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2 名著导读、经典文化研读《三国演义》基本情节(四大部分)不分版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2 名著导读、经典文化研读《三国演义》基本情节(四大部分)不分版本
主标题:《三国演义》根本情节〔四大局部〕
副标题:梳理小说根本故事情节,为学生备考提供简洁有效的根底知识。
关键词:小说,情节,概述
难度:2
重要程度:3
内容:
全书描述了从东汉灵帝建宁二年起至晋武帝太康元年此间一百余年的战争风云、历史波涛和政治旋涡。
以蜀刘政权为中心,写出了魏、蜀、刘三国盛衰历史。
〔一〕从黄巾起义〔群雄纷争〕到曹操平定北方。
〔1至33回〕主写曹。
黄巾起义和董卓造反这两次时机给了各路英雄豪杰起事的理由。
平息之后,各路诸侯相互拼杀。
1至第14回是整个故事的序幕和大背景。
首先交代汉末朝纲松弛,人心思乱,黄巾起义爆发,由此引起群雄登场。
董卓进入洛阳,专政乱国,各路诸侯起兵讨伐。
王允巧使连环计除掉董卓。
随后,各路军阀展开了混战。
在这一局部里,《三国演义》里的许多主要人物纷纷出场,如曹操、刘备、关羽、张飞、吕布、袁绍等。
15至第33回主要写曹操与袁绍的斗争,故事的高潮是官渡之战,这也是全扫极为重要的局部,很多著名故事都发生在这一段落中.如煮酒论英雄、祢衡击鼓骂曹、许田打围等,曹操的奸雄形象进一步得到了表现;关云长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会等更是全书最精彩的故事,它成功地塑造了关羽的形象。
1.魏、吴、蜀三家初起〔1—2回〕。
以黄巾起义为引子,引出各路英豪:其一,桃园三结义,刘关张聚事。
其二,曹、孙坚起事。
2.各路诸侯讨伐董卓〔3—9回〕。
其一,董卓收吕布、废少帝、立献帝〔何进引狼入室,招来董卓〕。
其二,各路诸侯讨卓,卓火烧洛阳。
其三,王司徒〔王允〕用连环计,借吕布〔“三姓家奴〞〕之手除卓。
3.诸侯混战、曹平定北方〔10—33回〕。
其一,曹操挟持献帝,迁都许昌,破袁术、败袁绍、平定北方。
其二,孙坚死,孙策投奔袁术,借兵下江南统一江东,建立吴国。
其三,刘备是流亡政治家。
事曹、投袁绍、奔刘辟、依刘表,四处奔波。
〔二〕赤壁之战。
〔34—50回〕主写吴。
这—局部的中心赤壁之战,也是全书的关键。
刘备三顾茅庐,得到了诸葛亮的辅佐。
曹操挥师南下到了长江,孙权与刘备结盟,与曹操展开了赤壁大战。
在这一局部中,最精彩的是写出了孙吴政权内部主战和主和的矛盾,以及孙权、
周瑜与刘备、诸葛亮之间又联合又斗争的关系。
在这场斗争中,诸葛亮一直是最重要的人物,是他舌战东吴群儒,批判了主和派的观点,坚决了孙权抗曹的决心;是他以高超的智慧,破除了周瑜嫉贤妒能而制造的障碍;是他帮助周瑜制定了用火攻曹军的决策;是他妥善安排了对曹军的追击,并乘机扩大了刘备的势力。
在这一战争中,许多人物都充分表现出了其特有的忠勇和才智,构成了一幅人才济济的错综复杂的历史画面,成为全书的情节高潮。
1.曹军压境
2.三顾茅庐〔刘备的领导班子才组建完成,在隆中对策,讨论建国大计〕
3.巧借荆州
4.刘吴联盟〔舌战群儒、义激周瑜、定计火攻、蒋干中计、苦肉计、连环计〕
5.赤壁鏖战
〔三〕三分天下〔51—104回〕。
以蜀为主线,诸葛亮为主体,夹写魏吴两国。
51至第74回这一局部以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扩展地盘为主要故事。
首先是与孙权争荆州。
赤壁之战后,刘备乘机占领了荆州,为了夺回荆州,孙权、周瑜设下美人计,刘备到江东娶亲,诸葛亮三气周瑜,结果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
接着刘备又与刘璋争夺益州,与曹操争夺汉中,都取得了胜利。
在人才方面,刘备得到了黄:忠、马超等名将。
最后,刘备“进位汉中王〞。
75至第85回这一局部主要是吴蜀之间的斗争。
吕蒙白衣渡江,夺回了荆州,杀了关羽,吴蜀绝交;曹操病死,曹丕称帝;刘备称帝,张飞遇害;刘备为关羽,张飞二人报仇,陆逊火烧连营,刘备惨败病死。
这局部的情节线索是刘备称王后,曹操用司马懿之计,挑起吴蜀战争。
关羽被害后,刘备放弃了联吴抗魏的方针。
86至第104回这一局部主要写诸葛亮南征北战。
诸葛亮渡泸水,七擒孟获,取得了“攻心〞的胜利,解除了后顾之忧。
然后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鞠躬尽瘁,病死于五丈原。
这一段主要有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等一些以诸葛亮为主角的的故事。
拓疆建蜀:借荆州、攻西川、取汉中,称汉中王,建蜀。
蜀国由强而弱:失荆州、彝陵之战、白帝城托孤
孔明活动:安居平五路、七擒孟祸、六出祁山、九伐中原。
〔四〕三国归晋〔105—120回〕。
完成了一次历史循环。
姜维继承诸葛亮的遗愿,九伐中原,与邓艾斗智斗勇,但由于蜀帝刘禅昏庸,徒劳无功。
最后,司马炎夺了曹魏政权,建立了晋朝。
随后,蜀吴均告灭亡,三国归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