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崔志强先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全科医生想到全科书法教师的培养
撰文:李文进
教师总是受人尊敬的职业,一种文质彬彬、气质儒雅的感觉总会给学生一种信任感,然而,作为传授书法艺术的教师,首先是艺术家的气质,然后才是文人的儒雅。
如果你走进北京北三环西路,马甸桥东的一处崔志强老师的工作室,你会眼前一亮,一种浓厚意味的书法大家的气质迎面扑来,竹清松瘦的面容、披肩卷曲的长发、银白飘逸的胡须,犀利敏锐的目光似乎都在告诉人们,书法家的范儿就应该是这样的。
在书法界篆刻,无人不知崔志强大名,然而,笔者在这里要以一名书法教育工作者的角度试着来读懂先生。
在如今大师满天飞的环境下,你似乎很难找到一个全面发展的书法家,即书法的“真、草、隶、篆”这四大类型的书体都能掌握的书家的确很难找到,不过,崔志强老师除了擅长篆刻、而且篆、隶、草、真书具佳,笔者尤推其金石篆刻和大草书。
先生的篆刻可谓书画界有目共睹,无需笔者在这里班门弄斧,但笔者要说的就是先生对中国书法教育的贡献不是谁都可以取代的,——先生创办了书法等级考试和注册书法教师等级证书的考级制度,这填补了书法界的一个空
白,我们都知道钢琴等音乐艺术门类都有考级,在此之前,唯独没有书法考级,其实,音乐和书法都是互通的艺术,有人说,音乐是流动的线条,书法则是静止的舞蹈,因此,书法考级的建立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书法艺术发展的必然,是一件载入史册的创举。
这给中国书法家协会找到了一个可以按书法艺术审美的原则去量化书法家的技能、为有序培养书法人才创造了教客观的量化标准和“法”理依据,并且一劳永逸地解决了书法水准高低的争议,可以说,有了等级证书基本上可以认定你具备相应的水准。
不然,在书法圈子外,你说他的字写得不好,凭什么?依据是什么?对于不懂书法的个人和相关机构,没有敲门砖无从知晓。
笔者通过走近先生的工作室、走进中书协北京书法考级中心,亲眼目睹这一套系统的、科学的、完备的书法教学体系之后,发现它并没有外界所误解的那种虚华,而是实实在在的书法教育,师资力量雄厚且货真价实。
对于在这里进修取证的书法爱好者和准备成为书法执业教师的人来讲,可谓全科培养,书法知识结构基本完备,这让笔者想起了国家启动全科医生的培养工程,又由此想到全科书法教师的培养,笔者认为,作为一名书法教师他应该是五体书皆能,且有一项专攻的看家本事即可。
一名书体全面的注册书法教师在教授书法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在接受培训之后避免了走弯路,可以直接步入书法大门之堂奥。
举个例子,培训中心的黄老
师在一所小学校进行为期十天的培训,学生通过这个完备的教学体系就可以在十天内使学生由不会到能够拿笔集字创作一幅四字幅的横幅或斗方,并且有模有样。
这一点令笔者感到非常惊讶。
毕竟,书法教学要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出成绩实在很难。
这不是一般人所能能感受到的难度,但有了这一套完备的人才培养模式,由难就易就成为一种必然。
再比如,教颜体楷书的老师遇到学欧体书法的学生想向你请教欧体的“钩”的写法时你不会怎么行呢?学生考倒老师的情况不能说不会发生,但总是被学生发难,人们就要怀疑你的执教能力了。
书法艺术是十分感性的一门艺术门类,如何能量化和科学化地管理和传播(这个问题曾经一直困扰着历代很多书法教育工作者)自然是非常值得探讨的一件事情,今天,当笔亲历到这些之后,由衷地想到了崔志强先生,我们书法界今后不应该忘记先生对书法所做的贡献。
并且应该站在先生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添砖加瓦地完善它,使书法、篆刻这门非遗艺术门类能够更加便利地传播它。
甚至可以说,世界上只要有华人的地方,我们就可以传播到哪里,因此,书法事业有了一个可以量化的标准和操作系统之后,更加有益于国学的继承和发扬,正如中心培训的黄老师引用梁启超的话所说的那样,“书法的传承事关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中国文化的存废事关书法发展复兴的程度,可以
试想,如果我们的汉字基础不存在了,儒家经典如何发扬?儒家学说如果到了难以为继的时候,我们的价值观从何谈起?因此,笔者认为,在响应本届政府的号召,复兴传统文化不发扬书法是徒劳无益的。
笔者相信,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梁启超提出这个观点是在针对有人建议汉字拼音化的基础上说的,如果真的抛弃了汉字,可能你我的子孙后代感觉自己是不是中国人恐怕都要怀疑了。
今后书法界应该急需要做的就是推动书法注册教师和书法等级考试成绩在国内外相关机构互认资质,夯实注册书法教师和书法等级考试的含金量,使之成为中书协书法考级中心的王牌项目。
2015年6月2日于心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