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框--我们的共同理想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更加关
注( )B
A.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
C.诚信友爱
D.安定有序
4.(2010·长春中考)为了响应长春市政府 “文化进校园”的号召,某校师生开展了主 题为“爱我家乡”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 回答问题。 (1)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 (2)为建设繁荣、和谐、美丽的新长春,你 能做什么? 围绕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增强社会责任感、 奉献社会等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第一框 我们的共同理想 一、走近共同理想 1.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 2.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二、同绘小康蓝图 1.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 衡 2.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共创和谐伟业 1.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 2.和谐社会的特征: 3.建设和谐社会,人人有责
指挥者:党和各级政府 享受者和演奏者:全体人民
1.(2010·赤峰中考)把我国建设成为富 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这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 ( B) A.共同理想 B.最高理想 C.物质追求 D.精神追求
2.(2010·攀枝花中考)小康,曾是多少代人追 求的梦想,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我们走来。 解读小康进程,展望小康前景,可以认清富裕 之路,从而追求财富品质,彰显财富智慧。党 和政府提出,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 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即全面的小康。与总体的、初步的小康相比, 全面小康是 的统一( )B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原始社会、封建社 本 2.在主 社会义 主义社 初级会 阶段,、我们共的共产同理主 想是义 把我
会 国建。 设成( 为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
3.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 (1)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 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 (2)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 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神文明。 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走可
持续发展之路。 ⑦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4)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 青少年应怎样做?(我们如何担当起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我们要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着眼 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关注世 界共同的问题,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使命。
(1)这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
(2)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 路的必然要求;
(3)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4)是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实现共同富 裕的迫切要求;
(5)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 要求。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民 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 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制得完善
锻炼身体保健康
城里乡下一个样
求职养老不用愁
4.共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人人共享;促进和谐,
人人有责。
(1)国家怎样做? ①经济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
产力;坚持改革开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 的关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②政治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治 国基本方略;坚持以人为本,发扬人民民主;加强 制度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各项制度,维护社会公平 正义等。
共同理想 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 最高理想
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二、同绘小康蓝图 活动三
1.历史性的跨越: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 (伟大胜利,里程碑) 活动三 :①民主法制还不尽如人意。②用电、饮 水、看电视等还没有很好地解决。③家庭开支过 大,支付教育费用还很困难等和问题 (1)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
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 (2)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
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 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 (3)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 (4)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 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 务的要求还不适应; (5)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 (6)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 社会稳定。
活动一P112 经济上: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人眉开眼
笑,过上清闲殷实的日子; 政治上:民主制度极大完善,人民当家作
主,政通人和,过上安居乐业的日 子; 文化上: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精神生活充 实,过上快乐幸福的日子; 教育上:每个人都自由而全面发展,享有更 加良好接受教育的机会。
一、走进共同理想 1.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 规律是什么呢?
2020年,我们生活的社会……
。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 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 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
三、共创和谐伟业 1.和谐社会的提出(有着深厚悠久思想 渊源) (1)中国先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2)西方人对和谐社会的追求
(3)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提出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
十七大: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P114 十八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意义是什么?P114
(3)我国如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
治文明。 ⑤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
①较高标准的小康 ②共同富裕的小康 ③精
神文明的小康 ④丰衣足食的小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10·广州中考)2009年,我国各级
政府在改善民生领域采取了很多措施,
包括农村生活养老保险试点启动、全面
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
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企业退休
人员养老金再次上调等。这表明我国在
③树立和提高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意识, 自觉节电、节水,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④树立社会公平意识,维护正义,积极承 担社会责任。
(3)列举我国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事例: ①下岗再就业工程 ②取消农业税 ③“三农” ④“两免一补” ⑤西部大开发 ⑥振兴东北、⑦中部崛起 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⑨大学生支援西部计划 ⑩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
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 大战略任务。
中国共产党要把人们的向往在中国 逐步变为现实。
2.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 要性)
所谓“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 间、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还很大。
3.21世纪头20年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目标)
(1)提出: 十六大: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21世纪头20年,党领导全国人民,集中力
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 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 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 活更加殷实。
③文化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 展“八荣八耻”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事 业,增强民族自主创新能力等。
(2)青少年怎样做?
①要树立崇高远大的社会理想,并将理想 的实现与艰苦奋斗相结合。
②要刻苦学习,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全 面提高自身素质。
第一框 我们的共同理想 依据问题,阅读课文: 1.我们的最高理想是什么?我国共同理想是 什么?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关系? 2.两次历史性的跨越是什么?目前的小康是 怎样的小康? 3.青少年应如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4.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
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所谓“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 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按2010年的人均GDP4371美元,排名在95 位。
所谓“不全面”,以生存消费为基本内容, 人民物质生活的满足程度还比较好,但教育、 文化等生活方面的水平还不高,人民群众对 高等教育、医疗保障方面的需求还没有普遍 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