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大学民国时期及在台“复校”后的通识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相提并论,但一套 比 较 完 整 的 西 方 近 代 教 育 体 制
却是从东吴大学诞生之日起便移植了过来.
东吴 大 学 初 办 时 期 (
1901-1927)
[
3]
38-86
,先 后
由三位美籍传教士孙乐文(
1901-1911 年)、葛 赉 恩
(
1911-1922 年)及 文 乃 史 (W.B.Nanc
收稿日期:
2019-05-06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在台‘复校’大学 与 原 民 国 大 陆 大 学 的 对 接 比 较 研 究”(
13YJA880028);湖 南 省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基
金重点资助项目“原民国大陆大学在台湾‘复校’后的教育发展经验及启示研究”(
12ZDB075).
表一东吴大学1909年课程大纲学生类别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文学俊士本国经学本国史学本国文学希腊史学罗马史圣经史及先哲格言形学英文本国经学本国史学本国文学欧洲中古史法国史圣经史及先哲格言八线学高等代数学植物学英文本国经学本国史学本国文学英国史美国史圣经史及先哲格言英文质学性学理学拉丁文本国经学本国史学本国文学圣经史及先哲格言英文伦理学宗教学理财学化学拉丁文格致俊士本国经学本国史学本国文学希腊史学罗马史圣经史及先哲格言动物学英文本国经学本国史学本国文学欧洲中古史英国史圣经史及先哲格言八线学高等代数学植物学英文本国经学本国史学本国文学圣经史及先哲格言代数形学质学天文学理财学本国经学本国史学本国文学圣经史及先哲格言微积学化学地质学理财学注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考察的一个重要侧面.
一 民国时期东吴大学及其通识教育
1879 年起,美国基督教会 重 要 差 会 之 一 监 理 会
先后在苏州创办博习书院(
Bu
f
f
i
ng
t
onI
ns
t
i
tuBiblioteka te)、宫巷书院(
Kung HangSchoo
l),在 上 海 创 办 中 西 书 院

(
Ang
l
o
GCh
1952 年中国大 陆 院 系 调 整,由 东 吴 大 学 文 理 学 院、
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 南 大 学 之 数 理 系 合 并 组 建 苏
南师范学院,同 年 更 名 为 江 苏 师 范 学 院.1982 年,
学校复名苏 州 大 学 (
Soo
chow Un
i
ve
r
s
i
t
y). 另 一 方
面,
1951 年,东吴大学于台湾省台 北 市 城 中 区(今 台
神学系,目的 在 于 培 养 传 教 工 作 的 完 全 合 格 的 学
2.
生.3.
医学系,目 的 在 于 指 导 和 培 养 学 生 的 医 学 和
外科的理论与实践 能 力.”[1]86 所 谓 的 “西 方 标 准”体
现在实际的操作中则是课程设置中重视数学、宗教、
英语和自然科学,采用英语教学等.“而大学课程之
摘 要:以东吴大学为个案,从“通识教育”的视角考察在台“复校”大学与民 国 时 期 大 学 精 神 的 延 续 与
发展问题.在台“复校”后,东吴大学通识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与民国时期一脉相承的品质,具体表
现为对通识精神与校训精神的传承与延续.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精神 向 度,东 吴 大 学 民 国 时 期 所 推 行
作为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基督教各教会在华开
办的 13 所大学之一,东吴大学在筹备之初便确定了
其“仿照美 国 大 学 堂 章 程”[1]85 的 定 位,
1900 年 颁 布
的«东吴大学校董会章程»中更是具体描述为:“这所
大学目前包括三个系科,
文学系,目的在于为中 国
1.
的年轻人提供按西 方 标 准 的 全 面 彻 底 的 大 学 教 育.
的以人格培养、文理贯通等为特征的通才教育及在台“复校”早期呈现出的通 识 精 神 对 当 下 教 育 具 有 重
要启示意义.但在比较中也不难发现,随着高等教育“专业化”倾向的出现,台湾东吴大学通识教育在实
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娱乐化、大众化等问题,从而违背了通识教育最初的“广博”“博雅”等初衷.
关键词:东吴大学;人格培养;通识精神;通识教育;精神向度
中图分类号:G649.
2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81(
2019)
04-0088-06
创 立 于 1900 年 的 东 吴 大 学 (
Soo
chow Un
i
ve
r

,
中文名为东吴大

堂,










s
i
t
y
学),是中国最早以 现 代 大 学 学 科 体 系 举 办 的 大 学.
则研究国史以及一切中国政治学术为本.”[1]101 即使
育理 念 也 通 过 学 生 对 西 方 文 明 的 接 触 潜 移 默 化
注).太乃需大书 院 者,美 国 南 省 最 大 之 书 院,国 文
无论从其学制、课程、设备、教学手段上看,东吴大学
在创立之初均不够完善,甚至在创办的第一年“还没
有固定的课程”,教学质量也不能与当时西方普通大
作者简介:熊龙英(
1983- ),女,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和现当代教育史.
第4期
熊龙英等:东吴大学民国时期及在台"复校"后的通识教育
89
于英文 者,悉 照 太 乃 需 大 书 院 (田 纳 西 大 学,笔 者
与“同时期西方大 学 相 匹 配”,东 吴 大 学 所 做 出 的 努
e)(
1922-
1927 年)担任校长.其中,第 一 任 校 长 孙 乐 文 认 为,
“教育不是简单地让一个人去了解一些或许多奇妙事
物,而是要教育人本身,发展他的人格,扩大他的道德
第 29 卷第 4 期
2019 年 12 月
湖 南 工 程 学 院 学 报
J
ou
rna
lo
fHunanI
ns
t
i
t
u
t
eo
fEng
i
ne
e
r
i
ng
Vo
l.
29.
No.

De
c
embe
r2019
东吴大学民国时期及在台“复校”后的通识教育

熊龙英,唐林轩,黄俊伟
(湖南工程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部,湖南 湘潭 411104 )
r
s
on)为 校 长,中 国 第 一
所民办大 学 东 吴 大 学 正 式 诞 生.[1]86 东 吴 大 学 最 初
在美国田纳西州注册为“在华之 中 央 大 学”,
1908 年
[
2]
87
.
7月变更英文名为“
Soo
chow Un
i
ve
r
s
i
t
y”
[
1]
51
.
1911 年,中西书院并入东吴大学
(一)基督教背景下的通识精神渗透
北市中正区)设 立 “东 吴 补 习 学 校 ”(非 正 式 大 学 ),
1954 年以“东 吴 大 学 法 学 院”之 名 复 校,恢 复 建 制.
1969 年,正式恢复“东吴大学”校名.
对东吴大学民国时期及在台“复校”后的通识教
育进行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早期大学精神在“复
校”大学中传承与 延 续 的 印 记,同 时,这 也 不 失 为 对
i
ne
s
eCo
l
l
ege).1900 年,监 理 会 决 议 以
宫巷书院为基础,在 苏 州 天 赐 庄 博 习 书 院 旧 址 建 立
一所 大 学. 该 年 12 月 制 定 校 董 会 章 程,推 林 乐 知
(
YoungJ.Al
l
en)先生(万国公报创办人)为董事长、
孙乐文先生(
Dav
i
dL.And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