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数学论文让“情境教学”走进新课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情境教学”走进新课程
一、生活情境中“找”数学
新课程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目标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如在教学“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师:小朋友,你知道我们家乡有哪些风景区吗?
生1:天目湖
生2:南山竹海
生3:平桥石坝
师:这个星期天,学校准备组织我们小朋友去天目湖玩呢!怎么去呢?
生:可以坐车去。

师:现在,有三辆车,(示主题图)大客车45座,中客车30座,小轿车3座。

我们班小朋友坐哪两辆车去合适呢?
从而引出45+30,45+3。

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会是“活”的数学,有意义的数学。

本班有46人,我充分利用这一实际情境,从中发现数学问题,这样可以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课堂真正成了生活化的课堂。

二、在游戏情境中“玩”数学
低年级学生对大量的巩固练习不感兴趣,容易产生厌倦心理。

在教学中创设一些新颖的游戏情境,把练习的内容寓于其中,就能帮助他们从厌倦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唤起他们主动参与练习的激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学“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后,和学生一起玩猜数游戏。

师:老师心里想了一个两位数,你们来猜猜看。

生:23
师:不对,太小了。

生:90
师:不对,又太大了。

生:52。

师:再大一些。

……
然后学生四人一组玩猜数游戏。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知识源于活动。

在学完1—6的乘法口诀以后,和学生一起玩过山洞的游戏,请十位同学上前,两个两个把手举起,搭成山洞,五个山洞分别是“2”、“3”、“4”、“5”、“6”,其他小朋友分别代表1、2、3、4、5、6中的一个数字。

过山洞时,就将自己代表的数字和山洞上的数字相乘,如果算对了,就可以顺利地通过这个山洞,去过下一个山洞,算错了就回到座位上去背口诀。

又如,在教学认图形后,为学生每人准备了一块长方形饼干和正方形饼干,请学生吃饼干,看你能不能吃出一个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来。

学生们一个个都兴奋不已,兴趣盎然。

他们小心翼翼地啃着,啃出了一个个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甚至更多边的图形来。

还发现了只要啃掉多边形的一个角,就又能多出一条边来。

采用学生喜爱的游戏进行巩固练习,使原来枯燥乏味的数学练习充满了情趣,学生在亢奋的思维状态下进一步巩固了新知。

数学游戏带来的欢乐成为学生喜欢研究数学的巨大动力。

三、在问题情境中“思”数学
“学启于思,思启于疑。

”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创设问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

以比较38、46的大小为例。

师:哪个数大呢?你是怎么想的?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

(组内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生1:四十几比三十几多,所以46比38大。

生2:从小到大数,46在38后面,所以46比38大。

生3:46里面有4个十,38里面有只有3个十,4个十比3个十多,所以46比38大。

生4:46离0远,38离0近,所以46比38大。

师:你们听懂了吗?
生5:老师,我知道他说的意思,把数从0开始从小到大排起来,46离0远,就大。

我就势在黑板上划一数轴。

四、在实践情境中“用”数学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最终服务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学习有用的数学”,旨在说明要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是教育家陶行知的观点,他概括了“学以致用,然后知不足”的思想。

因此,教师要设法让学生的所学能够在生活中加以运用。

这就要求教师能做有心人,在教学完相应的知识之后,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些机会,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

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以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灵活运用数学的积极性。

如在教学了“认识人民币”以后,让学生回去跟爸爸妈妈一起去商店买东西,帮助爸爸妈妈和营业员阿姨算算帐,应付多少钱,实付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回学校后和其他小朋友们交流。

如此教学,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尽可能地把数学知识用到实践之中,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情境教学在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已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我们要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将小学数学改革落实到实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