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楚普测验(strooptes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斯楚普测验(strooptest)
研究言语过程的一种实验方法——斯楚普测验(stroop test)是一种实验范式。

在斯楚普测验中使用一系列颜色词(红、绿、黄等,但词义与书写该词的颜色不匹配。

例如,“红”字用绿色写,“黄”字用红色写等。

实验中当要求被试尽快说出字的颜色时,被试常常自动地首先把字读出来了,这就是颜色命名的过程与读字过程的竞争。

由于阅读是一种自动化过程,因此人们倾向于先读字,这样,字义的自动加工过程就干扰了有意的颜色命名的过程。

自从1935年斯楚普测验范式首次出现以来,在这几十年里与它有关的研究已经超过700多篇文献,研究者通过将它稍作改动已将它广泛应用于个别差异、年龄差异、性别差异、大脑左右半球差异等领域。

近年来,人们又将斯楚普范式应用于记忆、无意识知觉的研究中(耿海燕、朱滢,1998)。

STROOP效应
STROOP效应是指字义对命名的干扰效应。

一般认为,念字和命名是两个不同的认知过程。

Stroop于1935年做了一个实验,他使用的刺激字与书写它所用的颜色相矛盾,结果发现,说字的颜色时会受到字义的干扰,但在用一年级小学生做实验时却没有发现这种现象。

一般认为,STROOP效应是由于念字自动化造成的。

人们对字加工快,而对颜色加工慢,因此,当要说颜色时,就会受到字义的干扰,而反过来,念字却不会受说颜色的干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