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建筑在设计与施工中的一些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建筑在设计与施工中的一些问题
摘要:医院建筑设计与施工的内容包括整体的设计理念、不同的设计单位之间的优势整合、工程合同中常见的以及容易引起歧义的文字表述、对投标文件编制说明的审阅以及医技科室的供暖与制冷问题,这些问题既可以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及建设决策者的思考,也可以使基层的设计人员和业主对这些问题有更深的认识。

关键词:建筑设计与施工;设计理念;审阅;
现代化的医院建设更加注重规模化、智能化、现代化功能,这就对医院建筑的设计与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医院建筑如何才能达到个体与整体、内在与外观的完美结合,是建筑设计者和医院共同追求的目标。

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建筑项目工程建设情况,就医院建筑设计与施工中的几个常见问题作探讨。

一、医院外观的造型以及布局的合理性
目前很多医院,尤其是一些大型医院,其建筑虽堪称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但却往往无奈地处在一种造型与功能结合不完美的状态,其中有很多原因。

在注重建筑美学之外,医院的建筑布局、楼群造型和内部结构,更应重视实用性、配套性,以及适应功能综合化的需要。

功能体系是现代医院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框架,设计应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实现建筑造型和整体布局的美学效果。

随着城市经济以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院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宏大的或者相当体量的建筑规模,政府通常把它定义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而作为城市标志性的建筑,首先应满足城市整体规划的需要。

作为现代化结构的城市,整体规划不是倾向于高楼大厦,遍地绿化,就是追求交错掩映的别致造型,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医药整体设计应充分体现服务理念,“以患者为中心”是医院服务的宗旨。

在造型独特或不规则的建筑中,会把阳光充足、通风性能好、满足功能需求的房间留给患者,但却无奈地留下了许多功能不是很完整,比如通风不好,阳光不能照射等的空间。

比如一座15万㎡的医院建筑,该建筑集门诊、急诊、住院、医技综合楼于一体,其外型美观,体量宏伟,造型独特;医疗流程清晰;门诊与住院分别设计两条9m与13m的大走廓;病区呈半弧形,每2000㎡为一个护理单元,2人~3人一间病房;就医环境十分舒适,深受省内外行家的认可。

然而,在保证了造型美观和病房的光照、通风后,病区的部分辅助用房和工作用房严重不规则,自然通风差,机械通风也不理想,医护人员的工作缺乏良好的环境,在投入使用不到半年的时间,就进行了二次改造,尽管及时采取了补救措施,但整个建筑却留下了让人感触良多的遗憾。

二、充分借鉴其他设计单位的优势
建筑设计通常要经历方案阶段、扩初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

实际运作时,我们可以对设计进行公开招标,在招标中,建设方往往把方案设计、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连为一体,直接录用一家设计单位。

这样就有两种结果,当地设计单位中标或省外设计单位中标。

在方案阶段和扩初阶段,没有很大的差别。

但就施工图设计阶段而言,由于施工图是施工过程中所依据的图样,必须是可操作的,可量化的;因此,如果省外设计单位中标,往往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1、技术要素欠缺
每一个设计都有国家标准、省内标准和地方标准,医院的设计,在符合国家标准、符合强制性条例的前提下,也要符合地方标准,施工图设计前期大部分前置技术要素来自于当地的地方标准;因此,如果省外设计单位中标,由于不熟悉本地的地理、气候、环境、水泊条件,很难通过几次的考察或咨询,就能顺畅地完成施工图纸的设计。

2、时效性及现场到位滞后
在施工过程中,很多情况需要设计方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解决的问题,很多情况,由于设计单位在外地,不能及时处理,现场到位滞后,影响整个工程进度。

也有的外地设计单位,会派遣几名设计人员到现场常驻,但是仍存在问题。

外省市设计单位不可能派遣全部与施工有关的设计人员,同时,设计师在一个建筑设计基本完成后,会紧接着参与其他工程的设计,这种情况想,设计单位会招聘几名业余设计者,到达现场,熟悉图纸,但没有权限,没有印章,把问题通过电话或传真交给设计单位,其实在现场也不能解决技术问题
综上所述,在建筑设计的不同阶段,应注意充分整合当地设计单位和外省设计单位的优势,尤其是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要尽可能克服省外设计单位中标带来的弊端,以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顺畅。

三、文字表述方面存在的问题
1、结构层的含义
在建筑装饰中,通常把混凝土表面和墙体砌筑后不做水泥沙粉刷的称之为结构层。

严格意义上讲,结构层是指梁、柱、板组成的一个层面(因为大多数高层建筑都为框剪结构),因此,在装饰环节中如何正确表达结构层的意思是相当重要的。

比如:某工程在建安工程招标时,因精装饰需要,要求土建工程在18~20层中只做到结构层,不做找平层,其他按图纸施工。

土建单位在施工中将该三层的墙体、门窗、灯具、卫生洁具等全部甩开,他们的理由是招标文件中明确表示只做到结构层,结构层不应包括墙体,理所当然地就没有了门窗灯具,所以在报
价中没有列入。

最后,只能通过协商解决。

2、配合费与配套费的区别
配合费是指工程发包方把单位工程发包给某一个总承包商,又将其中的分项工程分包给另一个承包商,则工程发包方应向总承包商支付工程施工的费用。

包括:总承包管理费、交叉施工影响功效费用、资料费、总承包商提供施工条件的脚手架费、垂运费及成品保护费等等。

配套费是市政、公用部门为每个工程服务的公用主管线、设施的建设费用,由政府部门收取的这部分费用,通常在工程概算和业主经济方案测评中出现,不包括在建筑、安装费用内。

为了要让投标单位事先承诺配合费的金额,院方在招标文件中,往往会提及配合费,但如误将配合费写成配套费,则即使投标单位在投标书中将配套费承诺为零,施工单位也能在施工过程中有充分的理由取得相应的配合费,甚至会更多。

四、医技科室的供暖与制冷
医院的供暖与制冷通常采用中央空调系统,病房区域采用风机盘管式,公共区域采用空调机组集中供风,而部分医技科室,主要是放射科,心电图,B 超室等,也会采用空调机组集中供风。

但在实际使用中,采用空调机组集中供风,存在两个问题:
1、能源消耗及浪费大
集中供风是利用空调机组,通过酚醛风管或镀锌铁皮风管总管与支管,连接到各个房间,也就是说,一间房间要供暖或制冷,必然启动空调机组,这导致值班期间,能源消耗及浪费很大。

同样,在过渡季节,一般中央空调除了专用手术室机组外,其他都设定为停机状态,但由于B超等设备的发热量甚大,整个区域不得不启动中央空调制冷。

2、温控无法调节
医技科室一般分为工作区、办公区、诊断区,由于诊断区的病人有些需要脱去外衣进行诊断拍片,相对温度要比工作区与办公区高,而集中式供风却无法进行温控调节,特别是过渡季节,诊断区的温度往往不能满足病人的需求,唯一能解决的只能放上几只制暖器。

对于上述缺陷,可以在医技科室的供暖与制冷设计中考虑使用单独的中央空调机组,使其既能满足需要,又能有效控制能耗。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