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中考化学复习:计算题(讲义及答案)附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中考化学复习:计算题(讲义及答案)附解析
一、选择题
1.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

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6 g 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并同时测定试管中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如下表),请分析表中数据,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7%。

【解析】 【分析】
根据氧气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详解】
由题意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6g-4.08g=1.92g 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x ,
解析:7%。

【解析】 【分析】
根据氧气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详解】
由题意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6g-4.08g=1.92g 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x ,
2
3
2MnO 2KClO 2KCl+3O 245966g x
1.92g


2456gx
96 1.92g
= x ≈81.7%
答: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81.7%。

【点睛】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2.近日网路传言用不锈钢水壶烧水会导致锰中毒。

专家实验证明,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不锈钢水壶烧开水并无明显风险隐患,但不建议用于酸性和碱性环境中。

查阅资料:锰的化学性质与铁相似,它的活动性比铁强,MnSO4 溶液为浅红色。

(1)写出Mn 与Cu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产物中锰的化合价为+2 价)。

(2)MnO2常用作H2O2制取O2的催化剂,工业上用菱锰矿(主要成分MnCO3)制取MnO2,过程如下:
步骤1:将22t 菱锰矿粉碎;
步骤2:往粉碎后的菱锰矿中加入H2SO4溶解MnCO3,写出化学方程式
,反应的现象是;
步骤3:把生成的MnSO4 再与NH4HCO3 反应后得到11.5t MnCO3,MnCO3 再经过煅烧、氧化转变为MnO2,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如下:
计算理论上能制得MnO2 。

答案:(1)Mn+CuSO4=MnSO4+Cu (2)MnCO3+H2SO4=MnSO4+CO2↑+H2O ; 固体减少,有气泡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3)8.7t
【解析】
试题分析:Mn 与CuSO4
解析:(1)Mn+CuSO4=MnSO4+Cu (2)MnCO3+H2SO4=MnSO4+CO2↑+H2O ; 固体减少,有气泡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3)8.7t
【解析】
试题分析:Mn 与Cu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产物中锰的化合价为+2 价)
Mn+CuSO4=MnSO4+Cu;粉碎后的菱锰矿中加入H2SO4溶解MnCO3,写出化学方程式MnCO3+H2SO4=MnSO4+CO2↑+H2O,反应的现象是固体减少,有气泡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11.5t×55/115=X×55/87,解得X =8.7T。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元素的质量的计算
3.煅烧250吨含杂质的石灰石(杂质不分解),完全分解后质量变为151吨,求反应后固态物质中氧化钙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
答案:4%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50t-151t=99t。

设生成99t二氧化碳时生成的氧化钙质量为x。

解得
解析:4%
【解析】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50t-151t=99t。

设生成99t二氧化碳时生成的氧化钙质量为x。

32 CaCO CaO+CO
5644
x99t ↑
高温
5644
=
x99t
解得 x=126t
反应后固态物质中氧化钙的质量分数:126t
100%83.4% 151t
⨯=。

答:反应后固态物质中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83.4%。

4.请你参与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并进行有关计算。

(1)要将100g 40%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成10%的稀溶液,需加水_____________g。

(2)量取水时若仰视读数,会使得到的稀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填“偏
大”“偏小”或“不变”)
(3)将一定质量的CO2通入20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最多能生成的碳酸钠的质量是
____g。

答案:偏小 26.5
【解析】(1)根据溶液配制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解答;(2)根据用量筒读数时,要使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或俯视都会造成读数不准确解答;(3)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偏小 26.5
【解析】(1)根据溶液配制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解答;(2)根据用量筒读数时,要使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或俯视都会造成读数不准确解答;(3)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解答。

(1)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


100g×40%=(100g+x)×10%,x=300g;(2)使用量筒读数时,要使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读数小,所取水的体积偏大,则所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会偏小;
(3)设200g10%的氢氧化钠完全转化为碳酸钠时,生成的碳酸钠的质量为y。

2NaOH+CO2=Na2CO3+H2O
80 106
200g×10% y
80
0 200100
g⨯=106
y
5.鱼类运输时需要不断增氧,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常见的制氧剂等。

过氧化钙与水反应方程式为:2CaO2+2H2O=2Ca(OH)2+O2↑。

某次运输时用掉150g含过氧化钙为96%的样品,请计算:
(1)样品中CaO2的质量
(2)理论上可以制得质量为多少的氧气?
答案:144g、32g
【解析】
(1)150g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为150g=144g;
(2)设:理论上可以制得氧气的质量为x
2CaO2+2H2O=2Ca(OH)2+O2
144
解析:144g、32g
【解析】
(1)150g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为150g96%
⨯=144g;
(2)设:理论上可以制得氧气的质量为x
2CaO2+2H2O=2Ca(OH)2+O2↑
144 32
144g x
144 144g =
32
x
解得x=32g
答:样品中CaO2的质量为144g,可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2g;
6.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往往可利用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粉末作用来获得所需的氧气,并合理处理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假如某宇航员在某次太空飞行中预计消耗氧气320kg,请计算该宇航员在太空舱中至少应准备的过氧化钠的质量。

(请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560kg。

【解析】设要生成320kg的氧气需要过氧化钠的质量为x
2Na2O2+2CO2═2Na2CO3+O2
156 32
x 3
解析:1560kg。

【解析】设要生成320kg的氧气需要过氧化钠的质量为x
2Na2O2+2CO2═2Na2CO3+O2
156 32
x 320kg
=,解得x=1560kg
答:需要准备过氧化钠的质量为1560kg。

7.“黄铜”是铜锌合金,比纯铜耐腐蚀,街头许多“金色”饰品就是用它来制作的。

现取20.0 g某种黄铜投入100 g的稀硫酸中,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溶液和残余固体总质量为119.8 g。

请计算:
(1)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这种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答案:2 g 67.5%
【解析】(1)铜锌合金中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锌的活动性比氢强,故将该黄铜投入稀硫酸中,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前的药品总质量为120g,反应后的总质量变为
解析:2 g 67.5%
【解析】(1)铜锌合金中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锌的活动性比氢强,故将该黄铜投入稀硫酸中,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前的药品总质量为120g,反应后的总质量变为119.8g,故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20g-119.8g=0.2g;
(2)设该黄铜中锌的质量为x
Zn+ H2SO4 == ZnSO4 + H2↑
65 2
x 0.2g
=,解得x=6.5g,故20g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为20g-6.5gt=13.5g,
这种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100%=67.5%。

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2g,这种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

8.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是一种“清洁能源”。

燃烧32g甲烷,消耗多少克氧气?答案:128g
【解析】
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消耗甲烷的质量,可以求出消耗氧气的质量。

解:设消耗氧气的质量为
CH4+2O2CO2+2H2O
16 64
32g x
解析:128g
【解析】
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消耗甲烷的质量,可以求出消耗氧气的质量。

解:设消耗氧气的质量为
CH4+2O2CO2+2H2O
16 64
32g x
答:消耗氧气的质量为128g。

9.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将4.5g工业品烧碱样品与一定量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铜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所得滤液质量为39.6g.若工业品烧碱中仅含有氯化钠杂质,参加反应的烧碱质量是___.
答案:4g
【解析】
【详解】
假设硫酸铜溶液的质量为a,可得反应后生成氢氧化铜的质量为a+4.5g-
39.6g=a-35.1g
设参加反应的烧碱质量为X
CuSO4+2NaOH=Cu(OH)2↓+Na2
解析:4g
【解析】
【详解】
假设硫酸铜溶液的质量为a,可得反应后生成氢氧化铜的质量为a+4.5g-39.6g=a-35.1g
设参加反应的烧碱质量为X
CuSO4+2NaOH=Cu(OH)2↓+Na2SO4
160 80 98
a×20% X a-35.1g
16098
=
a20%a-35.1g

解得:a=40g
将a代入
16080
=
a20%x ⨯
解得:X=4g
参加反应的烧碱质量为4g。

10.家里厨房中使用的食用碱(主要成分碳酸钠)中往往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来测定某品牌的食用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他们实验的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
(3)计算:该食用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0.1%)
答案:CaCl2+Na2CO3═CaCO3↓+2NaCl 使碳酸钠完全反应 88.3%
【解析】
【分析】
(1)根据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分析;
(2)根据碳酸钠
解析:CaCl2+Na2CO3═CaCO3↓+2NaCl 使碳酸钠完全反应 88.3%
【解析】
【分析】
(1)根据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分析;
(2)根据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分析;
(3)根据化学方程式以及图片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详解】
(1)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CaCl2+Na2CO3═CaCO3↓+2NaCl;
(2)实验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使碳酸钠完全反应;
(3)生成碳酸钙沉淀的质量为5.0g,设该食用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x,
6.0gx106
=
5.0g100
x≈88.3%;
答:该食用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88.3%。

【点睛】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11.某兴趣小组对市售的某钾肥进行了检测,称取2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溶解后,逐滴加入10%的BaCl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BaCl2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假定杂质不参加反应)。

(1)20.8gBaCl2溶被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__g。

(2)通过计算,判断该钾肥中K2CO3的质量分数是否符合图的包装说明__?(写出计算过程)答案:08 不符合
【解析】
【详解】
解:由图可知,生成碳酸钡沉淀的质量为1.97g
设BaCl2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K2CO3的质量为y,
208:197=x:1.97
解析:08 不符合
【解析】
【详解】
解:由图可知,生成碳酸钡沉淀的质量为1.97g
设BaCl2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K2CO3的质量为y,
2233
BaCl+K CO2KCl+BaCO
208138197
x y 1.97g
=↓
208:197=x:1.97g x=2.08g
138:197=y:1.97g y=1.38g
该钾肥中K2CO3的质量分数为1.38
2
g
g
×100%=69%
69%<70%
该钾肥中K2CO3的质量分数不符合图的包装说明
答:(1)20.8gBaCl2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2.08g;
(2)该钾肥中K2CO3的质量分数不符合图的包装说明。

12.环保问题越来越成为老百姓关注的焦点,工厂排放的废水要先净化后排放。

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亚硫酸钠(Na2SO3),未经处理排放到河里会造成污染。

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对废水处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已知氯化钙不与废水中的其它杂质反应)
(1)反应生成的亚硫酸钙(CaSO3)沉淀的质量为_____g
(2)计算除去实验方案中的亚硫酸钠,需要质量分数为多少的氯化钙溶液_____?
答案:11.1%
【解析】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亚硫酸钙的质量为200g+100g﹣288g=12g,设需要的氯化钙溶液质量分数为x
x=11.1%
答:(1)反应生成的
解析:11.1%
【解析】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亚硫酸钙的质量为200g+100g﹣288g=12g,
设需要的氯化钙溶液质量分数为x
111100gx
=
12012g
x=11.1%
答:(1)反应生成的亚硫酸钙(CaSO3)沉淀的质量为 12g。

(2)除去实验方案中的亚硫酸钠,需要质量分数为11.1%的氯化钙溶液。

13.为测定一瓶久置的烧碱样品中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质量,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充分地溶解于水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至完全反应,生成10g碳酸钙沉淀。

(1)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2)已知样品中钠元素的质量为27.6g,计算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答案:(1)10.6g
(2)40g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生成沉淀碳酸钙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x=10.6g
(2)10.6g碳酸
解析:(1)10.6g
(2)40g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生成沉淀碳酸钙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2323
Na CO+Ca(OH)=CaCO+2NaOH
106100
x10g
106100
=
x10g
x=10.6g
(2)10.6g碳酸钠中含有钠元素的质量为:10.6g×
46
×100%
106
=4.6g,根据样品中钠元素的总
质量可知氢氧化钠中含有的钠元素质量=样品中钠元素总质量-碳酸钠中含有的钠元素质量,再根据氢氧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计算,
则氢氧化钠的质量为:(27.6g-4.6g)÷23
×100%
40
=40g。

14.氯酸钾(KClO3)固体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较快的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1)反应后,将二氧化锰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操作方法是、。

(2)要得到9.6g氧气,计算需要分解氯酸钾的质量。

(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溶解、过滤;(2) 24.5g
【解析】(1)反应后,将二氧化锰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操作方法是溶解、过滤;
(2)解∶设要得到9.6g氧气,需要分解氯酸钾的质量为xg
2KClO3 2
解析:(1)溶解、过滤;(2) 24.5g
【解析】(1)反应后,将二氧化锰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操作方法是溶解、过滤;
(2)解∶设要得到9.6g氧气,需要分解氯酸钾的质量为xg
2KClO3催化剂,加热 2KCl+3O2↑。

245 96
X 9.6g
245 x =
96
9.6g
,x=24.5g.
答∶(1)反应后,将二氧化锰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操作方法是溶解、过滤;
(2)要得到9.6g氧气,需要分解氯酸钾的质量是24.5g.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15.潜水艇中常用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制取氧气,以供潜水员正常呼吸。

(查阅资料)2Na2O2+2CO2=2Na2CO3+O2
现有过氧化钠10千克,与足量二氧化碳反应最多能制取氧气____千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
【解析】
【详解】
设生成氧气质量为x,

x≈2.1kg,
答:与足量二氧化碳反应最多能制取2.1kg氧气。

解析:1
【解析】
【详解】
设生成氧气质量为x,
222232
2Na O2CO2Na CO O
15632
10kg x
+=+
15632
=
10kg x

x≈2.1kg,
答:与足量二氧化碳反应最多能制取2.1kg氧气。

16.小丽同学向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160g稀盐酸,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与盐酸的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计算:
(1)当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g。

(2)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答案:8 10%
【解析】
【详解】
(1)由图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故填8.8。

(2)解:设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73:44=146gx:8.8g
x=10%
解析:8 10%
【解析】
【详解】
(1)由图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故填8.8。

(2)解:设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Na CO2HCl=2NaCl+H O CO
++↑
2322
7344
146g x8.8g
73:44=146gx:8.8g
x=10%
答: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17.将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加入盛有石灰石样品的烧杯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

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答案:5g
【解析】
【分析】
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

【详解】
设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答: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7.5g 。

解析:5g 【解析】 【分析】
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

【详解】
设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3222CaCO 2HCl CaCl +H O +CO 10073x
75g =7.3%
+⨯↑
10073
=x 75g 7.3%
⨯ x 7.5g =
答: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7.5g 。

18.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为了研究其变质情况,某学校化学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电子秤单位为克)。

计算:
(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g 。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_____
答案:2g 53% 【解析】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g+100g-197.80g=2.2g
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x = x=53% 答:(1)反
解析:2g 53% 【解析】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g+100g-197.80g=2.2g 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x
10644=102.2gx
g
x=53%
答:(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2.2g 。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53%。

19.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为了测定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东和小军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10g 蛋壳放入100g 盐酸(盐酸过量)中,到反应不再进行时,测得剩余物质质量为106.7g ,最后过滤干燥滤渣,求所得滤渣的质量.
答案:5g 【解析】 【详解】
解: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g+100g-106.7g=3.3g ; ②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 ,
=,解得x=7.5g , 滤渣的质量为:10g-7.5
解析:5g 【解析】 【详解】
解: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g+100g-106.7g=3.3g ; ②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 , 32
22CaCO +2HCl =CaCl +H 100
44x
O +CO 3.3g
10044
=x
3.3g ,解得x=7.5g , 滤渣的质量为:10g-7.5g=2.5g . 答:所得滤渣的质量为2.5g . 【点睛】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是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式计算,易错点是由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

20.将某赤铁矿石样品10g 放入盛有适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14.5g ,过滤后将固体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2g 。

(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反应)求:
⑴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⑵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1)80%(2)10.5% 【解析】 【分析】 【详解】
(1)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10g−2g=8g 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100%=80% 答: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
解析:(1)80%(2)10.5% 【解析】 【分析】 【详解】
(1)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10g−2g=8g 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8g
10g
×100%=80% 答: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0%。

(2)解:设参加反应的稀盐酸中的溶质质量为y
233
2Fe O 6HCl 2FeCl +=+160216H O
98g y
160:219=8g :y y =10.95g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95g
114.5g-10g
×100%≈10.5%
答: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5%。

21.生铁是铁的合金之一,小华为了测定某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通过实验得到如下
数据(假设生铁中的其他成分都不与稀硫酸反应):
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________。

(2)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答案:6 g 96%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17.5g+150g)﹣1 66.9g=0.6g;
(2)设生铁中铁的质量为x,
Fe+H2SO4═Fe
解析:6 g 96%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17.5g+150g)﹣
166.9g=0.6g;
(2)设生铁中铁的质量为x,
Fe+H2SO4═FeSO4+H2↑
56 2
x 0.6g
解得:x=16.8g,
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100%=96%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22.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称取石灰石样品12g,将10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表所示:
试求:
(1)X的值为_____g。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要求有计算过程,精确到0.1%)。

答案:3 83.3%
【解析】
【详解】
(1)分五次加入盐酸后,前两次,每次都增加1.1g二氧化碳,第四、五都生成4.4g二氧化碳,说明第三次没有完全反应,也增加1.1g,所以X值是3.3 解析:3 83.3%
【解析】
【详解】
(1)分五次加入盐酸后,前两次,每次都增加1.1g二氧化碳,第四、五都生成4.4g二氧化碳,说明第三次没有完全反应,也增加1.1g,所以X值是3.3g;
(2)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为y
3222
CaCO+2HCl=CaCl+H O+CO
10044
y 4.4g
10044
=
y 4.4g

y=10g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g
12g
×100%≈83.3%
故答案为:(1)3.3;
(2)答: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83.3%。

23.某工厂利用废硫酸与废铁屑反应制取硫酸亚铁。

现取废硫酸4.9 t 与足量的废铁屑反
应,得到FeSO4 1.52 t。

计算废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20%
【解析】设4.9t的废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Fe+H2SO4=FeSO4+H2
98 152
x 1.52t
=,解x=0.98t
废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
解析:20%
【解析】设4.9t的废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Fe+H2SO4=FeSO4+H2
98 152
x 1.52t
=,解x=0.98t
废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
答:废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

24.2018年5月18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试海成功,航母的许多电子元件使用了黄铜。

为测定某黄铜(假设合金中仅含铜、锌)中铜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称取20g黄铜粉
末于烧杯中,将80g稀硫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2*******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39.9259.8479.8099.80
(1)黄铜粉末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________g
(2)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第三次实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为__________。

答案:2 67.5% 硫酸锌、硫酸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第一次加入20g稀硫酸,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20g+20g-39.92g=0.08g,第二次加入
解析:2 67.5%硫酸锌、硫酸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第一次加入20g稀硫酸,生成氢气的质量为:20g+20g-
39.92g=0.08g,第二次加入20g稀硫酸,生成氢气的质量为:20g+40g-59.84g=0.16g,第三次加入20g稀硫酸,生成氢气的质量为:20g+60g-79.80g=0.2g,第四次加入20g稀硫酸,生成氢气的质量为:20g+80g-99.80g=0.2g,所以黄铜粉末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0.2g。

(2)设该黄铜中铜的质量为x。

,解得x=13.5g
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100%=67.5%
(3)根据分析可知,第三次实验时稀硫酸有剩余,所得溶液的溶质有生成的硫酸锌、剩余的硫酸。

【点睛】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是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式计算,易错点是由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

25.将一定质量的炭粉与铜粉的混合物放在空气中充分加热(铜氧化成氧化铜),冷却后
发现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热前相等.计算原混合物中炭粉与铜粉的质量比.
答案:1:4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碳和铜都被完全氧化后,冷却到室温,发现固体的质量没有变化,说明碳的质量等于和铜反应的氧气的质量;设铜的质量为x ,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y , 所以原
解析:1:4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碳和铜都被完全氧化后,冷却到室温,发现固体的质量没有变化,说明碳的质量等于和铜反应的氧气的质量;设铜的质量为x ,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y ,
2=12832x
y
2Cu O 2CuO ∆
+
12832x y = x 4y 1
= 所以原混合物中木炭粉与铜粉质量之比为1:4; 答:炭粉与铜粉的质量比为1:4。

26.如图为“XX”钙片商品标签图,请根据标签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每片钙片中含钙元素的质量至少为___克
(2)小红同学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标注是否属实,她取出10片钙片,研碎后放入小烧杯中,再加入50g 稀盐酸,在T 0至T 3时间段,测得反应剩余物的质量变化如下:
①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克;
②通过计算判断该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标注是否属实___。

(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6 6.6 该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标注属实 【解析】 【分析】
(1) 每片钙片中含碳酸钙1.5g ,钙元素的质量=碳酸钙的质量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2) ①T2、T3反应剩余物质量
解析:6 6.6 该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标注属实 【解析】 【分析】
(1) 每片钙片中含碳酸钙≥1.5g ,钙元素的质量=碳酸钙的质量⨯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2) ①T 2、T 3反应剩余物质量(g)相等,说明碳酸钙已经完全分解,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得二氧化碳的质量;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CaCO 3+2HCl ═CaCl 2+H 2O+CO 2↑可求得碳酸钙的质量,再比较看是否每片钙片中含碳酸钙≥1.5g 。

【详解】
(1)每片钙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至少1.5g ,所以钙元素的质量至少为
40
1.5g 100%=0.6g 40+12+163

⨯⨯;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g ×10+50g ﹣36.4g =6.6g 设每片钙片含有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 。

CaCO 3+2HCl ═CaCl 2+H 2O+CO 2↑ 100 44 10x 6.6g
10010x
=44 6.6g
x =1.5g
与标签保持一致。

答:(1)每片钙片中含钙元素的质量至少为0.6克 (2)①二氧化碳的质量是6.6克; ②该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标注属实。

27.某实验小组用石灰石(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在准备将反应后的废液倒进废液缸时,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未知质量分数的Na 2CO 3溶液,他
决定利用该废液,测定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他将废液过滤,然后向废液中慢慢滴加Na2CO3溶液,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在加入Na2CO3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时没有发现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的溶质有
________。

(2)计算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

(计算结果精确到0.1%)(反应的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
答案:CaCl2、HCl 26.5%
【解析】
【分析】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

解析:CaCl2、HCl 26.5%
【解析】
【分析】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

【详解】
(1)根据已知条件可知,开始时没有发现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除了CaCl2还有其他物质,由第一个实验可以推断,这种物质是稀盐酸。

(2)分析图意可知,有20g23
Na CO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全部反应,生成5g碳酸钙沉淀,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设20g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2323
Na CO+CaCl=CaCO+2NaCl
106100
x5g

106x
=
1005g
x 5.3g

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3g
25g-5g
100%26.5%
⨯=
答: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6.5%。

【点睛】
开始时没有发现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除了CaCl2还有稀盐酸,
28.小宇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10g样品与1g二氧化锰混合,依次加热该混合物t1、t2、t3、t4时间后,分别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记录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化学反应)
加热时间t1t2t3t4
剩余固体质量(g)9.689.047.167.16
试计算:
(1)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氧气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__ g;
(2)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是____(写出计算过程)
(3)加热时间t1后,9.68g剩余固体中除杂质外还含有的物质为______________。

答案:84 98% 氯酸钾、氯化钾、二氧化锰
【解析】
【详解】
(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过程中,由于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其反应前后质量不会发生改变,固体质量减少的原因是由于生成了氧气,
解析:84 98% 氯酸钾、氯化钾、二氧化锰
【解析】
【详解】
(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过程中,由于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其反应前后质量不会发生改变,固体质量减少的原因是由于生成了氧气,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加热t1、t2时,反应还没有停止,加热t3、t4后反应已经结束,根据质量守恒可知生成氧气的总质量=10g+1g-7.16g=3.84g;
(2)解:设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24596
x 3.84g
x=9.8g
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9.8
10
g
g
×100%=98%
答:样品中氯酸钾纯度是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