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中的农村土地管理问题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镇化中的农村土地管理问题探析
摘要:目前,我国的城镇建设发展迅速,十九大以来,我党和国务院给予了
土地利用规划充分的重视,要求进一步依据《土地管理法》和全国土地整治规划
开展土地管理与规划工作,以确保可以有序推进土地整治工作,完善建设全面小
康社会的目标。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对土地管理与
规划工作的目标、原则、指导思想及方针政策等均作出了明确的指示,为新时代
背景下我国土地管理与规划工作开展提供了依据,更是土地整治工作高效开展与
落实的行动指南。

十九大以来,我国在土地管理和规划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令人
可喜的,尤其是在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方面更是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已然形成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的土地资源发展理念,土地整治工作得到了高效的
开展。

但在取得良好工作成效的同时,土地管理与规划工作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
的问题,比如耕地数量保护力度还需进一步的加强,农业现代化和专业化程度尚
显不足,进一步做好土地管理与规划依然十分关键和必要,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土地管理;问题探析
引言
就目前来讲,在城市化的发展背景下,关于土地资源的应用规模逐渐增加。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需要积极践行可持续的发展思想,针对土地资源规划加强
思想重视,提高管理工作力度,从而保证土地资源配置更加符合规范,也能够推
动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

为了全面提高规划与管理工作的时效性,需要结合实际
全面分析目前在规划管理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以改善举措和优化方法为支撑,
对土地资源真正实现科学配置,从而全面提高土地管理综合质量。

1土地资源规划的现状分析
1.1土地规划中城市定位不准确
就目前来讲,我国社会呈现出市场经济全新面貌,并给市场环境带来显著影响。

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也提出全新要求,如何规
范资源配置,优化土地管理,成为决定市场经济是否获得深入发展机会的重要因素。

然而,受以往经济体制所影响,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因为缺乏战略统筹,导
致城市定位不够准确,所以衍生出的土地问题也比较严峻,关于土地的资源配置
与管理整体来讲比较桎梏。

1.2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和浪费显著
通过对目前的土地资源管理现状展开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在城市化的背景下,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多,相对应地,土地资源开发现象也比较突出,相关
部门在发展城市的过程中,未能从节能、降耗的角度出发对配置方案进行优化,
导致土地在使用过程中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同时,受国情影响,我国人口基数大,人与土地之间如何实现有效协调,是当前的热点问题。

在很多城市中,土地资源
未能得到物尽其用,荒地面积大,给土地利用最大化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1.3城市发展规划目标不清晰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关于规划目标的制定整体来讲并不清晰。

在思想上未能
将持续性理念有效贯彻下去,所制定的目标缺乏长久性和持久性,目光整体来讲
比较短浅,从而保证城市规划更加符合规范,助力城市实现深、稳的发展。

在了
解现状之后,需要就当前所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分析,从而能够找准问题根由。

2土地管理与规划工作的策略与措施
2.1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需要重点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强化高标准农田建
设力度,开展大规模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依托全县现阶段所取得的工作成效,进一步发挥粮食主产区的优势,推进西部生态建设区土地整治工程进展,对相关
的建设规划作进一步的完善,尤其是要加大农业灌溉水源、排水及灌溉输配水等
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确保真正意义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对于陇西县来说,结
合西部生态建设要求,其要进一步加大农用地的整理力度,改善耕地质量,确保
发挥农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要不断优化基本农田结构布局,对一些零散的土地资源作进一步的合并,确保形成集中连片的基本农田格局。

另外,对已经破坏的土地资源和生态脆弱区要加大整理力度,开展田水路林村的
综合性整治工作,可以将农田建设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形成土地管理与
规划的合力机制,推进农田生态景观建设进展[2]。

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基本农田
基础设施,在实现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后,要进一步落实机井建设、农田排灌等设
施建设工作,拓宽节水农业的深度和广度。

考虑到西部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陇
西县需要进一步加强农田防护工程建设力度,减少水土流失,提升农田的风蚀防
御能力,推动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现代化。

2.2 落实耕地修复养护
耕地修复养护是土地管理与规划工作开展的重点之一,需要在增加新增耕地
监管的同时,进一步做好耕地修复养护,防止再次发生撂荒抛荒的情况。

在落实
耕地修复养护工作过程中,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加强退化土地的修复工作力度,对于濒临沙漠化的农田资源严格按照以水定地的原则,强化农田防护林建设,提升土地资源的防风固沙能力;对于盐碱地区的农田资源要考虑将土地整治与盐
碱化改良结合起来,做好可用水资源的管理工作;对于石漠化地区的农田资源可
以进一步加强保水保肥能力建设力度,严格禁止或控制乱砍滥伐,提升水土资源
的涵养能力。

二是积极治理已经被污染的土地资源,尤其是工业厂区、污灌区域
等土地资源整治要给予充分的重视,严格秉承“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

另外,还需要进一步落实农田生态沟渠、农田灌排水及净化地表径流,树立典型的土地
管理与规划示范区,结合试点成果来完善可持续土地管理与规划方案,并引导更
多的农民参与到土地资源修复和保护工作中来,形成责任制度和监督制度,更好
推进耕地修复养护工作。

2.3 开展其他农用地整理
在其他农用地整理工作中,需要将工作重点落实在园地、林地及草地这三方面。

其他农用地整理过程中严格秉保护生态的原则,积极推动本地区设施农业和
休闲农业的建设进展,对区域内的荒山、荒地、滩涂和滩地作综合性的整治,创
新农业生产模式,促进农业多种经营。

在园地整理过程中,尽可能的发展特色品
种,开展中低产园地的整理,形成系统化的供需产业链,扶持当地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休闲农业落户。

在林地整理过程中,全面禁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利用好宜林荒山荒坡、沙荒地造林的优势,进一步扩大林地面积,以此助力生态环境改善工作。

在草地整理过程中,除加强天然草地的保护建设工作外,还要重点突出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地治理的重要性,恢复土地植被效能。

2.4 加强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管理
健全制度、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基础能力建设均是新时代背景下开展土地管理与规划工作的强有力抓手,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

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①进一步完善《土地整治条例》,将土地管理和规划工作制度化,重点从土地整治定位、群众权益定位、项目规划方案落实、项目资金确定和管理等方面着手,将土地整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②以往所使用的土地管理与规划机制虽然可以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但共同责任机制落实有一定的缺陷,因而要进一步完善共同责任机制,构建政府领导、部门合作、上下联动、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协同推进土地管理与规划工作;③结合本地区土地管理特点,适时推行土地整治激励机制,对现有的财政转移支付方式作进一步的优化,采取“以补代投、以补促建”的方式来调动农民保护土地资源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结语
城市化是我国城市发展的新方向,城市地区土地使用具有复杂性、敏感性和紧迫性,要求以综合方式合理规划土地使用,充分利用多方面的空间结构,提高土地的集中程度。

需要澄清对农村土地的集体权利,保护农民的利益,提高土地使用的效率,实现土地的密集使用,完成城市和农村建设的土地规划,保护农业用地,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在土地权利。

参考文献
[1]杨阳,唐晓岚,贾艳艳,詹巧巧.长江流域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的时空耦合协调性与驱动因子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20.
[2]梁丽英,梁彦庆,黄志英,史思琪.中国省域土地经济效益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关系[J].水土保持研究,202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