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妊娠时期孕妇血浆D—二聚体及凝血四项变化分析
血凝四项在不同妊娠期孕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血凝四项在不同妊娠期孕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血凝四项是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计数(PLT)四个指标,用于评估血液凝固功能的一种常规检查方法。
这四个指标在不同妊娠期孕妇中会有一定的变化,且对于评估孕妇的凝血功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在妊娠期,孕妇的凝血系统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改变,主要是为了保障胎盘的血液供应和预防孕妇产生过多的血栓。
下面将详细讨论血凝四项在不同妊娠期孕妇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1.凝血酶原时间(PT):PT是用来评估凝血系统外部激活途径的重要指标。
在妊娠早期,PT会有所增加,然后逐渐恢复到非孕状态。
这是由于孕妇体内的血浆凝血因子水平会有所上升,这种改变有助于保护孕妇不过度凝血。
临床上,PT的延长可能暗示孕妇存在凝血因子缺乏或肝功能不全等问题。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APTT用于评估凝血系统内部激活途径的指标。
在妊娠期,APTT会缩短,这是由于孕妇体内凝血因子的增加,特别是凝血酶原、第十一凝血因子和第十二凝血因子的增加。
临床上,缩短的APTT可能与孕妇存在凝血因子异常、DIC等凝血系统疾病有关。
3.纤维蛋白原(FIB):FIB是血液凝聚的重要组成部分,妊娠期间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FIB的升高可以提高孕妇的血液凝固能力,有助于保护胎儿免受剖宫产术等分娩损伤。
临床上,FIB的升高可能与孕妇存在炎症、凝血功能失调等疾病有关。
4.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是凝血系统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维持着正常的血液凝聚能力。
在正常情况下,妊娠期间孕妇的血小板计数会有轻度的下降,这是由于孕妇体内血浆容积增加和血小板使用增加。
临床上,血小板计数的下降可能与孕妇存在血小板减少症或凝血系统疾病有关。
血凝四项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主要如上所述,但需要注意的是,血凝四项的正常范围在孕妇中会有一定的变化,医生需要根据妊娠期、孕妇相关疾病等因素来判断检查结果的意义。
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变化、检验价值的研究

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变化、检验价值的研究李丹【摘要】目的探讨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变化、检验价值等.方法选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测的1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进行血浆D-二聚体与凝血四项检查,根据妊娠时期不同分为早期、中期、晚期及临产期4个组别.结果血浆D-二聚体指标情况比较,妊娠中期各指标高于早期,妊娠晚期各指标高于中期,临产期各指标高于晚期,各组数据之间各指标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而在凝血四项方面进行观察,各妊娠期孕妇的测定数据比较.结论对孕妇妊娠不同时期的血浆D-二聚体与凝血四项的变化情况进行监测,能够有效预防生产过程中、产后出现异常出血,对各疾病并发症的预防有重要价值.【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9(017)006【总页数】2页(P113-114)【关键词】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凝血四项【作者】李丹【作者单位】营口市妇产儿童医院检验科,辽宁营口11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1妊娠属于妇女特殊的生理期,在孕妇妊娠期间,其血液会出现多种生理性变化,多种凝血因素会随妊娠的发展持续增加,致使孕妇血液高凝,对产后止血有促进作用[1]。
本次研究针对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测的160例为研究对象,探讨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变化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测的1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时期的不同将160例患者分为早期、中期、晚期及临产期四组,早期妊娠孕妇有40例,孕周在10~15周;中期妊娠孕妇有60例,孕周在20~25周;晚期妊娠孕妇有40例,孕周均在30~35周;临产期孕妇有20例,孕周均在37~42周。
所有产妇年龄均在21~36岁,平均年龄为(27.8±4.0)岁。
D-二聚体与凝血指标在不同孕期中的变化

D-二聚体与凝血指标在不同孕期中的变化杨珂【摘要】目的:研究D-二聚体与凝血指标在不同孕期中的变化.方法:选取正常妊娠期妇女289例为妊娠组,选取同期正常非孕期妇女150例为对照组.按照孕期早、中、晚3个时期将妊娠组对象分成3个小组.对比两组的D-二聚体及凝血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in time,pT)四项指标.结果:妊娠组早中晚3个时期孕妇的年龄、孕次、产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的D-二聚体、Fg呈早、中、晚期呈递增趋势,pT呈递减趋势,APTT与TT晚期低于中、早期;各妊娠小组D-二聚体、Fb均高于对照组(P<0.05),APTT、TT、pT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孕期妇女的D-二聚体与凝血四项的指标水平不同,动态监测孕妇的D-二聚体与凝血有助于预防产中和产后的异常出血及并发症.【期刊名称】《包头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4)009【总页数】2页(P73,77)【关键词】D-二聚体;凝血指标;孕期【作者】杨珂【作者单位】许昌市建安区妇幼保健院,河南许昌461000【正文语种】中文孕期是女性的特殊生理时期,孕妇的身体内部会发生较大变化,体内的孕激素与雌激素水平不断提高,血液状况也发生了变化。
临床研究表明,随着孕妇妊娠时间的进展,其凝血因子不断增多,使血液处于一种高凝状态,有助于产妇的产后止血[1]。
凝血四项包括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in time,pT)。
血凝四项在不同妊娠期孕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血凝四项在不同妊娠期孕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随着孕妇进入妊娠期,身体会经历各种生理和代谢变化,并且会对血液系统产生影响。
血凝四项检查是常规的血液检查项目之一,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计数(PLT)。
在不同妊娠期孕妇中,这些指标可能会发生变化,并且这些变化可能与孕妇的健康状态和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相关。
让我们来看看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这两个指标反映了血液的凝血功能。
在妊娠期间,孕妇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升高,这会导致凝血因子的合成和释放增加,从而缩短了PT和APTT。
孕妇的血容量和血浆体积增加,这可能导致PT和APTT的浓度减少。
正常妊娠期孕妇的PT和APTT可能会缩短。
如果缩短的幅度超过正常范围,可能提示孕妇出现凝血功能异常,如血浆凝血因子缺乏或异常。
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是血液中的一种蛋白质,它与血液凝固和止血过程密切相关。
在妊娠期,孕妇的血浆体积增加,导致FIB的稀释,从而降低其浓度。
孕妇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水平升高也会促进FIB的合成和释放,这可能会导致FIB浓度的升高。
正常妊娠期孕妇的FIB浓度通常处于正常范围内。
如果FIB浓度过高或过低,可能提示孕妇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或凝血系统疾病的风险。
这些血凝四项在不同妊娠期孕妇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是多方面的。
这些变化可以作为判断孕妇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功能是否正常的标准。
如果这些指标的变化超出了正常范围,可能提示孕妇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或血小板功能异常,可能需要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这些变化还与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相关。
在妊娠期间,孕妇可能会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如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这些疾病与凝血功能异常有关。
在孕妇的血液检查中观察到PT和APTT的异常缩短,可能提示孕妇存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
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异常浓度可能与凝血系统疾病的风险有关。
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过高可能提示孕妇存在血栓形成的风险。
不同孕期产妇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研究

不同孕期产妇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研究摘要:选取于2021年8在医院妇产科开展常规产检的孕产妇120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诊断有子痫前期的孕妇40例、产后出血孕妇4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40例为实验组。
对参与研究的患者进行血样采集,使用相同的血液学检测方法测量实验对象的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对照组孕妇,妊娠晚期孕产妇的凝血四项中APTT、PT、TT水平较早中期孕产妇的水平明显降低,联合检测孕妇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有助于对孕妇不同孕期的凝血及纤溶系统变化做出有效评估,减少分娩时大出血的风险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妊娠期;血浆D-二聚体;凝血四项妊娠期是女性怀孕后所经历的一段特殊的生理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孕妇机体会发生一系列如凝血系统、血红蛋白值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来满足妊娠期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需求。
研究发现,妊娠期间,孕妇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会升高,其血清浓度孕晚期达到峰值,对肝、肾功能的合成、代谢、分泌都会造成一定影响[1]。
临床试验中已证实,受雌、孕激素水平增高的影响,妊娠期孕妇机体血液系统的凝血功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凝血四项是临床上常用检测凝血功能的指标,是帮助临床医生判断患者凝血系统功能状态的重要评判标准。
现有相关研究证实,妊娠后期诊断出患有妊娠期产科并发症的患者,其凝血系统较正常孕妇有明显差异。
因此在孕妇妊娠期动态监测其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有助于临床医生实时掌控孕产妇的凝血功能及纤溶功能的状态及改变,及时预防或治疗孕妇产妇所可能患有的各项产科相关疾病。
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孕期产妇检测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的临床价值。
1 研究对象选取2021年8月-2022年2月在实习医院妇产科进行常规产检的孕妇240例,选取年龄在20~40岁之间,临床诊断无并发症的健康妊娠女性120例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在该医院治疗的子痫前期孕妇40例、诊断为产后出血的孕妇4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40例作为实验组。
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变化及其检验价值分析

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变化及其检验价值分析范海龙【期刊名称】《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年(卷),期】2018(000)002【摘要】目的主要研究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的变化,并对其检验价值进行探讨。
方法在本次研究中以到我院接受检查的5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孕妇不同妊娠时期进行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检查,然后对检查结果变化做出对比,并且探讨研究最终的检验价值。
结果孕妇在整个妊娠期间血浆D-二聚体呈现出不断增多的趋势;凝血四项之中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在整个妊娠期间也不断的下降减少,而在凝血酶时间上面整个孕期变化不明显,没有出现明显性的差异,对于纤维蛋白原含量则呈现出早期到中期阶段增长较为明显,中期到后期无明显性增长,到临产阶段时又出现较大幅度的提升。
结论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的变化监测能够及时了解孕妇的动态,对预防产后出血、血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有着积极性作用,因此在临床上值得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总页数】1页(P43-43)【作者】范海龙【作者单位】邯郸市磁县妇幼保健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2【相关文献】1.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变化及其检验价值分析 [J], 曾辛;袁霞2.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变化及其检验价值分析 [J], 黄田苗;黄丽漫3.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变化及其检验价值分析 [J], 黄田苗;黄丽漫;4.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变化及其检验价值分析 [J], 徐娟5.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变化检验的价值分析 [J], 耿凤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妊娠时期孕妇血浆D—二聚体及凝血四项变化分析

不同妊娠时期孕妇血浆D—二聚体及凝血四项变化分析目的探讨孕妇在不同妊娠时期的血浆D-二聚体及凝血四项的变化规律,分析监测D-二聚体及凝血四项的变化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自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定时进行常规体检的孕妇260例,按照孕期阶段分别于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妊娠后期、临产前进行血浆D-二聚体以及凝血四项的检测,并对所得结果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D-二聚体(D-Dimer)在孕妇整个妊娠过程中呈进行性升高(P<0.05);凝血酶原时间(PT)在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妊娠后期过程中呈进行性缩短(P<0.05),妊娠后期至临产期之间PT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酶时间(TT)在孕妇妊娠整个过程中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在孕妇妊娠过程中呈逐渐缩短趋势,在妊娠早期至妊娠中期有明显的缩短趋势(P<0.01),妊娠中期至妊娠后期之间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后期至临产期阶段明显缩短(P<0.05);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在妊娠早期至妊娠中期明显增高(P <0.01),妊娠中期到妊娠后期之间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后期至临产期阶段急剧升高(P<0.01)。
结论对孕妇妊娠过程中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进行动态监测,有助于预防分娩过程中和产后的异常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以及动静脉血栓疾病等分娩并发症,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标签:妊娠阶段;D-二聚体;凝血四项;产后出血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妇产科自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定时进行常规体检的孕妇260例,年龄22~38岁,平均(27.6±3.3)岁,其中怀孕1~3次孕妇192例(73.84%),3次以上68例(26.15%),初产妇202例(77.69%),经产妇58例(22.31%),所有孕妇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肝肾功能异常及血液病史,近期无止凝血药物使用或放射线接触。
妊娠妇女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妊娠妇女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作者:吴珺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2年第17期【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妊娠期妇女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DD)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Sysmex CA-1500 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528例正常妊娠妇女的凝血四项和DD水平。
结果:早期、中期至晚期妊娠的PT值呈进行性缩短(P0.05);早期至中期妊娠的APTT值明显缩短(P0.05);早期至临产期妊娠的T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至晚期妊娠的FIB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产期明显升高(P【关键词】妊娠;凝血四项;D-二聚体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7.104妊娠是一种正常生理过程,是母体承受胎儿在其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
妊娠不同时期为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孕妇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适应性变化,其中包括凝血系统的变化[1]。
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是临床上用于诊断与观察血栓形成、抗凝治疗的常用项目。
本文对528例正常妊娠妇女进行凝血四项和DD水平检测,分析其变化在临床上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正常妊娠妇女528例,年龄22~38岁,平均26.3岁。
根据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妇产科学》的诊断标准分为早、中、晚及临产妊娠四期[2],其中早期妊娠143例(13周末前);中期妊娠123例(14~27周末前);晚期妊娠117例(28~30周);临产期妊娠145例。
所有对象均排除肝、肾、心系统疾病,无凝血机制障碍及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正常,且各组在年龄、血小板分布上经字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对象均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1.8 ml,加入到0.2 ml 109 mmol/L枸橼酸钠的真空抗凝管中立即混匀,3000 r/min 离心10 min后,采用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凝血四项和DD水平,每份样本须2 h内完成。
血凝四项在不同妊娠期孕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血凝四项在不同妊娠期孕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血凝四项指的是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和凝血酶时间(TT),它们是评估血液凝血功能的指标。
在不同妊娠期孕妇中,血凝四项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并且这些变化对于评估孕妇的凝血功能状态以及妊娠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临床意义。
正常妊娠期间,孕妇体内的凝血系统会发生生理性改变,以适应胎盘的形成和妊娠过程中的凝血需要。
正常情况下,妊娠期的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会缩短,而血小板计数会略有降低,而凝血酶时间保持不变或轻度延长。
这些变化主要由于孕妇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血液稀释的影响。
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上升可以促进凝血酶原的合成,从而缩短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血浆及红细胞体积的增加也会导致血液稀释,从而使血小板计数略有降低。
1. 对妊娠并发症的风险评估:凝血四项的变化可以帮助评估孕妇是否存在凝血功能异常,从而预测妊娠并发症的风险。
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的缩短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子痫前期的发生有关。
而血小板计数的降低与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和HELLP 综合征的发生有关。
2. 指导妊娠期的管理:血凝四项的变化可以指导孕妇的管理策略。
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子痫前期的管理中,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的变化可以帮助判断病情的进展和治疗的响应。
3. 指导产科手术:在妊娠期需要进行产科手术的情况下,了解孕妇的凝血功能状态对于术前准备和手术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监测凝血四项指标可以帮助评估产科手术中出血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和处理术中和术后的出血。
血凝四项在不同妊娠期孕妇中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与孕妇的激素水平变化和血液稀释有关,对于评估孕妇的凝血功能状态以及妊娠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临床意义。
在妊娠期的管理和产科手术中,了解孕妇的凝血状态可以对预防和处理相关并发症起到重要作用。
正常妊娠妇女不同时期凝血四项D-二聚体及抗凝血酶Ⅲ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正常妊娠妇女不同时期凝血四项D-二聚体及抗凝血酶Ⅲ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正常妊娠是指孕妇在怀孕期间没有任何并发症或疾病,胎儿正常生长发育,母体和胎儿状态良好,没有出现任何不适,是一种健康的生理状态。
在妊娠期间,妇女的身体会发生许多生理变化,包括在凝血系统中的变化,这对于妇女和胎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凝血四项D-二聚体及抗凝血酶Ⅲ是常见的凝血指标,它们在怀孕期间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了解这些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对于及时发现并处理凝血相关的异常情况至关重要。
我们来了解下D-二聚体和抗凝血酶Ⅲ的基本情况。
D-二聚体是一种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它是血凝块的降解产物,通常在凝血系统活动加剧时会释放到血液中。
在正常情况下,D-二聚体的含量较低。
抗凝血酶Ⅲ是一种抗凝血蛋白,主要在血液凝结后起到抑制凝血酶活性的作用,防止血栓形成。
了解这两项指标对于了解妊娠期间的凝血状态至关重要。
在怀孕期间,由于孕妇的生理状态发生变化,凝血系统也会发生一系列的调整,其中D-二聚体和抗凝血酶Ⅲ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
一般来说,怀孕期间D-二聚体水平会升高,尤其在妊娠晚期,这是由于孕妇体内的凝血酶原水平升高以及血浆纤溶系统活性增强所致。
这种情况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过分担心。
抗凝血酶Ⅲ在怀孕期间会有所降低。
抗凝血酶Ⅲ是一种重要的抗凝血蛋白,在妊娠期间其水平下降有利于维持孕妇的凝血状态,同时也有助于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输送,保证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如果抗凝血酶Ⅲ过低,就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需要及时监测和调整。
了解正常妊娠妇女不同时期凝血四项D-二聚体及抗凝血酶Ⅲ的变化对于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
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凝血状态是否正常。
可以帮助监测孕妇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可能的凝血异常。
可以指导医生处理一些妊娠期间的凝血异常疾病,如妊娠期血栓性疾病等。
针对凝血异常疾病,我们应该如何进行临床处理呢?针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包括孕妇的年龄、妊娠期间的病史、体征和检查结果等。
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变化,检验价值研究岑明星

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变化,检验价值研究岑明星发布时间:2023-06-15T08:19:42.966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3年7期作者:岑明星[导读] 目的分析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变化和检验价值。
宿迁市钟吾医院检验科江苏宿迁 223800【摘要】目的分析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变化和检验价值。
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建档并产检的孕妇为对象,筛选其中100例进行研究。
按照妊娠不同时期将100例孕妇分组,设置为早、中、晚期和临产期,检测其血浆D-二聚体、凝血四项指标,对比两组差异。
结果随着孕期延长,孕妇血浆D-二聚体升高,临产前水平达到最高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临产前孕妇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不同时期凝血酶时间明显短于孕期且纤维蛋白原水平更高,差异可见统计学意义,P<0.05。
但早中晚期孕妇凝血四项指标差异无意义,P>0.05。
结论孕妇随着妊娠孕周增加凝血功能指标会发生改变,监测其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变化能够有效预防产中、产后异常出血的发生,有利于保证母婴安全。
【关键词】血浆D-2聚体;孕妇;妊娠时期;凝血四项;检验价值Study on the changes and diagnostic value of plasma D-dimer and coagulation in pregnant women at different stages of pregnancyCen Mingxing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Medicine, Zhongwu Hospital, Suqi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38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hanges and diagnostic value of plasma D-dimer and coagulation in pregnant women at different stages of pregnancy. Method: Pregnant women who were registered and undergo prenatal examin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1 to December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and 100 of them were screened for study. 100 pregnant women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tages of pregnancy, set at early, middle, late, and perinatal stages, and their plasma D-dimer and coagulation indicators were measure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s the pregnancy period prolonged, the plasma D-dimer levels of pregnant women increased, reaching the highest level before delivery, with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Pre partum pregnant women had significantly shorter prothrombin time,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in time, and different stages of thrombin time compared to pregnancy, with higher levels of fibrinogen.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four coagulation indicators among early,middle, and late pregnant women, P>0.05. Conclusion: Pregnant women's coagulation function indicators will change with the increase of gestational age. Monitoring their plasma D-dimer and coagulation changes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abnormal bleeding during and after childbirth, which is conducive to ensuring the safety of mother and baby.Keywords: plasma D-2 polymer; pregnant woman; Pregnancy period; Coagulation four items; Test value妊娠属于多数女性需要经历的特殊生理时期,通长时间为280天、40周左右,根据不同时期可分为孕早期(1-13周)、中期(14-27周)、晚期(28周后)[1]。
血凝四项在不同妊娠期孕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血凝四项在不同妊娠期孕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血凝四项是对人体血液凝固机制进行综合评价的检测项目,它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和纤维蛋白原(FIB)四个指标。
在
妊娠期,由于孕妇体内激素水平、血容量和血液循环等生理变化的影响,血凝四项也会发
生相应的改变。
首先,凝血酶原时间(PT)在孕妇中有一定的缩短趋势,特别是在妊娠后期更为明显。
这是由于孕妇血浆中存在的凝血酶原活性增加和凝血酶抑制物质降低引起的。
但若PT缩短过快则可能提示凝血功能异常,如凝血因子缺陷等。
其次,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也呈现出类似的趋势,即缩短,这主要是因为
孕妇体内凝血酶原活性增加及因子VIII、IX活性升高所致。
但若APTT缩短过快则可能表
示孕妇存在凝血因子异常,例如遗传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等。
第三,血小板计数(PLT)在孕妇中相对较低,通常是由于血容量增加、血液稀释效应,以及孕期内蛋白丢失综合征和过度血细胞破坏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虽然孕妇PLT低于正常
水平,但这通常不足以导致出血倾向,只有当PLT严重下降时才会出现严重的出血症状。
最后,纤维蛋白原(FIB)在孕妇中相对升高,主要原因是孕妇体内的凝血因子含量增加,特别是纤维蛋白原含量的明显升高。
但如果FIB过高,则可能提示孕妇存在血液黏稠
度过大的情况,这会增加孕妇存在血栓形成的危险。
总之,妊娠期间,母体生理变化对血凝四项有所影响,因此在评估孕妇的凝血功能时
需要结合孕妇生理状况和临床病史进行综合分析。
在孕期出现异常时,医生需要及时诊断
和处理,以保证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不同妊娠期孕妇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检测结果分析

不同妊娠期孕妇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检测结果分析作者:刘加法肖梅阎东河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17期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妊娠时期孕妇血浆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指标,动态观察正常孕妇不同妊娠期的凝血与纤溶功能状态及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ACL、TOP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D-二聚体,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D-二聚体在孕早、中、孕晚期至临产期呈进行性升高(P<0.01),PT孕早、中期、晚期缩短(P<0.05),临产期无显著差异(P>0.05),TT在妊娠早、临产期无统计学变化(P>0.05),APTT孕早期、中期明显缩短(P<0.01),孕晚期无统计学变化(P>0.05),临产期显著缩短(P<0.05),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在孕早期至孕中期显著升高(P<0.01),孕晚期无统计学变化(P>0.05),晚期至临产期急剧升高(P<0.01)。
结论联合动态监测妊娠期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对预防产妇意外、血栓形成和防止DIC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关键词:D-二聚体;凝血四项;妊娠;临产期孕妇妊娠不同时期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时间(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及,作为判断机体止血与凝血系统病理变化、术前筛查凝血性疾病的重要指标。
妊娠妇女机体产生一系列变化,其中包括凝血功能的变化,大部分凝血因子增加,血小板增加,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含量增加,血液呈高凝状态。
适度高凝状态是一种生理性保护,可以防止产时的过量出血[1]。
为了解妊娠期孕妇凝血四项D-二聚体指标变化情况,笔者对148名孕妇整个妊娠期的早、中、晚期及临产期进行动态,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早中晚期妊娠孕妇148 例,均为 2012年10月~2013年9月潍坊市人民医院产科门诊,年龄24~32岁,平均28岁,分别于妊娠早期(孕10~15 w)、妊娠中期(孕20~25 w)、妊娠晚期(孕30~35 w)、临产期(孕37~42 w)孕期在26+6~38+2 w。
妊娠妇女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①湖南省衡阳市妇幼保健院
通讯作者 : 吴琚
湖南
衡阳
410 20 1
多为 比较 稀薄 的暗 红色血性 液 ,时间越 长引流液 变为 陈旧。
如有大 量新鲜血液吸 出,应 立即报物膜封闭使创面与外界隔开, 构成防止细菌入侵 的屏 障,有 效预 防了多次 换药和 引流导致 的污染 和感染 ,经 处理 的创面 肉芽 生长 旺盛 。() 2 护理方便 ,
有效 的外 引流 易于观察 引流液的性质 和量 ,透 明的生物膜极 利于伤口与创面的观察。( 无需多次 换药,减少了患者痛苦, 3 )
活 动性 出血 ,并作出处理 。( 负压 引流瓶 的护理 ,引流瓶每 4 )
天更换 一次 ,每次用 10 / 0 0mgL含氯消毒剂 浸泡 3 i。更 0m o 换 瓶时,应关 闭负压 源,夹 闭引流管,防止 逆行感染 。() 5 改
【 关键词 l 妊娠 ; 凝血 四项 ; D 二聚体 一
di 03 6 0i n17 — 9 52 1 . . 4 o :1.9 9 .s.64 4 8 .021 1 s 70
妊 娠是一种正常生理 过程,是母体 承受胎儿在其体 内发 育成长 的过程 。妊 娠不 同时期为 满足胎儿 生长发 育的需 要,
综上所述 ,V D负压引流技术具 有极 大的临床使用价值 , S 值
得推广应用。
本组 4 例 患者 中,3 8 4例患者一周左 右拆 除 V D材料后 , S 创 面清洁,肉芽生长茂盛 ,色鲜红 湿润,给 予修剪直接 缝合
和植 皮后 ,创面如期 愈合。8 例患 者因面积较 大行两 次植皮
维持胎盘 的完整性 ,但重度 的高凝易导致 弥漫 眭血管内凝 血 fI ) D C 、妊娠期及分娩期血栓病 的发生 l 4 J 。 凝 血 四项是 判断 机体止 血与凝 血 系统变 化 、术 前筛 查 凝血性 疾病及 出血倾 向的重 要指标 。P T主要用于检测 外源 性凝 血 途 径凝 血功能 ,反映 血浆 中凝 血酶 原、纤维 蛋 白原
不同孕期孕妇凝血4项、D二聚体水平及ATⅢ表达变化分析

临床分析 不同孕期孕妇凝血4项、D二聚体水平及A TⅢ表达变化分析陈㊀玲㊀林正明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230030)摘㊀要㊀目的:探讨不同孕期孕妇凝血4项㊁D二聚体水平和血浆抗凝血酶3(A TⅢ)表达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合肥市滨湖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孕妇240例,按孕期不同分为孕早期㊁孕中期㊁孕晚期每组各80例,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育龄女性5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凝血4项㊁D二聚体及A TⅢ差异.结果: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 T)㊁血浆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 T T)和血浆凝血酶时间(T T)随孕期的增加而降低(P<0.05),但P T㊁A P T T孕早期组与对照组无差异,T T孕中期组与孕晚期组无差异(均P>0.05);F I B水平从孕早期开始增加(P<0.05);D D水平随孕期增长而增高(P<0.05),但孕早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A T3在孕早期组与对照组㊁孕中期与孕晚期比较无差异(P>0.05),孕早期高于孕中期(P<0.05).结论:妊娠期女性的凝血功能随孕期增加发生变化,表现为高凝状态,临床医生应重视孕妇凝血指标的监测,及时诊治避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关键词㊀孕妇;不同孕期;凝血4项;D二聚体;血浆抗凝血酶3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c h a n g e s o f p r o t h r o m b i n t i m e,a c t i v a t e d p a r t i a l t h r o m b o p l a s t i n t i m e,f i b r i n o g e n l e v e l,t h r o m b i n t i m e,Dd i me r l e v e l,a n da n t i t h r o m b i nⅢl e v e l of p r eg n a n tw o m e nd u r i n g d i f f e r e n t p r e g n a n c yC H E NL i n g,L I NZ h e n g m i n gT h eF i r s tP e o p l e sH o s p i t a l o f H e f e i,A n h u iP r o v i n c e,230030A b s t r a c t㊀O b j e c t i v e:T oe x p l o r et h ec h a n g e so f p r o t h r o m b i nt i m e(P T),a c t i v a t e d p a r t i a lt h r o m b o p l a s t i nt i m e (A P T T),f i b r i n o g e n(F i b)l e v e l,t h r o m b i n t i m e(T T),D d i m e r l e v e l,a n d a n t i t h r o m b i nⅢ(A TⅢ)l e v e l o f p r e g n a n tw o m e nd u r i n g d i f f e r e n t p e r i o do f p r e g n a n c y.M e t h o d:240h e a l t h yp r e g n a n tw o m e nw e r e s e l e c t e d i n s t u d yg r o u p,a n dw e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g r o u p A(80w o m e n i n t h e f i r s t t r i m e s t e r o f p r e g n a n c y),g r o u p B(80w o m e n i n t h e s e c o n d t r i m e s t e ro f p r e g n a n c y),a n d g r o u p C(80w o m e n i n t h e t h i r d t r i m e s t e r o f p r e g n a n c y)f r o mJ a n u a r y2017t oD e c e m b e r2018.50h e a l t h y n o n p r e g n a n tw o m e nw e r e r e c r u i t e d i n g r o u p D.T h e l e v e l s d i f f e r e n c e o fP T,A P T T,F i b l e v e l,T T,D d i m e rl e v e l,a n dA TⅢl e v e l o fw o m e nw e r e c o m p a r e d a m o n g t h e f o u r g r o u p s.R e s u l t:T h eP T,A P T T,a n dT To fw o m e nh a dd e c r e a s e dw i t h t h e i n c r e a s i n gg e s t a t i o n a lw e e k so fw o m e n(P<0.05),b u t t h eP Ta n dA P T To fw o m e nh a dn o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t b e t w e e n g r o u p Aa n d g r o u p D,a n d t h eP To fw o m e nh a dn o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t b e t w e e n g r o u p Ba n d g r o u p C(P>0.05).T h eF ib a n dD d i m e r l e v e l s o fw o m e n i n g r o u p A,g r o u p Ba n d g r o u p Ch a d i nc r e a s ed i n t u r n (P<0.05),b u tw h i c hh a dn os i g n i f i c a n td i f fe r e n tb e t w e e n g r o u p Aa n d g r o u p D(P>0.05).T h eA TⅢl e v e lo fw o m e nh a dn o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t b e t w e e n g r o u p Aa n d g r o u p Da n db e t w e e n g r o u p Ba n d g r o u p C(P>0.05),b u tw h i c ho fw o m e n i n g r o u p A w 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a t o fw o m e n i n g r o u p B(P<0.05).C o n c l u s i o n:T h e c o a g uGl a t i o n f u n c t i o no f p r e g n a n tw o m e n c h a n g e sw i t h t h e i r i n c r e a s i n gg e s t a t i o n a lw e e k s,w h i c h s h o w s t h ew o m e n a r e i n t h es t a t e o f h i g hc o a g u l a t i o n.T h em o n i t o r i n g o f t h e c o a g u l a t i o n i n d e x e s o f p r e g n a n tw o m e n s h o u l db e p a i dm o r e a t t e n t i o nt o,a n d t h e p o s s i b l e 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 o f p r e g n a n tw o m e n s h o u l db e t i m e l y d i a g n o s e da n d t r e a t e d i n c l i n i c.K e y w o r d s㊀P r e g n a n tw o m e n;D i f f e r e n t p r e g n a n c y;C o a g u l a t i o n f u n c t i o n i n d e x e s;D d i m e r;A n t i t h r o m b i nⅢ㊀㊀妊娠期女性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这是机体为防止D O I:10.3969/j.i s s n.1004 8189.2021.01.034收稿日期:2019 11 15㊀修回日期:2020 01 07生产时出现大出血而产生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由于凝血与止血系统发生了改变,凝血因子增多,抗凝系统的作用减弱,因此为避免孕期出现血栓性和出血641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1年1月第29卷第1期㊀C h i n JF a m P l a n n,V o l.29,N o.1,J a n u a r y2021性疾病,需要重视对妊娠期女性凝血功能的监测.本研究探讨孕妇不同孕期时常规凝血指标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为临床指导产科诊疗提供实验室数据.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合肥市滨湖医院妇产科收治的不同孕期孕妇240例,按孕期不同分为4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育龄期女性50例为对照组,排除心血管㊁血栓及器官器质性病变等因素,排除心血管㊁血栓及器官器质性病变等因素.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1.2检测方法,观察指标及使用仪器抽取纳入对象静脉血置于含0.2m l的0.109m o l/L枸橼酸钠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中,1h内3000g离心15m i n分离血浆待测.用凝固法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 T)㊁血浆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 T T)㊁纤维蛋白原(F I B),血浆凝血酶时间(T T),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D 二聚体含量(D D),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抗凝血酶3(A TⅢ)水平,使用美国I n s t r u m e n tL a o r a t o r y C o(I L C)配套试剂盒和室内质控品,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使用A C L T O P700自动血凝分析仪.1.3统计学方法应用S P S S19.0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 x ʃs)表示,各组间差异比较应用齐性方差分析的S i d a k 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基本情况孕妇组年龄(29.6ʃ5.0)岁(16~45岁),孕早期80例,年龄(29.7ʃ5.5)岁;孕中期80例,年龄(29.5ʃ4.9)岁;孕晚期80例,年龄(29.6ʃ4.5)岁.对照组年龄(29.6.ʃ5.1)岁(18~44岁),与孕妇组年龄无差异(P>0.05).2.2各组检测指标水平比较孕妇各组及对照组P T㊁A P T T㊁F I B㊁T T㊁D D㊁A TⅢ检测水平见表1.表1㊀各组血凝指标水平情况( xʃs)检测㊀对照组(50例)孕早期(80例)孕中期(80例)孕晚期(80例) P T(S)10.856ʃ0.91510.775ʃ0.92210.239ʃ0.6869.871ʃ0.633A P T T(S)32.808ʃ0.91531.173ʃ3.61128.885ʃ2.75627.721ʃ2.319F I B(g/L)2.832ʃ0.4903.461ʃ0.5163.989ʃ0.7324.369ʃ0.543T T(S)15.386ʃ1.72314.553ʃ1.45413.934ʃ1.14614.008ʃ1.368D D(u g/m l)0.172ʃ0.1330.235ʃ0.2040.411ʃ0.2760.579ʃ0.264A TⅢ(%)100.88ʃ8.79597.1ʃ11.97290.088ʃ12.80588.913ʃ13.8132.3各组血凝指标比较P T㊁A P T T,孕早期组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 >0.05),其余各组比较有差异(P<0.05);F I B,对照组与孕妇组不同孕期比较,以及不同孕期比较均有差异(P<0.05);T T,对照组与孕妇组各期组比较,以及孕早期与孕中期,孕中期与孕晚期比较有差异(P<0.05);D D,孕早期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其余各组比较均有差异;A TⅢ,在孕早期组与对照组㊁孕中期与孕晚期比较无差异,余各组比较均有差异(P <0.05).差异见表2.表2㊀各组间血凝各指标比较(P值)各组比较㊀P T A P T T F I B T T D D A TⅢ对照组㊀㊀与孕早期组0.9970.0950.0000.0370.2070.234㊀㊀与孕中期组0.0010.0000.0000.0000.0000.000㊀㊀与孕晚期组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孕早期组㊀㊀与孕中期组0.0000.0000.0000.0210.0000.003㊀㊀与孕晚期组0.0000.0000.0000.0970.0000.001孕中期组与孕晚期组0.0040.0290.0020.9990.0010.994741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1年1月第29卷第1期㊀C h i n JF a m P l a n n,V o l.29,N o.1,J a n u a r y20213讨论有研究发现孕期发生出血性疾病,当产妇出现子宫收缩无力时,产后大出血就会变得异常凶险;孕妇血液中凝血因子增多,活性蛋白C的获得性抵抗,游离蛋白S的降解减少,纤溶系统作用减弱,导致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再加上血流缓慢㊁内皮细胞损伤等,使孕妇发生静脉血栓(V T E)概率较正常人高5~10倍,可能诱发肺血栓栓塞和胎盘血管栓塞,也可能导致先兆子痫㊁胎盘早剥㊁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死胎和再次妊娠流产[1].临床医师需在整个孕期重视对孕妇凝血指标的监测.P T能敏感反映凝血因子水平和功能,而A P T T则能够反映内源性和共同凝血途径的功能[2].T T能反映共同凝血途径中纤维蛋白变成纤维蛋白原的过程.本研究发现P T㊁A P T T和T T均随孕期的增加而降低,这是因为孕期女性在胎盘分泌的雌二醇和黄体酮影响下,肝细胞合成的凝血因子增加,导致外源性和内源性凝血途径系统作用增强[3].而本研究孕早期P T㊁A P T T与对照组未见差异,这可能与孕早期孕妇多存在食欲不佳,营养摄入不足平衡了激素对机体的影响.F I B能反映血浆凝固状态,升高提示机体纤溶活性降低,利于血栓形成[4].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孕妇组F I B水平随孕期持续性上升,这是机体为适应分娩出血产生一种保护性生理变化.升高原因:一方面是肝脏在激素作用下合成的纤维蛋白原增加;另一方面是随着孕期增加,孕妇纤溶系统活性出现缓慢减小.另外纤维蛋白原在血小板聚集过程中也起关键性作用.血小板被激活后膜上出现的G P I b/I I a复合体,与纤维蛋白原结合后形成血小板聚集体,最终发展为血栓[5].过高的F I B水平提示血栓发生的可能性大,提示临床医师应引起重视,必要时及时药物干预.D D越来越多应用于产前深静脉血栓症(D V T)㊁肺栓塞(P E)㊁产后出血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 I C)等诊治[6].本研究中孕妇组D D水平随孕期进展而升高,孕期纤溶系统活性增强有利于子宫螺旋动脉和静脉窦内血栓的清除,这与妊娠期的高凝状态形成了一种较高水平的动态平衡,可有效预防生产时出血,并加快子宫内膜的修复[7].A TⅢ是机体主要抗凝物质,在孕期平衡机体发生血栓倾向中起重要作用.有研究发现先天性抗凝血酶缺乏的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机率增至18%~70%,妊娠状态下同样如此[8].本研究随着孕期的增加,孕妇A TⅢ水平降低,这是因为孕期体内凝血因子不断增加,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激活增加,机体为平衡这一高凝状态,避免发生出血性疾病, A TⅢ的消耗增加致其在血浆内水平下降.妊娠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状态,会导致机体凝血系统㊁止血系统和纤溶系统发生一系列改变.凝血因子增多使得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这是机体为了生产时发生出血和更好的产后修复做出的一种良性生理改变,但高凝倾向会导致血栓性疾病,如深静脉血栓和胎盘栓塞,由此导致的先兆子痫㊁胎盘早剥等可能进一步激活机体纤溶系统,使孕妇血液状态可能从高凝变成低凝,易发生产后大出血,危及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因此提示临床,在孕期应加强对孕妇凝血4项㊁D D及A TⅢ水平的监测,为及时诊治各种并发症提供参考依据.参考文献[1]㊀T o w n s l e y D M.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 o f P r e g n a n c y[J].S e m i nH e m aGt o l,2013,50(3):222 231.[2]㊀W i l l i a m E,W i n t e rM D,S h e r r iD,e t a l.C o a g u l a t i o nT e s t i n g i n t h eC o r eL a b o r a t o r y[J].L a b o r a t o r y M e d i c i n e,2017,48:4:295 313.[3]㊀E k a t e r i n a HU,I l i j a I L.C h a n g e s i n H a e m o s t a s i sd u r i n g n o rGm a l P r e g n a n c y[J].E u r o p e a n J o u r n a l o fO b s t e t r i c s&G y n e c o lGo g y a n dR e p r o d u c t i v e B i o l o g y.2005,119:185 189.[4]㊀B r e n n e r B.H a e m o s t a t i c c h a n g e s i n p r e g n a n c y[J].T h r o m bR e s 2004,114:409 414.[5]㊀徐素仿,徐元宏.妊娠期妇女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6,18(4):371 373.[6]㊀S a b i n eE i c h i n g e r.D D i m e rT e s t i n g i n P r e g n a n c y[J].P a t h oGp h y s i o lH a e m o s tT h r o m b,2003/2004,33:327 329.[7]㊀关小勇,李雪丽.D二聚体检测方法现状及其在孕产期研究进展[J].血栓与止血学,2015,21(2):125 127.[8]㊀M a r y a m A l e R a s u l D e h k o r d i,A k b a r S o l e i m a n i,A l iH a j i G h o lGa m i,e ta l.A s s o c i a t i o n o f D e f i c i e n c y o f C o a g u l a t i o n F a c t o r s(P r s,P r c,A T I I I)a n dF V LP o s i t i v i t y w i t hP r e e c l a m p s i a a n d/o rE c l a m p s i a i nP r e g n a n t W o m e n[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H e m a t o l o g y O n c o l o g y a n d S t e m C e l l R e s e a r c h,1O c t o b e r2014,8(4):5 11.[责任编辑:董㊀琳]841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1年1月第29卷第1期㊀C h i n JF a m P l a n n,V o l.29,N o.1,J a n u a r y2021。
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变化检验的价值分析

妇产后止血率 ,需及早实施有效干预 ,改善机体内部血液状 态[1]。研究显示[2],妊娠期女性随着妊娠期的延长 ,机体内 PT、APTT、TT、FIB 等凝血指标逐渐升高,并于完全妊娠时达 到最大值 ,增加分娩、产后的出血发生率,故需及早对血浆 D-
耿凤婷
(沈阳市妇婴医院检验科,辽宁 沈阳 110000)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不同时期孕妇实施血浆 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变化、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 2017 年 5 月至 2018 年 5 月本院 收治的 200 名不同时期妊娠(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妊娠晚期、临产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实施血浆 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检验,对其 D-D、PT、 APTT、TT、FIB 指标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D-D 对比:临产期孕妇组高于妊娠早、中、晚期组(P<0.05)。PT 对比:临产期孕妇组低于妊娠 早、中、晚期组(P<0.05)。APTT 对比:临产期孕妇组低于妊娠早、中、晚期组(P<0.05)。TT 对比:临产期孕妇组低于妊娠早、中、晚期组(P< 0.05)。FIB 对比:临产期孕妇组高于妊娠早、中、晚期组(P<0.05)。结论 对妊娠不同时期孕妇实施血浆 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变化进行监 测,可提高临床医师对分娩、产后异常情况的预防,还可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值得借鉴。
Key words: Pregnant women; Different stages of pregnancy; Plasma D-dimer; Four coagulation; Prothrombin time; Thrombin time; Fibrinogen content
妊娠期属于女性正常且特殊的生理阶段,此时女性体内 雌激素、孕激素水平明显升高,且随着妊娠期的变化,机体内 各凝血因子水平也在持续升高,致使机体内部血液处于高凝 状态,增加孕妇分娩过程中、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为提高产
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变化及其检验价值分析

第24卷第6期口岸卫生控制实验研究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变化及其检验价值分析徐娟驻马店市第二中医院(河南,驻马店,463000)摘要目的研究孕妇在妊娠不同时期的血浆D-二聚体以及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特点以及检验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6年8月-2017年10月收治的产检孕妇180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100例健康非妊娠育龄期女性为对照组,均接受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检测,其中观察组孕妇在孕早期(孕10-15周)、孕中期(孕20-25周)、孕晚期(孕30-35周)、临产期(孕37-42周)分别检测,整理对比检测结果。
结果观察组孕妇在妊娠的四个时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和FIB浓度呈进行性升高,P<0.05;而APTT则在四个妊娠时期呈进行性缩短,P<0.05;PT和TT在妊娠前三个时期呈进行性缩短,P<0.05,到临产期的指标值与孕晚期差异不明显,P>0.05o与对照组非孕妇女性相比,观察组孕妇四个妊娠周期的D-二聚体和FIB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T则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孕早期的PT和APTT长于对照组,但孕晚期和临产期的指标值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o结论孕妇在妊娠期的D-二聚体浓度和凝血四项指标值的变化存在一定规律,定期检测有助于临床医师准确评估机体的凝血功能,对于预防产中、产后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产科疾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孕妇孕期血浆D-二聚体凝血四项产科疾病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l008-5777.2019.06.008Analysis of Four Changes of Plasma D-Dimer and Coagulation during Pregnancy and Their ValueXu JuanThe Seco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Zhumadian(Zhumadian,Henan,463000)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egnant women in pregnancy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plasma D-dimer and blood coagulation value the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ur indicators and test.Methods our hospital obstetrics in August2016to2017years of the pregnant women of180cases admitted in October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at the same time to select100cases of healthy pregnancy period for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group,the plasma D-dimer are accepted and blood coagulation four tests,including observation group of pregnant women in early pregnancy(10to15weeks gestation)mid pregnancy(20to25weeks gestation)late pregnancy(30-35 weeks gestation)birth dates(37-42weeks gestation)detection respectively,contrast test results.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plasma d-dimer level and FIB concentration were increased progressively during the four gestation stages(P<0.05).However,APTT showed progressive shortening in the four gestation stages(P<0.05).PT and TT showed progressive shortening in the first three gestation stages(P<0.05),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dex value between the parturient period and the late gestation period(P<0.05)・Compared with non-pregnant women in the control group,d—dimer and FIB concentr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T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0.05).Observation group of pregnant women pregnant early PT and APTT than controls,but of late pregnancy and-23-口岸卫生控制第24卷第6期labor stage index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pregnant women during pregnancy D-dimer concentration and blood coagulation changes there is a law of four indexes,periodic testing to help clinicians accurately assess the blood coagulation function of the body,to prevent during postpartum hemorrhage obstetrical diseases such as 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has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Key words Pregnant Women Pregnancy Plasma D-Dipolymers Coagulation Four Indices Obstetric diseases女性妊娠期为了适应胎儿成长的需要,体内各系统组织会发生一系列的适应性变化,凝血功能也会发生一定变化⑴。
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变化、检验价值研究

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变化、检验价值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妊娠不同时期孕妇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检测应用于孕妇产前检查中的临床价值,以提升分娩安全性。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所收治产妇106例,其中,正常晚期妊娠产妇59例为对照组,晚期妊娠合并高血压综合征产妇47例为研究组。
均予以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检测,比较组间差异。
结果:研究组患者中,PT为(10.23±0.26)s、APTT为(25.41±2.66)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34、5.241,P<0.01);研究组FIB为(5.27±0.51)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5±0.37)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34,P<0.01)。
研究组D-二聚体水平为(727.05±38.19)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164,P<0.01)。
结论: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检测应用于孕妇产前检查中,有利于帮助晚期正常产妇,特别是妊高症产妇了解凝血状态、纤溶功能变化,防止分娩过程中发生血栓性疾病或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减少分娩意外发生,可作为产前筛查主要指标推荐使用。
关键词:孕妇妊娠;D-二聚体;凝血四项;产前检查;检验价值孕妇在妊娠期间由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增加,会使得她们的血液状态出现较大的变化,有助于帮助患者在分娩之后进行辅助性止血,而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是孕妇凝血功能的重要性指标,对其变化进行实时的监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D-二聚体构成纤维蛋白产物的成分,具体生成机制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Ⅲ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
在临床中被当做血液纤溶过程的标记物。
凝血四项主要作用是反映凝血系统以及血液纤溶功能的重要指标。
通过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检测应用于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所收治106例孕妇产前检查中,以提升分娩质量,现报道如下。
孕中期与临产期孕妇的D-Dimer、凝血四项变化及临床意义

孕中期与临产期孕妇的D-Dimer、凝血四项变化及临床意义魏萍;冯宇剑【摘要】随机抽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来我院常规体检的妊娠中期孕妇68例(时间在怀孕16w左右)与临床期(时间为怀孕40w前后)孕妇62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不同时期妊娠妇女的D-Dimer及凝血四项指标变化,其中凝血四项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
结果妊娠中期、临产期妊娠妇女血浆中D-Dimer水平呈上升趋势(P<0.05);血浆中FIB指标随时间的推移呈上升趋势(P<0.05);血浆中TT水平在不同时间无明显变化(P<0.05);血浆中PT水平随时间的推移呈进行性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中APPT水平随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
联合动态监测孕中期和临产期妊娠妇女的D-Dimer、凝血四项指标变化,对预防产后出血及静脉血栓疾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6(027)007【总页数】2页(P1275-1276)【关键词】妊娠妇女;D-Dimer;凝血四项;产后出血【作者】魏萍;冯宇剑【作者单位】天津市和平区南市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津 300021;天津市北辰区北辰医院检验科,天津 300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妊娠期是指婴儿在母体生长发育的一个过程,其是女性特殊的生理阶段。
随着体内孕激素、雌激素水平的不断提高,其血液状态也不仅相同,其中,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反应凝血系统及纤溶系统的重要会标,对内外源性凝血因子含量变化或缺乏、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血栓前状态等疾病的筛查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
而D-Dimer作为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是血栓溶解的标志物。
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变化、检验价值研究

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变化、检验价值研究陈娟【摘要】目的探讨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变化、检验价值.方法选取165例孕妇作为观察组,其中早期妊娠54例(A组),中期妊娠72例(B组),晚期妊娠39例(C组).另选67例健康体检非妊娠女性作为对照组.各组人员的送检血样标本均进行D-二聚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凝血酶时间(TT)的检测,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A组、B组、C 组、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0.86±0.47)、(1.34±0.71)、(2.02±0.98)、(0.64±0.28)mg/L,A组、B组、C组D-二聚体水平呈递增趋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对照组FIB水平分别为(3.02±0.71)、(3.68±0.06)、(5.01±0.75)、(2.59±0.39)g/L,A组、B组、C组FIB水平呈递增趋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对照组APTT水平分别为(35.99±3.26)、(36.93±2.57)、(30.26±1.51)、(35.80±4.08)s,A组、B组、对照组AP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APTT水平低于A组、B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对照组PT水平分别为(11.34±1.28)、(10.13±1.62)、(9.76±2.09)、(12.74±1.34)s,A组、B组、C组PT水平呈递减趋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P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对照组TT水平分别为(12.63±1.28)、(12.16±2.29)、(11.14±2.86)、(12.98±1.31)s,A组与B组、A组与对照组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对照组TT水平均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T水平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孕产妇不同妊娠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变化进行密切检测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深静脉血栓等产期并发症发生,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8(012)003【总页数】2页(P43-44)【关键词】D-二聚体;凝血四项;妊娠孕妇【作者】陈娟【作者单位】116113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李家辽渔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D-二聚体构成纤维蛋白产物的成分, 具体生成机制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Ⅲ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妊娠时期孕妇血浆D—二聚体及凝血四项变化分析
作者:吴杰曾海燕
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14年第19期
[摘要] 目的探讨孕妇在不同妊娠时期的血浆D-二聚体及凝血四项的变化规律,分析监测D-二聚体及凝血四项的变化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自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定时进行常规体检的孕妇260例,按照孕期阶段分别于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妊娠后期、临产前进行血浆D-二聚体以及凝血四项的检测,并对所得结果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D-二聚体(D-Dimer)在孕妇整个妊娠过程中呈进行性升高(P0.05);凝血酶时间(TT)在孕妇妊娠整个过程中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在孕妇妊娠过程中呈逐渐缩短趋势,在妊娠早期至妊娠中期有明显的缩短趋势(P0.05),妊娠后期至临产期阶段明显缩短(P0.05),妊娠后期至临产期阶段急剧升高(P
[关键词] 妊娠阶段;D-二聚体;凝血四项;产后出血
[中图分类号] R446.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9-103-0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妇产科自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定时进行常规体检的孕妇260例,年龄22~38岁,平均(27.6±3.3)岁,其中怀孕1~3次孕妇192例(73.84%),3次以上68例(26.15%),初产妇202例(77.69%),经产妇58例(22.31%),所有孕妇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肝肾功能异常及血液病史,近期无止凝血药物使用或放射线接触。
1.2 方法
所有孕妇分别于妊娠早期(妊娠10~15周)、妊娠中期(妊娠20~25 周)、妊娠后期(妊娠30~35周)和临产期(妊娠37~42周)时进行血清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检查。
检查方式:所有孕妇晨起空腹抽取静脉血1.8mL于1∶9枸橼酸钠(109mmol/L,3.2%)真空抗凝管,3000r/min进行离心,10min后分离血浆,4h内完成检测。
1.3 仪器和方法
D-二聚体检测和凝血四项检测均采用美国贝克曼ACL TOP7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进行检测。
检测方法: D-二聚体采用免疫学测定(乳胶颗料法),凝血四项采用凝固(浊度)法。
1.4 统计学方法
收集患者相关指标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P
2 结果
所有孕妇均按时完成检查,期间无孕妇因其他疾病影响检测结果。
各项检测结果见表1。
2.1 D-二聚体
D-Dimer在孕妇整个妊娠过程中呈进行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凝血酶原时间
PT在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和妊娠后期过程中呈进行性缩短(P0.05)。
2.3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在孕妇妊娠过程中呈逐渐缩短趋势,特别是在妊娠早期至妊娠中期阶段的缩短趋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后期至临产期阶段再次明显缩短(P
2.4 凝血酶时间
TT在孕妇妊娠整个过程中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
2.5 纤维蛋白原含量
FIB在妊娠早期至妊娠中期明显增高(P0.05),妊娠后期至临产期阶段急剧升高(P
3 讨论
人体正常的止血和凝血过程是依靠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的动态平衡来完成的,血液凝固成血栓和血栓溶解是一系列因子之间相互作用、逐级放大的瀑式反应,在体内,除了钙离子,绝大多数的凝血因子均是由可调控的中小蛋白质组成的,在正常的情况下均以不具有活性的状态存在于血液中,当有内源性或外源性刺激发生时,凝血酶原被激活,从而产生凝血作用,凝血过程和纤溶过程都是身体内保护性的生理过程,是保证血液流通,防止出血、渗血的必要条件[4]。
在妊娠期的妇女其身体为了适应妊娠过程和分娩的需求,维持胎儿的血供和胎盘的结构功能完整性,产后胎盘剥离面迅速形成微血栓从而减少出血等,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会随着身体状态的变化和需求来产生一系列的应答。
随着妊娠时间的不断增加,孕妇血液中的一系列凝血因子如Ⅱ、Ⅴ、Ⅶ、Ⅷ、Ⅸ、Ⅹ等的含量和活性会不断增加,因此孕妇血液通常呈高凝状态,与此同时,纤溶系统为了平衡凝血系统的改变,血液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也会相应的增加,从而使得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重新建立新的平衡点[5]。
在妊娠整个过程中,孕妇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的变化是生理性的保护机制,同时这种保护机制也会增加相应的并发症风险。
以往的研究资料表明,妊娠中后期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比正常状态下增加60%以上,凝血因子的剧增和活跃使孕妇发生动静脉栓塞的风险增加了5倍,如果一旦发生羊水栓塞等情况,更会迅速使循环系统进入高凝状态,形成大量血栓,造成生命危险[6]。
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的动态改变可以反映在一些血清学的检测指标上。
其中D-二聚体及凝血四项最为敏感[7]。
D-二聚体是血液中凝聚的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系统的纤溶酶的水解后产生的特异性降解产物,是机体发生继发性纤溶过程的重要依据,其动态增高可以明确反映机体内有血栓形成和相继溶解的过程发生[8-10]。
从本次回顾性研究中可以发现,随着孕妇胎龄的增加,血浆中D-二聚体的含量同时呈进行性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是因为在妊娠的过程中,胎盘附着面和胎儿不断产生的滋养细胞和小的碎片组织等物质可以少量进入循环系统,在流经微小动静脉时激活凝血系统,从而产生微小血管内的凝血反应形成小血栓,同时,继发性的纤溶反应同时被激活从而清除血管内血栓,因此血清内D-二聚体含量呈进行性的增加。
正常妊娠妇女的胎盘表面即是一个发生血栓和溶解的动态平衡过程的场所,孕妇体内的D-二聚体含量逐渐增加可以提示血液的高凝状态的存在,同时也可以明确继发性纤溶反应的情况,因此,动态监测D-二聚体的含量就显得非常有意义。
凝血四项是在临床上用来检查血凝功能的常用指标, PT主要反映了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变化,可以反映凝血因子Ⅱ、Ⅴ、Ⅶ以及Ⅹ的变化。
本次研究数据表明,PT在妊娠早期、中期、后期均进行性缩短,这可能因为孕妇凝血和纤溶过程活跃,血浆中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的应答性增加和组织因子的过表达相关。
APTT 可以敏感的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变化,用于对凝血因子Ⅷ、Ⅸ、Ⅺ和Ⅻ的检测 [11]。
通过本次调查实验可以得知,APTT 在妊娠早期到中期缩短显著,孕中期至孕晚期无显著性变化,孕晚期至临产期又进一步缩短,表明内源性凝血功能在妊娠中晚期改变不明显,主要作用于早期临产期。
TT的测定可以反映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反应的共同途径中纤维蛋白原激活为纤维蛋白的转变中是否存在非正常的抗凝过程,本次统计数据中,所有孕妇的TT在妊娠过程的各个阶段无明显变化,说明在妊娠期间虽然纤溶蛋白原大量激活,同时凝血系统相应的激活,两者之间可以重新平衡。
FIB 是一种肝脏合成的糖蛋白,凝血反应中水解形成纤维蛋白原,是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通路的共同通道[12]。
本次实验中,孕妇在妊娠早期、中期和后期直到临产期,孕妇FIB水平呈不断升高趋势,其中妊娠早期和妊娠中期升高明显,妊娠中期和妊娠后期差异不大,妊娠后期至临产期又有显著升高,数据表明在妊娠期过程中,孕妇的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能力不断增加,血液保持高粘、高凝状态,增强止血功能;尤其是在妊娠后期到临产期这一阶段,为了应对可能的产后出血,孕妇FIB含量急剧上升,这可以使FIB充分沉积于产后胎盘上,从而减少出血。
总之,孕妇在妊娠阶段凝血和纤溶功能相应的改变可以减少产后出血,但相应的也会增加孕妇发生血栓栓塞等并发症的风险,所以有必要进行动态监测孕妇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充分了解其变化情况,从而预防产后大血、DIC及血栓栓塞性疾病等并发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 刘刚英.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的变化情况[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0):3255-3257.
[2] 李玮,王缚鲲,安黎云.D-二聚体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进展[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25(5):80-83.
[3] 张爱民,常艳敏,苏秀香.临产孕妇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2):3076-3077.
[4] 王婧婧,王文燕.孕妇妊娠期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6):5707-5708.
[5] 王中东,黄麦华.正常中晚期孕妇的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结果分析及其临床意义[J].社区医学杂志,2012,10(2):16-17.
[6] 张国杰,何凯.D-二聚体检测在妇产科的应用现状[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2):1909-1911.
[7] 农宝安,许进福.血浆D-二聚体与凝血四项联合检测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意义[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34(2):192-194.
[8] 薛恒,陈秋莉,黄铭燕,等.不同年龄孕妇妊娠晚期D-二聚体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4):60-61.
[9] 吴珺.妊娠妇女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中国医学创新,2012,9(17):157-158.
[10] 顾正义,徐玉叶,朱军.社区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2012,9(20):62-63.
[11] 王莉.不同时期孕妇血浆凝血四项、FDP及D-二聚体检测的水平变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6):277.
[12] 何周瑜.D-二聚体与凝血四项联合检测对临产孕妇的临床意义[J].吉林医学,2012,33(28):6102-6103.
(收稿日期:2014-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