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楼宇电气防雷技术浅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楼宇电气防雷技术浅述
直击雷和感应雷是雷电波侵入智能楼宇的方法。

但是一般说来,由于直击雷基本不可能直接击中智能建筑中的高科技电子设备,因此通常不需要特意安装防护直击雷的设备。

而感应雷则不同,它是由于雷电出现的同时产生的强大的电磁场的变化与导体感应出的过电压和过电流形成的雷击。

深圳市地处南海之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丰沛,气候宜人,四季鲜花盛开。

年平均气温22.5℃,深圳的气候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热量资源、降水资源均居全省前列,但又是灾害性天气多发区,春季常有低温阴雨、强对流、春旱等,夏季受锋面低槽、热带气旋、季风云团等天气系统的影响,暴雨、雷暴、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常有发生;秋季由于雨水少,蒸发大,常有秋旱发生,一些年份还会出现台风和寒潮天气;冬季雨水稀少,大多数年份都会出现秋冬连旱,寒潮、低温霜冻也是这个季节的主要灾害性天气。

1.智能建筑防雷的主要问题
在传统的方法包括法拉弟笼、屋顶接闪器、避雷针以及接地防雷等,传统方法可以对智能建筑和在其中的人员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但对于一切反应所引起的电子干扰,传统的防雷系统依旧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①由于整个城市内整个电网以及大型电力设备使用启停,进而产生的浪涌电流;
②如果雷电极为巧合的直接击中了延伸在智能建筑外的供电或者通信的数据线,那么雷电感应的电流就将会快速的侵入到建筑物内部,并造成破坏;
③所有连接智能建筑物的数据线在受到相邻的建筑物或者地面被雷击所产生的雷电感应和浪涌电流所造成的破坏;
④智能建筑内部例如空调主机、电梯、大功率水泵等电气设备在频繁的启停后进而产生的浪涌危害;
⑤静电通过数据线路直接对设备的电流表元件进行损害。

通过对以上的问题分析可以知道防雷技术在智能建筑中所处的地位愈加重要,并且要求防雷技术的全面性。

在智能建筑中的设备繁多、线缆密布,同时微电子系统复杂且防护力极为单薄,因此为了能更好的保证系统以及设备的安全和
正常地运行,就必须要采取专门的应对措施,所以智能建筑的防雷保护是一个极为严密的系统工程。

2.智能楼宇的内,外防雷系统
2.1内部防雷系统
内部防雷主要分为防雷电波侵入,防反击以及防雷电感应。

优秀的内部防雷系统能更好的减少建筑物内部的雷电流和其产生的电磁效应所造成的危害,并且及时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内部防雷主要采取等电位连接、屏蔽等手段。

在智能楼宇内也需要电磁兼容的措施,为了使智能楼宇内的设备不会出现功能障碍以及设备损坏的问题,应当建立构成布线系统来防止在设备内部自身传导干扰和外来干扰。

其主要原因都是由于超高电压,大功率辐射电磁场,自然雷击放电。

这些现象都将会影响测试结果严重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

因此对智能楼宇建筑内部的设备的保护措施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2.2外部防雷系统
智能建筑的外部防雷主要是指防直击雷和防侧击雷,我们通过共用接地系统和泄流通路来保护建筑物自身不遭受雷击。

①智能建筑需要建立综合的共用接地系统。

因为在智能楼宇内存在着许多交流、直流设备,其中线路纵横交错,因此应该将智能楼宇建筑里的直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交流工作地与建筑施工过程中為防雷所用作的钢筋紧密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共用接地体。

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在接地线之间存在着电位差的可能性,也消除了感应过电位的反击现象,从而保证了高科技设备的正常工作。

②足够的泄流通路和均压措施通过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的钢筋来制作防雷引下线,并且从屋顶的部位就开始增多分路,用来分散各个导体上的雷电流的数量。

而由于智能楼宇大多数为高层,还应该采取防侧击雷措施,在智能楼宇中间的部位将建筑的外圈梁钢筋焊接连通形成均压环,同时与防雷引下线相连。

通过充分利用建筑物自身的柱钢筋、桩基钢筋、屋顶楼面钢筋、各圈梁钢筋等,将它们细致的焊接,形成良好的雷电流泄流通路以阻止侧击雷造成危害。

3.智能防雷新技术
随着建筑物的智能程度的提升,智能楼宇的防雷技术也日益受到重视,而其中的一种提前放电的避雷针渐渐成为了非常规避雷针种类的主流。

它不再受到传统避雷针的被动接闪、二次雷击效应严重的缺点所限制,因此在我国国内深受好
评。

新出现的非常规避雷针无能源、无辐射,因为在发生闪电前的地面和云层之间有一个电势差可以作为避雷针的能源,在雷击即将发生的时候提前产生一个向上先导,形成一个雷电优先通路,克服了传统避雷针被动的迎接闪电的不足,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防雷保护的范围。

在智能建筑中的电子设备大部分采用了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因此其本身很容易在高电压、高电流的情况下被烧毁。

因此以前的避雷针防雷、电源防雷等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建筑领域智能楼宇防雷的需求。

当雷击发生的时候将会产生较大的电场,进而导致这个区域内的电位快速升高,大大高于其它区域,而作为电的良导体,很容易在电位不相等时对雷电产生影响形成感应,从而遭遇雷害。

结束语
深圳市防雷中心通过四项举措:一是优化程序,精简材料。

二是规范技术标准。

三是提升工作效率。

四是保证工作质量来促进防雷工作的快速进行。

当地气象特殊,在夏季时常会出现雷暴灾害,因此对于智能楼宇的防雷措施更是重中之重。

防雷是一门边缘科学,防雷系统必须讲究科学性、经济实用、耐久可靠三条原则。

现代化电子设备防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采用综合治理的方法,根据特殊情况对症下药,将可能产生雷击的因素排除,才能将雷害威胁减小至最低的限度。

参考文献:
[1] 孙宝泉;姜荣生;;浙江省人民大会堂工程防雷技术探讨[J];安装;2011年07期
[2] 张剑飞;;滚球半径在防雷设计中的应用[J];安防科技;2011年06期
[3] 孙金华;陈晓东;惠良;;某大型综合性办公楼防雷设计规划[J];安徽建筑;2011年04期
[4] 陈再君;;浅谈天然气场站防雷防静电装置检查[J];价值工程;2011年18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