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系统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管理系统文献综述
现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把人类社会推向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时代.这已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信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使其与物质能源一起并列为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这已在全社会达到共识。

随着对信息作为一种资源来管理的需求日益加强,信息研究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模式——信息管理。

计算机管理以其快捷高效的特点在很多领域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尤其是在繁复琐碎的物资设备管理中,计算机管理手段的这一优势更显得十分突出。

与传统管理方式相比较,设备管理系统能更加有效的进行信息管理。

设备管理系统应用数据库,对信息数据以数据库形式表示,更容易更新和管理。

传统的管理方式往往以表格的形式进行管理,一旦数据过于庞大,要对这些数据进行管理时,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很容易出错.由于现代信息化的普及化,因此现代信息化的设备管理模式很快取代了传统模式的管理方式。

在国外设备管理系统已经很普及,国外基本上到处可见企业学校医院等一些重要公共场合里的仪器设备管理都采用了信息化技术。

同国内相比较而言,国外的设备管理系统就是有效的融合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思想及企业设备现场管理实务,为资产密集型企业提供设备管理咨询服务与软件实施的全面解决方案。

设备管理系统能有效地规范企业仪器设备基础信息,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设备维修知识管理体系,实现设备的经济指标深度分析挖掘。

与国外相比,国内就没那么乐观了;在国内一些企业就是没有合理得运用设备管理系统,在一些观点和切实运用上没有跟上国际的观念,但同比以前相对的成效还是比较大的。

就比如目前的一些学校实验室设备自动化管理水平不是很高。

大多数学校实验室设备管理办法是设备采购进来以后,将设备的基本情况
和相关信息登记存档,然后将档案存档。

以后档案基本就没人维护,如设备位置变迁、检修情况、设备当前运行状态等信息根本不会体现在设备台帐上,即设备跟踪信息不能及时体现在设备档案上。

某些使用设备管理系统学校,对设备的跟踪信息即使能体现在设备档案上,但设备的缺陷处理及设备缺陷等功能没有实施,设备检修的备品备件情况和检修成本核算没有实现,学校实验室设备管理信息化仍处于较低水平。

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涉及的范围很广泛,比如在医学方面,实验室设备管
理系统是医学教育重要的物质基础,是不可缺少的硬件。

在学校机房应用方面,计算机实验中心由单一的微机实验室发展成了拥有DIY实验室、组成原理实
验室、多媒体实验室、网络技术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的实验中心。

计算机中心不仅只是为学生学习计算机服务,还成为了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实验设备日趋精密、复杂,设备价值在学校总资产中的比重日益上升。

因此,如何正确选购、管理、使用、维修和保养实验设备,是实验室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而我们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努力。

时间的变迁,不断会有新的事物产生,新的系统、新的问题。

实验室设备
管理不仅仅局限在学校中,社会上的大小企业也有自己的设备管理系统,来更合理的管理企业机器设备。

北京泰立化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创始人郦建国,在中国科学院电子所从事过十几年的研究工作,凭借其自身的技术优势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创办了泰立化公司.经过八年的努力,不断发展壮大。

目前此企业已经成为国内该行业的领头兵,市场份额达到了60%。

其公司开发的TL LAB2000 LIMS是为实
验室提供的一套符合国际规范的全面质量管理的解决方案。

针对实验室的整体环
境,围绕要素管理和配置管理设计,将实验室的设备管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
资源管理系统和质量管理系统及生产管理系统经计算机网络联接,实现对仪器、
样品、方法、数据、质量、通讯、人力、财物等实验室资源及相关资源的全面管
理。

TL LAB2000 LIMS它严格按照ISO/IEC GUIDE 25(1990):“校准和检测实验室资格的通用要求”及与上述规定一致的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CL)
《实验室认可准则》(CNACL201-99)和《实验室评审细则》(CNACL302-99)的规定,遵循GMP(优良的制造业管理规范)、GAMP和GLP(优良的实验室管理规范)、GALP(优良的实验室自动化管理规范)对实验室的要求;全面承担和实施所有具
备校验和检验能力的实验室的管理任务,对影响实验室质量的要素按照国际惯例
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全面管理和控制,与国际标准接轨。

TL LAB2000 LIMS根据ISO/IEC体系,综合了TQM中PDCA循环、工作流控制等先进模型,是一套在充分体贴客户的实际需求和作业个性的基础上,集实验室工作流程控制,自动数据采集与管理,质量检验与改进,数据审核与提交管理,
数据统计与分析,趋势分析与状态模拟,实验室管理自动化、智能化于一体的大
型应用软件。

该系统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

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组织了对于影响实验室质量的诸要素的全面管理和控制,形成人、机、料、法、环的闭环控制。

优化的工作流:将检测工作流进行规范和优化,既确保质量同时使样品的周转周期最短,目的在于帮助实验室将主
流工作,样品检测开展得有序和高效。

2.全环境的审计-—对质量的深刻理解:怎样才是一个完整有效的数据,仅仅
输入原始记录单中的记录够不够?TL LAB2000 LIMS基于对质量的深刻理解,通过审计再现样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为结果的检验提供切实有效的依据。

仪器信号的自动采集—-提高实验室自动化能力:通过对仪器信号的自动采集,提高实验
室的自动化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确保数据的真实有效。

3.智能:通过智能提示功能--任务接受时条件是否具备的自动判断和提醒、
样品周期的自动计算和提示、产品等级的自动判定、平行样结果误差的自动判定、
仪器应检的自动提示、数据的自动溯源等,帮助实验室遵照规章制度自动高效地
运行。

4。

自动: 仪器数据的自动采集、报表的自动形成等,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5。

方便:通过任务的友好录入、自动和快速的分工、批次样品的登记、批次数据的友好录入、一个按钮实现自动采集等为使用者着想的方便功能,让工作更
加轻松和愉快。

三、
现在高等学校的仪器设备是学校办学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是学校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几年来,学校对仪器设备的投资加大,仪器设备在学校固定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也逐渐加大,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1.系统由于欠缺合理的管理,造成仪器设备的大量流失。

学校的某些部门、单位将其占有的国有资产当着本部门的私有财产,将学
校的仪器设备随意投资、随意买卖。

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的一些部门兴办了部分集体性质的第三产业,其所用的仪器设备均属国有资产。

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也不进行成本核算,对于这些投入,学校既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有时还要反过来包其亏损,因而造成了资产的流失.
2.系统没有准确记录仪器设备的数据,使得设备浪费严重。

高等院校在旧体制下属于全额预算单位,资金由上级拨付,所以很少考虑
资金的利用效率。

各高校往往追求大而全、小而精的设施模式,造成同类设备重复购置、大型设备盲目购置,有些高校为了达到国家教育的某些评价指标,单纯追求数量和财产价值,而不考虑设备的拥有和使用情况,一些精密仪器不仅利用率低,而且还需要专门维护,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浪费。

另一方面,教学科研急需的设备又无钱购买.
3.系统不经合理的管理设备普遍老化破损,使得学校投入购买或者维修
的费用的财力加大。

多数高校的部分仪器设备已经该退役了,主要表现在精度低、耗电量大、
噪音大,但这些仪器设备还不能全部报废,否则学生的实验课无法开出.近年来,由于招生制度的改革,招生人数在逐渐增加,实验室的开发率在逐年提高。

尤其是理工科院校,新增许多与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专业,对仪器设备的
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却在平缓地增加、主要表现为仪器设备的报废速度大于新购仪器设备,另外维修经费投入不足,仪器设备无法改造、维修、更无法更新换代,结果部分实验室只能沿用内部部件老化、性能衰退的仪器设备为学生做实验。

因此,学校为了管理好实验室里的仪器设备就必需有一个强大的管理系统. 本课题可以为工作人员、资源调动等方面做出很大的功效,既可以省去开支,又方便快捷。

该系统的优势体现在于以下几点:
1、系统提供合理的并快捷的仪器设备购置计划和管理工作.
仪器设备的购置,要根据学校发展规划,专业设置以及各项工作的需要和
人力、财力等条件的可能,分别轻、重、缓、急提出年度购置计划.我国各高校普遍存在仪器设备投资不足的问题。

如何将有限的资金利用好,对每一项计划都要认真进行调查研究,且与各有关实验室及科研课题组进行研究协调,制定出全面可行的仪器设备物资的供应计划。

2、系统加强学校内部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确立三级管理体制
设备管理部门,管理员及使用者作为三级管理部门共同参与学校设备管理
工作。

改变过去由设备管理部门集中对全校的仪器设备管理的办法,将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纳入设备管理的主体地位。

各个使用单位应配备一名思想好,并具有一定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的人员担任设备管理员、管理人员工作应相对稳定。

凡是仪器设备的采购、人库、使用、报废、报表等工作都由设备管理员统一管理。

使用者在退休、离休、调离时都必须首先到单位设备管理处那里办理销帐交接手续,然后到院级相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才能办理离退休及调转手续。

另外,要经常对全体师生员工进行爱护公物教育,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各使用单位不得随意将仪器设备折卸、改装、借出及携带出校外,以确保仪器设备的三级管理制度落实到位.
3.系统加强仪器设备的使用及维修管理,
一切管理制度以有利于调动教学、科研人员及实验室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为
目的,使工作人员既有章可循,又要体现管理制度的严格性和权威性。

由于过去多年的管理模式,仪器设备购回后,只要帐、卡、物相符,再很少过问,跟踪服务少,对仪器设备的完好率、使用情况、功能开发缺乏监督管理,这给学校的科研、教学和科技开发工作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对各单位的仪器设备应实行专管共用,这样才能大大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学校应成立专门的、负责全院仪器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机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老设备需要维修、而高质量、高性能的新设备需要高素质、技术水平高的专业人员去保养和维修,这样才能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我们认为较切实可行的是我们应鼓励实验技术人员自己动手修理,这样既提高了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又为实验室节约了大量的实验费用,可一举几得。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是管理学校企业仪器设备
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该系统就是为了方便学校的教学设备进行统计及管理工作,提高学校的办公效率和设备可靠性,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尽可能的提高工作效率,可以节省人力物力的浪费,减少办公耗材,提高学校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1]周俊龙等.实验室设备管理教据库设计与开发【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9):48—49.
[2]许力文.加强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琼州大学学报。

2005(2):82-83.
[3] 求是科技.SQL Server2000数据库开发技术与工程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4]万华.De1plli 5编程实例与技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O.[5] 李光明,曹蕾,傅蓉.De1plli 6、0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冶金工业出
版社,200 .
[6]肖帆译.I)elhpi 6.0实用编程教程[M].北京:北京希望出版
社,2001. [7] 贾永红、数字图像处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OO6. [8] Maria Pctrnagi0ta B0sd0gianni、数字图像处理疑难解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O5.
[9] Dauid J.Kruglinski et a1.Vctt6.0技术内幕[M].北京:希望电子出
版社,1 999、104—197
[10] Jettrey Richter et a1.Windows高级编程指南[M].第四版.北京:清华
大学出版社,2002.216-393.
[11]刘君.SQL Server 2000中全文检索的使用IN].计算机世界报,第O3期.C1 6.2002、10.清华大学出版社
[12] 何咏明.VFP与Excel交互编程IN].计算机世界报,第o1期,C14、
C15、2003、1.清华大学出版社.
[13]霍淑华.实验设备分级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实验技术与管
理.1998.15(16).
[14]朱西桂,赵永俭.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新探.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5. [15]李玉兰.重点理工科学校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体会与思考.2002.19—4。

[16] 张志华刘云鹏.C#设计模式[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17] 罗鸿.ERP原理.设计.实施[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18]
Watts S.Humphrey.A Discipline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19]赵利,黄卫权.基于J2EE的通用设备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A].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1006—8937一(2003)07—0021- 04
[20] 林闯,单志广,任丰原.计算机网络的服务质量((1oS)[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1] Wang Yu,Zhao Oian—chuan.IP network simulation based on
NS2[J].Computer Applications and Software,2003,20(3):28— 29.71. [22] Li Fang-rain,Li Ren—fa,Ye Cheng—qing.Outputing and analyzing
the results of the network simulator[J].Computer
Engineering,2000,26(9):14—16,94.
[23] Liu Jun,Xu Chang—biao,Long Ke-ping.Network simulation discussion based on NS[J].Applications Research Of Computer.2002,19(9):54-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