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钢铁公司新建项目配套110KV工程土方开挖施工技术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照钢铁公司新建项目配套110KV工程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编写:
审核:
批准: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日钢新建项目配套110kv变电站总承包工程施工项目部
二〇一三年六月二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编制依据 (3)
三、地基土方开挖施工准备 (3)
四、地基土方开挖工期 (4)
五、土方开挖顺序 (4)
六、基坑排水措施 (4)
七、土方开挖质量保证措施 (4)
八、质量控制措施 (5)
九、主要管理措施 (5)
十、土方开挖安全措施 (6)
十一、预防坍塌事故的应急措施 (7)
一、工程概况
日照钢铁有限公司新建项目配套110kv变电站总承包工程由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承包,项目位于固废厂南侧,主要实物工程量有:日钢新建项目配套110kv变电站工程(含地基处理).开挖范围:长60M,宽25.5,深-2.6M~-3。
7M。
二、编制依据
(一)施工图纸和地勘报告
1、根据设计施工图纸
2、根据地勘报告提供参数
3、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二)规范、规程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5、《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三、地基土方开挖施工准备
(一)施工前的技术准备
施工前详细研究勘察报告,向建设方索取基坑及基坑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管线、道路的详细资料,特别注意降水井、护坡桩位及土钉所占有的空间与基坑周边地下管线或建筑物基础的关系,避免发生事故。
在基坑开挖之前,场内所有的红线桩及建筑物的定位桩,全部要经有关部门测量核准,必须查明基槽周围地下管网设施和相邻建筑物的相关距离。
平整场地:设备进场前进行场地道路、料场、井点及排桩部位场地平整、压实,以便于钻机车架在场地内移动、钻机能平稳、安全进行成孔。
基坑开挖前根据施工图勘察报告提供的参数进行放坡。
根据边坡土质情况确定基坑开挖放坡坡度。
施工现场的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的照明,通过用钢管架子架高,架子高度不低于2.5米,按要求安装照明灯具。
(二)施工机具、材料准备
本工程土方开挖采用机械挖装,自卸汽车外运,采用挖掘机1台,自卸汽车5辆。
四、地基土方开挖工期
土方开挖工期: 2013年4月26日开始场地地表物的清理,为地基处理桩基施工提供作业面。
2013年6月2日开始场地降水施工,2013年6月6日开始基础开槽开挖,2013年6月10日~2013年6月11日完成桩基试验检测,2013年6月12日开始基础垫层混凝土浇筑。
五、土方开挖顺序
(1)按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先内后外,先基础后主体;建筑与安装配合的施工程序安排分区流水作业,以求劳动力、施工机械和主要材料的均衡投入,保证施工进度。
(2)施工部署
狠抓土建,确保其他:前期狠抓土建工程施工,保后期其他项目施工。
根据本标段特点,土建工程以综合楼施工为重点,力争以最短的时间完成综合楼施工,为后序设备的安装创造条件。
六、基坑排水措施
基坑降水及明排水:开挖施工前进行场地降水,采用20个降水井降低场地水位,确保基础开挖干地施工。
对本基坑,开挖后配合采用基底四周设200×200的明沟,钢笼集水坑,利用污泥泵将积水排至基坑外全场排水系统的明排水方式进行排水。
七、土方开挖质量保证措施
1、土方开挖与基坑支护施工同时进行,现场安排为流水施工作业,允许在距离四周边
坡8~10m的基坑中部自由开挖,与分层作业区的开挖相协调。
2、土方开挖施工中,严防边壁出现超挖或边壁土体松动。
机械开挖将与人工清坡相结合,保证边坡平整、坡度符合要求、表面无虚土。
3.基坑周边5m范围内不宜堆放土方、建筑材料。
重型机械不宜在坑边作业,土方运输车辆尽量不沿坑边行驶,如不可避免应进行核算,对重型机械可考虑设置专门平台或深基础等。
八、质量控制措施
1、严格按照土方开挖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施工;
2、开挖时注意保护桩基,严禁机械碰撞桩基,桩基周围50cm范围内采用人工淸挖;
3、严格按照设计轮廓线开挖,减少超欠挖。
九、主要管理措施
1、安全管理及防护技术措施
因本工程建筑面积较大,工地设专职安全员,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及各种安全教育活动,由项目部组织有关部门对现场进行经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时组织人员整改,保证无重大事故。
场内按各阶段施工情况在进出口和危险区挂宣传画,色标,标牌及标语,各种防护部位防护到位。
各种标牌应挂齐,并挂在醒目的位置处。
2、基坑的防护:
1、土方开挖要探明地下管网,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2、在距坑边1.0米周围用Ф48钢管设置防护栏.基坑上口边3米范围内不许堆土,堆料和停放机具。
各施工人员严禁翻越护身栏杆。
基坑施工期间设警示牌,夜间加设红色标志。
3、基坑外施工人员不得向基坑内乱扔杂物,向基坑内下传递工具时要接稳后再松手。
4、坑下人员休息远离基坑边及放坡处,以防不慎。
5、施工机械一切服从指挥,人员尽量远离施工机械,如有必要,先通知操作人员,待回应后方可接近。
6、施工的现场道路为混凝土地面,保持畅通,禁止堆放材料,设备。
7、施工现场内严禁大小便。
有意违反,加重处罚。
施工人员要节约用水,消灭长流水,长明灯现象。
8、施工现场的用电线路,用电设施的安装和使用必须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架设,严禁任意拉线接电.进行电、气焊作业必须由合格的焊工,电工等专业技术人员操作。
9、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必须按照施工现场管理平面布置图规定的位置停放整齐,定期进行保养,对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建立岗位责任制,做到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
环境保护措施
针对该工程所处的位置特点,结合我公司管理手册,程序文件规定,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环保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施工现场环保自我体系,做到责任落实到人。
对现场生产的噪
音,扬尘等污染采取以下措施,以减轻各种污染及噪音扰民。
(1)土方由合格的运输单位施工,在现场出入口设专人清扫车轮,并拍实车上土或严密覆盖,运载工程土方最高点不超过车辆槽帮上沿50cm,边缘不高于车辆槽帮上沿10cm,装载建筑渣土或其他散装材料不超过槽帮上沿,禁止沿途遗洒.
(2)对施工道路采取混凝土硬化处理,出入口处硬化路面不小于出口宽度,在出口处设置冲洗车轮的装置,并设专人负责.
现场环境卫生管理
(1)施工现场要设专人负责整理,保持现场整洁卫生.做到现场无积水,车辆不带泥沙出现场。
每天派人洒水清扫施工道路,绿化、美化施工现场.
(2)指定专人每天清理生活区、办公区,保证生活区、办公区的清洁卫生,做到无积水、无污物。
十、土方开挖安全措施
1、开工前要做好各级技术、安全交底工作,施工技术人员、测量人员要熟悉图纸,掌握现场测量桩及水准点的位置尺寸,同现场施工员办理验桩、验线手续。
2、开挖边坡土方,严禁切割坡脚,以防导致边坡失稳。
3、机械行驶道路应平整、坚实。
4、机械挖土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场地内。
挖掘机工作回转半径范围内不准站人或进行其他作业。
挖掘时,装载机卸土应待整机停稳后进行。
5、挖掘机操作和汽车装土行驶要听从现场指挥,所有车辆必须严格按规定的路线行驶,防止撞车。
6、基坑四周必须设置1。
5m高的防护护栏,并在东南角设置临时上下楼梯。
7、施工前要认真研究分析整个施工区域和施工场地内的工程地质和水文资料、临近建筑物或构筑物的质量和分布状况、挖土和弃土要求,施工环境及气候条件等。
8、施工前对参与本分项工程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安全宣传教育,组织职工学习《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并要求职工再生产中严格遵守。
9、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项目,防止挖方超过或铺填超厚。
施工现场应根据需要设置照明设置,在危险地段应设置红灯警示。
10、用挖土机施工时,挖土机的工作范围内不得有人进行其他作业,多台机械开挖,挖土机间距应大于10m,挖土应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破脚的危险作业。
11、基坑周边应设防护栏杆/板,人员上下要有专用爬梯,并悬挂安全警示牌.
12、运土道路的坡度、转弯半径要符合有关安全规定。
13、各项机械设备必须挂安全生产操作牌,安全警示牌。
14、特殊工种要持证上岗。
15、站在基坑边坡施工人员严禁互相嬉闹,同时要注意上下工作面人与人之间的安全性.
16、开挖过程中如发现滑坡现象(如裂缝、滑动等)时,应暂停施工,必要时,所有人员和机械要撤至安全地点,并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十一、预防坍塌事故的应急措施
为将安全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保护公司及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制定项目部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
1、按照我国伤亡事故报告的要求,发生事故以后,项目部应迅速向公司报告,并立即组织抢救,及时保护现场(需抢救伤员和防止事故扩大而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四小时内把事故经过逐级上报,如情况紧急或特殊施工点,可直接向企业领导和政府主管部门汇报以便及时落实抢救措施,并且要全力配合有关部门了解事故情况,提供有关资料和情况,接受检查.
2、一旦发生事故,如基坑、支模架坍塌、物体打击,项目部应不惜一切代价尽力抢救伤员,并迅速向分公司报告。
必要时请求相邻可依托力量援助.领导小组派专人联络、引导并告知安全注意事项.
3、对全工地进行安全防护的全面检查、整改、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复工.
4、现场抢救时要注意方式、方法,防止在危害因素未排除时盲目抢救,以免造成他人伤害。
5、现场发生事故后,还应特别注意稳定职工情绪,对全体职工进行防范教育。
6、认真执行国务院《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做好伤亡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严格执行“四不放过"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