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著录中记载的王维雪景山水画作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rts circle 美术界ARTS CIRCLE 2011/2
历代著录中记载的王维雪景山水画作品
王维不仅是伟大的诗人,而且还是伟大的画家。

他的山水画成就很高,尤为雪景山水。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雪景山水画作品,除了传为他的《雪溪图》外,在历代著录中记载的还有不少,今天虽然我们已经无法看到这些品,但它们仍然是研究王维的重要资料。

1.江山雪霁图明张丑《清河书画舫》说王维的《江山雪霁图》曾入元内府,并经赵子昂鉴定。

[1](P97)赵子昂即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

此人不仅精于书画而且善于鉴定。

明代时,《江山雪霁图》曾归收藏家冯梦祯所有。

明詹景风《东图玄览》说:“冯开之家,藏唐宋名迹颇多,王维《江山雪霁图》,尤为冠绝诸本。

”[2](P401)“冯开之”即冯梦祯,冯梦祯当初并不相信此图是王维真迹,《清河书画舫》中记载了他的一段题文,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态度。

他说:“余初未深信,翻阅再三,不觉神旺。

因闭户焚香,屏绝他事,便觉神峰吐溜,春浦生烟,真若蚕之吐丝,虫之蚀木。

至如粉缕曲折,毫腻浅深,皆有意致。

信摩诘精神与水墨相合,蒸成至宝。

得此数月以来,每一念及,辄狂走入丈室,饱阅无声,出户见俗中纷纭,特令人捉鼻也。

”[1](P114),可见,冯梦祯认为此图是真迹是在认真研究之后下的结论。

明代大师董其昌也认为此图是真迹。

他在《画眼》中是这样说的:“今年秋,闻王维有《江山雪霁图》一卷,为冯宫庶所收,亟令友人走武林索观,宫庶珍之,自谓如头目脑髓,以余有右丞画癖,勉应余请,清斋三日。

屏阅一过。

”[3](P189)文中提到的冯宫庶即冯梦祯,董其昌有时也称其为冯祭酒。

事后他说;“余用是自喜,且右丞自云:‘宿世谬辞客,前身应画师’,余未尝得睹其迹,但以想心取之,果得与真肖合,岂前身曾入右丞之室,而亲览其盘礴之致。

”[3](P189)可见,董其昌也认为这幅《江山雪霁图》是真迹。

2.辋川雪图王维曾以辋川雪景为内容创作过多幅雪景山水画。

明詹景凤《东图玄览》中记载了两幅王维的《辋川雪图》,他认为一幅为真迹,一幅为摹品。

对于真迹,他说:“细绢写,小横幅,精极,古松上用粉作积雪,有款。

”[2](P394)“精级”两字说明这幅画精致到了极点。

对于摹品,他说:“绢画”,“其雪用银泥打底,上更用粉细细点雪。

”[2](P394)这说明这幅画也是画在绢上的,而且画风也较细,但詹景凤借沈宜谦之口否定了它。

他说:“沈宜谦云是宋人临本之绝佳者。

”[2](P394)沈宜谦即沈硕,字宜谦。

号龙江,长洲人。

明朱谋《画史会要》说他“学画三年不下楼,工于临摹。

”[3](P413)可见沈宜谦的观点是有说服力的。

明董其昌《画眼》中也记载他曾临摹过多幅《辋川雪图》。

[3](P190)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王维确实以辋川的雪景创作过多幅《辋川雪图》。

3.万峰积雪图清高士奇《江村消夏录》中记载有王维的《万峰积雪图》,他说:“绢本,高九寸,长七尺。

上有御府之印,内合同印、文渊阁印、奉华堂印、揭徯斯印、项子京天籁阁中物也,藏印具备。

”[6](P545)内合同印为江南李主所有,文渊阁印是明代内府之印,奉华堂印为高宗妃刘氏之印,揭徯斯、项子京都是元代著名收藏家。

此外,《江村消夏录》中还记载有明代沈周和祝允明的题文。

[6](P545)“城中十日暑如炙,头目眩花尘土塞”说明沈周见到此图时正是酷热难耐的炎炎夏日,在这样的气候中,他观画后却感到“雪意茫茫寒欲逼”,说明此图确实画得形象逼真,让人身临其境。

祝允明是明代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他在题文中说:阅此《万峰积雪卷》,赏鉴竟日,觉寒气逼人,真摩诘平生得意笔也。

始知李成辈皆宗摩诘,传为世宝,此卷不啻今凤毛麟角矣。

[6](P545)从题文中不能看出,相隔47年后,祝允明见到此画时仍感觉好象置身于寒气逼人的冰雪世界,可见,此画的艺术感染力确实非同一般。

[6](P545)4.江干初雪图宋叶梦得《石林诗话》中说:“《江干初雪图》真迹,藏李邦直家,唐蜡纸本。

世传为王摩诘所作,末有元丰间王禹玉、蔡持正、韩玉汝、章子厚、王和甫、张邃明、安厚卿七人题诗。

”[5](P536、537)叶梦得说这幅画后面有北宋元丰年间王禹玉、蔡持正、韩玉汝、章子厚、王和甫、张邃明、安厚卿七人题诗。

元丰间为1078年到1085年,我们来看这七人的情况。

王禹玉即王珪。

《宋史·王珪传》中记载说王珪字禹玉,成都华阳人。

弱岁奇警,出语惊人,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详见《宋史》第10241、10242)蔡持正即蔡确。

蔡确(1037—1093),字持正。

宋泉州晋江人,仁宗嘉祐四年进士,元丰五年,拜尚书右仆射。

[7](P2444)
韩玉汝即韩缜(1019—1097),字玉汝。

宋开封雍丘人,庆历二年进士,哲宗立,拜尚书右仆射。

[7](P2285、2286)章子厚即章惇(1035—1106),字子厚,宋建州浦城人,寓居苏州。

嘉祐四年进士,哲宗亲政,起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7](P2197)王和甫即王安石之弟王安礼(1035—1096),字和甫,宋抚州临川人,嘉祐六年进士。

[7](P187)张邃明即张洎之孙张璪(?—1093),字邃明,宋滁州金椒人,嘉祐二年进士。

[7](P1252)安厚卿即安焘(1034—1108),字厚卿,宋开封人,登进士第。

[7](P730)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历史上确有这七人并且他们均具有题名的可能,既然这七人和叶梦得都认为此图是真迹,那么说明此画应该是王维真迹。

5.雪山图宋邓椿《画继·铭心绝品》中记载有王维的《雪山图》。

[8](P402)在《画继》的序言中邓
椿写到:“又列所见人家奇迹爱而不能忘者,为铭心绝品。

”[8](P259)可见《画继·铭心绝品》中收录的作品并不是邓椿见到的所有作品,而是他认为是真迹又久久不能忘记的作品,所以这幅《雪山图》应该是王维真迹。

《宣和画谱》中也记载宣和御府收录有王维的《雪山图》一幅。

[9](P212)这两幅画可能是一幅
画,也可能是互不相干的两幅画。

6.雪霁晓行图
《宋中兴馆阁续录》中记载有王维的《雪霁晓行图》[10](P332)。

《宣和画谱》中也记载宣和御府藏有王维的《晓行图》两幅。

[9]
(P212)不知这幅《雪霁晓行图》是否是两幅《晓行图》中的一幅。

因为《晓行图》有可能画的是雪景,也有可能画的不是雪景。

除以上作品外。

《宣和画谱》中还记载宣和御府藏有王维的《雪冈图》四幅、《雪江胜赏图》二幅、《雪江诗意图》、《雪冈渡关图》、《雪山羁旅图》、《雪景饯别图》、《雪景山居图》两幅、《雪景待渡图》三幅、《群峰雪霁图》三幅。

王维为什么对雪景山水情有独钟呢?笔者认为是这样的:首先,雪景中的自然山水镀上了一层洁白的白色,让人感觉到天真自然,毫无人工雕饰之感。

其次,冰天雪地让人和动物的出行都变得非常困难,于是人和动物都基本销声匿迹了。

雪景中的自然界就变成了一年中最静谧的时节。

正如诗歌中所描绘
的那样:“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所以雪景山水符合了王维追求自然、静谧的审美情趣的。

再次,雪景山水还暗喻文人的志趣高洁。

文徵明在《文待诏论画》中说:“古之高人逸士,往往喜弄笔作山水以自娱,然多写雪景者,盖欲假此以寄其岁寒明洁之意耳。

”[3](P45)“岁寒”是比喻困境或逆境,也指坚贞不屈的节操。

明洁是高洁、清白之意。

可见王维创作山水画不仅是描绘大自然的美景,更是为了抒发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趣。

参考文献:
[1]四库全书·清河书画舫[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2]四库全书·东图玄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3]潘运告.明代画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
[4]四库全书·珊瑚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5]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6]四库全书·江村消夏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7]张撝之,沈起炜,刘重德.中国历代人名大词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8]潘运告.图画见闻志·画继[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
[9]潘运告.宣和画谱[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
社,1999年
[10]四库全书·宋中兴馆阁续录[M].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尹临洪,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70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