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用疫苗免疫发生过敏反应的原因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兽用疫苗免疫发生过敏反应的原因及对策作者:王秀茹
来源:《兽医导刊》 2018年第6期
一、发生过敏反应的原因
动物免疫系统是动物自我保护的基础,其作用是抵抗外界有害物质的入侵,保证动物机体
的各项功能正常,这也是动物为适应环境而做出的必然选择。

随着环境变化,动物免疫系统也
在发生变化,所以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免疫系统,只有相对比较适应环境而更容易让动物活下去
的“免疫系统”。

动物的免疫系统精确打击异己的能力很强。

针对物理,化学,病原生物伤害,免疫系统都会有相应的不同反应与保护机制。

特别是在病原生物伤害中,针对不同类型的病原
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免疫系统可以将其精确打击并消灭。

人们正是利用免疫系统这
一特点,才取得了用疫苗免疫来预防动物传染病的成效。

然而免疫系统也有误判的时候,有时
因某种因素会出现敌我不分(自身免疫疾病)、过度反应(过敏反应)或无反应(免疫麻痹)
等异常现象。

1. 发生过敏反应的条件。

过敏反应的发生需要具备两个主要条件:一是动物群体中具有易发生变态反应的特应性体质,这是由遗传决定;二是与相应抗原接触。

有特应性体质的动物与
抗原首次接触时即可被致敏,但不产生临床反应。

当被致敏的动物机体再次接触同一抗原时,
就可发生反应。

快者可在再次接触后数秒钟内发生,慢者需1 ~ 2 d。

2. 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

过敏反应实质上是正常免疫反应的过度反应,又称为速发型变态反应(即Ⅰ型变态反应)。

其反应机理是:抗体(LGE)介导,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等效应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

各种介质随血流散布至全身,作用于皮肤、粘膜、呼吸道等效应器官,
引起小血管及毛细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嗜酸粒细胞
增多、浸润等。

一般情况下该反应发生快,消退也快,常表现为生理功能紊乱(喘气、排便、
皮肤发红等),而无严重的组织损伤,休息一会即可恢复正常。

在兽医临床上不同器官(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及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过敏反应有不同临床表现:皮肤过敏时发红发紫、荨麻疹、湿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道过敏时呼吸困难、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喉头水肿;消化道过敏时流涎排便、过敏性胃肠炎;全身过敏时一般伴有组织损伤导致过敏性休克。

过敏现象有明显的动物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如纯种长白猪相对于大约克和杜洛克易过敏)。

3. 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

(1)临床症状。

轻度过敏反应: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动物群体中仅有少数动物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无需治疗,l ~ 2 d 即可恢复。

中度过敏反应:临床症状表现明显,一般在注射
疫苗15 min 左右出现,往往群发,表现为呼吸困难,流涎伴有呕吐,全身发绀,站立不稳,
步态不稳,全身发软,卧地不起,有的四肢叉开站立,背部下凹。

重度急性过敏反应:这种情
况少见,偶有发生,往往在注射疫苗后几分钟内发生,有的在注射后几秒钟出现,甚至有的针
尖还未拨出就发生反应,主要症状出现为:突然倒地,全身发软,皮肤发红发绀,体温下降,
共济失调,大小便失禁,呼吸困难,流涎呕吐,眼结膜苍白,全身肌肉震颤,神志不清,对各
种刺激反应迟钝,严重的发生过敏性休克,如不及时抢救可引起死亡;
(2)剖解变化。

一般情况下,尸体营养良好;胸、腹下部、臀部及肢体末端的皮肤有不同程度的发紫;疫苗注射部位肌肉有水肿或出血,有的伴有淡黄色胶冻样浸润;有的体表淋巴结(下颌、肩前、膝上、腹股沟淋巴结)有水肿。

肺脏肿大、间质增宽,淤血出血最为常见;肝脏、脾脏边缘钝厚;有的肾脏皮质与髓质交界处有出血性坏死,偶见整个肾脏出血性坏死、极
度肿大、呈深红色、质脆;胃内空虚,其余脏器一般无明显异常。

二、应对过敏的对策
1. 过敏反应的治疗。

轻度过敏反应:无需救治,只有少数几头动物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一般1 ~ 2 d 自行回复。

中度过敏反应:尽快使用盐酸肾上腺素或糖皮质激素药物救治。


上腺素的用法:按l mg/ml,注射1 ~ 2 ml,伴有体温升高时配合使用复方氨基比林;心脏衰弱、皮肤发绀时可注射安钠咖,同时注意保持安静,供结充足饮水。

严重过敏反应:迅速皮下
注射0.1% 盐酸肾上腺素 2 ~ 5 mg,视病情缓解程度,20 min 后可以重复注射相同剂量一次,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 非那根)100 ~ 500 mg,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5 ~ 30 mg。

对已休
克动物(种动物、牛),除应迅速注射上述药物外,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将去甲肾上腺素5 ~10 mg,加入10% 葡萄糖注射液500 ~ 2 000 ml 静滴。

若体温低于36.5℃的动物除可用上述
药物外,另加乙酰辅酶A300 ~ 1 000 U、ATP( 三磷酸腺苷)50 ~ 200 mg、肌苷1 000 ~ 3 000 mg、25% 葡萄糖500 ~ 2 000 ml 静滴。

待动物苏醒,脉律恢复后,撤去此组药,换成5%葡萄糖盐水500 ~ 2 000 ml, 加入VC 2 ~ 5g,VB6500 ~ 3 000 mg,静滴,然后再用5% 硫酸氢钠液200 ~ 500 ml,静滴即可。

2 过敏反应的预防。

为减少、避免动物在免疫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应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1)加强动物群体饲养管理。

①平时按照动物的生长阶段提供符合其营养需要的饲料,保持动物圈舍温度、湿度、光照适宜、通风良好,做好日常消毒工作。

提高动物的体质和抵抗力,减少应激发生;②免疫接种前对动物进行健康检查,掌握动物健康状况。

凡发病,精神、食欲、体温不正常, 体质瘦弱、幼小、年老、怀孕后期的动物均应不予接种或暂缓接种;③曾有过疫
苗反应病史的,建议在注射疫苗前,先皮下注射0.1% 盐酸肾上腺素、盐酸异丙嗪药物,随即
注射疫苗,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④免疫接种前,避免动物受到寒冷、转群、运输、脱水、
突然换料、噪音、惊吓等应激反应。

对疫苗的质量、保存条件、保质期均要认真检查,先做小
范围动物接种试验,若无异常反应再扩大接种范围。

免疫前后给动物提供营养丰富、均衡的优
质饲料,提高机体免疫力;⑤免疫注射前后3 d,饮水或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及多维,减少注
射疫苗的应激,同时也能提高疫苗的抗体水平;⑥根据天气状况安排疫苗接种时间,夏天应安
排在凉爽时间段进行,冬天安排在温暖时段进行。

(2)正确保存与使用疫苗。

①选择知名企业疫苗,优良疫苗中除疫苗抗原外的其它变应原(疫苗生产过程中遗留的具有抗原或半抗原性质的副产品)含量极少,相对可减少过敏反应的
发生机率。

并严格根据说明书保存和使用疫苗,不要随意加大剂量;②疫苗使用前,将其回温
至20℃~25℃ ;③不同批次的疫苗引起过敏反应的程度有差异,在更换不同批次的疫苗时,
尤其要留心观察;④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结合免疫检测, 实行差别免疫,即在疫苗接种前测
定抗体效价, 对于处于高免状态的动物推迟接种时间。

三、结束语
在生产实践中,疫苗过敏反应发生比例高低,不仅与疫苗的质量有关,而且与免疫动物群
体中敏感动物有关。

疫苗质量可控可监、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而动物群体中敏感动物的数量
受品种、气候条件、管理水平及诸多人为因素影响。

因此,在动物免疫时既要选择品质好的疫苗,更要尽量最大可能排除诸多影响健康状况的因素,才能将疫苗免疫的过敏反应降到最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