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课时跟踪检测:(25) 俄国1月社会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五)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一战期间,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首先爆发在俄国的主要原因是()
A.俄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B.俄国尖锐的社会矛盾
C.俄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薄弱环节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解析:选C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已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但资本主义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德、英、法等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薄弱环节,因此选择C项。

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但这只是十月革命爆发的客观原因。

2.列宁17岁时因参加学生运动而被捕,警官问他:“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造反?年轻人,要知道在你面前是一堵墙,你不是在用脑袋往墙上撞吗?”列宁藐视地回答:“是的,一堵墙,不过已经腐朽了,一推就倒,我们可以从上面跨越过去。

”文中的“一堵墙”被推倒是在()
A.《四月提纲》发表后B.二月革命中
C.七月事件中D.十月革命中
解析:选B材料中的“一堵墙”是指沙皇的专制统治,在俄国十月革命前期的二月革命中,资产阶级联合无产阶级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三百年之久的君主专制统治,故B项符合题意。

3.“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到底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一直处于模糊不定的状态,直到列宁回国提出《四月提纲》,才有了较为明确的行动纲领。

”这个“行动纲领”是指()
A.取得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
B.武力推翻临时政府的统治
C.实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D.退出帝国主义世界大战
解析:选C《四月提纲》确立的行动纲领是和平夺权,所以B项错误,武力推翻临时政府的统治是在七月事件后的十月革命。

D项是十月革命运动后,不是《四月提纲》后。

A项是革命行动纲领的作用,不是革命纲领的内容。

故答案选择C项。

4.马克思、恩格斯在设想将其理论变为现实的道路问题时,开始侧重于暴力革命,后来也注重和平过渡。

十月革命最初也贯穿着暴力起义的主旋律,并兼有和平夺权的考虑,但最终引发阿芙乐尔号“炮声”的是()
A.《四月提纲》的提出
B.七月群众抗议活动被镇压
C.俄军前线战事失利
D.沙皇专制统治被推翻
解析:选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月群众抗议活动被镇压,这是由和平夺权到武装起义的转折点。

5.《俄国史文献》载:政府要恪守我国同其他大国结成同盟的义务,要坚定不移地执行签订的协定。

……政府要尽快召开立宪会议,会议要在普遍、直接、平等、秘密投票的基础上进行,要保证为保卫祖国而血溅战场的勇士参加选举。

文中提到的“政府”是() A.沙皇政府B.工兵代表苏维埃
C.资产阶级临时政府D.人民委员会
解析:选C“政府要恪守我国同其他大国结成同盟的义务,要坚定不移地执行签订的协定”“要保证为保卫祖国而血溅战场的勇士参加选举”体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后,继续参加帝国主义战争,同时又主张扩大选举权,故C项正确。

6.1917年俄国相继发生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分别定义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得出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制度为目的的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劳动人民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

革命任务决定革命性质,故选C项。

7.与巴黎公社相比,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是()
①无产阶级暴力夺取政权②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③以夺取大城市为主要目标④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A.①④B.②③
C.①③D.②④
解析:选D巴黎公社是工人阶级性质的政权,但它的指导思想不是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俄国十月革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因此②④为十月革命的特点,①③为其共同点,故选D项。

8.毛泽东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对第一个“新纪元”的准确理解是()
A.推翻了沙皇的统治
B.在俄国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C.人类社会进入到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D.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
解析:选B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巴黎公社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

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

并建立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还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

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规定公社社员的薪金最高不超过工人的最高工资,即年薪6 000法郎;等等。

但是,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也没有同外省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没有发动广大农民,造成后来财政拮据,孤军奋战。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材料二“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试验。

”“一切从前用来巩固等级制度的和财产方面的不平等的特权都被废除。

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的企业中确立了工人监督。

俄国农民拥有土地的世世代代的梦想实现了。


“1913年俄国农业总产值占国民收入的34.8%,工业和运输业仅占国民收入19.3%,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达955亿卢布,已占国民收入80%以上。

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进程。


——摘自《学海导航》材料三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苏维埃政权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分析巴黎公社革命与苏维埃政府革命措施的相同点。

(6分)
(2)依据材料二归纳概括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6分)
(3)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措施与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相比较有哪些主要的进步性?(6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的“政权建设”方面的有关规定和材料三中的“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中去归纳概括。

第(2)问,材料二共引用三段文字,注意概括每一段文字的中心思想,即为答案所在。

第(3)问,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三,从政治和经济等措施上去分析。

答案:(1)相同点:都打碎了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新的无产阶级国家机器;剥夺了资本家的资本;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特点。

(2)历史意义:十月革命使马克思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为工业发展提供政治前提。

(3)主要进步性:将银行收归国有,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团结了农民阶级,形成了工农联盟,有利于政权的巩固。

专题六第1课
1.(2016·北京西城期末)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清洁工停下了手中的活,两眼紧盯着自动报价机……一个能说会道的股市评论员正在讲述一名护士用病人给的小费赚了3万,一个牧场主每天买卖数千股股票。

”这种现象反映了(C) A.市场虚假繁荣B.工业生产过热
C.股票投机盛行D.经济危机爆发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一个能说会道的股市评论员正在讲述一名护士用病人给的小费赚了3万,一个牧场主每天买卖数千股股票”可得出当时美国股票投机盛行,故C 项正确;市场虚假繁荣是指由于人为地制造虚假的社会购买力而出现的表面经济繁荣,材料未体现,故A项错误;B项与材料不符,故排除;经济危机爆发的标志是股市崩溃,材料未体现,故D项错误。

2.(2016·浙江湖州期末)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期间,美国密西西比河一度因被资本家倒入大量牛奶而成为“银河”。

资本家这一作法的目的是(B)
A.牛奶大量过剩B.维持牛奶价格
C.确保产品质量D.响应政府号召
【解析】因为大危机造成牛奶的大量过剩,是资本家倒牛奶的原因,不是目的,故A 项错误;通过把过剩的牛奶倒入河中,使市场上不致因牛奶过剩而相互压价,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说到质量方面的内容,故C项错误;大危机期间,政府没有要求农民销毁产品,故D项错误。

故选B。

3.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有(D)
①造成金融危机②工农业生产下降
③对外贸易减少④社会秩序混乱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解析】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美国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首先从金融业开始,影响到工业、农业、商业各个领域,大量工厂倒闭,农场破产,全国范围内的罢工、抗议示威、骚乱暴动此起彼伏,社会秩序混乱。

4.1923~1929年在任的美国总统柯立芝说:“既然只有富人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政府应该谨防多数人的意见。

由于贫穷是罪恶的报应,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以援助卑贱的穷人。

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的利益之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

”柯立芝上述思想对美国历史造成的最大影响是(D)
A.加剧了美国工人阶级的贫困
B.加深了美国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
C.阻碍了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实施
D.为大规模经济危机的发生埋下了祸根
【解析】首先读懂材料,主要意思是不压制、不干涉富人。

选项A是直接影响,选项B是间接影响。

选项C,当时还没有该项政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是历史的必然产物,柯立芝总统只是奉行传统的自由主义政策,正是这项政策,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激化,并最终酿成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5.罗斯福就职之日,胡佛送给新政府一句话:“我们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我们无能为力了。

”这说明美国(A)
A.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失败B.只有走法西斯道路
C.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失灵D.胡佛信任新政府
【解析】经济大危机爆发后,胡佛政府奉行自由放任政策,使得危机愈演愈烈,因此表明其反危机的措施失败。

胡佛并不主张走法西斯道路,B项错误;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是罗斯福,C项错误;由于政见不同,胡佛对新政府的信任也谈不上,因此答案为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