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建设经验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建设经验分享
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发挥教育合力作用,创设和谐的教育环境。
教育合力是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力量有机地联系与相互促进所形成的影响学生成长的教育力量。
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不单单是靠班主任或学校就能形成,还必须有社会、任课教师、家庭等多方面的联系。
1、处理好与任课教师的关系。
任课教师也是班级的一分子,班主任在做好自己的工作的同时,必须注意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
只有得到任课教师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班级才会出现一股融洽、合作的氛围,班级的建设才更有活力。
班主任要协调好各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任课教师之间的矛盾,这样才能增强班主任的凝聚力,共同搞好班级教育教学工作。
2、注意与学生家长沟通。
教师仅凭着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是片面的,因为,有些学生在学校与家里是完全两样,一个老师只有掌握了学生在校内外的表现,才能真正全面了解学生,且老师和家长之间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都希望学生能够全面地发展成为有用之才。
因此,班主任必须通过家访、书信联系等方式来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在对学生的教育观方法上达成共识,从而更好地创设一个融洽的教育气氛,使学生能够更加快乐、健康成长。
其次,加强班集体文化建设,创建和谐的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就是一个班集体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承认并遵守的一种价值观念和审美趋向,在本质上它反映着班级发展过程中全体成员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方式和成果。
在建设一个和谐班集体过程中,班级文化对形成良好的班风,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建设和谐班集体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
具体可有以下一些做法:
1、在新学期伊始,可以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奋斗目标或格言,然后粘贴在自己的桌面上或让老师装订成册,然后教师提出自己的期望,这样班级成员就有着鼓励和鞭策作用。
2、可以创办班报或班级日记。
让每一位学生都发挥特长,粘贴学生的作品,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3、在班上张贴名人名句与时代的风云人物,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时事,也受到文化的熏陶。
4、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设想去装扮教室,让教室在学生心中成为一个“和谐之家”,让学生对集体,同学都有一种归属感等等。
当然,各校可根据本校实际进行。
第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理解每一位学生。
班主任老师必须抛开教育的成见和偏见,充分意识到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将单纯的“灌输教育”转变为“服务性教育”,主动与学生交朋友,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尊重并理解他们。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到心的深处。
”
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这需要班主任必须先研究工作的起点,起点是什么?那就是需要充分了解我们的服务对象———学生。
不知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在新学期开学的头几天里,当还不太熟悉的老师或班主任在校园里,在你的身后能亲切地叫出你的名字与你打招呼时,你会是什么感受?吃惊?激动?还是别的感受?
人人都希望被尊重,被关注,被理解。
学生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也需要被尊重,需要关爱。
他们在学校更需要老师无私的帮助和关心。
2、引导学生之间的和谐相处。
现在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养成一种自私、狭隘、娇气的性格,因此,班里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班级中同学之间会结帮拉派,同学之间互相攀比,家庭富裕的学生会瞧不起家庭经济不好的学生,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瞧不起基础差的学生等,这些现象严重地影响了班级的凝聚力。
作为班主任,应该采取措施来协调学生之间的关系。
如可以通过主题班会,使每位学生敞开心扉,让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理解,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通过小组合作并进行评比的形式,使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合作,使其矛盾在合作中得到缓解;给优生一些挫折感,及时挖掘后进生的优点,让优生在认识自己不足的同时,也看到了后进生的优点,使其帮助后进生。
这样,让班级同学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融洽,合作精神也越来越强。
一个有着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的班级,可以愉悦学生的心情,使学生的面貌焕然一新。
第四、倡导民主、人性化的管理。
学生是班集体管理中的主体。
过去那种“保姆式”的管理已不适合教育发展的需要。
让学生成为班集体管理的主人,实施民主、人性化的班集体管理,是创建和谐班集体的一个重要因素。
1、让学生共同参与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学生是班级的主人,而班级目标是全体学生前进的动力,由学生参与确定奋斗目标,可以使其更切合于实际,增强可行性;可以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让学生感到自己是“主人”,增强激励性,而在与学生共同确立目标过程中,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增进感情的机会,让学生在确立目标的过程中也看到了本身的不足,从而受到教育。
2、让学生共同来制定班规。
陶行知说过:“有时候学生自己共同所立之法,比学校所立的更加易行,这种法律的力量也更加深入人心。
自己共同所立之法,从始到终,心目中都有他在,平日一举一动,都为大家自立的法律所影响。
所以自己所立之法,大于他人所立之法;大家共同所立之法的力量,大于一人独断的法。
”因而,班规的制定,可以交由学生起草,在班上讨论,修改,最后让班主任定案。
这样,班主任所立的法规,更能让学生接受。
3、班干部的任用,实行轮流制。
班干部是学生中的主体,在班级管理中起着协调、协助、树立榜样的作用,在班干部的任用上,可以实行“轮周任用制”,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当上班干部,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这样,不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感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有责任和义务去建设班级。
总而言之:“构建和谐的理念是从关注每一个学生开始,从尊重每一个学生开始;从满足每一个学生开始;从善待每一个学生开始;从创造宽松、和谐、有安全感的教学环境开始;开诚布公,齐心协力,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受到忽视和歧视,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失去信心;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得不到尊重,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失去梦想。
”创建和谐班集体是教育的需要,时代发展的必然,班主任应致力于创建和谐班集体,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