤施工地段除施工车辆外,严格控制其他车辆在施工场地通行。
B、在填筑路堤前,在填方坡脚以外挖掘排水沟,保持场地不积水,如原地面松软,采取换填措施。
C、选用透水性好的材料作为填料,利用挖方土作为填方时应随挖随填及时压实,含水量过大无法晾干的土不能用做雨期施工填料。
D、路堤分层填筑,每一层的表面,做成2%~4%的排水横坡。
当天填筑的土层当天完成压实。
c、雨期开挖路堑
A、土质路堑开挖前,在路堑边坡坡顶2m以外开挖截水沟并接通出水口。
B、开挖土质路堑采取分层开挖,每挖一层均应设置排水纵横破。
挖方边坡不宜一次挖到设计标高,沿坡面留30cm后,待雨期过后整修到设计坡度。
以挖作填的挖方应随挖随运随填。
C、土质路堑挖至设计标高以上30~50cm时应停止开挖,并在两侧挖排水沟,待雨期过后再挖到路床设计标高后再压实。
D、雨期开挖岩石路堑,炮眼尽量水平设置。
边坡按设计坡度自上而下层层刷坡,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注意事项:
a、路基施工应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以及其他有关规范和规定的要求办理。
路基施工全过程应严格遵循各项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b、路基施工宜在旱季进行,以避开雨季由于地下水位的上升和农灌期用水的需要所造成的地基土过湿和干扰,使挖方地段不至于泥泞难以作业,填方地段则可减少对过湿路段地基的特殊处理,用利于路基压实成形,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
doc
c、分段填筑时,先填地段在接头处预留缓于1:1的坡度,并且在各填筑层面上预留不小于2.0m宽的平台,便于街头段的衔接。
加强现场排水,开挖后各道工序要紧密衔接,连续施工,确保路基基底和已填筑的路基不被水浸泡。
路基分层填筑的各层面间应平整,符合平纵坡要求,不得出现积水,以免影响填筑及碾压质量。
d、在路基施工前沿路线纵、横向开挖临时排水沟,以排除地表积水、降低地下水及降低地表水含水量。
为便于路基填筑,在冲沟或水田地表汇水上方增设截水沟,以及增加临时排水设施排除地表水,以降低雨季对路基施工的不良影响。
e、低填路基及土质路堑,路床范围(0~80cm)必须按《规范》及施工要求施工,处理后的压实度必须达到96%。
f、对于不能用挖掘机开挖的邻近挖方边坡2~3m范围内的路基挖方必须采用光面爆破技术,通过用药量计算从上至下爆破开挖,严禁采用平孔抬炮或大爆破等施工方法,以避免爆破对岩石结构构造面的破坏或危及岩石的完整性,影响路基边坡的稳定。
doc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