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02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余乙兵

要:高校学生社团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其发展也呈现出很多新
的时代特点,抓好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变得至关重要,这对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文章分析了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时代特征和政策背景、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管理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加强学生社团建设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余乙兵,北京工业大学团委书记,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和高等教育。

(北京10012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0后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特点与引导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8KDB074)的阶段性成果。

DOI :10.19865/ki.xxdj.2021.02.024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21)02-0068-02
2020年初,经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同
意,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印发《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办法》,对从严管理高校学生社团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要切实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充分
发挥学生社团育人功能,支持高校学生社团健康有序发展。

近年来,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快速发展,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与大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重要平台。

高校党委必须充分认识到当今学生社团的发展特征及其建设管理面临的挑战,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社团建设管理的全方位全过程,切实加强政治建设,坚决防止学生社团在思想政治工作上成为“飞地”。

一、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管理面临的挑战
1.学生社团的组织建设较为薄弱。

目前高校
学生社团主要是依照兴趣开展活动,政治理论学习基本上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加强,社团中的党员、团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缺乏有效的平台。

一方面是政治建设存在薄弱的现象,另一方面是学生社团已经成为大学生活跃的重要阵地,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在社团活动的时间内欠缺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面。

学生社团成员交流比较密切,且频繁活跃在社团活动中,如果不抓好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好就好一片,坏也坏一片,因此,抓好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2.社团意识形态安全压力凸显。

学生社团作
为学生结合兴趣特长组织在一起的群众性团体,结构比较松散,组织形式不够紧密。

长期以来,学生社团往往被看作是学生兴趣团体,党团组织覆盖力度不够,政治属性偏弱。

因此,如果不加强管理,学生社团就很容易成为西方敌对实力拉拢青年学生、对青年学生进行渗透的渠道。

3.学生社团管理规范化程度需要提高。

目前,
高校的学生社团是依照兴趣建立的松散型组织,管
理不规范、不严格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诸如社团注册登记、组织建设、活动管理尤其是外出校园的活动管理抓得不严格,这对于学生社团的建设管理有一定影响。

由此可见,学生社团的规范化管理的程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4.社团挂靠单位、指导教师的作用发挥不足。

长期以来,社团挂靠单位、指导教师对社团的建设管理关注不足。

社团指导教师肩负着指导学生社团发展建设、把握社团发展正确方向的重要作用,但一些
指导教师对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认识还不够全面,在学生社团发展建设中的作用发挥不够。

比如,社团指导教师在规范学生社团日常管理、对活动进行把关,尤其是加强社团成员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投入的精力不够。

此外,高校对社团指导教师工作量的认定缺乏相关制度,这也是导致指导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

5.学生社团发展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随着高
68
2021·02
校学生社团的长足发展,高校普遍有几十个甚至一两百个学生社团,覆盖面非常广泛。

这些学生社团都有自己的经典活动,对于经费、场地等各项资源的需求比较密集,而校团委等指导单位很难完全满足这些需求。

因此,很多学生社团将自己的活动跟社会力量进行结合,支持的单位主要是商业组织,包括学校周边的商铺,以及相关的音乐、运动、科技品牌等等。

这就需要学生社团的指导单位高度关注,切实加强对学生社团各类活动尤其是校外活动的审核及全程跟踪,对学生社团的资金来源要做到清楚明白。

二、加强社团建设管理的发展策略
1.加强高校党委对社团的领导。

高校党委的
坚强领导是学生社团发展建设好的首要前提。

要把学生社团工作纳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统筹谋划,高校党委领导要经常听取学生社团的工作情况汇报,建立党委工作部门牵头负责、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学校团委要成立专门的工作部门,配备专门的人员,做好学生社团发展建设的具体事务。

2.建立党团组织,强化社团组织建设。

针对大学生较长时间在学生社团活动,思想政治工作又在一定时间、空间可能发生缺位的风险,可以尝试通过机制构建,在所有的学生社团建设党团组织,确保党团组织覆盖到所有学生社团及其活动全过程。

积极在学生社团重复建立团组织,与学生所在院系进行双重管理,学生社团团支部侧重于对社团成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建立学生社团党支部,发挥学生社团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支部的政治引领作用,坚决把学生社团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促进学生社团的政治建设,把社团变成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强堡垒和牢固阵地,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所有的社团活动中,引导学生社团的学生扎牢思想基础。

3.抓牢思想教育,强化意识形态管控。

新一代
的青年学生是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他们见多识广,获取信息的渠道广泛,接受的内容非常多元,因此,对其进行意识形态教育至关重要。

要确保学生社团成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不能成为其他势力拉拢青年学生的阵地。

学生社团的骨干成员作为社团的关键少数,对于整个学生社团组织的思想状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他们可促进整个社团的思想引领工作,确保学生社团在日常工作中不缺乏政治属性,因此,要定期对学生社团的骨干成员进行政治培训。

可把学生社团主要骨干参加政治学
习的情况作为对社团考核以及资源投入和支持的重要指标,从而不仅把学生社团变成大学生培养综合素养的重要舞台,更把社团打造为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阵地。

4.创新教育方式,提升教育效果。

学生社团是
大学生依据兴趣而聚集的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上不能完全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要努力把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融入社团的各类活动当中,发挥隐性育人的作用。

比如,登山社可以结合登顶开展与国旗合影等爱国主义教育,英语社可以在英语角等活动中举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演讲比赛,等等。

此外,可以组织学生社团定期开展政治学习,鼓励学生社团创新活动方式,用艺术化、有创新的方式开展思想引领工作。

5.强化社团指导教师的作用。

要把社团指导
教师纳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加强对学生社团
指导教师的评价考核与激励,明确社团指导教师的待遇,对其工作量进行核算认定,把社团指导教师经历列为绩效工资、职称评聘、职务晋升、评奖评优的相关条件。

要想方设法调动社团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特别是多引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参与学生社团活动,加强政治教育和思想引领。

6.加强社团管理,提升规范化程度。

要加强对
学生社团活动的支持,深入了解各个学生社团开展活动的情况,以及他们对于经费、场地、活动资源的需求情况,加强统筹,加强管控,防止其他势力利用经费等渗入学生社团活动,发生意识形态风险。

抓好学生社团的竞赛评比等活动,增强社团荣誉感,引导学生为更好地建设社团而努力。

注重对学生社团的情感关注,学生社团数量比较多,很多时候因为各种原因,资源、经费、场地的支持不一定能够非常及时、充分,但是一定要多关注学生社团的学生,多同他们交流,多听他们的想法,多关注他们的需求,促使团委及指导老师与社团进行定期的交流。

参考文献:
[1]付忠勇.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优化路径[J].学校党
建与思想教育,2019,(20).
责任编辑徐建秋实习编辑


6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