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居家胰岛素注射护理干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护理·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1月
DOI:10.16658/ki.1672-4062.2024.02.127
糖尿病患者居家胰岛素注射护理干预分析
夏红1,张越2,王希竹3
1.重庆市武隆区人民医院护理部,重庆408500;
2.重庆市武隆区人民医院泌尿肾病科,重庆408500;
3.
重庆市武隆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重庆408500
[摘要]目的分析经护理干预后糖尿病患者居家自护期间胰岛素使用情况。
方法选取2022年1—3月于重庆市武隆区人民医院出院后居家的糖尿病患者共计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采用糖尿病患者居家常规血糖护理,观察组根据常规血糖护理中患者胰岛素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根据原因制订护理干预措施,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
比较干预6个月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胰岛素使用知识掌握程度、依从性、行为变化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 hP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HbA1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胰岛素注射步骤、胰岛素针头更换、注射部位选择、拔针方式等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胰岛素注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胰岛素注射行为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居家期间胰岛素注射护理干预,既可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和依从性,有利于掌握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也可降低针刺伤发生率。
[关键词] 糖尿病;居家;废弃胰岛素针头;处置现状;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4)01(b)-0127-05
Analysis of Home Insulin Injec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Diabetic Pa⁃tients
XIA Hong1, ZHANG Yue2, WANG Xizhu3
1.Department of Nursing, Wulo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Chongqing, 408500 China;
2.Department of Urology and Nephrology, Wulo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Chongqing, 408500 China;
3.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Wulo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Chongqing, 4085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sulin use of diabetic patients during home self-care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00 diabetes patients discharged from Chongqing Wulo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March 2022 at home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with 5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home routine blood glucose care for diabetic patient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the insulin use of patients in routine blood glucose care, and formula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causes, and implemented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After 6 months of inter⁃vention, blood glucose control, insulin use knowledge, compliance, behavioral changes and adverse events were com⁃pared in diabetic patients.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 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hPG), and glycated hemoglobin (HbA1c)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0.05). The scores of insulin injection procedure, insulin needle change, injection site selection and needle withdrawal metho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0.05). The insulin injection compliance of the ob⁃[基金项目]2022年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医学(含中医药类)科研项目(2022WSJK050)
[作者简介]夏红(1979-),女,本科,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为护理管理。
[通信作者]王希竹(1991-),女,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为内分泌科护理,E-mail:****************。
·临床护理·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1月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related to insulin injection behavior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insulin injection for diabetes patients at home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effect of blood glucose control and compliance of patients, but also help to master the knowledge about insulin injection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eedle stab injury.
[Key words] Diabetes mellitus; At home; Discarded insulin needles; Disposal status; Intervene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推进,使得罹患糖尿病的患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预计到2035年,全球罹患该病的人数将达到5.92亿人。
其中中国的糖尿病发病人数位居世界第一,我国罹患该病的人数可达到1.14亿人[1-2]。
在这些患者中,部分患者需要进行胰岛素注射,其中笔式注射器属于大多数患者居家治疗时常用的工具之一[3-4]。
胰岛素的正确注射对稳定患者血糖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在每次注射治疗后,针头将不能二次使用。
但是由于部分老年患者习惯性节约,在疾病控制良好后就不再遵医嘱用药或不规范胰岛素使用行为,并且自身医疗行为认知较低,还存在随意处置所产生的废弃针头情况,极容易发生相关不良事件可能导致的临床交叉感染。
但是从当前来看还存在患者居家胰岛素注射管理体系架构不够完善的情况,仅采用针对性护理的思想进行指导,未深入干预[5-6]。
本文选取
2022年1—3月重庆市武隆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出院后居家的100例糖尿病为研究对象,探讨对糖尿病患者开展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支持,对患者居家胰岛素注射过程中医疗行为的改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本院科室出院后居家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观察组男21例,女29例;年龄18~65岁,平均(48.32±5.21)岁。
对照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21~67岁,平均(48.84±5.69)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且愿意配合研究开展,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的确诊标准[7];患者均能够生活自理,且能够自行在家注射胰岛素者。
排除标准:无自主理解能力及阅读能力者;不识字者;抵触及未能全程参与本研究者;随访脱落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血糖管理,遵医嘱使用注射用胰岛素,定期进行自我血糖监控,告知胰岛素注射以及血糖自测方式,给予饮食指导和运动指导。
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
(1)认知干预。
告知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方式,给予胰岛素用药教育,向患者介绍胰岛素注射方式以及针头管理及应用的相关知识,并进行培训。
例如使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胰岛素的作用、环保相关知识,然后讲述如医疗废物处置、回收及分类的相关办法。
最终使患者明确胰岛素的注射方法以及胰岛素针头应该如何进行处置等。
明确告知患者,利用黄色的袋子装胰岛素针头等医疗垃圾,能够避免疾病传播及对医疗废物使用不合理等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等,也能够对护理人员及社区居民进行保护等。
(2)用药行为改变。
通过患者对胰岛素的使用、胰岛素的存放、胰岛素的注射以及注射完成后的针头更换和处理等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改变患者使用胰岛素的行为,规范用药行为,并积极对胰岛素使用后的医疗废物进行处理。
鼓励家属及好友共同参与糖尿病患者行为的监督过程,及时发现、制止和改善患者行为
(3)延续护理与指导。
将院内从事内分泌临床工作5年或以上的护士进行专科护士培训,提高糖尿病专科知识与技能,为糖尿病群体及家属提供居家用药护理服务及相关的健康指导,促进糖尿病患者的康复和自我管理能力。
专科护士每周进行一次电话或者回访的频率,了解患者居家胰岛素用药情况。
干预内容如下:①加强健康宣教,还需要编写健康使用胰岛素宣传手册,告知患者如何正确地注射胰岛素,重复使用针头可能引起的危害,让患者明白正确注射胰岛素的重要性,以改变不良的注射行为;②主动给予患者收纳胰岛素针头的收纳盒,为发挥环境保护作用,维护公共社会健康,向患者主动发放锐器盒,嘱咐患者应用量到盒子的3/4时,应及时送到医院进行处理,帮助患者主动做好
·临床护理·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1月
后续的护理内容等。
本管理共持续6个月。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血糖指标:护理前后均对所有患者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正常范围3.9~6.1 mmol/L)、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 hPG),(正常范围<7.8 mmol/L)、糖
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HbA1c),(正常范围4.0%~6.0%)水平进行检测。
比较两组胰岛素注射知识掌握情况:干预前后发放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包括胰岛素注射步骤(0~20分)、胰岛素针头更换(0~10分)、注射部位的选择(0~10分)以及拔针方式(0~10分)等,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0~5分,得分越高患者知识掌握程度越佳。
比较两组依从性:根据患者胰岛素注射行为评价依从性,采用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进行评
估。
依从性=完全依从率+部分依从率。
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干预3个月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血糖偏高、注射感染、非注射刺伤等。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血糖指标、胰岛素注射知识掌握情况)以(xˉ±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胰岛素注射依从性、不良事件发生率)以例数(n)和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各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PG、2 hPG、HbA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胰岛素注射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胰岛素注射知识掌握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胰岛素注射知识掌握情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3 两组患者胰岛素注射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胰岛素注射依从性98.00%高于对照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3,P< 0.05)。
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指标比较(xˉ±s)
组别
研究组(n=50)对照组(n=50)t值
P值
FPG(mmol/L)
护理前
7.59±1.22
7.63±1.21
0.180
0.857
护理6个月
6.17±0.53
6.48±0.84
2.418
0.017
2 hPG(mmol/L)
护理前
8.65±1.34
8.67±1.35
0.090
0.928
护理6个月
6.43±0.94
6.89±1.07
2.502
0.014
HbAlc(%)
护理前
7.88±1.04
7.81±1.02
0.702
0.402
护理6个月
6.12±0.81
6.57±0.89
2.897
0.005
注:FPG:空腹血糖,2 hPG:餐后2 h血糖,HbA1c:糖化血红蛋白。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胰岛素注射知识掌握情况比较[(xˉ±s),分]
组别
研究组(n=50)对照组(n=50)t值
P值
胰岛素注射步骤
干预前
7.53±1.24
7.41±1.33
0.467
0.642
干预后
16.52±1.47
15.63±1.32
3.185
0.002
胰岛素针头更换
干预前
4.25±0.83
4.17±0.91
0.459
0.647
干预后
7.18±1.14
6.52±0.96
3.131
0.002
注射部位选择
干预前
5.11±0.76
5.15±0.77
0.261
0.794
干预后
7.68±0.85
7.13±0.77
3.391
0.001
拔针方式
干预前
4.36±0.64
4.52±0.65
1.240
0.218
干预后
8.02±1.22
7.31±1.15
2.995
0.004
表3 两组患者胰岛素注射依从性比较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χ2值P值例数
50
50
完全依从(n)
33
20
部分依从(n)
16
22
不依从(n)
1
8
总依从性(%)
98.00
84.00
5.983
0.014
2.4 两组患者胰岛素注射行为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胰岛素注射行为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3 讨论
本研究干预后结果显示,患者自身的胰岛素使用情况有明显改善。
分析原因在于对患者进行了全方位的知识指导,并向患者发放健康宣教单,能够使患者记住并了解胰岛素注射方式、重要性以及针头使用的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
在患者居家阶段的电话、微信随访为本研究起作用关键。
在对患者行电话随访的过程中,能够及时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服务宣教。
同时不用再投入人力及物力支持,提升了知识宣教的开展水平。
分析本次管理的优势在于,每月开展的健康宣教方式,能够巩固患者的知识储备,从而提升患者居家时的自我管理水平。
医院同时配备了废弃针头处理以及专科延续指导等的方式支持,能够让患者有参与本研究的信心。
从整体上看,本研究中所应用到的管理办法整体上是可行的,且开展成本比较低[8-9]。
应用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胰岛素使用情况以及不良行为,从而达到环境保护及保护机体健康的目的,是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的。
在措施开展的过程中,为保证研究开展的水平,研究中对随访护士进行院内专科护士培训工作。
通过对专科护士急性糖尿病培训,强化了护士对于胰岛素使用安全知识的认知,进而能够提高其对胰岛素笔应用相关知识的理解度水平。
在对患者进行宣讲时,也能够全面落实:“规范注射、安全达标”的效果[10-11]。
最终使得糖尿病患者能够接受专业的指导与高质量的治疗,并改善患者胰岛素注射行为。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的血糖指标更低,对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高,胰岛素注射行为依从性更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P均<0.05)。
本研究发现,对照组为常规居家血糖护理,在护理延续方面略有不足,导致血糖控制不良。
其次是在注射相关医疗行为控制方面,由于本院是没有专门回收胰岛素针头的服务的,患者多会自行将其与生活垃圾混合丢弃,并且不够专业的注射方式还容易导致注射感染(非注射刺伤),导致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高。
建议日后的工作中,通过医共体平台医院能够与社区及乡镇医院建立合作关系,让社区及乡镇医院专门提供能够回收废弃针头的地方,同时通过加强教育可提高患者注射的规范性,减少注射感染等事件的发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12-13]。
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而言,进行健康宣教需重点注意,多向着其关心的方面进行宣教,例如告知其规范使用胰岛素的重要性,重复使用针头的危害,以及与出血、疼痛及脂肪增生、感染之间的相关性[14-15]。
要想患者所想,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宣教,在日后工作中需要反复进行强调与教育的。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居家期间胰岛素注射过程中医疗行为进行护理干预,既可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和依从性,有利于掌握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正确处理废弃针头,也可降低针刺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刘月平,李建友,刘玲,等.卫生院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
降糖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23, 30(5):77-78.
[2] 周惠娟,邹晟怡,吴江,等.胰岛素注射相关皮下脂肪增
生对糖尿病患者短期血糖波动的影响[J].天津医药, 2023,51(2):171-175.
[3] 许丽卿.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安全注射及预
防不良事件的影响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22,25(17): 169-172.
[4] 廖雨娟,陈晓欢,林娟,等.分阶段培训护理对出院日糖
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正确性及血糖的影响[J].福建医药杂志,2022,44(4):169-170.
[5] 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基层防治专家指导委员会.国
家糖尿病基层中医防治管理指南(2022)[J].中华糖尿
表4 两组胰岛素注射行为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组别
观察组对照组
χ2值P值例数
50
50
血糖偏高
(n)
1
4
注射感染
(n)
2
非注射刺伤
(n)
1
5
总发生率
(%)
4.00
22.00
5.005
0.025
(下转第134页)
结论的真实性、可靠性,同时也说明PDCA循环护理操作可行性,尤其是PDCA循环护理联合激励式干预的效果更优,满足不同个体患者护理需求,提高就医体验感,以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PDCA循环护理联合激励式干预方案效果更显著,有助于提高患者心理弹性水平、自我护理能力,以取得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从而使其对护理感到满意。
[参考文献]
[1] 洪彬彬,刘玫瑰,王艺珍.循证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
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23,26(10):141-144.
[2] 费菲.共情护理联合激励式护理对糖尿病伴肺结核患
者病耻感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3, 21(15):118-120.
[3] 惠筱燕,孙小青.PDCA循环管理法对十二指肠溃疡患
者认知情况、依从性、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26):162-165. [4] 胡贵芳,李结霞.基于PDCA循环的饮食护理在糖尿病
性胃轻瘫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临床医刊,2022,35(1): 94-95.
[5]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胃食管反流多学科分
会.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多学科诊疗共识[J/CD].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9,11(9):30-56.
[6]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
分会,等.2型糖尿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9,18(9):810-818.[7] 麦小青,陈邢玉,陈达健,等.多导胃肠功能测定仪对糖
尿病患者食管运动功能评估价值及食管运动功能障碍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22,19(9):111-115. [8] 杨桦.PDCA循环护理模式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护
理效果分析[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22,35(1):56-58. [9] 王九霞,沈飞翔,姬智兰,等.PDCA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
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干预价值[J].基层医学论坛, 2021,25(30):4404-4405.
[10] 陈玉玲,曹丹,罗小梅.激励式护理联合早期免疫营养
支持对喉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23,26(12):169-172.
[11] 刘婷婷,程胜娟,杨淑怡,等.2型糖尿病患者希望水
平、感知压力和心理弹性对创伤后成长影响的路径分析[J].现代医学,2022,50(4):495-499. [12] 乐新春,张露露.PDCA循环护理对胃食管反流伴2型
糖尿病患者的干预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3,26 (14):166-170.
(收稿日期:2023-10-27)
病杂志,2023,15(2):100-117.
[6] 李英文,童赟,陈裕美,等.同质护理服务管理在糖尿病
病人胰岛素安全注射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20,18 (28):3857-3859.
[7] 王华.安全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安全注射胰岛
素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2,39(3):288-289.
[8] 李瑜.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
径效果分析[J].生命科学仪器,2022,20(z1):435. [9] 张来军,关红,韩婷婷,等.自行注射胰岛素患者注射技
术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护理管理,2020,17(4): 480-485.
[10] 王丽.拼图式思维导图在教育初次使用胰岛素注射
装置病人中的观察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 (8):1138-1140,1145.[11] 周燕,黄洁微,陈庆玲.注射实践干预方案在自我注射
胰岛素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 2017,32(4):349-351.
[12] 宋智慧,李全志,纪立伟,等.糖尿病患者居家应用胰
岛素情况的调查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22,24 (11):571-577.
[13] 吴梦,郭晶晶,李海艳.个体精细化轮换技术在糖尿病
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41(4):653-655.
[14] 曾海涓,孔佳佳,刘文伟,等.胰岛素定位标尺的设计
及其临床应用[J].护理研究,2022,36(3):538-540. [15] 吴伟英,叶彩英,严金霞,等.优化胰岛素注射技术培
训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21,21(1): 34-37.
(收稿日期:2023-10-26)
(上接第1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