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师实用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师实用教学课件成功的课件可以自如的将快速的内容放慢,缓慢的内容放快,小的变大,大的变小。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师实用教学课件,期望对您有所帮助!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师实用教学课件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操纵自如、交_、挺拔、桥梁、小艇、威尼斯、静寂”等词语。

2.朗诵课文,背诵课文前四个自然段。

3.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特殊的地理风采、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遭到酷爱大自然与酷爱生活的教育。

4.领会抓住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小艇的特点和它在威尼斯水城中的作用。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操纵自如、交_、挺拔、桥梁、小艇、威尼斯、静寂”等词语。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3.学习课文第二段。

教学进程:
一、启示谈话,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篇课文,题目叫做《威尼斯的小艇》。

(板书:13威尼斯的小艇)学生齐读课题。

2.简介威尼斯。

(出示部分彩色幻灯片)。

威尼斯在乎大利的东北部,是世界的旅行胜地。

这座城市由118个小岛组成,连接这118个小岛的是117条水道。

有401座姿势各异的桥梁,横跨在117条水道上。

威尼斯的市内没有马路,没有汽车和自行车,船是市内惟一的交通工具。

3.针对课题,提出问题。

从题目看,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小艇)。

作者抓住了小艇的哪些特点呢?小艇在威尼斯水城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布置预习
1.自学生字新词。

2.想想威尼斯小艇的样子,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艇和威尼斯人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

三、检查预习情形
1.指名读字词。

出示写有6个生字新词的幻灯片。

让学生自己说说哪些生字容易写错。

2.指名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要求:边听边想,威尼斯的小艇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3.指名回答: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威尼斯的小艇?
使学生知道,“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水上交通工具”,“小艇是什么样儿的”,“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小艇和威尼斯城市的关系密切。


4.根据以上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讲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

第二段(第二、三自然段),讲威尼斯的小艇是什么样儿的。

第三段(第四自然段),讲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第四段(第五、六自然段),讲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干。

四、学习知道第二段
1.图文对照,认真默读第二、三自然段。

(出_尼斯的小艇的幻灯图片)。

要求:边读边想,小艇是什么样儿的?
2.指名回答:“小艇是什么样儿的?”
3.通过作者对小艇的样子生动地描写,威尼斯的小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练习朗诵第二、三自然段。

进一步体会小艇的美及乘船游玩时的快乐感受。

5.教师小结
作者通过仔细视察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并用比喻句进行描写,这样就把小艇的样子写得更加具体、形象、生动。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背诵课文前三个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连续学习课文,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特殊的地理风采、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遭到酷爱大自然与酷爱生活的教育。

2.领会抓住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3.朗诵课文,背诵前四个自然段。

教学进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检查生字词语。

2.威尼斯的小艇是什么样儿的?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
3.背诵课文前三个自然段。

二、学习知道第三段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摸索:“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作者抓住了哪些方面来突出“特别好”的?边读边在书上勾画。

2.指名回答: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课文是怎样具体说明的?
3.指名读第四自然段,体会朗诵语气。

三、学习知道第四段
1.默读第五、六自然段,出示摸索题:
(1)小艇和威尼斯城市的关系密切,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2)认真体会课文的最后两句话,说明了什么
2.小组讨论。

3.检查学习情形。

4.教师小结:
威尼斯人的生活处处离不开小艇,(板书:生活关系密切)只有在大大小小的船都停靠在码头上的时候,威尼斯才静下来。

)
5.小艇和威尼斯人的生活这样密切,是什么原因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出答案吗?用由于……所以……的句式说一说。

四、总结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师实用教学课件2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知道,知道像狼一样的坏人,他们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要善于识破坏人的甜言蜜语,不受其蒙骗。

2、学会本课生字词。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学重点
1、分析狼的表现的变化,认识狼狡猾、凶恶的本性。

2、知道老山羊几次说话的意思,弄清老山羊是怎样逐渐识破狼的本来面目的。

教学难点
1、分析狼的表现的变化,认识狼狡猾、凶恶的本性。

2、知道老山羊几次说话的意思,弄清老山羊是怎样逐渐识破狼的本来面目的。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课文录音带、课文挂图、分角色朗诵的头饰。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

2、初步浏览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知道词语的意思。

教学进程
一、引入新课
狼是怎样的动物?请你谈谈自己的认识。

今天我们来学习严文井爷爷的寓言故事。

(板书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指导学生自学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画出不知道的句子和词语;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都读懂了什么?
2、检查学生生字新词的自学情形。

读一读,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汇报不知道的词语,讨论解决。

3、检查课文的朗诵情形
指名分小节朗诵,要求:读准字音,特别是新学的生字和多音字的音。

4、理清文章的脉络
边读边想,课文写了狼和山羊的哪几次对话?并动笔画出具体的段落。

全班交换反馈。

5、组内讨论,发表见解
你觉得这篇课文中写的狼是一只怎样的狼?你又觉得这里的羊是一只怎样的羊?
三、学习小结
通过初步浏览课文,同学们对这个故事中写的狼是一只怎样的狼,羊是一只怎样的羊,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你们是怎样看出来的?你们的看法对吗?我们下节课再深入地学习,加深对狼和羊的认识。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知道,知道像狼一样的坏人,他们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要善于识破坏人的甜言蜜语,不受其蒙骗。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学重点
1、分析狼的表现的变化,认识狼狡猾、凶恶的本性。

2、知道老山羊几次说话的意思,弄清老山羊是怎样逐渐识破狼的本来面目的。

教学难点
1、分析狼的表现的变化,认识狼狡猾、凶恶的本性。

2、知道老山羊几次说话的意思,弄清老山羊是怎样逐渐识破狼的本来面目的。

教学进程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文我们连续学习14课文《会摇尾巴的狼》。

请大家打开书回想一下: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这个故事借助狼和第、老山羊的几次对话来写的。

二、深入讨论,分析形象
(一)知道第一次对话内容。

1、比较句子,说说有什么不同
狼掉进陷阱里,爬不上来。

狼掉进陷阱里,怎么爬也爬不上来。

第二个句子加上“怎么爬也”,表示爬了好屡次都不成,没有办法爬上来。

2、结合上下文,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老山羊从这里途经,狼连忙招呼说:“好朋友!为了我们的友谊,帮帮忙吧!”(狼为何连忙打招呼?狼是老山羊的好朋友吗?它为何这样说?)
3、老山羊听了狼的话,怎么想的?怎么说的?(不知怎么回事,问。

)
(三)提问:狼几次说自己是狗,都是在什么情形下说的?(狼三次说到自己是狗。

)指名朗诵有关句子。

1、我是又虔诚又驯良的狗啊!
2、我是狼狗,所以有点像狼。

我的性情温顺,跟羊特别亲。

3、我的的确确是狗。

不信,你看我还会摇尾巴。

分别说说狼每次都是在什么情形下说的。

第一次,狼见老山羊很厚道,听到招呼就停下来,便趁他不了解情形时说自己是“又虔诚又驯良的狗”。

提问:这一次狼共说了几句话?为何这么说?
这次共说4句话,狼装出一副又老实又可怜的模样。

第一句:先用一个反问句,说明他和羊早就认识,显得彼此很亲热。

第二句:再用一个感叹句,表明自己是狗,是羊的好朋友。

虔诚为主人尽心尽力。

驯良——温柔、仁慈,听从主人使唤。

第三句:用救小鸡的慌言标榜自己的大胆、仁慈,以欺骗老山羊的同情。

绝不犹疑——犹疑,拿不定主张。

毫,一点儿。

绝不犹疑是一点也不迟疑的意思。

课文里狼说自己在救鸡时丝毫没有迟疑,主张一下子就拿定了。

第四句:恳求老山羊对他发发善心。

仁慈——心肠好,纯洁正直。

提问:通过这几句话,你看出了什么?先指名朗诵,后回答。

可以看出狼的伪善和狡猾。

提问:老山羊听后,为何说:“你不像狗倒很像狼!”
老山羊看到了狼眼的凶光。

怎么知道的?
1、老山羊说之前“看了狼几眼。


2、老山羊说后,狼连忙半闭上眼睛。

第二次,狼听老山羊说自己“很像狼”,忙“半闭着眼睛”以粉饰狼眼的凶光。

还用“狼狗”来辩解,接着又是讨好,又是宣誓。

课文中用“……”表示什么?表示狼还想说下去,只是被老山羊打断了。

老山羊为何打断狼的话?
老山羊看出狼的狡猾,不像狗那样老老实实。

指出狼是在用“甜言蜜语”骗人。

第三次,是狼见老山羊识破了他的甜言蜜语,想用摇尾巴来证实自己的的确确是狗。

的的确确——完全确切,课文中是指狼用来说自己是真正的狗,没有一点假。

(会不会摇尾巴是狼和狗的一个显著区分,狗的尾巴比较灵活,柔软,可以上竖或下垂,摇起来很轻松;而狼的尾巴较硬,很难摇动。

)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师实用教学课件3
教学目标:
1、独立学会课文中显现的10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知道“煮书、消化、品味”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朗诵课文,分角色朗诵课文;
3、通过对煮书的知道,引导学生紧扣爷爷的话,抓住关键词帮助学生知道课文内容。

帮助学生养成积存和运用关键词语的习惯,培养会读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习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知道“消化”,“品味”等词语的意思。

注意小作者思想感情的的变化“惊奇”“疑问不解”“豁然开朗”,通过此线索,读出课文中小作者的语气。

2、知道“煮书”的含义;
教学难点:
知道“煮书”的含义;知道读书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应学习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进程:
一、激趣导入,目标转化。

教师板书课题,指明读题。

质疑:同学们你们看了课题之后有什么感受?
(学生质疑,煮书真的是把书拿到锅里去煮吗?)
师: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自主学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诵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找出不知道的词语,并作记号。

2、汇报自学预习情形。

A出示生词:
文章、品茶、食粮、所以、语文、犯愁、煮书、火锅、杜甫、诵读、否则、牢记、妙词、佳句、一篇文章、疑问不解、豁然开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查字典,知道词语的意思。

(教给学生,通过查字典了解词意的方法。

)
4、小组合作,分段朗诵全文。

5、自由读,摸索: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知道的?请做上记号。

6、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想边画。

三、学习课文,品读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学生朗诵第一自然段。

看图知道:苍劲有力(苍老挺立)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读好,“我”觉得惊奇,疑虑的语气。

3、全班朗诵此段。

四、指导学生写字。

1、明确读词,复习要写的辽。

文章、品茶、食粮、所以、语文。

2、教师范写。

请学生点评。

3、学生独立练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分别指7名学生朗诵本课的7个自然段。

(读后请全班的同学评一评)
二、品词析句,体会感悟。

1、学习课文第
2、
3、4自然段。

A指名学生朗诵“我”和爷爷的对话。

重点知道: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取呀!
(现场查字典,选义项;把选出的意思抄在书上)
“消化”—食品在人或动物体内,经过肠、胃的作用,变为能够被机体吸取的养料。

B小级讨论:本课的“煮书”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全班学生,反复朗诵第4自然段。

找出有关的语句划下来。

(能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熟读透不可。

)
“品味”——咀嚼和品味,深层次的感悟,细细品位是为了深入浅出的知道。

C同位合作,反复朗诵品味爷爷说的话。

2、学习课文第5、6、7自然段。

A分角色朗诵第5、6、7自然段。

B师:大家想重点煮哪一段?(第六段)
C指名读一读,第六段。

说说读后有什么感受?
3、分角色朗诵课文。

A分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一个同学读“我”,一个同学扮爷爷,其他同学扮旁白。

B请小组全班交换展现。

C评读。

进一步知道课文内容。

知道得好才会读得好。

D全班分角色朗诵。

三、拓展提高,课外延伸。

1、在小组内交换各自的读书方法。

2、推荐读书方法:
毛泽东:三复四问,不动笔墨不读书。

鲁迅:既要泛览,又要专心,”活读”和”参读”
华罗庚:慢工夫打基础,厚薄读书法
3、课后收集有关读书,学习方法的名言警句。

板书设计:
6.煮书
告知我什么是煮书:读书读透
爷爷---------→
怎么煮:读课文
四,预习作业
1、读第六课三遍,会认,会写课后生字。

2、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划出文中你觉得好的词或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师实用教学课件4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字,认识7个字。

学习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存,知道“高低不平、曲折、昼夜不息、勇往直前、奋斗”等词语。

2、确流利的朗诵课文。

背诵《唱歌的小河》。

3、过课文的学习,了解日记的格式,感受文中小作者好读书和读到好书的欣喜,以及从好书中所感遭到的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对自己的影响。

教学重点:
知道《唱歌的小河》,体会作者读诗的感受。

教学难点:
了解日记的格式,学写读书笔记。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或小黑板。

2、名好读书的孩子潭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一、#课件# 导语
书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指名学生谈。

)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由于它让我们获得知识,遭到启发。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一个小朋友在日记中写下了他读书后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完后同桌合作识字。

2、出示生字卡片或小黑板,指名学生领读生字并扩词,教师提示重点。

3、再读课文,找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4、出示句子练读。

5、分组齐读课文,注意将课文读流利。

6、默读课文,质疑问难。

三、课堂练习
1、学生说说生字书写的难点。

2、学生练写,教师相机提示写字姿势和占格、运笔要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通过读书我们发觉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和捷克我们就通过读书来解决我们发觉的问题。

二、品读课文
(一)品读《唱歌的小河》
1、自由挑选爱好的部分多读几遍,摸索相干的问题;同桌交换。

第一节为何此事歌声会更加嘹亮?
第二节为何小河爱好在高低不平的路上放开喉咙歌唱?
第三节为何在曲折不平的道路上唱出的歌声更雄壮?
2、反馈学生自学情形,通过引导学生想像小河会想些什么、会唱些什么;知道“曲折”等重点词语来指导朗诵,体会小河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

3、尝试背诵《唱歌的小河》
(二)“我”为何爱好《唱歌的小河》这首诗?抓住“昼夜不息”等重点词语指导学生朗诵第三自然段,知道读好书使人受益的道理。

(三)“我”为何谢谢丁伯伯?引导学生联系全文摸索,明确一是丁伯伯送我这么好的书,二是读书使我受益,三是我好读书。

三、结语
1、学了这篇课文,把你想说的话写在书上作为你的读书格言。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要想从书中获得财富。

得靠我们多读书、读好书,和书交朋友。

四、拓展
鉴戒本文的写法,介绍给你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板书设计:
日记一则
勇往直前
读书好
读好书
好读书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师实用教学课件5
一、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结合作文提示,让学生掌控日记的格式、内容,明白写日记
就是把一天的见闻真实、明白、通顺地记录下来。

2、将今天来上公布课的事情依照开始、经过和结果记下来,要写出自己的
所思所感,写成一篇日记。

3、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写日记的爱好,培养学生学会视察身边的人、事、
物,养成爱视察、善摸索、勤动笔的好习惯。

并逐渐培养自己写日记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真实、明白、通顺地记录所见所闻。

三、课前准备
教师日记本、关于日记的儿歌、“记录我的一天”表格(教案后附表和日记) 教学进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我自己一本日记本),小朋友,想不想听听这里的文章?《趣味童言
》《早餐的故事》
2、说说听后感受
3、出示儿歌《日记》
日记并不难,生活是源泉。

一天中的见与闻,自然界中的风与雨……
大大小小事,喜怒哀乐天天记,
我手写我心,常写手必顺。

日记莫偷懒,勤写天天练。

4、师:日记是我们的知心朋友,是倾诉对象,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写在日记
本中,坚持下去,你会变成一个仔细的人,偶然翻看日记会给你带来无穷的乐趣,也会使自己的习作变得有声有色。

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日记。

二、慧眼找茬
1、出示:习作6和习作7,学生对照摸索:日记与我们以前写的作文有什
么不同?(学生摸索后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
(1)格式不一样:日记的第一行要写上某月某日、星期几以及天气情形,然后再写正文。

用笔在语文书中画出来,全班来读一读。

(2)指导生分别在作文纸上和条纹纸上写一写。

指导写日期,天气的格式,强调漂亮美观,一样开头空2格,每写一个内容空一格。

2、读文品趣味
(1)再读读这一则日记,把你觉得特别有趣的地方画出来多读几遍,想想为何这样写就有趣?
(2)小组里交换。

(3)指名说说为何这样写就有趣?
从“我”抓鱼的动作描写、小鱼的机警、捉鱼的心情引导学生回答
抓住:逼进、舀进、抓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一挺身、滑到、水溅了我一头一脸、哭笑不得等词进行体会
板书设计:真实明白通顺
三、迁移运用
1、拿出“记录我的一天”表。

2、提炼题材:看表格回想生活场景,肯定你觉得特别有趣或者挺成心思、值得写下来的事情。

3、将事情的进程详细写出
4、给你的日记加一个开头,不要太复杂。

5、针对这件事谈谈感受,说说想法。

既是给文章加个结尾。

6、学生练写。

四、指导自己修改:
根据提示自己修改:
1、第一遍:疏通句子,改错字
2、第二遍:添加运用好词。

3、第三遍:修饰句子,如添加比喻句等。

4、第四遍:自读全文,整体修改。

5、第五遍:同位互读,找出2-3条有点,指出不足之处,再次修改。

附:
记录我的一天
序号时间事情进程(简单地记录事情的进程)
日记:
趣味童言
贝贝今年5岁,是个非常顽皮得男孩,以下全是他说出的话: “喂,老板,香蕉多少钱一斤,少点行吗?先让我尝尝吧!”“妈妈,你看月亮随着我走。


“妈妈,你看我多厉害,我到哪儿风就到哪儿,还不刮我。

”“在家好无聊,都快把我闷死了,我们下去玩吧!”
“不要给我犟嘴,犟嘴无能。


“爷爷,给我买个面包把,没带钱不要紧,反正都是熟人!”听了这些话,有什么感觉?
早餐的故事
昨日早餐
贝贝:妈妈,我不想吃鸡蛋.
妈妈:不行,鸡蛋很有营养,吃了鸡蛋数学能学好.
爸爸:对啊,一定要吃鸡蛋的.
妈妈:我问你:1+1=?
贝贝:(顽皮的说)不知道啊?要不等于3
爸爸:你看,都是由于没吃鸡蛋的原因,不会了吧!
(贝贝无意识地拿起了鸡蛋)
贝贝:我哪不会,等于2吗.
妈妈:你看,鸡蛋都厉害,只拿得手就回答对了.赶忙吃吧! 贝贝一愣,看了看手里.立刻笑了.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师实用教学课件到此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