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蟹达人刘四清养殖经验分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四清,55岁,自1990年开始从事河蟹养殖
和一龄蟹种培育,至今已30年,积累了丰富的养
殖经验。

2018年被评为“江苏十大金牌扣蟹培育
师”,2019年被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评为“中国
河蟹产业杰出贡献人物”。

2018年在江苏省现代农
业(河蟹)产业技术体系泗洪推广示范基地负责技
术管理,该基地2018年开展“长江1号”河蟹池
塘生态健康养殖示范400亩,共10口池塘。

单塘
面积40亩,为环沟型池塘,亩均放养规格为110~
170只/千克的蟹种900~1200只,收获雄蟹平均规
格为238克/只、雌蟹平均规格为167克/只、总重
5.25万千克,亩均131.25千克,亩利润1.35万
元。

基地实现当年新建、当年投产、当年盈利。

针对泗洪地区河蟹成熟晚、放养密度偏高、水草
管理难度大、养殖早期特别是第一次蜕壳死亡率
高、翻倍率低等河蟹养殖技术管理薄弱环节,笔
者曾多次向其请教、进行探讨,现将养蟹达人刘
四清2018年在该基地的相关管理经验整理分享
如下。

一、促进河蟹早成熟、早上市措施
影响河蟹蜕壳生长的主要因素有光照、营养
积累,因此若要河蟹早成熟,实现早上市主要从
以下3个方面着手。

1.加强补钙正常每次蜕壳补3次钙,当发现
有1只蟹蜕壳时补1次,蜕壳高峰期补1次,蜕壳
1周后补1次葡萄糖酸钙(离子钙),特别是最后
1次蜕壳时。

2.及时控草第4次蜕壳时开始做准备工作,
池塘水草不能太多。

水草越多、光照越弱,河蟹
成熟越迟、上市就越迟。

如想河蟹早上市,就要
及时稀疏水草,第4次蜕壳完成后,保持池内水草
覆盖率在50%左右。

第5次蜕壳完成后,把沟边靠
岸及青坎上的水草全部捞除,创造空间让成熟的
蟹“跑步”。

成熟的河蟹有沿岸活动的习性(生殖
洄游习性),饵料、水质调控同时跟上,经常打
水,加大打水频率,促使成熟蟹活动,促进营养
转换与积累。

3.加强投喂后期投喂高蛋白质饲料或饵料
鱼,为促进河蟹成熟,可适当添加煮熟的黄豆投
喂3~5天,但应注意喂过黄豆的成蟹不适宜长期
暂养。

二、强化早期管理,提高河蟹第1次蜕壳成活
率和翻倍率
早期饵料投喂和肥水管理直接影响河蟹第1次
蜕壳的翻倍率。

1.加强投喂早期一定要喂好,保证河蟹充
足的营养,投喂45%的高蛋白质颗粒料,甚至南美
白对虾料。

2.注重肥水、解毒采用黄腐酸钾(可促进水
草生长)+腐植酸钠+氨基酸肥水膏,早期肥水相
对较难,第1次加量用,比如正常可用10亩那就
用6亩,第二次起正常用量即可。

同时,缩短肥水
时间,增加肥水频率,如正常每10~15天用
1次,缩短到每7~8天用1次;必须定期肥水,以
维持水体相对稳定的藻相和菌相,正常每月肥水
3~4次。

肥水前一般需对水体进行解毒,即先解
毒、后肥水。

早期解毒要勤些,因为前期不管用
漂白粉、敌百虫、敌杀死等杀菌、杀虫,多多少
少都有残留。

解毒产品可选有机酸(降解藻毒素)
或大苏打(硫代硫酸钠降解农药),两者不能同时
使用,否则会增加底泥中硫化物的含量。

三、环沟塘水草栽种与管护方法
环沟塘一般青坎宽5米、环沟上口宽10米、
沟深0.6~0.7米。

距离沟边5米滩面插隔离围
网,围网内面积占池塘面积的40%~60%。

围网外
栽伊乐藻,围网内栽种以轮叶黑藻和苦草为主、
少栽或不栽伊乐藻。

1.伊乐藻移栽方法对于环沟塘,伊乐藻栽
植采取同塘分批移栽的方法。

第1批在3月栽种,
栽于环沟内和沟边。

株行距根据亩均放养蟹种密
度确定,如亩放蟹种800~1000只,株行距为4~
5米;亩放1500只,株行距为3
米;亩放
1500
只以
基金项目:
江苏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JATS〔2019〕318)。

上,株行距1.5米。

第2批在4月底第2次蜕壳前栽种,从环沟内移出部分伊乐藻栽于网围外的滩面上,株距3.5~4米。

第3批在5月栽种,从网围的水草中移出部分栽到网围内。

草簇直径30厘米左右,两行间应以“品”字形交错栽植,利于通风和水体交换。

移取伊乐藻时应连根挖取草团中心活力好的嫩草,栽植前事先挖好直径30厘米左右、深度为8~10厘米、坡平缓的浅坑;栽时将草在坑内铺开用土压,尽量增加草与泥土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草生根;同时视池塘底泥肥度适量在草坑中施黄腐酸钾或其他壮根肥。

最好不用脚踩或叉插的方式栽草,以防草茎、草根受损。

2.围区内水草栽种方法滩面网围内可栽种3种草,按东西走向(当地季风方向),两边各栽4行伊乐藻、中间栽轮叶黑藻、苦草全网围区遍撒,保证网围内至少保证有一种水草成为优势。

(1)苦草种植:清明节前池塘水位加到围区滩面水深2~3厘米,在围区内遍撒苦草种,亩均1~1.5千克,5~10天等苦草发芽扎根后,再上水至围区滩面水深10厘米。

苦草种播种前应晒干,越干越好,然后充分揉搓,把草籽搓揉出来再干撒。

也可将种子分装于袋(饲料包装袋)内,每袋不超过5千克,置于网箱内浸泡,待外壳完全腐烂后即可播撒,和水浸泡处理的种子一旦发出白芽必须及时播种。

(2)轮叶黑藻栽种:先挖好草坑,株行距2米×2米,条带状布局,每5行为一条带,每条带间隔6~8米。

若播种芽苞,可于苦草播种后5~10天点播于草坑,每3~5颗芽苞用少量土覆盖;播种时最好顶风点播,避免搅动的浑水遮挡住草坑;如果是移栽“把子草”,5-6月均可移栽。

3.水草管护
(1)及时割草头、捞草稀疏。

伊乐藻必须在5月10日前割1次草头,促进扎根。

割草头需分批次、分片交错割。

割草头后不急着上水,让草扎根;用塘泥压草心,利于草茎接触地面生根的同时控制水草高度,防止水草漂浮。

同时,伊乐藻保持团簇状、不封行、不连片。

养大规格蟹,于第3次蜕壳后把环沟内的伊乐藻全部清除。

苦草为高温水草,到7-8月生长旺盛,当水草长出水面时应及时割草1~2次(留根部20厘米左右),同样要分条块交替割。

(2)常用EM 菌调水质,防止水中悬浮的有机碎屑、死亡的藻类等附着在水草叶面上使水草“挂脏”,如果水草“挂脏”可用黄腐酸钾+腐植酸钠+EM 合剂,直接洒在草头上,不需要满塘洒。

(3)控制水位,始终保持水草在水面下20~30厘米,不出水面。

(4)定期补充碳源,结合肥水,可施用葡萄糖离子钙等。

四、河蟹病害防控措施
主要措施是抗应激、消毒、改底、调水。

1.抗应激蟹种放养前1小时或提前半天全池用Vc 或葡萄糖等抗应激产品,养殖过程中如遇降温、大风、暴雨等天气变化应提前做好抗应激工作。

2.消毒蟹种下塘3~5天全池用碘制剂消毒,养殖全程每10~15天用碘制剂消毒1次。

3.改底第1~2次蜕壳,蟹在环沟内,滩面未上水,每15~20天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改底1次。

第3次蜕壳,水位加至滩面30~40厘米,每7~10天改底1次。

后期视情况3~5天改底1次。

4.有益菌调水使用乳酸菌、芽孢杆菌、EM 等有益微生物调节水质,每3~5天选择晴好天气交替使用1次,不可与消毒剂、杀虫剂同时使用。

5.内服免疫增强剂,提高河蟹免疫能力可全程使用黄芪多糖拌料内服,6-8月饵料投喂高峰期同时拌三黄粉和大蒜素,每隔1周连续喂1周或3~4天。

6.加强补钙每次蜕壳水体都需补充钙离子,正常蜕壳前、蜕壳高峰期、蜕壳后1周内分别补1次,特别是第
5次蜕壳可增加补钙频率。

江苏泗洪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孙修云
邮编2239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