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社区教育研究脉络与范例分析

合集下载

西方发达国家社区教育运作模式与社区教育发展策略

西方发达国家社区教育运作模式与社区教育发展策略

西方发达国家社区教育运作模式与社区教育发展策略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西方发达国家社区教育运作模式与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策略研究成都市武侯职业教育中心张超【内容提要】社区教育由外国传入我国,其运作模式对我国的社区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西方社区教育发达国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数美国、北欧和日本。

美国的社区学院、北欧的民众中学和学习圈、日本的公民馆和社区教育立法都是各自的社区教育品牌。

这些社区教育模式对本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而我国在运作上虽然都有吸取,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发展非常缓慢,我国要快速发展社区教育,必须深入学习研讨社区教育发达国家社区教育发展模式,加强我国社区教育立法,为社区教育发展扫除障碍,培育各种形式的学习圈,依托民间组织开展社区教育,加强社区教育理论研究,让社区教育理论引领社区教育健康发展,同时要借助电大的力量,积极开展社区教育远程教育。

关键词:社区教育运作模式发展策略社区教育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传到我国的,我国的社区教育虽经过30年左右的发展,已经具有相对成熟的体系和运行机制,但是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社区教育,特别是西方社区教育发达国家的社区教育相比还有着很大差距。

因此,探讨西方发达国家的社区教育模式,针对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现状,提出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策略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西方发达国家社区教育模式述评(一)美国的社区教育运作模式美国的社区教育主要依靠社区学院开展。

美国的社区学院起源于19世纪末的初级学院。

二战后,美国高校就读人数成倍俱增,为了满足人们的入读需求,美国在社区开办了初级学院,最早的初级学院具有五种形式,一是四年制大学分为两部分,一二年级为初级学院,二是四年制大学改为初级学院,三是将师范学校、职业学校、技术学校改办成初级学院,四是中学附设初级学院,增设大学一二年级课程,五是创办新的公立、私立初级学院。

1947年,初级学院被更名为“社区学院”,高等教育委员会对社区学院的概念、宗旨与目标作了明确界定。

国外社区教育的实践及启示

国外社区教育的实践及启示

国外社区教育的实践及启示近年来,国外社区教育在实践中逐渐展现出其优越性,不少国家也开始积极推行社区教育,以期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增强社区凝聚力和个人发展能力。

本文将就国外社区教育的实践和经验进行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一些启示和建议。

一、社区教育的概念与特点社区教育是以社区为基础,以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人需求为导向,为社区居民提供相应的教育服务的一种教育模式,其特点包括:(1)面向社区:强调教育与社区的相互交融,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和普及性,以提升社区居民的素质和能力;(2)服务多元:除了传统的学科教育外,还涉及财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文化娱乐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服务;(3)因地制宜:注重社区环境和文化特色,因地制宜地开展教育活动,落实灵活,做到“因地制宜,适度发展”;(4)自主管理:社区教育在开展过程中,由社区管理或自主组织,整合社区各种资源,通过自主管理促进社区教育健康发展。

二、国外社区教育的实践及经验1、美国美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社区教育实践国家之一,其社区教育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高度参与:美国社区教育的参与度很高,由志愿者负责,利用扶贫资金等等出资,促进社区成员之间的积极参与和自治;(2)普及度高:美国社区教育在全美各地都很普及,从事社区教育活动的机构遍及各地,包括公立学校、私立教育机构、非盈利机构等;(3)内容综合:美国社区教育不仅包括传统的学科教育,还涉及到职业教育、娱乐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实现了全民教育的综合性;(4)灵活性强:美国社区教育系统灵活性很强,能够因地制宜地发展不同类别的教育服务,保证社区教育在需求上的适应性。

2、日本日本的社区教育主要由住民自治促进轮和社会教育委员会负责,其社区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特色:日本社区教育注重挖掘和发扬本地文化和传统,开设了许多传统文化和手工艺制作教育活动;(2)强化素质:日本社区教育注重培养公民素质,加强邻里之间的沟通合作,同时加强健康运动和普及技术教育等方面;(3)社区学校:日本社区学校主要为中小学生提供课外辅导课程,实现了教育的全面发展;(4)为老服务:日本的社区教育有很多面向老年人的综合性健康服务项目,如老年人体力养护教育、医疗健康知识教育等。

国外社区教育发展模式及其借鉴

国外社区教育发展模式及其借鉴

育的成年人 J 。为此 , 斯堪地纳维 亚社 区教育模 式正好充分利用正规学校面向社会开放的优质教 育资源 , 尤其是位于各社区大学或高校的优质教育 资源 , 发挥其禀赋教育优势 , 面向各社区广大居 民 和民众实施力所能及的教育扶持和终身教育 , 进而 体现全球北欧高福利国家的显著特征 , 即作为一种 教育的公共服务资源给予广大民众的教育福利 。
第3 3卷第 1 期
2 0 1 4年 2月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 版)
J o u na r l o f Z h e n g z h o u I n s t i t u t e o f A e r o n a u t i c a l I n d u s t r y Ma n a g e m e n t ( S o c i l a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V o 1 . 3 3 N o . 1
2 0 1 4 . 2
国外 社 区教 育 发展模 式 及其 借鉴
姚宏伟
( 黎明职业大学 经管学院, 福建

泉州
3 6 2 0 0 0 )
要: 文章 采 用比较 法对 国外社 区教 育发 展模 式与 借 鉴 内容 开展 定性 研 究 。 系统 分析 了 国 外社 区教 育发展 的三种代 表性 模 式 , 同时对 中国社 区教 育逐 步 形成 的四种 发展 模 式进 行介 绍 与现 实评 价 。立 足 国情 , 学 习和借 鉴 国外社 区教 育发 展模 式 的先进 经验 和成 功
做 法, 探讨 我 国社 区教 育的发展 思路 及 体制机 制 。
关键 词 : 国外社 区教 育 ; 社 区教 育发展模 式 ; 发展机 制 中 图分类号 : G 7 7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9—1 7 5 0 ( 2 0 1 4 ) O 1— 0 1 8 5— 0 5

国外社区教育的实践及启示

国外社区教育的实践及启示

国外社区教育的实践及启示近年来,国外社区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社区教育与传统教育不同,它更加注重解决社会公正和社会不平等的问题,并通过社区组织和社区服务,实现社会人力资源的有机连接。

国外社区教育的实践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作为社区教育的发源地,美国的社区教育理念深深影响了国内的社区教育发展。

社区教育在美国一些贫困地区的发展效果显著。

如纽约市曼哈顿地区的哈莱姆组织“全民教育中心”,该组织自成立以来,已经为千千万万的贫困学生提供了免费教育和培训,获得了公众的广泛认可。

此外,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艾克尔松学院”也是一所以社区为基础的大专院校,通过社区资源的整合,提供了与社区需求相符的课程和培训,与当地社区形成了很好的互动关系。

除美国外,英国、澳大利亚等国也在推行社区教育。

英国的社区教育主要通过各种社区中心开展,涉及的课程很广泛,如英语课、手工课、咖啡厅课程等。

该国的社区中心还与各种公共服务机构紧密合作,如社会服务局、健康与福利局等,共同向社区服务。

澳大利亚则将社区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政策,旨在通过社区教育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进而改善社会和谐。

社区教育的成功实践为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首先,社区教育要从社区需求出发,通过调查和研究,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和需求,然后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课程计划。

其次,社区教育要注重与社区中的其他机构和组织的合作,形成整体合力,达到最优效果。

最后,社区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在社区服务中实践的同时,提高自身技能和素质。

当然,社区教育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合理、资源整合不到位、培训质量难以保证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解决方案。

首先,吸引更多专业人员参与社区教育,提高其技能和教育水平,确保教学质量。

其次,加强社区资源整合和共享,建立更加完善的社区教育网络和体系,让社区教育资源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最后,要注重社区教育的调查和研究,适时调整课程设置,保证课程与社区需求相适应。

国外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国外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PART 03
国外社会工作教育模式与 特点
典型国家(地区)社会工作教育模式
美国模式
注重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 强调案例教学、实习实训等教学 方法,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 问题能力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英国模式
注重学术研究与专业实践相结合 ,强调社会工作的理论性和实践 性,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
国外社会工作教育起源于19世纪末 20世纪初,经历了从职业化到专业化 的发展过程。
在教育模式上,形成了多元化、灵活 性强的教育体系,包括学历教育、在 职培训、实习督导等多种形式。
在教育理念上,强调社会公正、人权 、社会参与等价值观,注重培养具备 批判性思维和反思能力的社会工作专 业人才。
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强调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普及和 实践技能的提升。
XX
REPORTING
2023 WORK SUMMARY
国外社会工作教育的 发展历程及启示
汇报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XX
20XX-02-08
XX
目录
• 引言 • 国外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历程 • 国外社会工作教育模式与特点 • 国外社会工作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改革举措 • 对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启示与借鉴 • 结论与展望
PART 01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鼓励教师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 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 念和教学方法。
创新培训模式
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活动,满
足不同教师的需求。
PART 05
对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启 示与借鉴
结合国情,明确社会工作教育定位
借鉴国外经验,明确社会工作教 育在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和功能。
打破学科界限,整合多学 科知识,构建综合性的社 会工作课程体系。

国外社区教育的成功模式及对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启示

国外社区教育的成功模式及对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启示

农 村 社 区 教 育 、 变 农 民精 神 风 貌 的 重 要 性 。各 级 政 府 要 从 全 改
面 建设 小 康 社会 战 略 目标 的高 度 。 化 发 展 农 村 社 区教 育 的责 强 任 感 、 命 感 。其 次 , 使 在政 策 上 , 各级 政 府 要 通 过 统筹 规划 , 积极 出 台 和 制订 出切 实可 行 的农 村 社 区教 育 发展 的 总 体 目标 、 体 具 实 施 策 略 和 评 估体 系 : 次 , 经 济 上 , 级 政 府 要 不 断 扩 大 农 再 从 各 村 社 区 教 育 的 经 费 投 入 , 积 极 引 导鼓 励 社 会 各 方 面 ( 如 企 并 诸 业 、 会 团 体 、 人 等 ) 资 支 持 农 村 社 区教 育 , 而增 强 农 村 社 个 捐 从
运 动 ” 具 代 表 性 . 国 从 l 纪 下 半 期 起 即 实 施 了具 有 社 区 最 英 9世 教 育 性 质 的 大 学 开 放 政 策 , 在 提 高 国 民 素 质 方 面 , 挥 了 不 其 发
可 磨 灭 的 重要 作 用 。 当前 英 国 的 社 区 教 育 以继 续 教 育 为 主 . 主
知 识 修 养 、 神 陶冶 和 情 感 教 育 的 社 区休 闲 教 育 。具 体 来 说 。 精 日 本 的社 区教 育 分 为 两 个 系 统 : 是 面 向所 有 年 龄 层 成 员 开放 的 一 社 区教 育 系 统 。 其教 育 对 象包 括社 区 内 各 个 年 龄 段 成 员 , 内容 从 日常 生 产 生 活 到较 深层 次 的 学术 研 究 等 涉 及 各 个 领 域 、 个 各
1 国 外 社 区 教 育 的 不 同 模 式
各 国 不 同 的 政 治 制度 、经 济 水 平 以 及 历 史 文 化 传 统 的 差

国外社区教育典型分析与启示

国外社区教育典型分析与启示

国外社区教育典型分析与启示作者:黄凯黄芸来源:《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2017年第11期[摘要] 社会的发展催生了人们对终身教育的需求,社区教育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载体,长久以来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与关注。

国外社区教育发展历程较长,在管理模式上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体系,也为我国社区教育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关键词] 社区教育;发展;启示[中图分类号] G648.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2-0020-02一、社区教育的概念界定社区教育,顾名思义,是指对实施教育的环境和面向群体进行了界定,《培格曼国际终身教育百科全书》将“社区教育”定义为一种为所有年龄人而组织设立的,由在正规学校系统之外开展社会、娱乐、文化与教育等方面的部门所进行的、旨在促进社区生活的活动[1]。

此处正规学校系统一般是指原有专门从事学历教育的场所。

但随着社区教育地位的不断提升,现在社区教育更多的还是依托正规学校进行,如社区学院等,只不过是存在于传统正规学校系统之外的非正规教育形式。

严格地说,“社区教育”一词是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社区学院作为美国社区教育的主要形式脱胎于19世纪末创立的初级学院,它主要是为解决广大中学毕业生上大学难的问题和满足日趋旺盛的成人教育需求[2]。

除此之外,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如日本等,将“社区教育”理解为社会教育,包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实用知识和技能、个人兴趣爱好提升培训等;另外,还有丹麦的柯隆威创办的民众学校所开展的民众教育,将社区教育定义为对外开放的学校教育等多种观点。

虽然对社区教育概念的理解各有不同,但基本都是研究切入角度上产生的差异,社区教育实际上是一个大教育的概念,其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形式多样、服务对象广泛、教育场所以社区为主等,正如厉以贤教授所说:“所谓社区教育,是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以及实现社区发展的一种社区性的教育活动过程。

国外社区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社区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社区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的不断更新,社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居民素质、推动社区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国外社区教育的成功经验,分析其对我国社区教育的启示。

通过对国外社区教育模式、内容、方法等方面的深入研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可行路径和策略。

本文期望通过总结国外社区教育的优秀实践,为我国社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文章首先介绍了社区教育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功能,阐述了社区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接着,通过梳理国外社区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总结了国外社区教育的成功经验,包括政策支持、资源整合、多元参与、创新驱动等方面的做法。

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国外社区教育成功经验对我国社区教育的启示,提出了我国社区教育应当借鉴的方面和改进的方向。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以及对国外社区教育典型案例的深入剖析,本文力求全面、客观地呈现国外社区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不仅关注国外社区教育的成功实践,更注重将这些经验与我国实际相结合,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教育发展策略。

本文还强调了政策引导、社会参与和科技创新在社区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社区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国外社区教育的成功经验国外社区教育的成功经验首先体现在社区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上。

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都将社区教育视为社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国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推动社区与教育机构的合作,实现了社区资源的有效整合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例如,美国的社区大学模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充分利用了社区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了灵活多样的教育服务。

国外社区教育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强调教育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这种教育模式不仅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也促进了社区经济的发展。

试论国外社区教育启发及借鉴

试论国外社区教育启发及借鉴

试论国外社区教育启发及借鉴一、社区教育的定义及其作用关于社区教育的概念中外学者仁者见仁,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阐述。

美国的斯蒂芬认为:“社区教育是一个哲学概念,它服务于整个社区,为社区所有成员的教育需求提供服务。

它将社区学校作为一个服务设施,促进社区开发、利用社区资源去解决社区面临的各种问题。

”[1]我国的社区教育研究者厉以贤、叶忠海、梁春涛等教授都曾定义过社区教育。

其中叶忠海教授认为:“社区教育是以社区为范围,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同社区民众利益和社区发展紧密相连,旨在建设和发展社区,消除社区的社会问题,全面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综合体。

”[2]从各种社区教育的定义中不难总结出其基本特点:1.社区教育是教育与社会的融合与互动,是实施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大教育场”。

2.社区教育对象是社区所有居民,从婴幼儿到老龄者都被纳入教育视线,具有全员性。

3.由于有了全员性的特点,社区教育为社区居民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教育,从而社区教育具有全程性。

4.全员性和全程性又决定了其课程、专业设置及培训的内容还要有全面性。

5.社区教育具有区域性,一般以社区的行政区划为准,利用本社区资源为本社区居民提供便利的教育。

6.社区教育是立足于本社区的经济发展,旨在提高本社区居民素质,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创造和谐社会。

基于社区教育的以上基本特点,其在构建“大教育”体系的教育改革及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社区教育使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成为可能。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何将人口的压力变为有利的人力资源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不容忽视的问题。

人才的优劣、多寡将决定国家在世界中的竞争能力。

由于我国政府的教育经费有限,能享受正规化高等教育的人口覆盖面很小,大量的学生由于家境贫困或竞争激烈的“录取线”而在中学毕业后赋闲在家;加之社会发展迅速,知识更新频繁,给脑子“充电”或“吸氧”成为每个人的必修课;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甚,如何使老年人充实、快乐地安度余年也是众多家庭的期盼,社区教育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把钥匙。

美国社区服务实践教学(3篇)

美国社区服务实践教学(3篇)

第1篇摘要:社区服务实践教学是美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将探讨美国社区服务实践教学的特点、实施方法以及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以期为我国社区服务实践教学提供借鉴。

一、引言社区服务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教育模式,旨在通过让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美国作为社区服务实践教学的重要发源地,其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美国社区服务实践教学进行探讨。

二、美国社区服务实践教学的特点1. 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美国社区服务实践教学强调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服务项目,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服务过程中,教师扮演指导者和辅助者的角色,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反思和总结。

2. 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美国社区服务实践教学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将课程内容与社区服务活动紧密结合。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 强调团队合作精神社区服务实践教学强调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在服务过程中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提高服务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美国社区服务实践教学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还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通过社区服务,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三、美国社区服务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法1. 服务项目选择美国社区服务实践教学首先要求学生选择合适的服务项目。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所学专业,结合社区需求,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服务项目。

2. 服务内容规划在确定服务项目后,学生需要制定详细的服务内容规划。

这包括服务目标、服务对象、服务时间、服务方式等。

在规划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指导和建议。

3. 服务过程实施在服务过程中,学生需要按照既定的服务内容,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参与服务。

国内外社区教育模式相关研究综述

国内外社区教育模式相关研究综述

区教育 理论
些 具 有 代 表
间教育法 》 和《 成人社 会教 育法 》 , 对社 区学 院 的地 位、 资金 来源 、 管理体 制 以及师 资培训 等作 了详 尽
规定, 丹麦 民众 学院开支 的 8 5 %都能从政府 获得 。
宁波 广播 电 视 大 学 北 仑 分 校 高 级 讲 师 。
高 社 区 居 民 综 合 素 质 、有 关 技 能 以 及 文 化 娱 乐 能
运 行 机 制 和
我 们 认 为 社 制 ,社 区 教
能 ,为 保 障
标 而 形 成 的
主 要 以立 法 和财政拨 款 的形 式支 持 民众教 育 。如 丹 麦政府 分别 于 1 9 6 8年 和 1 9 7 8年颁 布 《 闲暇 时
2 0 1 4 年
6 月
宁 波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Ni n g b o P o l y t e c h n i c V0 1 . 1 8 No . 3
第 1 8卷 第 3期
国内外社 区教育模式相关研究综述
孙 侠
3 1 5 8 0 6 )
( 宁波 广播 电视 大学北 仑分校 ,浙 江 宁波

摘 要 : 随 着 全 民 终 身 教 育 体 系 和 学 习 型 社 会 的 构 建 , 很 多 国 家 形 成 了独 具 特 色 的 社 区 教 育 模 式 , 通 过 梳 理
国 内外 一 些 具 有代 表 性 的社 区教 育模 式 并进 行 综述 , 以期 对 我 国其 他地 区建 构 社 区教 育模 式 提 供 借鉴 和 启示 。 关 键 词 :社 区教 育 ;社 区 教 育模 式 ;综 述 中 图分 类 号 :G 7 7 9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章编 号 :1 6 7 1 — 2 1 5 3 ( 2 0 1 4 ) 0 3 — 0 0 4 4 — 0 4

基于成功经验的国外社区教育论文

基于成功经验的国外社区教育论文

基于成功经验的国外社区教育论文一、各国政府在政策及法律法规方面对社区教育的支持(一)美国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制定和执行能够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政策与法律法规。

社区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

1862年,美国出台了《莫雷尔法案》,这是在社区教育兴起之初出台的一部法律。

通过这部法律,各州成立了“土地赠予学院”,规定学院将向社会的工业和生产阶级提供最好的设施,以使他们获得实用的知识和精神文化。

这部法律的出台,客观上起到了确立社区教育的法律地位的作用,保障了社区教育的有序发展。

1874年,联邦政府通过了《海奇法案》,该法案规定联邦政府出资建立农业试验站。

试验站不仅研究解决实际农业问题,还直接向农民传授农业科学知识。

1914年,联邦政府颁布了《史密斯-来沃法》,该法案拨款资助在国民中传播农业和家政的实用信息,并且鼓励国民利用这些实用信息。

1917年,政府又通过《史密斯-休斯法》,该法案对成人职业培训的各种计划实施拨款资助。

1963年,联邦政府出台了《高等教育设备法》,在该法案中联邦政府首次在立法中提到社区学院,并以立法形式规定给予社区学院教育经费。

1978年,出台了《社区学校和综合教育法》,该法案中联邦政府要求社区学校“根据社区需要、兴趣和相关问题,通过社区教育项目,提供……教育的、娱乐的、文化的和其他相关的社区和健康服务”;并建立了基金,用来促进社区教育的研究和社区教育的顺利开展。

20世纪中叶之后,美国政府又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法律法规,如《经济机会法》、《训练就业综合法》、《成人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综合雇佣和训练法案》、《2000年美国教育法》等等。

这些法律的出台有力地促进了美国社区教育全面、有序的发展。

(二)日本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日本政府是日本社区教育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为了推进社区教育的顺利开展,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与法律法规。

境外社区教育研究及其启示

境外社区教育研究及其启示


不 同的国家与地 区社区教育 的发展 因其政 治经济文化 的不同 儿 不同 , 者择其成 功者加 以评价期望对我国社 区教育提供借鉴 。 笔 ( ) 一 台湾地 区的社 区教育 我 国台湾的社 区教育 比较成熟 , 着全面教 育和终身教 育的 有 理念 ,“ 学校社 区化 , 区学校化”思想 , 社区与学校走 向系统化 、 社 让 正规化 的合作道路 。其 出台 的 “ 社会 教育工作纲要 ” “ 和 发展 与改 进成人教育五年教育计 划纲要 ” 等~ 系列法 规 , 并规定 了社 区教育 的内容与总体教 育方式 。具体特点有 : . 1学校教育与社 区教育 相结
维普资讯
境 外 社 区 教 育 研 究 及 其 启 示
口 崔 婧 婧
( 南京 师 范大 学道德教 育研 究所 江 苏 ・ 南京
摘 要
209 ) 107
不 同国家对社 区教 育的理解各有不 同, 实施 方案也 各具特 色, 笔者对此加 以探讨 。 出 目前 中国城 乡发展社 区教 指
韩 国的社 区教育 以城 乡结合 、 互助 的形 式为主 , 并让社会 各界 人士参与其中。 . 以城助农 ” 1“ 的社区教育 活动。 为推动农村社 区的 建设与社 区教育 , 一方 面韩国发起 了大学 生寒暑假上 山下乡 , 为农
村舍去建设添砖铺瓦。2 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的社区教育活动 。 在韩
( ) 国的 社 区教 育模 式 三 韩
联合 国教科文 组织给社 区教 育所下 的定义 是 :基 于所有 教育 起始于社 区 , 且并 不 以获取社 区的利 益为 目 , 标 因此 , 实现这 一原 理的活动就是社 区教育 。 西方学者马丁 ( a n 理解为 :. 区教育 Mr ) i t 1土 丰 即是提供教育机会给每一个人 , 以便完成更 充实更有益的生活。 . 2 社 区教育是修正现存 的教育系统 , 以易于一些不利者或被剥夺者 。 . 3 社 区教育是社会上 的一些弱势群体 的凝聚行动 ,使他们能分 析其境 况, 并达成政治的改变。社区教育是一社会学校为主体的一种形式 化、 组织化的教育形态 , 或则干脆就是一种 “ 教育综合体” 对 社 区教育笔者 的理解是 :其 一 ,社 区教 育的对象是社 区居 民。其 二 , 以社区为载体。社区教育依附于社区 , 脱离了社区 , 就失

简析国外社区教育发展历程

简析国外社区教育发展历程

352简析国外社区教育发展历程时荣萍(江西省南昌市经开区社区教育学院, 江西南昌 330000)摘要:简要梳理全球社区教育(终身教育)发展历程,概括欧洲、美国、日本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的异同,旨在从国外社区教育发展历程、特色、模式中寻求江西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社区教育;发展历程;经验1 引 言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富强,最重要的资本就是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而人类资源的开发与提高则要依靠教育。

当下义务教育、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等院校形式教育已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大众的根本需求,作为聚集于社区内的不同形式的社区教育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的关注,并在部分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

北欧、日本、美国都将社区教育作为与基础教育、初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平行的教育形式。

我国教育部将社区教育定义为: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

2 社区教育发展历程1844年,丹麦民众教育家科隆威在一个名叫罗亭的乡村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民众中学,以青年和成人为教育对象。

“为民众启蒙、为民众教育”为宗旨的民众中学,开展以提高人文素质为主要目的的、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

目前,民众中学遍布欧洲,约有400所。

民众教育的理念和办学模式开辟了社区成人教育的新方向,对世界社区教育乃至世界教育的发展和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896年,美国第一所初级学院成立。

以为社区服务为宗旨,大力发展在职技术培训、职业指导,为那些已经离开了学校,且没有合适途径接受教育的民众提供补偿教育。

社区教育由此正式进入成熟期。

1948年,联合国提出“以社区为基础的社会发展”,1955年发布《通过社区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报告》。

在联合国组织的积极倡导下,世界各国立足实际,建立了各具特色的社区教育模式。

社区教育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蓬勃发展。

二战后,日本进行了教育改革,提出“民众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以及享有均等的教育机会”,大力发展学校外的公共教育。

英国社区教育现状分析报告

英国社区教育现状分析报告

英国社区教育现状分析报告1.引言英国社区教育是以社区为基础的教育形式,旨在为社区居民提供全面的教育服务,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并提高其社会参与能力。

本报告旨在对英国社区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重要性和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望对未来的发展有所帮助。

3 展望":请编写文章1.1 概述部分的内容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本报告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中,我们将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介绍本报告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分析英国社区教育的概况,社区教育的重要性以及面临的挑战。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本报告所述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建议,展望英国社区教育的未来发展。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在于分析英国社区教育的现状,探讨社区教育在英国的重要性以及面临的挑战。

通过对社区教育概况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社区教育的发展现状,并对未来社区教育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与展望。

同时,通过对社区教育的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为社区教育的改进与发展贡献力量。

2.正文2.1 英国社区教育概况:英国社区教育是指在社区内提供的教育服务,通常是面向成年人和青少年。

这些服务包括语言课程、技能培训、文化活动和社区参与项目等。

社区教育的提供者包括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和慈善机构。

在英国,社区教育机构通常是由当地社区委员会或其他地方政府机构资助和管理的。

这些机构致力于为社区提供教育机会,以帮助居民提升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提高文化素养,并参与社区建设。

英国社区教育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成人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文化教育等。

社区教育机构通常与当地学校、大学和其他教育机构合作,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课程。

此外,社区教育还通过举办各类社区活动和项目,促进社区共建、文化交流和社会和谐。

总体来说,英国社区教育在满足社区居民教育需求、促进社区发展、增强社会凝聚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外社区教育的实践及启示

国外社区教育的实践及启示

国外社区教育的实践及启示在国外,社区教育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教育模式,它通过社区资源的整合和社区居民的参与,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务。

这种教育模式的实践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值得我们借鉴。

首先,国外社区教育注重社区资源的整合。

社区是一个由多种组织和资源组成的生活圈,社区教育的实践中会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一种多元化的教育体系。

比如,社区图书馆、社区学校、社区艺术中心等都会成为社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样一来,社区居民就能够方便地获取丰富的教育资源,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技能。

其次,国外社区教育强调居民的参与和自治。

在社区教育的实践中,居民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教育服务,还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参与到教育活动的策划、安排和评估等过程中。

这种参与和自治的精神能够激发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一个活跃而有活力的社区教育环境。

再次,国外社区教育注重实践和应用。

社区教育的目的是提供实用的教育服务,使得居民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因此,社区教育的课程设置常常聚焦于社区居民的切实需求,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

例如,社区可能组织就业技能培训班、家庭教育讲座等,以帮助居民提升就业能力和家庭管理能力。

最后,国外社区教育倡导“终身学习”理念。

社区教育并非只服务于特定年龄阶段的群体,而是面向整个社区,包括儿童、青年、成年人和老年人等各个年龄段的居民。

社区教育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课程,鼓励社区居民在生命周期内不断学习、自我提升,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个人的发展需求。

国外社区教育的实践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首先,我们应该积极整合社区资源,将社区图书馆、社区学校、社区艺术中心等纳入教育体系,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全面的教育服务。

其次,我们应该推动社区居民的参与和自治,鼓励他们发挥主体作用,参与到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再次,我们应该注重实践和应用,设置实用的课程,帮助社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我们应该倡导“终身学习”理念,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鼓励社区居民在生命周期内不断学习、自我提升。

美国家庭、学校与社区合作的历史及理论与实践模式探讨

美国家庭、学校与社区合作的历史及理论与实践模式探讨

美国家庭、学校与社区合作的历史及理论与实践模式探讨Ⅰ、导论家庭、学校和社区在社会化和教育孩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的两个主要目的就是:其一,鼓励研究家庭和父母之道的人员更多的关注孩子就读期间的学校;其二,鼓励研究学校和儿童学习的人员核查家庭和社区对儿童教育和发展的影响。

学校和教师很能影响家庭,家长也能影响每年孩子入学的学校所在的教育者,认同这一点很重要。

另外一个目的就是论证科研和发展可能帮助学校和家庭在学生学习上创造更加广泛的支持。

对于教育者、政策领导者、咨询人员、社区领导人员及其他和家庭及孩子工作在一起的专家来说,了解家庭、学校及社区不可避免的联系以及使这种联系的正面效应最大化是很重要的。

Ⅱ、家校关系的时间回顾关于家长和教育者怎样共同努力减少他们之间的冲突以及怎样分担孩子社会化及教育的责任,直到最近才达成共识。

我们核实一下从殖民地时代以来家校之间的角色及关系变化,确定一些产生冲突的根源,探讨新的家校联系及合作出现的原因。

在殖民地时代,孩子的教育主要包含在家庭、教会、农场、商店及村庄的日常事务中。

创造一个健康的、宗教的和市民社会是家庭的基本职责。

而主要是一些挑选上的男性才能去上教会学校或者私立学校,学习一些父母和其他社区人员没有授予的基本知识。

新英格兰首先创立了公立(或称公共)学校,到19世纪早期,家庭、教会、城镇和学校设立了共同的日程。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向学生灌输社区的宗教、道德和政治主张,并为孩子们成为家庭中的成年人和社区劳动力作准备(Grubb,1995)。

为了限制冲突,创建支持尚不成熟的民主的政治上的一致看法,公立学校通常由管理教会和城镇的代理人掌管(campell,Cunningham,McPhee,1965;Gutek,1992,Lutz,Merz,1992)。

针对市民权利的国家宪法修正案以及之后一系列的法庭案件促使了教会和州的权力分离。

随着时间发展,学校财政法律和与重新导向课程从满足当地教区向更广阔的社会需要相关的法律支持了州法律的制定。

国外社区教育的经验及借鉴

国外社区教育的经验及借鉴

THE WHOLE WORLD环 球区域治理国外社区教育的经验及借鉴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韩晓洁,徐晶晶一、国外社区教育的类型(一)“民众教育”类型的社区教育这类社区教育主要分布北欧地区。

民众教育是以各级各类的民众学校为教育载体,与地方社区相联系,将教育的重点放在了成人教育上,主要面向接受正规教育不足的人群,强调社区教育的人群划分。

民众教育的形式灵活多样,教育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人们的需求不同,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也逐渐发展为特色化服务,且民众教育并不由政府直接进行管理,而是通过制度文件约束政府,以得到相应的支持,这充分体现了民众教育自愿、自由、自治的特点及福利国家的特征。

因此,“民众教育”也被人称为社区成人教育的“斯堪的纳维亚模式”。

(二)“社会教育”类型的社区教育社区教育的典型代表国家是日本,这种类型的社区教育也主要分布于亚洲地区。

日本将社区教育定义为除学校教育之外,以社会全体成员为对象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强调民众教化与社会发展,具有较强的行政色彩。

在教育类型上,社会教育与民众教育有着强烈的对比,社会教育的受众是社会全体成员,范围更广,日本也在管理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

政府先后颁布了《社会教育法》《图书馆法》《博物馆法》,以上三法被称为日本的“社会教育三法”,满足了日本社区教育的实际需求,也为社区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

另一方面,受到日本的现有体制影响,在社区教育的开展过程中,主要是依靠公民馆为主要载体进行的,在《社会教育法》中也对公民馆的具体内容及开设目的进行了说明:“为市町村或某一特定地区的住民结合其实际生活进行教育、学术、文化方面的活动,以使住民提高教养,增强健康,陶冶情操,振兴生活、文化,充实社会福利”。

(《日本教育法》1947年3月31日,第二十六号法律)公民馆几乎覆盖日本全国区域,有效地激发了公民积极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全民学习体系。

(三)非正规的社会教育服务类型英国、美国是非正规的社会教育服务的典型代表。

简析国内外社区教育发展历 程

简析国内外社区教育发展历 程

简析国内外社区教育发展历程广西南宁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530001)韦远见[摘要]通过研究社区教育内涵,研究各国社区教育发展的过程,研究社区教育的发展特点和服务内涵,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社区教育的发展和作用。

[关键词]教育;国内外发展;历程[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9)03-0073-02自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世界各国政府逐步意识到发展社区教育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一个国家社区教育发展的水平能很好地体现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的幸福获得感水平。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发展社区教育,笔者主要通过社区教育概念的提出,分析部分国家和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历程,梳理总结出社区教育发展的特点,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社区教育的发展和作用。

一、概念的提出社区教育的概念在国际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

一直以来,世界各国在发展基础教育的同时,不断地根据经济的状况、社会和人民的需要,给社区教育赋予不同的内涵。

19世纪中叶,社区教育产生了它最初的雏形。

1844年,丹麦学者科隆威在丹麦罗亭建立了一所成人学校,这就是最早的社区学校雏形。

科隆威等人秉承“唤醒民众意识,振兴丹麦”的教育理念,以民众中学为起点,通过各种形式发动和鼓励附近的社区居民自觉参与到能改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种活动中。

这个雏形就是最初的社区教育萌芽,因此,科隆威成了民众中学和现代社区教育运动的创始人。

经过发展,这个雏形慢慢演变成后来以北欧各国的“民众教育”、日本的“社会教育”和美国的“非正规社会教育服务”等为代表的格局。

“社区教育”(Community Education)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家杜威1915年提出的。

目前,国际上比较认可关于社区教育的概念主要是胡森主编《国际教育大百科辞典》中的提法。

书中指出:“社区教育普遍地被认为是一种将学校和大学当作向所有年龄层开放的教育娱乐中心的过程”,“它是义务教育与其他福利事业的结合体,是许多其他活动的协作,是具有社区教育特性的地方管理的逐渐进化”。

美国社区教育

美国社区教育

美国社区教育一、美国社区教育的发展过程与社会背景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社区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之—。

美国的社区教育生动体现了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的本质内涵。

美国社区教育的主要基地是社区学院。

社区学院对于社区发展的积极作用已成为共识,其众多特点足以为我们开展社区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美国社区教育的发展及其特色的形成最终依赖于社会、经济、人文发展的大背景。

因此,对于存在于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研究,应视为对美国社区教育进行比较研究的主要内容。

美国社区教育发展至今,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逐步形成了适应自身社会的模式与特色,深深植根于民众的生活之中。

对于这样一个历史进程,不同的学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它划分为若干阶段。

但是,不管怎么划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美国社区教育演进的每一步都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变革紧密联系在一起。

(一)“美国化”教育是美国社区教育的早期尝试印第安人原是美洲大陆的主人。

从16世纪起,欧洲人开始向北美洲移民,英国人则是早期移民的主体,北美大陆便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1776年,美国独立,当时的首要任务是巩固新成立的国家,使所有的移民美国化。

因此,杰出的领袖人物都曾对“美国化”教育倾注了极大的精力。

例如本杰明·富兰克林于1727年在费城倡立讨论小组,其主要宗旨就是推进美国化,实现个人完善。

该项活动很快波及全国,且至今不失为社区自我教育和解决社区问题的一种重要形式。

托马斯·杰斐逊更进一步,试图通过立法加速美国化进程。

1798年,他提出初等教育法案,指出“这一法案的一般目标是根据每个人的年龄、能力和条件提供教育,使其获得自由与幸福。

”在他们的推动下,1834年,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维尔公立学校首先开设了成人教育课程,开展英语和公民教育。

宗教组织也积极参与其中,于185l和1855年先后成立青年基督教联合会和女青年基督教联合会,以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宗教教育促进美国化。

美国独立已是200余年之前的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 区研 究的 内涵及 其发 展
社 区研 究 , 最早 起 源 于 西 欧 , 后 在 美 国得 到 此 发展 。德 国 学者 腾 尼 斯 ( ednn on is 1 8 F ria dT e ne ) 8 7
15 9 6年联合 国发表报 告 : 社 区发 展 是指 人 民 “
年 出版 了《 区与 社 会 》 书 , 此 开 始 了社 区建 社 一 从 设 与社 区理 论 的研究 , 志着社会 学 界开 始 了对社 标
我 国关 于 国外 社 区教 育 发 展 及 现状 的研 究 可
迹象 , 而且 随着 社会学 学科 的分化 和 以 电子 计算机 为主 的研 究 技 术 的 发 展 , 区 研 究 变 得 更 加 专 业 社
化 , 究方 法也 更加 复杂 和精密 。在社 区研 究 中以 研 理论 为指导 , 过研究 将经 验分析 结果 上升 为理论 通
美 国社 会 学 家 A ・ 林 西 德 将 2 霍 0世 纪 4 0年 代 前 的社 区研究 分为 三个 阶段 。第 一 阶段 为 1 0 80
年 一1 1 9 5年 。这 一 阶段社 区研 究 的重 点 在 于贫 民
的生活 状况 以及 与贫 民有 关 的 社会 问题 。其 方 法
以搜集 资料 为 主 。第二 阶段 为 1 1 95年 一12 98年 ,
育研 究 的典 范展 开分 析 。
[ 关键词 ]社 区教育 ; 区教 育研 究; 社 终身教育 [ 中图分 类号 ]G 7 [ 7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10 — 2 (0 1 0 -1 1 3 [ 0 85 3 2 1 )20 1- 8 0 收稿 日期 ]2 1 0 0—1 2—1 0
管理 的主要 场所 , 不 同时期 政府会 针对不 同 的历 在 史背景 、 教育 需求制定 相应 的教育政 策 以使社 区教
育顺应社会的发展 , 满足人们对社区教育的需求。 美 国社 区学 院研 究 , 在美 国是一 个全 面而复杂 的系
统。
首先 , 国社会 有一些 专 门研 究社 区学院 的协 美 会 、 究会 等 , 研 如美 国社会 学 院协 会 ( A C) 社 区 AC 、
的趋势 越来 越 明显 。与此 同时 , 西方社 区研 究 的另

谓 不胜 枚举 , 但关 于 国外社 区教 育研 究历 程与 现状
的研究 却较 为少 见 。本 文基 于 国外 关 于社 区 的研
究 、 身教 育思 想 的研 究 以及 美 国 、 终 日本 等 发达 国 家关 于社 区教育 若干 问题 的研究 , 国外社 区教育 对 研 究 的脉络 进行 梳理 , 以美 国和 日本 等发 达 国家对 社 区教 育若 干 问题 的研 究 作 为 国外 社 区 教育 研 究 的典范 而展 开分 析 。
镇》 的发表 为标 志 , 中镇 》 《 开创 了社 区综 合 研究 的 先河 。社 区研究 从 此 开始 由对 社 区生 活 的 分析 研 究转 向 以理 论 为基 础 的科 学 分 析 。研 究 者们 不 仅 要 了解 社 区的实 际状 况 , 而且试 图通 过对社 会 资料 的分析 构建 社会 理论 与社 区发展 理论 。
众多专家 、 学者均从各方面对终身教育做了大量的 探 索和研究 , 有关终 身教育 的论文 、 著作 、 查报告 调 或意见书等不 断涌现, 如世界 范围关注 的 O C ED ( 经济 合作 与发 展 组 织 ) 回归 教 育 论 、 国学 者 的 德 戴维于 17 9 5年 提 出的终 身教 育原 则论 、9 6年 联 17 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1 届 总会的决议《 于发展成 9 关 人教育 的 劝 告 书 》 国 际 2 、 l世 纪 教 育 委 员 会 于
这是 国际上第 一份 专 门针 对 各 国社 区终 身 学 习政
种挑 战的需要 , 因而终 身 教育 概 念 的提 出被 称 为 : “ 与哥 白尼 学说带 来 的革命 相 比 , 教 育史 上 最 可 是 惊人 的事件之一 ” 2 纪 4 代末 至 6 。 0世 0年 0年代 初, 联合 国教科文组 织开始 着 手进 行终身 教育 的系 统 研究 , 并在不 同场 合 , 就终 身 教育 的提 倡 及 实施 的可能性展 开 了讨 论 , 比如 14 99年 在丹 麦 埃尔 西
[ 者 简 介 ]赵 小段 (9 8一) 女 , 东 济 宁人 , 理 研 究 员 , 究 方 向 为 教 育 社会 学和 高等 职 业 教 育 。 作 17 , 山 助 研
12 1
兰州教 育 学院学报
第2 7卷
潮 。终身教育 是引 导 人们 应变 世 界快 速 发 展及 各
中心 于 19 98年 出版 的《 育政 策分 析》 究报 告 , 教 研
19 年 向 联 合 国 教 科 文 组 织 提 交 的 报 告 《 96国教育文献资料 中心初
级 学 院文 献 交 流 部 ( R C Ce ig os o ui E I l ̄ n huef Jno r r
Clgs 。这些 组 织将 定 期 对社 区学 院 的 资料 进 oee) l 行 统计上 报 , 成 社 区学 院 资料 中心 , 以形 为社 区学
三、 、 美 日等发 达国 家的社 区教育研 究状况 国外一些 社 区教 育 制度 较 完善 的 国家 都很 重
视社 区教育理 论 的探究 和实践 改革 。
( ) 国 一 美
拿 大蒙特利 尔召开 的第二届 国际成人 教育大会 , 均 就终 身教育进 行过广 泛地探讨 。3 _ 2 0世纪 7 0年 代初 期 是 终 身教 育理 论 得 以迅 猛 发展 的时期 。根 据 法 国社 会 学家 夏莱 特 ・ 罗德 丽所 收集 的联合 国教科文 组织截 至 17 的有关 92年
资料表 明 , 17 从 9 0年 到 17 9 2年 的两 年 时 间里 , 涉
在 美 国 , 区教 育 发 展较 早 , 社 政府 非 常重 视 支 持社 区教 育发展 的研究 。在美 国社 区教 育 的发 展 过 程 中 , 区教育 的政策 跟进及 时 、 入充足 、 育 社 投 教
资源分配合理 , 这些都构成了推动美国社区教育发
院的建设 发展提 出指导性 意见 。
其次 , 国有 专 门的关 于社 区学 院 的杂 志 , 美 如
育——财富蕴藏其中》 以及成人与终身教育学家 , 弗莱雷 和捷尔 比的终 身教育思 想及实践 等 。4 [
2 纪9 0世 0年 代 , 合 国 教 科 文 组 织 发 表 了 联 《 教育— —财富蕴 藏其 中》 《 、 学无 止境 ——未 来 的 挑 战》 等报 告 , 出人类 智 慧 和财 富深 深埋 藏 在每 提
第2 7卷
第 2期
兰州教 育 学院 学报
J OURN A HOU I  ̄ T E 0 DUC T 0N AL OF L NZ NS UT F E A 1
2 1 年 4月 01
Ap .2 1 r 01
Vo _ 7 No 2 l2 .
国外 社 区 教 育研 究 脉 络 与范 例 分 析
诺 召开 的第 一 届 国 际 成 人教 育 大 会 ,9 0年 在 加 16
策进 行 分 析 的 重 要 文 献 。联 合 国 教 科 文 组 织 的
《 学习 : 内在的宝藏》 报告书和 O E C D发表的《 全民 终身学习》 报告 书则反映 了社区教育交流与合作
的国际化 与全球化 趋势 。

个发 展趋 势就 是应 用 性 不 断加 强 。社 区研究 在
研 究规 划 、 区发展 、 会 工作 、 社 社 区域经 济发 展等方 面发挥 的作 用越 来越 大 , 多研究 成果 被运 用于社 许 区和政 府 的决策 之 中 , 区研究 与社 区发展 因此也 社
形 成 了一股 新 的世界性 浪 潮 。
展 的发动机 。美 国 的社 区学 院是进 行 社 区教 育 和
及 终身教 育 的著作 和论 文 达 30多部 ( ) 0 篇 。其 中
有代表性的是朗格朗 17 90年 出版的《 终身教育引 论 》 埃 德 加 研 究 小 组 17 年 发 表 的 《 会 生 、 92 学
存—— 教育世 界的今 天和 明天》 舒 瓦茨 17 、 92年 出 版 的《 身教育 终 1世纪 的教育改革 》 。 自从 等 终身教育 理念 16 95年在联 合 国教科 文组织第 三届 成人教育 国际促 进会议上 被正式 提 出以来 , 世界上
赵 小段
( 州 城 市 职 业 学 院 ,广 东 广 广州 5 00 ) 14 5
[ 摘
要 ]国外社 区教 育研 究的脉络是 : 区研 究带动 了社 区教 育的研 究, 社 联合 国教科 文组织 关于终 身教 育思想的研
究是 国外关于社 区教 育研 究的核心 。本 文即以 美国和 日本等 发达 国家对社 区教育 若干 问题 的研 究作 为 国外社 区教
个人 的潜 能中 , 须终 身 学 习加 以挖掘 , 习是 开 必 学
《 美国社区学院杂志》 《 、美国社 区学院时报》 这 等, 些期 刊性 的杂 志文 摘 主要 记 录社 区学 院 的发展 动
态 , 社 区学 院进行 全面 系统地研 究分析 。 并对 第三 , 建立专 门的网站 , 区学 院的发展 、 为社 交
流提供平 台 。 第 四 , 究美 国社 区学 院 的专 著 , 是举 不胜 研 更 举, 主要有库 斯 ( . .K o ) 初 级学 院运 动 》 L V os 的《 、 博格 ( es .B ge 的《 区学 院》 等 。 JseP ou ) 社 等

14 9 0年 。这 一 阶段 的开始 , 以镍 林 夫 妇所 著 《 中

社 区教育是 实 现 并 完善 终 身 教 育必 不 可 少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