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课时学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表形态及天气变化与人类活动
【学习目标】
1.掌握主要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散布的影响,可以正确分析聚落和交通线路散布特点形成的地形
原因,学会在不同样地形中合理布局聚落和交通线路。
2.掌握全球天气变暖的原因,可以分析天气变暖对不同样地域产生的不同样影响,并能就地取材地提出
应付全球天气变暖的举措。
3.学会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见解分析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的影响和全球天气变暖及其影响,成立可连续发展见解,认识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对保护人类所生计的地球环境的重要性。
【学习策略】
1.收集对于全球天气变暖的热点问题,并试着用学过的知识讲解。
2.达成导教学设计中对于地表形态对聚落、交通线路影响和全球天气变暖的练习,主动查找自己在
本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3.运用地图册,分析世界和我国城市及交通线散布与地形的关系,归纳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散布
的主要影响。
【讲堂活动】
研究活动1:地形对聚落散布的影响:读中国地形图与我国特大城市散布图(1)分析我国城市散布
与地形的关系
( 2)运用所学知识填写表 1。
表 1地表形态对聚落散布的影响
聚落散布特点地形区地形区环境特点典型例证
河谷地势相对低,天气相
高原对温暖,河漫滩平原土壤
肥沃,水源丰富。
青藏高原
地域
高原面上聚落少。
热带地地势高亢,天气寒冷。
热
聚分区城市多在高原带地域低地过于湿热
落布多散布于洪积扇、冲积扇
分山区(聚特和河漫滩平原上
布落分别,我国西南
呈条带状散布于山前或
点特规模小)山区
河流两岸成
点因
平原
土壤肥沃,水源丰富,河长江中下
地域(聚游平原,东
网密布,内河航运、海运
落会集,部沿海地
便利。
规模大)区
(3)归纳地形对聚落散布的主要影响。
研究活动 2:地形对交通线路散布的影响。
(1)读中国地形图和主要铁路线散布图,分析地形对我国交通线路散布的影响。
( 2)读图 1,依照图中信息归纳苏门答腊岛聚落的散布特点并简述主要原
因。
若修建连结甲乙两城的铁路,在施工上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
( 3)运用所学知识填写表 2
表 2 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散布的影响
地形
限制 线路 交通方式
线路
因素 密度
交通方式
原因
注意事项
形态
少占好地,办理好 平原
少
大
多种
网状
与农田水利建设、
散布
聚落的关系。
首选公路,
线路选在地势相 山区
多 小
对和缓的山间盆 其次铁路
地和河谷地带
研究活动 3:全球天气变暖及其影响。
( 1)回想天气变化的主要原因和全球天气变暖的主要原因。
( 2)读必修一图 4—3— 3 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与全球气温变化, 分析从何时开始全球气温与二氧
化碳浓度上升幅度开始
不断变大,原因主要有哪些?
( 3)列举全球变暖的现象,读世界地
形图,分析全球变暖对不同样地域的不同样影响。
( 4)讨论应付全球变暖的主要举措。
【典型例题】
1. 图 2 为北非简图,图 3 为甲、乙两地气平易降水统计图。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图2
图3
①该地域大部分城镇散布在沿海的主要原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影响该地域陆路交通布局的主要因素有
___________________ 。
2.( 2016 年新课标 2)在全球天气变暖的背景下, 我国长白上巅峰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检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亲密有关,而与海拔基本没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
据此达成
(1) —( 2)题。
( 1)在巅峰苔原带,与坡度亲密有关,而与海拔基本没关的指标是 A. 大气温度
B .
降水量
C.
积雪厚度
D.
植被覆盖度
( 2)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A. 年降水量最少
B.冬季气温最低
C. 年日照最少
D.冬季风力最大
( 3)天气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A. 蒸腾加剧
B.低温更低
C.降雪期推后
D. 太阳辐射减弱
【知识构造】自主成立本节课的知识构造。
图 4
【重点图像1】
图 4【重点图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