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一物理
注意事项:
1.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号第Ι卷第Ⅱ卷
总分一二三
分数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发展的是()
A.伽利略B.亚里士多德C.牛顿D.爱因斯坦
2.若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则它的()A.加速度一定发生变化B.运动状态一定发生变化
C.合外力一定发生变化D.惯性一定发生变化
3.在平直公路上以18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6m/s2,则它刹车后4s内的位移是()
A.54m B.36m C.27m D.24m
4.如图所示,一物体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受斜向上的恒定拉力F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
B.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C.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作用
D.物体一定受四个力
5.蹦床运动要求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起,腾空并做空中动作。

为了测量运动员跃起的高度,训练时可在弹性网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利用传感器记录弹性网受到的压力,并在计算机上做出压力—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运动员可视为质点,在空中运动可看作竖直上抛运动,则运动员跃起的最大高度为(g 取10 m/s2) ()
A.1.8 m
B.3.6 m
C.5.0 m
D.7.2 m
6.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定滑轮装置运送建筑材料。

质量为70kg的工人站在地面上,通过定滑轮将20kg
F
的建筑材料以0.5m/s 2
的加速度拉升,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及定滑轮的摩擦,则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 取10 m/s 2
) ( )
A .490 N
B .510 N
C .890 N
D .910 N
7.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小球放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球被与斜面夹角为θ的木板挡住,所有接触面均光滑。

若使球对木板压力最小,则木板与斜面间夹角θ应为 ( )
A .α
B .π
2-α
C .π2
D .π
2+α
8.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A 和B 紧靠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如果它们分别受到水平推力F 1和F 2作用,而且F 1>F 2,则A 对B 的作用力大小为 ( ) A .F 1
B .F 2
C .1
2( F 1+F 2)
D .1
2( F 1-F 2)
9.如图所示,升降机的水平底面上放有重为G 的物体,升降机底面对它的支持力大小为N ,它对升降机底面压力大小为F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不管升降机怎样运动,总有F >N
B .当升降机自由下落时,N =0,F =0
C .当N >G 时,物体超重,升降机的速度一定向上
D .当N >G 时,物体超重,升降机的加速度一定向上
10.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被水平推力F 压着,静止在竖直墙面上,当推力F 的大小增加到2F 时,则
( )
A .木块所受墙面的弹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
B .木块所受墙面的摩擦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
C .木块所受墙面的弹力不变
D .木块所受墙面的摩擦力不变
11.汽车B 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发现前方沿同方向行驶的汽车A 速度较小,为了避免相撞,距A 车25m 处
B 车制动,此后它们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则 ( )
F
m
15 10 5
v /m ·s -1 B
A
A .
B 的加速度大小为2.5m/s 2
B .A 、B 在t =4s 时的速度相同
C .A 、B 在0~4s 内的位移相同
D .A 、B 两车不会相撞
12.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物块受水平恒力F 的作用而运动,在其前方固定一个足够长的轻质弹簧,如图所示,当物块与弹簧接触并将弹簧压至最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块接触弹簧后立即做减速运动
B .物块接触弹簧后先加速后减速
C .当物块的速度最大时,物块的加速度等于零
D .当弹簧处于压缩量最大时,它受到的合力为零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实验题(本题2小题,共16分)
13.(4分)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 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
O 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 、OC 为细绳。

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乙中的F 与F '两个力中,方向一定沿AO 方向的是________。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

A .理想实验法
B .等效替代法
C .控制变量法
D .物理模型法
14.(12分)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 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 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打上的点计算出。

F
O
F 1
F 2
F F ' 图乙
B
C
图甲
(1)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________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

(2)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

为了比较容易地检查出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应该做a与的图象。

(3)如图(a),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做出的a-F图线,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

(4)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线,如图(b)所示,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答:。

(5)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利用下图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 。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本题3小题,共3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0分)比萨斜塔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如图所示,已知斜塔第一层离地面的高度h1=6.8m,为了测量塔的总高度,在塔顶无初速度释放一个小球,小球经过第一层到达地面的时间为t1=0.2s。

(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
(1)求小球下落过程中,通过第一层的平均速度大小;
(2)求斜塔离地面的总高度h。

16.(12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

轻绳OB水平且B
B C D
O A
s2s3s4
s1
2.80 4.40 5.95 7.57
cm
端与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 2的物体乙相连,轻绳O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物体甲、乙均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sin37°= 0.6,cos37°= 0.8,g 取10m/s 2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轻绳OA 、OB 的拉力是多大?
(2)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
(3)若物体乙的质量m 2=4kg ,物体乙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则欲使物体乙在水平面上不滑动,物体甲的质量m 1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17.(14分)如图所示,抗震救灾运输机在某场地通过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卸放物资,斜面与粗糙的水平面平滑连接。

现将一包装盒(可视为质点)从斜面上A 点由静止释放,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C 点。

已知A 点距水平面的高度H=0.8m ,B 点距C 点的距离L=2.0m 。

(包装盒经过B 点时没有能量损失,g=10m/s 2
),求:
(1)包装盒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2)包装盒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包装盒从A 点释放后,经过时间t=1.0s 时速度的大小。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高一物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A 2.B 3.C 4.D 5.C 6.A 7.C 8.C 9.BD 10.AD 11.ABD 12.BC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实验题(2小题,共16分)其中13题每空2分,14题(5)4分,其余每空2分。

13.(1)F '
(2)B
14.(1)M 远大于m (2)
1M
(3)摩擦力平衡过度或倾角过大
(4)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M (5)1.58m/s 2
三、计算题(3小题,共3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
O 乙

A
B
θ
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0分) (1)1
1
h v t =
=34m/s (4分) (2)设小球到达第一层时的速度为v 1,则有2111112
h v t at =+ 代入数据得v 1= 33m/s (2分)
塔顶离第一层的高度2
122v h g
==54.45m (2分) 所以塔的总高度h = h 1+ h 2= 61.25m (2分) (用其他方法求解均可) 16.(12分)
(1)115
cos 4
OA m g T m g =
=θ (2分) 113
tan 4
OB T m g m g =θ= (2分)
(2)二力平衡 13
4
OB f T m g == (2分)
方向水平向左 (1分) (3)20.34012f m g μ==⨯=N (2分) 当13
124
OB m T m g f =
==N 时,m 1=1.6kg (2分) 所以物体甲的质量m 1最大不能超过1.6kg (1分) 17.(14分)
(1)滑块先在斜面上做匀加速运动,然后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运动,故滑块运动到B 点时速度最大为m v ,设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a :
1sin 30o
mg ma = (1分)
2
1
2sin 30
m H
v a =o
(2分) 解得:4m v =m/s (1分) (2)滑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a 2mg ma μ= (1分)
2
22m v a L = (2分)
解得:0.4μ= (1分) (3)设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为t 1
h
h 1
h 2 O
乙 甲
A B
θ
T OA
T OB
m 1g H
L
θ
A B
C
11m v a t = (2分)
解得1t =0.8s (1分)
由于1t t >,故物块已经经过B 点,做匀减速运动 设t =1.0s 时速度的大小为v
21()m v v a t t =-- (2分)
解得v =3.2m/s (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