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旋体1-苯乙醇的合成

合集下载

苯乙醇酸(苦杏仁酸)的合成及拆分

苯乙醇酸(苦杏仁酸)的合成及拆分

实验名称:(±)- 苯乙醇酸(苦杏仁酸)的合成及拆分一、实验目的1.了解(±)-苯乙醇酸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2.学习相转移催化合成基本原理和技术。

3.巩固萃取及重结晶操作技术。

4、了解酸性外消旋体的拆分原理和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苯乙醇酸(学名)(俗名是扁桃酸Mandelic acid,又称苦杏仁酸)可作医药中间体,用于合成环扁桃酸酯、扁桃酸乌洛托品及阿托品类解痛剂;也可用作测定铜和锆的试剂。

本实验利用氯化苄基三乙基铵作为相转移催化剂,将苯甲醛、氯仿和氢氧化钠在同一反应器中进行混合,通过卡宾加成反应直接生成目标产物。

需要指出的是,用化学方法合成的扁桃酸是外消旋体,只有通过手性拆分才能获得对映异构反应式为:反应中用氯化苄基三乙基铵作为相转移催化剂:通过一般化学方法合成的苯乙醇酸只能得到外消旋体。

由于(±)-苯乙醇酸是酸性外消旋体,故可以用碱性旋光体做拆分剂,一般常用(-)-麻黄碱。

拆分时,(±)-苯乙醇酸与(-)-麻黄碱反应形成两种非对映异构的盐,进而可以利用其物理性质(如:溶解度)的差异对其进行分离。

反应式为:三、基本操作训练:(含仪器装置和主要流程)减压蒸馏操作及分水装置的操作和应用【操作步骤】合成1、依次向25mL圆底烧瓶中加入3mL苄氯,3.5mL三乙胺,6mL苯,加几粒沸石后,加热回流1.5h后冷却至室温,氯化苄基三乙基铵即呈晶体析出,减压过滤后,将晶体放置在装有无水氯化钙和石蜡的干燥器中备用。

2、在250mL三颈烧瓶上配置搅拌器、冷凝管、滴液漏斗和温度计。

依次加入2.8mL苯甲醛、5mL氯仿和0.35g氯化苄基三乙基铵,水浴加热并搅拌。

当温度升至56℃时,开始自滴液漏斗中加入35mL 30%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在60-65℃,约20min滴毕,继续搅拌40min,反应温度控制在65-70℃。

反应完毕后,用50mL水将反应物稀释并转入150mL的分液漏斗中,分别用9mL乙醚连续萃取两次,合并醚层,用硫酸酸化水相至pH=2-3,在分别用9mL乙醚连续萃取两次,合并所有醚层并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水浴下蒸除乙醚即得扁桃酸粗品。

药物中间体(S)-3-氯-1-苯丙醇生物合成总论

药物中间体(S)-3-氯-1-苯丙醇生物合成总论

抗抑郁药(R)-托莫西汀重要中间体(S)-3-氯-1-苯丙醇的生物合成浙江大学药学院杭虎【摘要】研究了微生物法制备光学纯(S)-3-氯-1-苯丙醇,对实验室已有菌种进行了筛选,已选育了一株还原能力好的B5#菌种。

对其还原反应的条件包括温度,底物浓度,菌种量和反应时间的影响进行了考察。

最后反应的转化率达到99.8%,对映体过剩值达到100%ee【关键词】3-氯-1-苯丙酮,(S)-3-氯-1-苯丙醇,B5#菌,不对称还原1. 前言随着抑郁症困扰着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抗抑郁药物的合成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3-氯-1-苯丙醇,特别是(S)-3-氯-1-苯丙醇是合成托莫西汀、氟西汀、尼索西汀等抗抑郁药物的重要中间体。

目前,在国内尚无厂家能够提供3-氯-1-苯丙醇成品,可见,在以3-氯-1-苯丙酮为起始原料合成托莫西汀、氟西汀和尼索西汀合成路线中, 3-氯-1-苯丙酮还原成为3-氯-1-苯丙醇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拆分外消旋体3-氯-1-苯丙醇,可以获得(S)-3-氯-1-苯丙醇,但是拆分效率最大只有45%,生产效率不高。

以3-氯-1-苯丙酮为底物采用化学法和微生物法不对称还原底物中的羰基均可以得到(S)-3-氯-1-苯丙醇。

化学法不对称还原需要制备手性化学催化剂,价格昂贵,制备过程繁琐。

采用微生物法不对称还原乙酰乙酸叔丁酯可以获得对映体过剩值较高的光学纯(S)-3-氯-1-苯丙醇,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成本低廉,易于实现辅酶的原位再生,微生物易于大规模培养,易于工业化生产,是(S)-3-氯-1-苯丙醇的绿色合成工艺。

本文主要研究了微生物法制备光学纯(S)-3-氯-1-苯丙醇,对其还原反应的条件包括温度,底物浓度,菌种量和反应时间的影响进行了考察。

最后反应的转化率达到99.8%,(S)-3-氯-1-苯丙醇对映体过剩值达到100%ee2. 材料和方法2.1实验材料2.1.1菌株实验室现有的21种菌种,分别是B1#, B2#, B3#, B4#, B5#, B6#, B7#, B8#, B9#, B10#, B11#, B12#, B13#, B14#, B15#, B16#, B17#, B18#, B19#,B20#, B21#。

有机化学 第十章习题答案

有机化学 第十章习题答案

问题10.9 对氯苯酚和环己醇如何分离? 提示:利用苯酚的酸性,用NaOH水溶液处理后对氯苯酚和 NaOH反应生成水溶性的钠盐,而环己醇不反应,还是呈现油 状,可通过分液漏斗分出水层和油层,油层即环己醇,干燥后 可得纯品。水层酸化后蒸馏即得对氯苯酚纯品。
问题10.10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产物:
图中有三个单峰, δH = 1.19,1.26和6.90 ppm,其面积
比为9:18:2。试推) 苯乙酮
(4) 苯乙烯
问题10.6 如何由下列原料合成2-苯乙醇(C6H5CH2CH2OH)? (1) 溴苯
(2) 苯乙烯
(3) 苯乙炔
(4) 苯乙酸乙酯
问题 10.7. 1,2- , 1,3- 和1,4- 环己二醇各有几种立体异构体?
• 1,2-和1,3-环己二醇有顺反异构体、构象异构体和立体异构 体; 1,4-环己二醇只有顺反异构体和构象异构体。 问题10.8 写出下列化合物用高碘酸氧化生成的产物。
习题
1 推测下列反应机理:
作业: 习题1中(3)和(4)!!
2 如何完成下列转变:
思路(逆合成分析):
+ +
CH3MgBr
HCHO
3. 2,4,6-三叔丁基苯酚在醋酸溶液中与溴反应,生成化合 物A(C18H29BrO),产率差不多是定量的。A的红外光 谱图中在1630 cm-1和1650 cm-1处有吸收峰,1H NMR谱
问题10.3 (1)将下列化合物命名:
5-甲基-1-己醇
三苯基甲醇 4-苯基-1,6-庚二烯-4-醇
2,4-二甲基-1-戊醇
1
(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或构型: 3-甲基-2-戊醇 2-环己烯-1-醇

苯乙醇酸(苦杏仁酸)的合成及拆分

苯乙醇酸(苦杏仁酸)的合成及拆分

实验名称:(±)- 苯乙醇酸(苦杏仁酸)的合成及拆分一、实验目的1.了解(±)-苯乙醇酸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2.学习相转移催化合成基本原理和技术。

3.巩固萃取及重结晶操作技术。

4、了解酸性外消旋体的拆分原理和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苯乙醇酸(学名)(俗名是扁桃酸Mandelic acid,又称苦杏仁酸)可作医药中间体,用于合成环扁桃酸酯、扁桃酸乌洛托品及阿托品类解痛剂;也可用作测定铜和锆的试剂。

本实验利用氯化苄基三乙基铵作为相转移催化剂,将苯甲醛、氯仿和氢氧化钠在同一反应器中进行混合,通过卡宾加成反应直接生成目标产物。

需要指出的是,用化学方法合成的扁桃酸是外消旋体,只有通过手性拆分才能获得对映异构反应式为:反应中用氯化苄基三乙基铵作为相转移催化剂:通过一般化学方法合成的苯乙醇酸只能得到外消旋体。

由于(±)-苯乙醇酸是酸性外消旋体,故可以用碱性旋光体做拆分剂,一般常用(-)-麻黄碱。

拆分时,(±)-苯乙醇酸与(-)-麻黄碱反应形成两种非对映异构的盐,进而可以利用其物理性质(如:溶解度)的差异对其进行分离。

反应式为:三、基本操作训练:(含仪器装置和主要流程)减压蒸馏操作及分水装置的操作和应用【操作步骤】合成1、依次向25mL圆底烧瓶中加入3mL苄氯,3.5mL三乙胺,6mL苯,加几粒沸石后,加热回流1.5h后冷却至室温,氯化苄基三乙基铵即呈晶体析出,减压过滤后,将晶体放置在装有无水氯化钙和石蜡的干燥器中备用。

2、在250mL三颈烧瓶上配置搅拌器、冷凝管、滴液漏斗和温度计。

依次加入2.8mL苯甲醛、5mL氯仿和0.35g氯化苄基三乙基铵,水浴加热并搅拌。

当温度升至56℃时,开始自滴液漏斗中加入35mL 30%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在60-65℃,约20min滴毕,继续搅拌40min,反应温度控制在65-70℃。

反应完毕后,用50mL水将反应物稀释并转入150mL的分液漏斗中,分别用9mL乙醚连续萃取两次,合并醚层,用硫酸酸化水相至pH=2-3,在分别用9mL乙醚连续萃取两次,合并所有醚层并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水浴下蒸除乙醚即得扁桃酸粗品。

苯乙醇的制备实验报告.doc

苯乙醇的制备实验报告.doc

苯乙醇的制备实验报告篇一:消旋体1-苯乙醇的合成硼氢化钠还原苯乙酮合成外消旋体1-苯乙醇背景知识:背景知识:薄层色谱,柱色谱,外消旋体,手性HPLC的使用准备实验:用丙酮洗涤搅拌头和50 mL烧瓶一.实验目的1. 掌握硼氢化钠还原苯乙酮合成外消旋体1-苯乙醇的反应原理和实验方法;2. 掌握采用TLC(薄层色谱)监测反应过程的方法;3. 进一步掌握柱色谱分离提纯方法;4. 学会采用手性HPLC分析外消旋化合物。

二.反应原理三.仪器与试剂玻璃仪器:烧瓶,量筒,锥形瓶,分液漏斗,层析柱,层析缸药品和试剂:苯乙酮,硼氢化钠,柱色谱硅胶(200-300目),乙醇四.实验步骤1. 在50 mL烧瓶中加入硼氢化钠(0.38 g, 10 mmol)和乙醇(10 mL),机械搅拌(中速搅拌)。

将苯乙酮(1.2 g, 10 mmol)溶解于1 mL乙醇,在冰浴条件下缓慢加入至前悬浮溶液中(控制冰浴温度低于10 ℃)。

滴加完毕后,移除冰浴,室温搅拌。

2. 室温反应0.5小时后,采用薄层色谱板(TLC)监测反应体系中原料的反应程度(展开剂为V石油醚/V乙酸乙酯= 8/1)。

当原料消失后,将大部分乙醇蒸干,然后加入乙酸乙酯(20 mL)和10% HCl水溶液(15 mL)萃取。

有机相用10 mL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萃取后有机相中加入4.0 g无水硫酸钠干燥。

3. 过滤,浓缩,剩余物湿法上样过柱(20 g硅胶/1 g粗产品)。

经硅胶柱层析(洗脱剂:V石油醚/V乙酸乙酯= 4/1)分离纯化。

4. 采用手性HPLC分析消旋化合物:分离条件-Chiracel OJ手性柱; 流动相正己烷/2-异丙醇= 95/5); 温度; 流速(0.5 mL/min); λ =254 nm。

思考题:1. 请介绍其它制备外消旋1-苯乙醇的方法。

2. 苯乙酮和消旋体1-苯乙醇在TLC板上的Rf值,本实验条件下消旋体1-苯乙醇在HPLC的保留时间?3. 如果采用氘代硼氢化钠,还原产物应该是?4. 推断1-苯乙醇的大概核磁共振氢谱谱图。

药物中间体(S)-3-氯-1-苯丙醇的生物合成

药物中间体(S)-3-氯-1-苯丙醇的生物合成

抗抑郁药(R)-托莫西汀重要中间体(S)-3-氯-1-苯丙醇的生物合成浙江大学药学院杭虎【摘要】研究了微生物法制备光学纯(S)-3-氯-1-苯丙醇,对实验室已有菌种进行了筛选,已选育了一株还原能力好的B5#菌种。

对其还原反应的条件包括温度,底物浓度,菌种量和反应时间的影响进行了考察。

最后反应的转化率达到99.8%,对映体过剩值达到100%ee【关键词】3-氯-1-苯丙酮,(S)-3-氯-1-苯丙醇,B5#菌,不对称还原1. 前言随着抑郁症困扰着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抗抑郁药物的合成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3-氯-1-苯丙醇,特别是(S)-3-氯-1-苯丙醇是合成托莫西汀、氟西汀、尼索西汀等抗抑郁药物的重要中间体。

目前,在国内尚无厂家能够提供3-氯-1-苯丙醇成品,可见,在以3-氯-1-苯丙酮为起始原料合成托莫西汀、氟西汀和尼索西汀合成路线中, 3-氯-1-苯丙酮还原成为3-氯-1-苯丙醇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拆分外消旋体3-氯-1-苯丙醇,可以获得(S)-3-氯-1-苯丙醇,但是拆分效率最大只有45%,生产效率不高。

以3-氯-1-苯丙酮为底物采用化学法和微生物法不对称还原底物中的羰基均可以得到(S)-3-氯-1-苯丙醇。

化学法不对称还原需要制备手性化学催化剂,价格昂贵,制备过程繁琐。

采用微生物法不对称还原乙酰乙酸叔丁酯可以获得对映体过剩值较高的光学纯(S)-3-氯-1-苯丙醇,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成本低廉,易于实现辅酶的原位再生,微生物易于大规模培养,易于工业化生产,是(S)-3-氯-1-苯丙醇的绿色合成工艺。

本文主要研究了微生物法制备光学纯(S)-3-氯-1-苯丙醇,对其还原反应的条件包括温度,底物浓度,菌种量和反应时间的影响进行了考察。

最后反应的转化率达到99.8%,(S)-3-氯-1-苯丙醇对映体过剩值达到100%ee2. 材料和方法2.1实验材料2.1.1菌株实验室现有的21种菌种,分别是B1#, B2#, B3#, B4#, B5#, B6#, B7#, B8#, B9#, B10#, B11#, B12#, B13#, B14#, B15#, B16#, B17#, B18#, B19#,B20#, B21#。

苯乙醇的制备实验报告

苯乙醇的制备实验报告

苯乙醇的制备实验报告篇一:消旋体1-苯乙醇的合成硼氢化钠还原苯乙酮合成外消旋体1-苯乙醇背景知识:背景知识:薄层色谱,柱色谱,外消旋体,手性HPLC的使用准备实验:用丙酮洗涤搅拌头和50 mL烧瓶一.实验目的1. 掌握硼氢化钠还原苯乙酮合成外消旋体1-苯乙醇的反应原理和实验方法;2. 掌握采用TLC(薄层色谱)监测反应过程的方法;3. 进一步掌握柱色谱分离提纯方法;4. 学会采用手性HPLC分析外消旋化合物。

二.反应原理三.仪器与试剂玻璃仪器:烧瓶,量筒,锥形瓶,分液漏斗,层析柱,层析缸药品和试剂:苯乙酮,硼氢化钠,柱色谱硅胶(200-300目),乙醇四.实验步骤1. 在50 mL烧瓶中加入硼氢化钠( g, 10 mmol)和乙醇(10 mL),机械搅拌(中速搅拌)。

将苯乙酮( g, 10 mmol)溶解于1 mL乙醇,在冰浴条件下缓慢加入至前悬浮溶液中(控制冰浴温度低于10 ℃)。

滴加完毕后,移除冰浴,室温搅拌。

2. 室温反应小时后,采用薄层色谱板(TLC)监测反应体系中原料的反应程度(展开剂为V石油醚/V乙酸乙酯 = 8/1)。

当原料消失后,将大部分乙醇蒸干,然后加入乙酸乙酯(20 mL)和10% HCl 水溶液(15 mL)萃取。

有机相用10 mL 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萃取后有机相中加入 g无水硫酸钠干燥。

3. 过滤,浓缩,剩余物湿法上样过柱(20 g硅胶/1 g粗产品)。

经硅胶柱层析(洗脱剂:V石油醚/V乙酸乙酯 = 4/1)分离纯化。

4. 采用手性HPLC分析消旋化合物:分离条件-Chiracel OJ手性柱; 流动相正己烷/2-异丙醇 = 95/5); 温度 ; 流速( mL/min); λ= 254 nm。

思考题:1. 请介绍其它制备外消旋1-苯乙醇的方法。

2. 苯乙酮和消旋体1-苯乙醇在TLC 板上的Rf值,本实验条件下消旋体1-苯乙醇在HPLC的保留时间?3. 如果采用氘代硼氢化钠,还原产物应该是?4. 推断1-苯乙醇的大概核磁共振氢谱谱图。

有机化学第九章问题

有机化学第九章问题

问题10.3
(1) 将下列化合物命名:
(CH3)2CHCH2CH2CH2CH2OH(C6H5)3COH
(CH3)2CHCH2CHCH2OH
CH3(C6H5)C(H2CHC CH
2
)2 HO
(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或构型:问题10.4下列化合物应如何合成?
问题10.5如何由下列原料合成1-苯乙醇(C
6H
5
CH(OH)CH
3

(1)溴苯(2)苯甲醛(3)苯乙酮(4)苯乙烯
问题10.6如何由下列原料合成2-苯乙醇(C
6H
5
CH
2
CH
2
OH)
(1)溴苯(2)苯乙烯
问题10.8写出下列化合物用高碘酸氧化生成的产物。

问题10.10写出下列反应的产物。

习题
1.推测下列反映的机理。

2.如何完成下列转变?
问题11.2写出下列反应的产物:
问题11.3
甲基丁基醚与氢碘酸反应,最初生成的产物为碘甲烷和丁醇,而甲基叔丁基醚则生成甲醇和叔丁基碘。

为什么?
问题11.7下列化合物应如何合成?
问题11.9写出下列反应的产物:
(4)
n-C 4H9C CMgBr+O(1) Et
2
O
(2) H3O+
习题
2.推测下列反应的可能机理。

乳酸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lactics整细胞催化苯乙酮制备(R)-1-苯乙醇工艺研

乳酸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lactics整细胞催化苯乙酮制备(R)-1-苯乙醇工艺研
443002)
摘要 :在研 究乳 酸克 鲁维 酵母 (Kluyveromyces lactics)生长特 性基 础上 ,确 定 了该菌 株 最 佳碳 源和
用 量 为蔗糖 23.8 g/L,最佳 氮源 和用 量为 酵母 浸粉 10.0 g/L;研 究 发现 ,与静 息细 胞催 化相 比,乳 酸
克鲁 维酵母 (Kluyveromyces lactics)在培养 18 h后 添加 底物 苯 乙酮催 化更 加有利 于 转化 为(R)一1一
tophenone to(R )一1一phenyl ethanol can be up to 95% ,the optical yield of(R)一1一phenyl ethanol can be up to 99.5 after 24 hrs of the bioconversion with the substrate concentration of the acetophenone 249 mmol/L by
Keywords K luyveromyces lactics; whole cell catalysis; (R )一1一Phenyl ethanol
手性 (R)-1一苯 乙 醇及 其 衍 生 物 不 仅 是 合 成 很 多 如 (R)一沙 丁胺 醇 、(R)一托 莫 西 汀 等 手 性 药 物 的 中 间
苯 乙醇 ;最 后对 苯 乙酮催 化 工 艺进 行 了 5因素 4水 平 的正交 实 验优 化.结果 表 明 ,Kluyveromyces
lactics细胞 采 用蔗糖 23.0 g/L,酵 母 浸粉 10.0 g/L,磷 酸 二 氢 钾 2.0 g/L,七水 合 硫 酸 镁 1.5 g/I ,
Cao Gang Zheng M eij uan Guo Jinling Tian Yihong Lv Yucai Yu Huashun。 Yao Juan Gong Dachun

外消旋α-苯乙胺的制备实验报告

外消旋α-苯乙胺的制备实验报告

外消旋α-苯乙胺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学习Leuchart 反应合成外消旋体α-苯乙胺的原理和方法。

2.通过外消旋α-苯乙胺的制备,进一步综合运用回流、蒸馏、萃取的测定等基本操作。

3.通过本实验提高实验化学的研究能力和素质。

二、实验原理醛、酮与甲酸和氨(或伯、仲胺),或与甲酰胺作用发生还原胺化反应,称为鲁卡特(Leuchart )反应。

反应通常不需要溶剂,将反应物混合在一起加热(100~180℃)即能发生。

选用适当的胺(或氨)可以合成伯、仲、叔胺。

反应中氨首先与羰基发生亲核加成,接着脱水生成亚胺,亚胺随后被还原生成胺。

与还原胺化不同,这里不是用催化氢化,而是用甲酸作为还原剂。

它是由羰基化合物合成胺的一种重要方法。

本实验是苯乙酮与甲酸铵作用得到外消旋体(±)-α-苯乙胺。

反应过程为:依照前面的机理生成的α-苯乙胺再与过量的甲酸形成甲酰胺,经酸水解形成铵盐,再用碱将其游离,得到α-苯乙胺。

α-苯乙胺的旋光异构体可作为碱性拆分剂用于拆分酸性外消旋体。

α-苯乙胺是制备精细化学品的一种重要中间体,它的衍生物广泛用于医药化工领域,主要用于合成医药、染料、香料乳化剂等。

C=O +NH 3-H 2OC —OH NH 2C=NHNH 4++C=NH 2HCOONH 4HCOOH +NH 3+C=NH 2-O-C-H +O =H-C-NH 2+CO 2+2HCOONH 4-C-CH 3O =CH 3-CH-NHCHO+NH 3↑+CO 2↑+H 2OCH 3-CH-NHCHO +HCl +H 2O+CH 3-CH-NH 3Cl -+HCOOH +CH 3-CH-NH 3Cl-+NaOHCH 3-CH-NH 2+NaCl +H 2O三、实验用品仪器与材料:圆底烧瓶、三口烧瓶、球型冷凝管、直型冷凝管、空气冷凝管、烧杯、锥形瓶、分液漏斗、蒸馏头、锥形瓶、玻璃小漏斗、温度计、电炉或酒精灯等。

药品:苯乙酮、甲酸铵、氯仿、甲苯、浓HCl,50%NaOH溶液、固体NaOH。

消旋体1-苯乙醇的合成

消旋体1-苯乙醇的合成

硼氢化钠还原苯乙酮合成外消旋体1-苯乙醇背景知识:背景知识:薄层色谱,柱色谱,外消旋体,手性HPLC的使用准备实验:用丙酮洗涤搅拌头和50 mL烧瓶一.实验目的1.掌握硼氢化钠还原苯乙酮合成外消旋体1-苯乙醇的反应原理和实验方法;2.掌握采用TLC(薄层色谱)监测反应过程的方法;3.进一步掌握柱色谱分离提纯方法;4.学会采用手性HPLC分析外消旋化合物。

二.反应原理三.仪器与试剂玻璃仪器:烧瓶,量筒,锥形瓶,分液漏斗,层析柱,层析缸药品和试剂:苯乙酮,硼氢化钠,柱色谱硅胶(200-300目),乙醇四.实验步骤1. 在50 mL烧瓶中加入硼氢化钠(0.38 g, 10 mmol)和乙醇(10 mL),机械搅拌(中速搅拌)。

将苯乙酮(1.2 g, 10 mmol)溶解于1 mL乙醇,在冰浴条件下缓慢加入至前悬浮溶液中(控制冰浴温度低于10 ℃)。

滴加完毕后,移除冰浴,室温搅拌。

2. 室温反应0.5小时后,采用薄层色谱板(TLC)监测反应体系中原料的反应程度(展开剂为V石油醚/V乙酸乙酯= 8/1)。

当原料消失后,将大部分乙醇蒸干,然后加入乙酸乙酯(20 mL)和10% HCl水溶液(15 mL)萃取。

有机相用10 mL 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萃取后有机相中加入4.0 g无水硫酸钠干燥。

3. 过滤,浓缩,剩余物湿法上样过柱(20 g硅胶/1 g粗产品)。

经硅胶柱层析(洗脱剂:V石油醚/V乙酸乙酯= 4/1)分离纯化。

4.采用手性HPLC分析消旋化合物:分离条件-Chiracel OJ手性柱; 流动相正己烷/2-异丙醇= 95/5); 温度(室温); 流速(0.5 mL/min); λ =254 nm。

思考题:1.请介绍其它制备外消旋1-苯乙醇的方法。

2.苯乙酮和消旋体1-苯乙醇在TLC板上的Rf值(展开剂为V石油醚/V乙酸乙酯= 8:1和4:1),本实验条件下消旋体1-苯乙醇在HPLC的保留时间?3.如果采用氘代硼氢化钠,还原产物应该是?4.推断1-苯乙醇的大概核磁共振氢谱谱图。

苯乙醇的制备

苯乙醇的制备

苯乙醇的制备【实验室制备苯乙醇】【实验目的】1、学习硼氢化反应制备醇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减压蒸镭、萃取及低沸物的蒸懈等基木操作。

【实验原理】金属氢化物是还原醛、酮制备醇的重要还原剂。

常用的金属氢化物有氢化锂铝和硼氢化钠(钾)。

硼氢化钠的还原性较氢化铝锂温和,对水、醇稳定,故能在水或醇溶液中进行。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需控制反应温度。

【仪器与药品】仪器:电热套、升降台、水浴锅、铁圈、减压毛细管、橡皮管烧杯(lOOmL).滴管、玻璃搅拌棒、分液漏斗、圆底烧瓶(50mL)、蒸馆头、螺帽接头、温度计(100°C)、直形冷凝管、真空接引管、锥形瓶(50讥)]、克氏蒸镭头、温度计(200°C)、三叉接引管药品:硼氢化钠、95%乙醇、苯乙酮、3mol/L盐酸、乙瞇、无水碳酸钾、无水硫酸镁、【物理常数】【实验装置】简单蒸镭提纯(低沸物)装置减压蒸馅提纯(高沸物)装置【实验步骤】1、把15mL95%乙醇和0. lg硼氢化钠加入100mL的烧杯中2、搅拌下,把8mL苯乙酮滴加到上述的烧杯里,整个过程温度控制在50°C下。

3、滴加完毕,室温下放置15mino4、边搅拌,边往上述烧杯中滴加3mol/L盐酸6mL。

5、水浴蒸出烧杯中大部分的乙醇,使之分层,再加入乙讎lOmLo6、用分液漏斗分离上述液体,水层再用10mL乙瞇萃取,合并有机相。

7、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

8、被干燥的有机相中加入0.6g无水碳酸钾,再进行简单蒸懈除去乙瞇。

9、减压蒸镯,收集102^103. 5°C (19mmHg)的憎分,产量4〜5g。

【注意事项】之间。

2、滴加盐酸是在低温下进行,要慢慢加入,过程中会放出氢气气体,严禁明火。

3、回收乙醇的蒸镭装置仪器不需要干燥,但要防明火。

4、分液时注意上下层的判断。

5、了解干燥剂的选择依据、用量以及干燥时间、后处理。

6、低沸物蒸镭时选择水浴加热,不能有明火,且接收部分要冰水冷却,有毒、易燃、易爆物要注意尾气吸收。

酶催化拆分外消旋药物的研究进展

酶催化拆分外消旋药物的研究进展

酶催化拆分外消旋药物的研究进展周亚梅【期刊名称】《《化工管理》》【年(卷),期】2019(000)007【总页数】2页(P90-91)【关键词】异构体; 光学; 酶催化拆分【作者】周亚梅【作者单位】重庆化工职业学院制药工程学院重庆401220【正文语种】中文1 酶催化拆分外消旋化合物的现状药物分子的手性与药物的药效学和药动学都存在密切的联系,自反应停事件以来,凡是药物存在手性,均需评估各对映体的临床作用,以避免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单一的光学异构体药物相对来说,作用靶点更精准、疗效和安全性更高、毒副作用更小[1]。

如抗高血压药物甲基多巴,只有L-甲基多巴有降血压效果,而D-甲基多巴无此功效;青霉素的代谢产物青霉胺,(-)-体,能起免疫抑制,抗风湿作用,(+)-体会致癌;抗抑郁药米安色林(S)-体可以抗忧郁,而(R)-体会对细胞产生毒副作用;(R,S)-1-苯乙醇等手性仲醇是精细化学合成的重要中间体,R-苯乙醇在化妆品的生产中经常被用作香料、防腐剂,S-苯乙醇则通常用于抗哮喘药(S)-异丙肾上腺素、抗抑郁药物曲舍林的合成中间体。

酶作为一种天然的高效催化剂,在食品、医药、化工行业被广泛应用,因其具有高度的立体选择性和稳定性,能催化酯水解、酯合成、酯交换和光学异构体拆分等有机合成反应。

其中,脂肪酶,也称为三酰基甘油水解酶,主要存在动植物和微生物中,因易得、底物范围广、耐受性高,在酶催化中应用较广,如荧光假单孢菌脂肪酶、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脂肪酶多用于拆分底物为外消旋二级醇和胺类化合物。

脂肪酶不同活性的发挥依赖于反应体系的特点。

在水相界面能促进酯水解,汪钊等人报道了L-泛解酸内酯水解酶水解DL-泛解酸内酯后,得到的D-泛解酸内酯,可作为辅酶A合成的前体[2]。

而非水相中,脂肪酶有着很强的对映体酯交换、酯合成作用,因其中心的不对称结构,能够很好识别不同的对映体,进而催化其中的一个消旋体发生反应生成另外的化合物,达到拆分的目的。

苯乙醇的生产工艺

苯乙醇的生产工艺

前言β一苯乙醇,又名2一苯乙醇,是一种具有温和玫瑰香味的无色粘稠液体[l],是一种多功能的精细化学品[2],已被广泛地用于配制食品、烟草、肥皂及化妆品香精P1。

就世界范围来说β一苯乙醇虽然是一个小吨位产品,但由于它具有淡雅、细腻、持久、玫瑰香味的芳香族香气,因此广泛应用于香水、化妆品、食品等行业,此外2-苯乙醇在医药中间体及精细化工等行业也有重要的开发价值。

(又名2一苯乙醇,PEA)是一种具有玫瑰花香的芳香醇,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烟草和日化用品等产业中。

8-苯乙醇是芳香族化合物中最重要的香料品种,自1876年Radziesewski合成β一苯乙醇以来,因它具有淡雅细腻的玫瑰香味,且其香气轻柔甜和,应用逐渐广泛平[3]。

β一苯乙醇可用于玫瑰、焦糖、蜂蜜和其它果香型食品香精及各种酒用香精和烟用香精的配制,也是玫瑰和其它植物风味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对碱的稳定使得它能专门地用于肥皂香料中,在食品中常常添加微量的β一苯乙醇以增强其香味,例如软饮料、糖果、饼干等。

β一苯乙醇具有用量少、作用大的特点[4],目前它在全球的使用量仅次于香兰素[5]。

β一苯乙醇作为杀菌剂已在医药行业中应用多年,浓度介于2一3创L的β一苯乙醇能完全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例如β一苯乙醇被认为是细菌细胞内大分子物质合成的抑制剂[6],它能通过特殊的作用机制抑制了大肠杆菌中蛋白质和RNA的合成[7-8]。

另外,β一苯乙醇还具有重要的药用研究价值,如它是人与动物神经活动中的重要物质[9-10]。

β一苯乙醇是生产其衍生物的重要原料,它的酯、尤其是乙酸苯乙醋,也是具有很高价值的香料物质[11]。

在我国β一苯乙醇主要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烟草和日化用品等产业中如:饮料、面包、饼干、口香糖等。

尽管中国β一苯乙醇发展很快,但与国际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一是总体上装置规模小,设备简陋,自动化程度低;二是产品质量较低,高档次产品例偏小;三是整体工艺技术水平低,尤其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几乎是空白。

苯乙醇的制备实验报告

苯乙醇的制备实验报告

苯乙醇的制备实验报告
《苯乙醇的制备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加成反应制备苯乙醇,并通过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进行表征。

实验原理:苯乙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以通过苯和乙烯的加成反
应得到。

在实验中,我们将苯和乙烯加入到反应瓶中,加入氯化铝作为催化剂,进行加成反应,得到苯乙醇。

实验步骤:
1. 在干燥的反应瓶中加入苯和乙烯,然后加入氯化铝作为催化剂。

2. 将反应瓶密封,并在温水浴中进行加成反应。

3. 反应结束后,用水稀释混合物,然后用饱和氯化钠溶液进行萃取。

4. 将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然后用蒸馏法得到苯乙醇。

5. 用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得到的苯乙醇进行表征。

实验结果:
通过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分析,确认了得到的产物为苯乙醇。

红外光谱显示了苯环和羟基的特征吸收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也证实了产物的分子结构。

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成功地制备了苯乙醇,并通过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

这为进一步的有机合成提供了重要的中间体,并且为化学研
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总结:
本实验通过加成反应制备了苯乙醇,并通过现代分析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


一过程不仅加深了我们对有机合成反应的理解,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制备
苯乙醇的方法。

希望通过这样的实验,能够激发更多的学生对化学研究的兴趣,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天然苯乙醇合成工艺

天然苯乙醇合成工艺

天然苯乙醇合成工艺天然苯乙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在化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一种以天然苯乙醇为原料合成的工艺流程。

天然苯乙醇是一种天然存在于植物中的化合物,具有芳香气味和杀菌消炎的功效。

它可以通过植物提取物或化学合成得到。

在本工艺中,我们将以化学合成的方式来得到天然苯乙醇。

合成天然苯乙醇的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苯环开链、羟基化、还原和分离纯化。

苯环开链步骤是通过对苯环进行裂解反应来实现的。

一般常用的方法是在高温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将苯环中的一个碳-碳键断裂,形成苯环开链的中间体。

接下来,中间体经过羟基化反应,即在苯环开链的基础上,引入羟基(-OH)官能团。

这一步骤通常使用氢氧化钠(NaOH)或氢氧化钾(KOH)等碱性催化剂,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

然后,在得到羟基化产物后,需要进行还原反应,将羟基(-OH)官能团还原为氢(H)官能团。

为此,常常使用还原剂,如金属钠(Na)或金属铝(Al)等,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反应。

得到还原产物后,需要进行分离纯化,将目标产物天然苯乙醇与其他副产物进行分离。

常见的分离方法包括蒸馏、结晶、萃取等。

总结起来,天然苯乙醇的合成工艺包括苯环开链、羟基化、还原和分离纯化这几个步骤。

这个工艺能够高效地合成出天然苯乙醇,为其在医药、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材料。

为了进一步提高合成天然苯乙醇的效率和产量,我们可以优化反应条件、改进催化剂的选择和设计更高效的分离纯化方法。

同时,还可以进行工艺改进,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

天然苯乙醇合成工艺是一项重要的有机合成工艺,通过苯环开链、羟基化、还原和分离纯化等步骤,可以高效地合成出天然苯乙醇。

这个工艺的优化和改进将有助于提高产量和质量,并为天然苯乙醇的广泛应用提供更好的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硼氢化钠还原苯乙酮合成外消旋体1-苯乙醇
背景知识:背景知识:薄层色谱,柱色谱,外消旋体,手性HPLC的使用
准备实验:用丙酮洗涤搅拌头和50 mL烧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硼氢化钠还原苯乙酮合成外消旋体1-苯乙醇的反应原理和实验方法;
2.掌握采用TLC(薄层色谱)监测反应过程的方法;
3.进一步掌握柱色谱分离提纯方法;
4.学会采用手性HPLC分析外消旋化合物。

二.反应原理
三.仪器与试剂
玻璃仪器:烧瓶,量筒,锥形瓶,分液漏斗,层析柱,层析缸
药品和试剂:苯乙酮,硼氢化钠,柱色谱硅胶(200-300目),乙醇
四.实验步骤
1. 在50 mL烧瓶中加入硼氢化钠(0.38 g, 10 mmol)和乙醇(10 mL),机械搅拌(中速搅拌)。

将苯乙酮(1.2 g, 10 mmol)溶解于1 mL乙醇,在冰浴条件下缓慢加入至前悬浮溶液中(控制冰浴温度低于10 ℃)。

滴加完毕后,移除冰浴,室温搅拌。

2. 室温反应0.5小时后,采用薄层色谱板(TLC)监测反应体系中原料的反应程
度(展开剂为V
石油醚/V
乙酸乙酯
= 8/1)。

当原料消失后,将大部分乙醇蒸干,然后
加入乙酸乙酯(20 mL)和10% HCl水溶液(15 mL)萃取。

有机相用10 mL 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萃取后有机相中加入4.0 g无水硫酸钠干燥。

3. 过滤,浓缩,剩余物湿法上样过柱(20 g硅胶/1 g粗产品)。

经硅胶柱层析(洗
脱剂:V
石油醚/V
乙酸乙酯
= 4/1)分离纯化。

4.采用手性HPLC分析消旋化合物:分离条件-Chiracel OJ手性柱; 流动相正己烷/2-异丙醇= 95/5); 温度(室温); 流速(0.5 mL/min); λ =254 nm。

思考题:
1.请介绍其它制备外消旋1-苯乙醇的方法。

2.苯乙酮和消旋体1-苯乙醇在TLC板上的Rf值(展开剂为V
石油醚/V
乙酸乙酯
= 8:1
和4:1),本实验条件下消旋体1-苯乙醇在HPLC的保留时间?
3.如果采用氘代硼氢化钠,还原产物应该是?
4.推断1-苯乙醇的大概核磁共振氢谱谱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