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科普绘本《鼹鼠博士的地震探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科普绘本《鼹鼠博士的地震探险》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9月05日12时52分在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北纬29.59度,东经102.08度)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

记者从四川省地震局获悉,根据四川泸定6.8级地震灾害快速评估专报,此次地震最高烈度达到9度。

最近这一段时间工作和家里事情比较多,实在没有时间来打理公众号。

但是令人欣慰的是,诺宝的阅读基本上没怎么落下。

中午突然看到《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的新闻,正好周五就想给大家介绍一本关于地震的科普绘本,周五那天一直在整理图,没顾上发,今天正式给大家介绍。

书名叫《鼹鼠博士的地震探险》,作者是日本的松冈达英。

科普类的绘本有很多,但是科普和趣味性兼顾的却不多,而地震对大部分地区来说也不是经常性出现的自然灾害,这一类的绘本就更少了。

之前买过的加古里子的《地球的力量》这本书里也有一本关于地震的书,但是我觉得并不适合中国本土。

加古里子是日本的工学博士出生,加之日本岛又处于地震带,这本书主要从日本历史上的地震、日本所处的地理位置来阐述地震产生的原因,而且这本书科教性很强却缺少趣味性。

但是《鼹鼠博士的地震探险》就不一样了,这本书的作者虽然也是日本人,但是在讲述了几大板块的变迁,格局更大,书中还提到了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让中国人看后也非常亲切。

而且这本书还设计了一个非常萌的“鼹鼠博士”,用很生活化的实验来向小朋友们解释不那么好理解的自然现象,将科普和趣味相融合。

豆瓣评分:9.3
适合年龄:5-10岁
【作者简介】
松冈达英,1944年出生于日本新泻县长冈市,毕业于东京设计学院。

曾从事设计项目的工作,现在是一名职业的自然科学的插图工作
者。

凭借《精彩世界的大自然》(全五册)获得“厚生省儿童福利文化奖”,此外凭借《亚马孙的海王星头盔》获得“图画书日本奖”。

主要图画书作品有:《森林图鉴》、《海边图鉴》、《我的机器人大旅行》。

其插图作品有《自然图鉴》等书。

【内容简介】
地震啦!小男孩和小动物们都“咕噜咕噜”地掉进了鼹鼠博士的地震研究所。

接着鼹鼠博士带着小男孩和他的宠物狗开始参观他的研究所,并根据刚刚分析好的地震数据向小男孩解释震级和烈度。

接着鼹鼠博士带着小男孩去探究地震发生的原因——“简单地说,地震就是地下的岩石断裂并产生移动的现象“
要想理解地震的原因,还得从地球的诞生说起。

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当时在太阳周围的气体和尘土凝固成的微行星彼此相撞、结合成了大行星,地球就是其中之一。

之后微行星不断发生碰撞,造成爆炸,形成大气,包裹住爆炸产生的热量。

这些热量把岩石融化成黏糊糊的岩浆。

又过了几亿年,落到地球的微行星越来越少,岩浆冷却、凝固,形成了地表,大气中的水蒸气冷却成了雨云,暴雨导致了海洋的出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板块的移动形成了大陆,又逐渐形成现在的大陆板块和大气层。

现在地球的表面就如同一个裂了鸡蛋壳一样,是分裂的几个板块。

板块之间仍在不断移动。

板块移动的原理,可以参照煮咖啡的过程。

随着加热造成液体流动,形成对流。

地球内部也一样。

板块分为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

中国位于欧亚板块上,欧亚板块在西南边界和印度板块碰撞、互相推挤,引发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上升。

因为互相推挤,内部产生裂缝,因此西藏、新疆、宁夏、四川、云南等地地震频发。

接着,开始讲解地震的原理。

地震可以分为板缘地震和板内陆震两类。

板缘地震又可以分为“海沟型地震“和”板缘中深源地震“两种。

像日本发生的关东大地震和2004年引起巨大海啸的苏门答腊岛大
地震都属于第一种,台湾花莲地震属于第二种。

第二类板内陆震是我国比较常见的,如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今天的四川甘孜地震应该也属于这类。

这类地震又叫做“断层地震“。

陆地上的大地震往往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灾难,这些大家都是熟知,而在海边地震引发的海啸也很危险。

甚至火山的活动也是板块移动所导致的,火山和地震密切相关。

火山喷发虽然也可造成重大灾难,但也给人们带来不少益处。

地下水被火山岩浆加热,形成温泉,板块的移动造就了喜马拉雅山脉这种雄伟的自然风光。

我们所见的山川、河流、海岸、盆地、平原都是引发地震的地壳运动所造就的。

【写在最后】
这本书是一本很实在的儿童地震科普,没有什么可解读的。

能以如此生动、形象而又专业的手法跟脑袋里装着十万个为什么的儿童讲解地震,我觉得非常难能可贵。

在如今的信息时代,孩子们已经不需要亲历就会听说过地震。

地震一出,全世界的新闻都已经铺天盖地,比如今天的四川甘孜地震。

当孩子们问,地震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你就可以搬出这本书~这本书其实还少一部分内容,如果地震来了该怎么逃生这本书并没提到,算是有点小缺憾吧。

甘孜这次的地震伤亡情况还没有新闻报道,最后愿一切平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