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性腮腺炎(Mumps)是由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3],5~9岁发病率最高,目前,由于流行性腮腺炎疫苗(Mumps vaccine)的应用,其发病率降低明显,但是,有的儿童尽管注射了流行性腮腺炎疫苗,仍然出现流行性腮腺炎[4],为探讨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的临床特征,该文收集该市2012年1—12月流行性腮腺炎1224例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
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流行性腮腺炎病例个案资料来自“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汇总而成。

1.2统计方法
运用SPSS18.0、Excel2007分析软件,分析该市2011年1—12月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

2结果
2.11224例患者一般资料
男820例,占67.0%,女404例,占33.0%,年龄0~5岁,112例,占9.2%,5~8岁,987例,占80.6%,8~9岁35例,占2.9%,9~10岁75例,占6.1%,10岁以上5例,占0.8%。

发病年龄以5~
8岁为主,其次是0~5岁和9~10岁,1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降低。

2.2发病时间
1~3月123例,占10.0%,4~7月857例,占70.0%,8~10月
75例,占6.1%,11~12月169例,占13.8%,4~7月是该病的发生
高峰。

3讨论
流行性腮腺炎是小儿常见的一种传染病
[5-7]
,流行性腮腺炎
是预防的重要措施,随着疫苗工艺的发展,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的应用[8-9],大大降低了不良反应和流行性腮腺炎、麻疹、
风疹的发病率。

通过对该市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流行病学分析发现,每年春、冬季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高峰期,符合呼吸道传染病的季节流行特点,但每年的2月有个明显的低谷,这主要因为寒假学校放假,减少了传播途径。

男性高于女性,与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基本一致[6-9]。

尤其是乡镇小学,学校是暴发疫情的主要场
所,应该把学校作为防控的重点场所。

为做好流行性腮腺炎防控工作,应进一步提高适龄儿童MMR 联合疫苗的接种率,疾控机构要对幼托机构、学校开展入托、入学儿童接种证的查验活动提供培训和技术指导,一旦发现有漏种的儿童,学校应详细登记并上报当地疾控机构,并要求补种。

另外,学校发生腮腺炎暴发疫情期间,建议启动晨检制度,加强监测,一旦发现疑似患者应请其停课、就医和隔离治疗,减少疾病的播散,并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上报,建立健全疫情报告制度。

[参考文献]
[1]申振元,陈正利,马桂芳,等.2005年河南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
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8):1568-1569.
[2]徐爱强,陈远银.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的危害及其在中国免疫
策略的讨论[J].中国计划免疫,2006,12(5):426-428.
[3]Shen ZY,Chen ZL,Ma GF,et al.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mumps in
Henan province from 2004to 2006[J].ModernPreventive Medicine,
2007,34(8):1568-1569.
[4]Herzog C.Mumps epidemiology-worldwide[J].SozPraventivmed,1995,40(2):93-101.
[5]赵金星.2004~2006年柳城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预
防医学论坛,2007,13(7):647-648.
[6]Gu Q,Zhang CX,Wang LP,et al.National epidemic analysis on mumps
reported by the internet between 2004-2005[J].Chinese Journal of Vac⁃cines and Immunization,2006,12(4):285-287.
[7]成慧,王东海,郭世成,等.江西省2004~2005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
学特征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7,13(5):461-463.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张洛铭
河南省开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河南开封475000
[摘要]目的探讨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的临床特征。

方法选择该市流行性腮腺炎1224例,采用SPSS18.0、Excel2007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1224例患者中,男820例,占67.0%,女404例,占33.0%,年龄0~5岁,112例,占9.2%,5~8岁,987例,占80.6%,8~9岁35例,占2.9%,9~10岁75例,占6.1%,10岁以上5例,占0.8%。

发病年龄以5~8岁为主,其次是0~5岁和9~10岁,1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降低。

发病时间:1~3月123例,占10.0%,4~7月857例,占70.0%,8~10月75例,占6.1%,11~12月169例,占13.8%,4~7月是该病的发生高峰。

结论本身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年龄
以5~8岁为主,其次是0~5岁和9~10岁,1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降低。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中图分类号]R5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3)06(a)-0131-02
(下转第133页)
. All Rights Reserved.
[8]Yin DP,Fan CX,Cao LS,et al.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mumps in
China from 2004to 2006[J].Disease Surveillance,2007,22(5):310-312.
[9]殷大鹏,樊春祥,曹玲生,等.2004-2006年中国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
学简析[J].疾病监测,2007,22(5):310-312.
(收稿日期:2013-04-18)
了昂贵的医药费却得不到应有的服务质量。

城乡居民对医院的服务态度的评价差异不大,约35%~40%认为较差,居民认为小医院的医护人员缺乏耐心、态度比较恶劣。

大医院虽然医护人员素质较高,但病人太多,没有太多的精力去照顾病人。

“看病难,病不起”是一些老人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多人因为看病贵,检查贵,而忽视自身的一些小病、小痛,最后导致重病。

调查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的城乡居民认为医疗费用高,为了能更好地了解医疗费用的问题,对某一个病人的住院费用进行了跟踪分析:该病人每天的平均住院费用500多元,床位费和护理费以及诊察费是固定不变的,治疗费随每天治疗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4d 的总开销是2458元,药费占这位病人每天花销的比例超过50%,医疗费用高昂的主要原因是药费高昂。

看病贵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大多数城区居民遭遇过被多检查和多用药现象,农村居民这方面的遭遇比例稍小些,医生喜欢开高价药、多开点药,主要原因源于“以药养医”体制、医生的业绩与收入挂钩和灰色收入。

大部分居民认为医疗费用高昂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医院收受回扣,但城区的一些高级知识分子,却认为政府的不作为才是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笔者采访了一位从事教育事业的病人,她认为政府在整个定价流程中角色非常不清晰,没有起到限制作用,她主张政府应该垄断医疗体系,把医疗服务当成一个国家命脉来看待,使药物流通在政府的
监督下。

她举例说,古巴虽然不是一个发达国家,但这个国家却
成功实现了全民医疗,医疗水平堪称发展中国家的楷模。

这种制度虽然有计划经济的影子在里面,但是也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城区居民对于附近的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基本是满意的。

广州的三甲大医院大部分集中在城区,如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和解放据军第421医院两所三甲医院竟相距一条街。

在大医院如此集中的情况下,城镇市民居民能够轻易接受到高质量的技术服务。

而农村方圆几里都没能找到一所医院,如从化医院周围几公里都没有一所较大规模的医院。

因此农村居民多人附件的医院技术水平不能满足需要。

遍布市区每个街道办事处的社区医院承担着上万、十几万社区居民的医疗保障工作,它们是离市民居民最近的医疗服务机构,来这里看病最方便。

有一位市民居民对我们说,社区医院的设施普遍比较简单,很多社区医院都不开设夜诊。

设立社区医院的本意是为了“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3]。

有个老人家说:
“我的岁数大了,患有心脏病、风湿等,一天要吃好几种药。

家门
口就有社区医院,本来很方便,但社区医院很多药都没有,而且还有限制,不能超过150元,也不能开超过一星期的量,感觉挺
麻烦的。

有时候儿女们先去社区医院开一部分药,再到大医院去买药。

”许多社区医院只能做尿常规、血常规的检查,再复杂一点的检查就做不了。

相对而言中心城区的社区医院设施还算是比较齐全,有内科、外科、妇科、牙科等,但番禺大石的一些小门诊部,那里只能量量血压,吊针而已,城乡差距相当明显。

在许多国家,社区医院是就医首选,“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手术在医院,护理在社区”早已成为他们的惯例。

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基层卫生机构的就诊率达80%以上,不到20%的患者需转诊到中心医院或专科医院。

在英国,平均每2000人就拥有一个社区全科医生[4]。

相比之下,我国的社区医疗就相形见绌了。


生部调查显示,本来三级医院65%的门诊病人和77%的住院病人均可分流到社区卫生机构,但仅有22.5%的人愿意去社区医院
就诊;于是有了大医院里“病人等医生”,社区医院里“医生等病人”的反差[4]。

其实,社区医院就在居民的身边,方便快捷,可以为每个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实行跟踪管理,使人们能得到持续长
久的医疗服务,应成为居民首要的选择。

广州在平衡城乡医疗差距上的确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广州医疗制度仍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如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服务态度不够好、医疗费用较高等。

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制度。

医院可以设立专门的管理委员会负责院风的建设,定期抽查和暗访,并与病人保持一个良好的互动。

将病人的评价和康复情况作为医生工作业绩的主要评定考察点,并与医生的工资相挂钩。

要改善城乡医院的分布,让它们的服务辐射范围不要重叠。

我们认为解决的着重点应该放在发展社区卫生机构的发展上。

,因为只有提高社区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才能把病人从大医院中吸引过去,使得医疗资源得到平衡。

要取消“以药养医”的制度,实行以政府补贴为主,医疗服务收入为辅的医院医疗收入体系,将药与医分开,让医生能够真正从病人出发,而不是从自身利益出发,真正做到“医者父母心”。

[参考文献]
[1]朱震.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思考[J].改革发展,2012,12(9):11-13.
[2]冀楠.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在缓解“看病难、看病贵”中的地位和作
用调查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际,2012,25(20):69-70.
[3]潘文海.广州民营KJ 医院的竞争战略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09.[4]陈阳春.浅析综合医院领办社区医疗服务[C]//湖南省卫生经济学会第
四届理事会第八次会议暨第二十三次学术年会,湖南: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工作处,2009.
(收稿日期:2013-04-16)
(上接第131页)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