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上学期周练试题(四)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对市爱幕阳光实验学校学高三化学周练〔四〕
一、单项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
48分
1.将6molA气体和3mol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条件下发生如下反:2A〔g〕+B〔g〕 2C〔g〕,假设经3s〔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 -1,现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的平均速率为0.2 mol·〔L·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的平均速率为0.2mol·〔L·s〕-1
③3 s时物质B的转化率为10%
④3 s时物质B的浓度为 mol·L-1 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A.①③
B.①④
C. ①②
D.③④
2.在通常条件下,NO2和SO2可以很容易发生反生成NO和SO3.现将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碳跟浓硝酸共热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
B.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
C.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
D.反一段时间后洗气瓶中溶液的酸性减弱
3.把500mLNH4HCO3和Na2CO3的混合溶液分成五份,取一份参加含a mol氢氧化钠的溶液恰好反完全,另取一份参加含b mol HCl的盐酸恰好反完全,那么该混合溶液中c〔Na+〕为〔〕
A .
B .
C.〔2b﹣a〕mol/L
D.〔10b﹣5a〕mol/L
4.NH3和纯洁的O2在一条件下发生反: 4NH3〔g〕+3O2〔g〕 2N2〔g〕+6H2O〔g〕,现向一容积不变的2 L密闭容器中充入4 mol NH3和3 mol O2,4 min 后,测得生成的H2O〔g〕占混合气体体积的40%。

那么以下表示此段时间内的该反的化学反速率不正确的选项是〔〕
A.v〔N2〕=0.125 mol·L-1·min-1
B.v〔H2O〕=0.375 mol·L-1·min-1
C.v〔O2〕=0.225 mol·L-1·min-1
D.v〔NH3〕=0.250 mol·L-1·min-1
5.主链含5个碳原子,有甲基、乙基两个支链的烷烃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6.如图为氢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该燃料电池总反为:2H2+O2===2H2O,a 极反为:
H2+2OH--2e-===2H2O,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a电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
B.b电极的电极反为4OH--4e-===2H2O+O2↑
C.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用前景的绿色电源
D.燃料电池内部H+从负极移向正极
7.在一个固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L X〔g〕和2L Y〔g〕,在一条件下发生反4X〔g〕+3Y〔g 〕2Q〔g〕 + nR〔g〕,到达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
混气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X的浓度减少1/3,那么方程中n的值是〔〕A.3 B.4 C.5 D.6
8.可逆反:3A〔g 〕3B〔?〕+C〔?〕〔正反为吸热反〕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变小趋势,那么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B和C可能都是固体
B.B和C一都是气体
C.假设C为固体,那么B一是气体
D.B和C可能都是固体
9.反A〔g〕+3B〔g 〕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速率分别如下,其中反速率最大的是〔〕
A.vA=0.15mol·L-1·min-1
B.vB=0.6mol·L-1·min-1
C.vC=0.4mol·L-1·min-1
D.vD=0.01mol·L-1·s-1
10.将浓盐酸滴入KMnO4溶液,产生黄绿色气体,溶液的紫褪去,向反后的溶液中参加 NaBiO3,溶液又变为紫,BiO3-反后变为无色的Bi3+。

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滴加盐酸时,HCl是复原剂,Cl2是复原产物
B.Bi为第ⅤA族元素,上述说明Bi 具有较强的非金属性
C.假设有0.1 mol NaBiO3参加了反,那么整个过程转移电子0.4N A
D.此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KMnO4> NaBiO3 > Cl2
11.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10ml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用10ml水稀释后,H2SO4的质量分数大于49% B.配制0.1mol/L的Na2CO3溶液480ml,需用500ml容量瓶
C.在状况下,将2L氨气溶于1L水中,得到1mol/L的氨水
D.向2份不饱和的烧碱溶液中分别参加一量的Na2O2和Na2O,使溶液均恰好饱
和,那么参加的Na2O2与Na2O的物质的量之比于1:1〔保持温度不变〕
1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HClO中氯元素化合价比HClO4中氯元素化合价低,所以HClO4的氧化性强
B.①Fe + Cu2+= Fe2++ Cu ② 2Fe3++ Cu = 2Fe2+ + Cu2+,那么氧化性强弱顺序
为:Fe3+> Cu2+> Fe2+
C.复原性:B-> C-> D-,反2C-+ D2 = 2D-+ C2和反2C-+ B2 = 2B-+C2都能
发生
D.具有强氧化性和强复原性的物质放在一起就能发生氧化复原反
13.以下装置中,时,先断开K2,闭合K1,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
断开K1,闭合K2,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以下有关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A.断开K2,闭合K1时,总反的离子方程式为:2H++2Cl —Cl2↑+H2↑
B.断开K2,闭合K1时,电子沿“b →Cu→电解质溶液→石墨→a〞的路径流

C.断开K2,闭合K1时,铜电极附近溶液变红
D.断开K1,闭合K2时,铜电极上的电极反为:Cl2+2e—=2Cl—
14.用压强传感器探究生铁在pH=2和pH=4醋酸溶液中发生腐蚀的装置及得到
的图像如下:分析图像,以下结论正确的选项是〔〕
A.溶液pH≤2时,生铁发生吸氧腐蚀
B .在酸性溶液中生铁只能发生析氢腐蚀
C.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速率一样快
D.两溶液中负极反均为Fe – 2e-=Fe2+
15.根据表中八种短周期元素的有关信息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元素编号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原子半
径/nm
0.037 0.074: 0.082 0.099 0.102 0.143 0.152 0.186
最高化合价或
最低化合价
+1 -2 +3 -1 -2 +3 +1 +1
A.元素②、⑥形成的化合物具有
B.元素②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小于元素⑤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C.元素⑤对的离子半径大于元素⑧对的离子半径
D.元素④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比元素⑤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16.向含有FeBr2、FeI2的溶液中缓缓通入一量的氯气后,再向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溶液变为血,假设只从反顺序角度考虑反情况,那么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一不存在I-
B.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被氧化
C.原溶液中的Br-可能被氧化D.假设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参加CCl4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分液,下层溶液可能呈紫
二、计算题:共6题共52分
17.有机物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现取6g A与6L〔状况〕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假设反物没有剩余〕。

将反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充分吸收,浓硫酸增重g,碱石灰增重g。

通过计算答复以下问题:
〔1〕计算6g A燃烧后生成物水和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
〔2〕通过计算确A的分子式。

〔3〕写出A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某化工厂设计要求为: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不得超过0.02 mg/L。

某同学拟用以下图所示简易装置测空气中的SO2含量:准确移取10mL 5×10-4 mol/L的碘水溶液,注入右图所示试管中,加2~3滴淀粉指示剂,此时溶液呈蓝色。

在指的测地点抽气,每次抽气100mL,直到溶液的蓝色褪尽为止。

假设该同学的测量是准确的,那么他抽气的次数至少大于次时方可说明该厂空气中的SO2含量达标。

19.由某一元芳香羧酸与甲醇生成的酯。

取0.68g该酯与40mL 0.2mol/L
的NaOH溶液混合加热,使其完全水解后,再用0.2mol/L的盐酸剩余的碱,耗去15mL盐酸。

另取27.2g该酯,完全燃烧后得到70.4gCO2和14.4g水。

求:〔1〕该酯的最简式;
〔2〕该酯的相对分子质量;
〔3〕该酯的结构简式的名称。

20.某有机物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1mol该有机物含有46mol质子.完全燃烧该有机物在相同条件下测CO2和水蒸气体积比为2:1。

取2.7g该有机物恰好与30mL 1mol/L的碳酸钠溶液完全反。

〔请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求:
〔1〕有机物分子式;
〔2〕有机物结构简式.
〔3〕写出该有机物在一条件下与乙二醇反生成六元环状化合物的方程式。

21.室温时10ml某气态烃与过量氧气混合,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通过浓硫酸,再恢复到室温,气体体积减少了30ml,剩余气体再通过苛性钠溶液,体积又减少了30ml。

求气态烃的分子式及结构简式。

22.某烃在状况下的密度为15 g/L,现取 g该烃完全燃烧,将产物依次通入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浓硫酸增重 g,碱石灰增重11 g,求:
〔1〕该烃分子的摩尔质量。

〔2〕确该烃的分子式。

〔3〕该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写出该烃的结构简式。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①v〔C〕=0.6/3mol/〔L·min〕=0.2 mol/〔L·min〕,根据化学反速率之比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A〕=v〔C〕=0.2 mol/〔L·min〕,故正确;
②v〔B〕=v〔C〕/2=0.1 mol/〔L·min〕,故错误;③生成0.6mol·L-1的C,消耗0.3mol·L-1的B,那么B的转化率0.3×2/3×100%=20%;,故错误;④3s时c〔B〕=〔3/2-0.6〕mol·L-1=mol·L-1,故正确;因此选项B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反速率的计算知识。

2.B
【解析】
试题分析:C+2H2SO4〔浓〕=====
△CO2↑+2SO2↑+2H2O,C+4HNO3〔浓〕=CO2↑+4NO2↑+2H2O,CO2不与BaCl2溶液反,3NO2+H2O=2HNO3+NO,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把SO2氧化成H2SO4,然后生成BaSO4沉淀,故A错误、B正确;Z导管倒出来的气体为CO2,故错误;D、生成盐酸和硝酸,酸性增强,故错误。

考点: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知识。

3.D
【解析】
试题分析:NH4HCO3+2NaOH=NH3↑+2H2O+Na2CO3,那么混合液中n〔NH4HCO3〕= a/2mol,NH4HCO3+HCl=NH4Cl+H2O+CO2↑,Na2CO3+2HCl=2NaCl+H2O+CO2↑,那么混合液中n〔Na2CO3〕=〔b-a/2〕/2mol=〔b/2-a/4〕mol,原溶液分成五份,500mL溶液中n〔Na+〕=5×2×〔b/2-a/4〕mol=〔5b-5a/2〕mol,c 〔Na+〕=〔5b-5a/2〕/500×10-3mol·L-1=〔10b-5a〕mol·L-1,应选项D 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计算、物质的量浓度知识。

4.C
【解析】
试题分析: 4NH3〔g〕+3O2〔g〕 2N2〔g〕+6H2O〔g〕
起始 4 3 0 0
变化: 4a 3a 2a 6a
平衡:4-4a 3-3a 2a 6a 那么
有6a/〔4-4a+3-3a+2a+6a〕×100%=40%,解得a=0.5,v〔NH3〕=4×0.5/〔2×4〕mol/〔L·min〕=0.25 mol/〔L·min〕,v〔O2〕=3×0.5/〔2×4〕mol/〔L·min〕=0.1875mol/〔L·min〕,v〔N2〕=2×0.5/〔2×4〕mol/〔L·min〕=0.125mol/〔L·min〕,v〔H2O〕=6×0.5/〔2×4〕mol/〔L·min〕=0.375mol/〔L·min〕,应选项C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反速率的计算知识。

5.A
【解析】
试题分析:主链含有5个碳原子,有两个支链甲基和乙基,结构简式为:
、,应选项A正确。

考点:考查有机物结构简式确实知识。

6.B
【解析】
试题分析:A、通燃料的一极为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通氧气的一极为正极,正极发生复原反,故说法正确;B、b极为正极,氧气得电子,O2+2H2O+4e-=4OH-,故说法错误;C、燃料电池能量利用率高,且对环境,故说法正确;D、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阳离子从负极流向正极,故说法正确。

考点:考查原电池工作原理、燃料电池的优点知识。

7.D
【解析】
试题分析:到达平衡后,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压强之比于物质的量之比,即反后的气体系数之和大于反前气体的系数之和,7<2+n,即选项D正确。

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推论知识。

8.C
【解析】
试题分析: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方向移动,A、B和C都是固体,A为气体,那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故错误;B、根据M=m/n,假设B为气体,C 为固体或液体,气体物质的量不变,根据质量守恒,气体质量减小,那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故错误;C、根据B分析,故正确;D、根据A选项分析,故错误。

考点:考查勒夏特列原理、平均摩尔质量知识。

9.D
【解析】
试题分析:v〔A〕=v 〔B〕/3=0.2mol/〔L·min〕,v〔A〕=v〔C〕/2=0.2mol/〔L·min〕,v〔A〕=v〔D〕/2=0.005mol/〔L·s〕,转化成同一单位,v〔A〕= 0.3mol/〔L·min〕,选项D最大,应选项D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反速率的计算知识。

10.C
【解析】
试题解析:A、黄绿色气体为Cl2,HCl中Cl-1→0,化合价升高,被氧化,HCl 为复原剂,那么Cl2为氧化产物,故错误;B、Bi是金属,具有金属性,故错误;C、发生的离子反方程式为:2MnO4-+10Cl-+16H+=2Mn2++5Cl2↑+8H2O,14H++5BiO3-+2Mn2+=5Bi3++2MnO4-+7H2O,消耗0.1molNaBiO3转移电子0.1×10/5mol=0.2mol,根据离子反方程式,生成n〔Mn2+〕=0.04mol,那么第一个离子反式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4×5mol=0.2mol,整个过程中转移电子0.4mol,故正确;D、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即NaBiO3>KMnO4>Cl2,故错误。

考点:考查氧化复原反的义知识。

11.C
【解析】
试题解析:A、设稀释前的硫酸的密度为ρ,根据质量分数的义,ρ×10×98%/〔10×ρ+10〕×100%=ρ×98%/〔ρ+1〕=98%/〔1+1/ρ〕,因为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H2SO4的质量分数大于49%,故说法正确;B、室中没有480ml
容量瓶,用500ml容量瓶,故说法正确;C、物质的量浓度的义,是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故说法错误;D、到达饱和,根据钠元素守恒,投入的Na2O2和Na2O的物质的量比为1:1,故说法正确。

考点:考查配制一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容量瓶、物质的量浓度知识。

12.B
【解析】
试题解析:A、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比高氯酸强,故错误;B、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即Fe3+>Cu2+>Fe2+,故正确;C、根据复原剂的复原性大于复原产物的复原性,第二个反不能发生,故错误;D、需要反的条件,故错误。

考点:考查氧化复原反的规律知识。

13.C
【解析】
试题分析:A、断开K2,闭合K1时,是电解池装置,两极均有气泡产生,说明是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反,反的离子方程式为2H2O+2Cl -Cl2↑+H2↑+2OH-,故A错误;B、断开K2,闭合K1时,是电解池装置,两极均有气泡产生,石墨做阳极,溶液中氯离子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铜做阴极,氢离子得到电子发生复原反,电子沿“石墨→a→内电路→b→Cu〞的路径流动,故B错误;C、断开K2,闭合K1时,是电解池装置,两极均有气泡产生,石墨做阳极,溶液中氯离子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铜做阴极,氢离子得到电子发生复原反,依据水的电离平衡,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酚酞变红,故C正确;D、断开K1,闭合K2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证明是原电池反,形成氢氯燃料电池,电解过程在铜电极产生氢气,石墨电极产生氯气,因此铜电极上氢气失电子,碱性条件下生成水,故D错误;应选C.
考点:电解原理
14.D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PH=2的溶液中压强与时间的关系知,压强随着反的进行而逐渐增大,说明该装置发生析氢腐蚀,那么溶液pH≤2时,生铁发生析氢腐蚀,故A错误;B.pH=4的醋酸溶液中压强随着反的进行而逐渐减小,说明发生吸氧腐蚀,pH=4的醋酸溶液呈酸性,所以在酸性溶液中生铁可能发生吸氧腐蚀,故B错误;C.根据压强与时间关系图知,pH=2的溶液和pH=4的溶液中,变化相同的压强时所用时间不同,前者比后者使用时间长,说明吸氧腐蚀速率大于析氢腐蚀速率,故C错误;D.两个溶液中都发生电化学腐蚀,铁均作负极,电极反式为Fe-2e-=Fe2+,故D正确;应选D.
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和防护
15.B
【解析】
试题分析:②⑤的最低价都为-2价,该为ⅥA族元素,根据原子半径可知②为O元素、⑤为S元素;①⑦⑧的最高正化合价为+1价,结合原子半径大小可知:①为H元素、⑦为Li元素、⑧为Na元素;③⑥的最高价为+3价,结合原子半径可知:③为B元素、⑥为Al元素;④的最低价为-1价,为ⅤⅡA族元素,其原子半径大于②O元素,那么④为Cl元素,A.元素②⑥形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氧化铝为氧化物,故A正确;B.元素②气态氢化物为水,元素⑤气态
氢化物为硫化氢,由于水分子中存在氢键,那么水的沸点大于硫化氢,故B
错误; C.元素⑤对的离子为硫离子,元素⑦对的离子为锂离子,硫离子含有3个电子层、锂离子含有1个电子层,所以硫离子的离子半径大于锂离子,故C正确;D.元素④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高氯酸,元素⑤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硫酸,由于非金属性:Cl>S,那么高氯酸的酸性大于硫酸,故D 正确;应选B.
考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综合用
16.B
【解析】
试题分析:A.复原性:I->Fe2+>Br-,向含有FeBr2、FeI2的溶液中通入一量的氯气后,向反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血,说明Fe2+或被氧化,I-一被氧化,故A正确;B.向反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血,说明Fe2+或被氧化,故B错误;C.向反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血,说明Fe2+或被氧化,出现铁离子,原溶液中的Br-可能被氧化,故C正确;D.如Br-被氧化生成Br2,那么参加CCl4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分液,下层溶液可能呈紫,故D正确.应选B.
考点:氯、溴、碘的及其化合物的综合用
17.〔1〕n〔H2O〕= 0.4 mol n〔CO〕 = 0.1mol 〔2分〕
〔2〕n〔C〕= 0.3 mol n〔H〕= 0.8 mol n〔O〕= 0.1 mol 故分子式为:C3H8O 〔2分〕
〔3〕CH3CH2CH2OH 或CH3OCH2CH3〔2分〕
【解析】试题分析:〔1〕浓硫酸增重g为水的质量,n〔H2O〕=/18=0.4mol,碱石灰增重g为二氧化碳的质量,n〔CO2〕=/44=0.2mol,6L氧气的物质的量=6/2=0.4mol,氧气的质量为:0.4mol×32g/mol=1g
故CO的质量=6g+1g-g-g=g,故 n〔CO〕=/28=0.1mol。

〔2〕6g 含有的碳原子的物质的量为:n〔C〕=n〔CO2〕+n〔CO〕=0.2mol+0.1mol=0.3mol,6g A中,n〔H〕=2n〔H2O〕=0.8mol,n〔C〕=0.3mol,
n〔O〕=2n〔CO2〕+n〔CO〕+n〔H2O〕-2n〔O2〕=2×0.2 mol+0.1 mol+0.4 mol-2×0.4 mol=0.1mol,
那么n〔C〕:n〔H〕:n〔O〕=0.3mol:0.8mol:0.1mol=3:8:1,A的最简式为C3H8O,由于H原子数已经得到饱和,那么A的分子式为C3H8O,A可能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OH, CH3CH〔OH〕CH3或CH3OCH2CH3
考点:有机物分子式确实
18.160。

【解析】
试题分析:发生的反:I2+SO2+2H2O=H2SO4+2HI,设抽气次数为x,n(I2)=n(SO2),10×10-3×5×10-4=x×100×10-3×0.02×10-3/64,解得x=160。

考点:考查化学计算、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知识。

19.〔1〕C4H4O;〔2〕136;〔3〕苯甲酸甲酯。

【解析】
试题分析:〔1〕该酯燃烧得到70.4gCO2,根据元素守恒,
n(C)=70.4/44mol=1.6mol,生成14.4gH2O,那么有机物中n(H)=14.4×
2/18mol=1.6mol,该酯中m(O)=(27.2-1.6×12-1.6×1)g=6.4g,那么
n(O)=6.4/16mol=0.4mol ,C :H :O=1.6:1.6:0.4=4:4:1,该酯的最简式为C 4H 4O ;〔2〕根据信息,该酯属于一元酯,反,酯+NaOH →羧酸钠+甲醇,发生水解,消耗n(NaOH)=40×10-3
×0.2-15×10-3
×0.2mol=5×10-3
mol ,那么该酯的物质的量为5×10-3
mol ,M=m/n=0.68/5×10-3
g ·mol -1
=136g ·mol
-1
,即相对分子质量为136;〔3〕(C 4H 4O)n=136,解得n=2,该酯的分子式为
C 8H 8O 2,该一元芳香酸的分子式为C 7H 6O 2,为苯甲酸,该酯为苯甲酸甲酯。

考点:考查有机物分子式确实、酯的水解、有机物的名称知识。

20.〔1〕C 2H 2O 4;〔2〕HOOC -COOH ;〔3〕HOOC -COOH+HOH 2C -CH 2OH C C
O O
O
O
CH 2
CH 2
+2H 2O 。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CO 2和水蒸气体积比为2:1得,n(C):n(H)=1:1 ,设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 x H x O y 〔x ≥1,y ≥1,2x+y=8〕,讨论:假设x=1,y=6,质子总数超过46,不符合题意
假设x=2,y=4,质子总数=6×2+1×2+8×4=46,符合题意。

那么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 2H 2O 4 ;〔2〕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能和碳酸钠反,说明此有机物中含有羧基,2.7g 该有机物的物质的量为0.03mol ,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03mol ,推出该有机物含两个羧基,结构简式HOOC -COOH ;〔3〕另两种有机物发生酯化反,依据酯化反实质,其反方程式为:HOOC -COOH+HOH 2C -CH 2OH
C C
O O
O O
CH 2CH 2
+2H 2O 。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计算、分子式确实、酯化反知识。

21.C 3H 8;CH 3CH 2CH 3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 C x H y +〔x+ O 2
xCO 2+ H 2O △V
1 1+0.25y 10mL 30mL 那么:1×30mL=10mL ×〔1+0.25y 〕,
解得:y=8,即: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8个H 原子,
把反后的气体通过NaOH 溶液气体体积,又减少了30mL ,减少的气体为二氧化碳,
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于物质的量之比,那么该烃中含有C 原子数为:
=3,
所以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 3H 8,结构简式为:CH 3CH 2CH 3。

故答案为:C 3H 8;CH 3CH 2CH 3。

考点:考查有机物燃烧的计算
22.〔1〕72 g ·mol -1
〔2〕C 5H 12 〔3〕
【解析】
试题分析:〔1〕烃的摩尔质量为15g/L ×2L/mol=72g/mol ,摩尔质量以g/mol 作单位,数值上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所以该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 〔2〕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n 〔H 2O 〕==0.3mol ,所以n 〔H 〕=2n 〔H 2O 〕=0.3mol
×2=0.6mol
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为n〔CO2〕==0.25mol,所以n〔C〕=n〔CO2〕=0.25mol,烃中C原子、H原子的个数比为0.25mol:0.6mol=5:12,式为C5H12,式中C 原子与H原子的关系满足烷烃关系,式即是分子式,所以该烃的分子式为C5H12;〔3〕分子中只有一种H原子,C5H12是烷烃,所以H原子一位于甲基上,所以甲基数目为
=4,剩余的1个C原子通过单键连接4个甲基,结构简式为。

考点:考查有机物分子式确实、限制条件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