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鲁教版拔高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鲁教版拔高训练第1题【单选题】
下图的仪器的发明者是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 )
A、张仲景
B、班固
C、张衡
D、华佗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图所示是四方秦朝印文,联系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秦朝( )
①创立了皇帝制度②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被称为“医圣”的名医是( )
A、华佗
B、张仲景
C、祖冲之
D、蔡伦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唐代诗人章碣有咏史诗云:“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诗中提到的历史事件是( )
A、统一六国,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秦末起义,刘项文盲
D、焚书坑儒,秦末起义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医术高明,擅长外科手术,研制成全身麻醉的药剂“麻佛散”,他是( )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李时珍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有人说:“秦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纵观历史,秦朝最类似于下列哪个朝代( )
A、西汉
B、隋朝
C、西晋
D、东汉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下图是小明同学整理的中国古代史学习笔记,他整理的是( )
A、西藏
B、台湾
C、广东
D、新疆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梁启超说:“天下之统一,势也。
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
”天下“统于秦”发生在( )
A、公元前356年
B、公元前23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前202年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下列与秦始皇有关的是( )
①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②地方设郡县制③统一货币、度量衡④设立太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是在哪一年最终完成的( )
A、公元前230年
B、公元前221年
C、公元前209年
D、公元前207年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中国银行行徽(图1)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于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图2)。
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文物就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能够反映秦朝历史的是( ) 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13题【单选题】
《史记》为我们了解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你在《史记》中不可能查到的历史史实是( )
A、秦始皇统一度量衡
B、武王伐纣
C、陈胜吴广起义
D、赤壁之战
【答案】:
【解析】:
第14题【单选题】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秦朝历史的是( )
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15题【单选题】
下列人物在《史记》和《资治通鉴》都能查到的是( )
①秦始皇②汉武帝③唐太宗④宋太祖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
【解析】:
第16题【单选题】
这部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东汉史学家班固评价这部著作:“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这部著作是( )
A、《论语》
B、《史记》
C、《后汉书》
D、《资治通鉴》
【答案】:
【解析】:
第17题【单选题】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新疆正式归属中国政府管辖开始于( )
A、西汉时设置西域都护
B、东汉时设置西域都护
C、明朝时设置伊犁将军
D、清朝时设置伊犁将军
【答案】:
【解析】:
第18题【填空题】
为了便利南北水运交通,秦始皇派人开凿______ ,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为抵御匈奴进扰,又派大将______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答案】:
【解析】:
第19题【改错题】
医圣华佗的著作是《伤寒杂病论》。
错误:______;订正:______.
【答案】:
【解析】:
第20题【材料分析题】
社会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往往要依赖诸多因素的推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8年5月12日,四川的汶川地区发生了八级大地震,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损失,在震区,许多建筑物倒塌,而处于震区的……水利工程却没有损毁和垮塌。
经过专家的考察和评估,整个水利工程
是安全的,分水堤、宝瓶口和飞沙堰三大部分都基本完好。
人们不禁为这一建于2200多年前的水利工程感到惊叹。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材料三东汉末年,北方社会动荡不安,南方比较安定。
为了躲避战乱,北方人口开始南迁。
北方人口的大量南下,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的江南地区发展起来。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一中描述的水利工程是______,修建于______。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水利工程的建成对该地区的农业发展有何影响______。
选做题:
①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西汉“路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代“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的地方。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什么现实价值?
②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案】:无
【解析】:
第21题【材料分析题】
通过交往,不同特色的经济、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
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
元代又开创了对外交通的新局面,达到了“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的地步。
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影响最大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请回答:
指出与材料一图片展示的历史著名通道密切相关的历史人物。
并说明它开通的历史意义。
读材料二隋朝大运河图,请写出流经苏州的那段运河名称。
结合所学指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
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古代对外交通发生的变化。
结合所学,举一例唐朝对外输出的物品。
【答案】:
【解析】:
第22题【材料分析题】
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在人类发展史上,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和欧洲近代的科技发明同样熠熠生辉。
图一造纸术流程图(局部)图二泥活字模型图三英国棉纺织厂图四爱迪生制作的电灯泡
依次写出图一和图二科技发明出现的朝代。
分别写出图三和图四科技成果涉及的历史事件。
观察图一和图三,两者在生产方式上有何不同。
【答案】:
【解析】:
第23题【材料分析题】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有“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毛泽东诗词中提到的秦皇最伟大的功绩是什么?
为巩固统一,秦皇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又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全国经济交流和文化发展?
诗词中的汉武是西汉大有作为的皇帝,他为促进和巩固大一统局面,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他们对儒家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答案】:
【解析】:
第24题【材料分析题】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为了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同学们现在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以后也要像汉武帝那样为祖国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下面就请同学们回忆汉武帝的有关知识。
材料一:“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用。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
材料二:图为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
从其形制来看,当时以中山靖王刘胜为代表的王国势力已经非常强大,这种情况很不利于中央的统治。
请回答:
材料一中:为实现思想上统一,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什么建议?此措施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针对材料二中的问题汉武帝是怎样解决王国问题的?这一措施巧妙在哪里?
为强化监察制度,在中央和地方汉武帝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汉武帝采取了什么行动?
请简要评价汉武帝。
【答案】:
【解析】:
第25题【材料分析题】
秦兼并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华夏族为主的多民族的大一统国家。
让我们走近秦朝,了解这个短暂又影响深远的王朝。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进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史记。
秦始皇本纪》
原文大意:在天地和东南西北之间都是皇帝的土地,西边到沙漠,南边到岭南,东边是东海,北边过了大夏,只要是有人的地方,没有不臣服的。
材料二: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说文解字》
原文大意:(秦统一以前,各国)丈量田地的单位不同,车辆的轮距和道路的宽度不一样,法律制度各不相同,穿戴也都不一样,语言不同,字形各异。
材料三:(图)
材料四:公元前209年夏,有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路上遇大雨……不能按期到达,……领队人杀死了押队的军官,大家热烈响应,他们斩木为武器,举起反抗的旗帜。
在攻占陈县后,建立了“张楚”政权。
──七上《中国历史》
材料一说明秦朝疆域辽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什么事件为秦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改变材料二中“田畴异亩,车涂异轨”的现象,秦始皇分别采取什么措施?
结合材料三的图示回答,秦朝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什么?把什么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
阅读过材料四后,有同学认为:若没有发生下雨误期的事,反抗就不会爆发,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作为一个统治者,要让他的王朝长久不衰,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