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税收
茶叶怎么用,涉税处理大不同【税收筹划技巧方案实务】

只分享有价值的经验技巧,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茶叶怎么用,涉税处理大不同【税收筹划,税务筹划技巧方案实务】
客户来了,泡杯茶,非常正常的接待礼节。
客户走了,送一盒当地非常有名的精美茶叶,这是礼尚往来。
中国人爱喝茶,自古以来,茶文化源远流长。
公司开会,会务人员都会给开会的领导和员工泡上一杯茶。
公司举行活动,礼品也可能是一盒茶叶。
上班第一件事,泡杯茶,这是一天工作的必备。
你问我公司买了茶叶怎么入账,涉税处理如何做?这答案还真不一定,发票是形式,用途是实质,实质重于形式,形式结合实质。
不管怎么处理,得有理有据,至少首先的把自己说通,不然怎么在检查的时候如何说服他人。
就像上面说的那些种种情况,都涉及不同的处理方式,这里就个人理解分析如下。
1 内部消费
「1」外购茶叶用于内部消费,比如放在茶水间供员工饮用。
此时属于职工福利,福利费对应的进项税本身就不能抵扣,因此,无须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由于职工个人没有可量化的所得,因此无须并入工资薪金交纳个税。
「2」如果放在会议室消耗,计入办公费、会议费均可,可以抵扣进项税。
实践中,上述两种情况都是职工在单位消耗了,一个是专用于职工休息的茶水间饮用,一个是直接用于办公用,其实很容易混淆一起。
那么财务核算就需要必须匹配好实质性要件。
比如你如果计入办公费也抵扣了进项税,而你后面千万不要附一个购买茶水间茶叶的内部申请审批单据。
这就自相矛盾了,拿出来看着也说不过去啊。
农林牧渔税收优惠政策

农林牧渔税收优惠政策增值税自产农产品无税进入加工、消费阶段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进一步作出细化,所称农业,指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水产业,农业生产者,包括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
这里的农产品,指初级农产品。
无论是蔬菜还是鲜活肉蛋产品,其上道环节一般都是农业生产环节,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征相关税收,是我国税收政策的一贯做法。
低税率优惠,收购农产品允许扣抵进项税额财税[1994]4号规定,从1994年5月1日起,农业产品增值税税率由17%调整为13%财税[1995]52号规定,涉及鲜活农业产品征税范围的有:蔬菜、茶叶、园艺植物、油料植物、糖料植物、其他植物、干姜、姜黄、水产品、畜牧产品、其他动物组织等。
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八条规定,纳税人购进农产品,除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外,按照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抵扣销项税额。
进项税额计算公式: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
财税[2012]38号规定,自2012年7月1日起,以购进农产品为原料生产销售液体乳及乳制品、酒及酒精、植物油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入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范围,其购进农产品无论是否用于生产上述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均按照《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实施办法》的规定抵扣。
农产品流通环节减税政策不断“扩围”财税[2011]137号规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
1、享受免征增值税的对象,指从事蔬菜批发、零售的纳税人。
2.享受免征增值税的蔬菜主要品种,参照《蔬菜主要品种目录》执行。
3.简单加工享受税收优惠。
经挑选、清洗、切分、晾晒、包装、脱水、冷藏和冷冻等工序加工的蔬菜,属于财税[2011]137号文件所述蔬菜的范围。
4.各种蔬菜罐头不属于财税[2011]137号文件所述蔬菜的范围。
2021年国家对茶产业发展的政策

2021年国家对茶产业发展的政策近年来,茶产业作为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之一,一直备受关注。
茶叶作为我国的特色优势农产品,不仅是饮品,更是文化的载体,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扶持农民就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对茶产业发展的政策一直备受关注和重视。
一、政策出台的背景2021年,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茶产业作为一种传统优势农产品,受到了更多的政策关注。
茶产业不仅关乎农业生产,更是关乎文化传承和农村振兴,因而成为了国家政策支持的重点对象之一。
二、国家政策的主要内容1. 支持茶叶生产国家对茶叶生产实施更加积极的支持政策,包括提供更多的生产补贴和技术支持,加大对茶叶种植的培训力度,帮助农民提高茶叶生产技术水平,增加茶叶产量和质量。
2. 推动茶叶深加工国家鼓励茶叶深加工,提高茶叶附加值,推动茶产业向产业链的中高端延伸。
增加对茶叶加工企业的扶持,提供税收减免和补贴等政策,推动茶产业的转型升级。
3. 加强品牌建设和推广国家加大对茶产业品牌建设和推广的支持力度,帮助茶企树立和提升品牌形象,开拓国内外市场,促进茶叶销售。
4. 促进茶旅融合发展政策支持茶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鼓励茶产业发展成为农村旅游的新亮点,提高农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推动茶产业与旅游业多方位融合发展。
5. 支持农民增收国家鼓励茶农通过合作社、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形式参与现代茶业,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随着国家的政策支持,茶产业的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产业,茶产业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政策的出台对于促进茶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振兴具有积极的意义。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政策细则,加大实施力度,确保政策落地和实施效果。
2021年国家对茶产业发展的政策的出台将有助于促进茶产业的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茶产业的发展关乎农村经济的振兴,也关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茶叶生产企业有关增值税计算的纳税分析

茶叶生产企业有关增值税计算的纳税分析【摘要】茶叶生产企业作为重要的农业产业,其增值税政策和计算方法对其纳税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引言部分对茶叶生产企业的背景介绍和研究目的进行了阐述,接着分析了茶叶生产企业的增值税政策和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其增值税的因素。
探讨了茶叶生产企业可享受的增值税优惠政策,以及其增值税的合规性问题。
在对茶叶生产企业增值税的纳税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与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茶叶生产企业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增值税情况,提高纳税合规性,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茶叶生产企业、增值税、纳税分析、政策、计算方法、影响因素、优惠政策、合规性、建议、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茶叶生产企业是我国农业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叶作为我国传统的优质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大,产业链完善,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随着茶叶生产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产值的增加,其纳税问题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增值税作为我国主要的税收方式之一,对于茶叶生产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茶叶生产企业需要了解增值税政策以及如何计算和申报增值税,以确保自身的纳税合规性。
影响茶叶生产企业增值税的因素也是需要深入研究的内容。
在纳税过程中,茶叶生产企业还可以享受到一定的增值税优惠政策,这为企业减轻税收负担提供了帮助。
企业在享受优惠政策的同时也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规,确保增值税的合规性。
通过对茶叶生产企业的增值税纳税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自身的税务状况,合理规划财务,避免税收风险。
针对现有问题提出建议和展望,为茶叶生产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茶叶生产企业增值税的研究目的在于深入探讨茶叶生产企业在纳税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分析茶叶生产企业增值税政策的具体规定,并对茶叶生产企业的纳税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茶叶生产企业的增值税计算方法、影响因素、优惠政策和合规性进行研究,可以帮助茶叶生产企业更好地了解如何合理、合法地进行增值税的申报和纳税工作,避免发生税务风险和纳税纠纷。
茶叶的出口与进口政策与流程

茶叶的出口与进口政策与流程茶叶作为中国的传统农产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广泛的需求。
本篇文章将探讨茶叶的出口与进口政策与流程,帮助读者了解茶叶贸易的相关规定和程序。
一、出口政策与流程1. 出口政策中国茶叶的出口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主要包括贸易政策、关税政策和质量监管政策。
(1)贸易政策:中国实行对外贸易自由化政策,茶叶出口应符合国家的贸易政策和法律法规。
(2)关税政策:中国茶叶出口需交纳相应的关税,具体税率根据出口茶叶的种类和国家的税收标准而定。
(3)质量监管政策:茶叶出口需要符合国家相关的质量监管标准,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外观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2. 出口流程(1)准备工作:企业需要获得出口资格,并按照国家要求完成相关注册和备案手续。
同时,企业应制定出口计划,确定目标市场和茶叶品种。
(2)订单洽谈:与海外买家洽谈订购合同,明确茶叶品种、数量、质量标准、价格和交货条件等内容。
(3)质检验收:茶叶出口前,需要经过质量检验机构的检验和验收。
符合质检标准的茶叶才能获得出口资格。
(4)报关与通关:茶叶出口需要向海关申报,并提供相关资料,如发票、装箱单、运输合同等。
经海关核准后,茶叶可正式出口至目的国家。
(5)运输与装运:根据合同约定,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和公司进行茶叶运输。
茶叶通常通过海运或空运进行。
(6)支付与结算:根据合同约定,买家向卖家支付茶叶货款,双方进行结算,并办理相关的贸易文件。
二、进口政策与流程1. 进口政策中国茶叶的进口也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主要包括贸易政策、关税政策和质量监管政策。
(1)贸易政策:中国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进口政策,茶叶进口应符合国家的贸易政策和法律法规。
(2)关税政策:茶叶进口需要交纳关税,具体税率根据进口茶叶的种类和国家的税收标准而定。
(3)质量监管政策:中国对进口茶叶实行质量监管制度,要求进口茶叶符合国家相关的质量标准。
2. 进口流程(1)市场调研:企业需要了解目标进口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情况,确定合适的进口茶叶品种和供应商。
茶叶、鸦片贸易对19世纪中国经济的影响

11茶叶、鸦片贸易对19世纪中国经济影响摘要:在19世纪,茶叶贸易和鸦片贸易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突出表现在这两种贸易都对清政府财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茶叶和鸦片出口关税方面,中国半殖民地特征非常明显,即对最重要出口商品的茶叶征收很高的出口税,而对最大宗的进口商品鸦片征收很低的进口税,清政府这种“抑内护外”的做法压制了国内优势产业的发展。
总体来看,茶叶出口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而鸦片贸易的发展则加重了中国19世纪的危机。
关键词:茶叶贸易/鸦片贸易/关税/国家财政/l9世纪危机茶叶和鸦片贸易对19世纪的中国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
但怎样评价这种影响,学术界有不同意见,关注点也不尽相同。
总的来看,学者关于鸦片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问题关注较多,关于茶叶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问题则关注较少。
有学者认为,茶叶与鸦片贸易的扩展不仅打破了中国贸易的平衡,而且打破了中国经济的平衡,并进而打破了中国社会和政治的平衡。
①此话可能只说对了一半,即鸦片贸易的确打破了中国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平衡;而茶叶贸易则不尽然,茶叶贸易尽管量值很高,促进了国内生产和商品结构的改善,但对中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影响比较有限。
茶叶和鸦片共同的作用是促进了19世纪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不过在影响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方面,茶叶贸易是促进作用,鸦片贸易则是促退作用;两相比较,鸦片的促退作用大于茶叶的促进作用。
本文在研究茶叶和鸦片对清代财政影响的基础上,进而分别探讨茶叶和鸦片对中国经济的深远影响。
一、茶叶和鸦片税收对清代国家财政的重要性及其比较1.茶叶税收对清代国家财政的重要性茶叶税收在清代财政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可以从清代茶法的演变中体现出来。
清朝茶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行茶马法,时间在清初至雍正年间,这是明朝茶法的延续。
第二阶段即从雍正年间至咸丰年间行茶引法,政府开始重视茶税的征收,起初税率较低,后来逐渐提高。
第三阶段从咸丰初年开始征收厘金及茶税,茶叶税负加重。
调研报告:全市茶业企业税收征缴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全市茶业企业税收征缴情况调查分析报告黄山是世界著名茶区,坐拥源远流长的茶叶生产贸易历史和得天独厚的茶树种植生态环境,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在中国十大历史名茶中各占一席之位,九家茶叶企业入选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为全国地级市之冠。
201X年,全市茶园面积75万亩,茶叶产量3.37万吨,同比增2.4%,一产产值30.98亿元,同比增7.3%,销售均价92元/公斤,同比增4.7%;综合产值114.14亿元,同比增13%;茶园亩收入4131元,同比增6%;全市茶农人均茶叶收入达4425元,比去年增300元。
伴随着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的取消,我市茶产业的财政贡献率大幅下降。
201X 年全市254户精制茶加工企业实现入库税收7176万元,占当年财政收入的0.78%,占各级财政投入扶持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04亿元的57.7%,这与我市对茶产业的重视和支持力度很不匹配。
为此,围绕对201X年度全市精制茶加工企业税收征缴情况进行实地调查,调查情况及分析报告如下:一、我市茶业企业入库税收构成与主要特点以201X年为例,我市精制茶加工企业入库税收7176万元主要包括:增值税5030万元,占入库税收总额的70%,比上年增长9.3%;土地增值税854万元,占入库税收总额的12%;企业所得税524万元,占入库税收总额的7.3%,其中:谢裕大茶业174万元、六百里猴魁茶业127万元、松萝有机茶55万元、新安源有机茶37万元,四家茶企缴纳企业所得税占比为75%。
我市茶产业入库税收特点:(一)以精制茶加工税收为主茶产业链条漫长,涵盖农业、制造、批发零售三大行业,而我市茶产业税收主要来源于精制茶加工企业。
据不完全统计,201X年,全市共有254户精制茶加工企业增值税纳税人,应税销售收入178768万元,入库增值税5030万元,占入库茶叶税收总额的70%,比上年增长9.3%,高于同期国税收入的增幅。
黄山毛峰、休宁松萝、太平猴魁、祁门红茶等名优茶生产加工基地在徽州区、黄山区和歙县、休宁县、祁门县相继建成。
茶业税收政策2

各地国税机关进一步落实茶叶税收管理措施,把好“四个关口”一是把好源泉控制关。
对从事茶叶加工生产的单位和个人,重点掌握其自产自销情况,包括茶叶种植面积,测算平均亩产量,制作毛茶或精制茶的原材料消耗比率等情况,对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发现其自产部分有问题的,扣除测算产量后的余额征收增值税。
二是把好以票控税关。
对达到一般纳税人条件而不申请认定的企业,采取强制措施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并要求企业建帐建制,健全财务核算,对定额征收的企业,发票开具金额超过定额的,必须及时补交税款;对未达起征点的经营户,实行以票管税,对符合调税条件的及时调整其定额,纳入征收管理。
三是把好实地调查关。
在严格审查企业上报的书面资料的同时,对于仅靠书面审核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实地调查,特别是对合同的真伪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掌握第一手材料。
四是把好税收政策优惠关。
对享受减免税优惠政策的企业,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及时审批办理税收抵免;加强减免税的监督检查,严格税收减免政策的执行和减免税资格的审批。
(一)征免界限难划分。
现行税收政策规定:茶叶是指从茶树上采摘下来的鲜叶和嫩芽(即茶青),以及经吹干、揉拌、发酵、烘干等工序初制的茶。
本货物的征税范围包括各种毛茶(如红毛茶、绿毛茶、乌龙毛茶、白毛茶、黑毛茶等)。
精制茶、边销茶及掺对各种药物的茶和茶饮料,不属于本货物的征税范围。
农业生产者(包括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销售的自产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对单位和个人销售的外购的农业产品,以及单位和个人外购农业产品生产、加工后销售的农业产品,不属于免税的范围,应当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农业生产者用自产的茶青再经筛分、风选、拣剔、碎块、干燥、匀堆等工序精制而成的精制茶,应当按照适用税率征税。
由于对相关政策理解不一,导致实际管理相当困难。
一是涉茶税收政策较为复杂,理论与现实之间有差距,导致征免政策难把握,日常征管难操作;二是少数纳税人钻政策空子,与茶农签订虚假协议,虚增自有茶园面积,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享受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逃避缴纳增值税;三是部分纳税人既有自产自销业务,又有收购鲜叶回厂加工销售业务,形成征免一体化的现实,导致国税部门难以进行划分。
富民产业的税收管理实践——十堰市茶叶产业税收情况调查

和, 具 有得 天独 厚 的 茶 叶生 长 环 境 。近 几 年 , 为促 进 区 域 经
济发展 , 全市 上 下 坚持 “ 产业 兴 市 ” 的思 路 , 立 足本 地 适 宜 茶
量 和湿度 最适 宜茶树 生长 。
二 是土壤 条件 : 红壤 、 黄壤 、 沙 壤土 、 棕 色 森林 土 , 均适 宜 茶 树生 长 , 土 壤结 构要 求 保水性 , 通 水性 良好 , 土壤 要求 呈酸 性 反应 . P H值 4 . 5 —6 . 5 ( 4 . 5 —5 . 5 最 适宦 ) 。
项税3 . 4 元, 占比 1 0 %; 电费、 人工及设备折 旧3 0元 , 进 项 税 5 . 1 元, 占比 1 5 %。
四、 工 作 建 议
1 . 夯 实茶 叶产 业基 础 。一是 要加 大老 茶园改 造 力度 。全
市茶 园 总面 积 3 5 万亩 , 其 中获 得有 机 茶认 证 的茶 园 近 千亩 。 因 自然 条件 、 培 管 水平 的差 异 , 尚有 部 分 地势 环 境 较好 的茶 园处 于 荒芜 和半 荒 芜状 态 . 急需 对 这 些 茶 园进 行改 造 , 提 升
茶 叶 品种 和品 牌 。该 市 的茶 叶 产 品 品种 主 要有 绿 茶 和 红茶 , 有 部 分 生 产企 业 还 开 发 的有 乌龙 茶 、 黑 茶 和 砖茶 。近 年来, 市 委市 政府 坚持 规 模兴 茶 、 品牌 兴茶 、 科 技 兴茶 的 经营
一
乌 龙茶 : 鲜叶一 萎 凋一 做青 一炒 青一 揉 捻一 干燥 一精 制
一 包 装 出厂
是 气候 条 件 : 月平 均气 温 应 在 1 8度 以上 为宜 . 最适 气
进 项 税额 构 成 和投 入产 比 、茶 叶 产 品 的进项 主 要 南
唐代后期税茶与榷茶问题考论

05
唐代后期税茶与榷茶研究 的未来展望
研究现状及问题
研究现状
唐代后期税茶与榷茶制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 题。
问题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度史层面,对于税茶与榷茶的经济、社会影响以及 政策变迁的动因等方面缺乏深入探讨。
研究趋势与方法
趋势
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对税茶与榷茶制度 的综合分析,从多个角度探讨制度变迁的 原因和影响。
税茶与榷茶的社会影响
促进社会消费升级
税茶和榷茶的实施使得茶叶成为社会上层人士的消费品,促进 了社会消费的升级。
改变社会风气
由于茶叶成为国家专营商品,社会上开始流行喝茶的风气,改 变了人们的饮食生活习惯。
增加就业机会
税茶和榷茶的实施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包括茶叶种 植、加工、运输和销售等方面的工作。
03
唐代后期税茶与榷茶的问 题
税茶与榷茶的财政影响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01
税茶和榷茶是唐代后期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为国家提供了大
量的资金支持。
调整税收结构
02
税茶和榷茶的实施改变了唐代的税收结构,使得国家更加依赖
于商业税收。
减轻土地税负担
03
由于茶叶成为国家专营商品,农民的负担有所减轻,土地税的
比重有所下降。
茶税种类
唐代前期,茶叶税收主要 包括正税、附加税和过境 贸易税等。
税收管理
唐朝前期对茶叶税收的管 理相对较为宽松,主要采 取自愿申报和按比例征收 的方式。
唐代后期税茶与榷茶的背景
财政危机
唐朝后期,由于藩镇割据 、战争频繁等因素,国家 财政面临严重危机。
社会矛盾
为了缓解财政压力,唐朝 政府开始加强对茶叶等商 品的管控,以增加财政收 入。
茶叶加工厂占地是否缴纳耕地占用税和契税

茶叶加工厂占地是否缴纳耕地占用税和契税问:本公司种植茶叶,为加工茶叶而占用了一部分林地,并依法办理了土地出让手续,缴纳了土地出让金。
请问,茶叶加工厂占地是否缴纳耕地占用税和契税?答:通常情况下,依据农业生产对象的不同,将农业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副业。
因此,种植茶叶是属于农业生产的范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法》第十二条“占用园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渔业水域滩涂以及其他农用地建设建筑物、构筑物或者从事非农业建设的,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耕地占用税。
占用前款规定的农用地的,适用税额可以适当低于本地区按照本法第四条第二款确定的适用税额,但降低的部分不得超过百分之五十。
具体适用税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占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农用地建设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生产设施的,不缴纳耕地占用税。
”另参照《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所称“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生产设施”,是指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而建设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具体包括:储存农用机具和种子、苗木、木材等农业产品的仓储设施;培育、生产种子、种苗的设施;畜禽养殖设施;木材集材道、运材道;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野生动植物保护、护林、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木材检疫的设施;专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灌溉排水、供水、供电、供热、供气、通讯基础设施;农业生产者从事农业生产必需的食宿和管理设施;其他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生产设施。
从列举的“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生产设施”的范围来看,并不包括农产品的加工设施。
因此,对你公司受让林地用于种植茶叶不属于耕地占用税征税范围,但加工茶叶所建造厂房占地应当缴纳耕地占用税。
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承受土地、房屋权属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规定缴纳契税。
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细则》第十五条规定,纳税人承受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土地使用权,用于农、林、牧、渔业生产的,免征契税。
土特产的税收分类编码

土特产的税收分类编码土特产是指具有一定地域特色和独特生态环境条件下生产的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等。
土特产因其独特的风味和地域特点而受到消费者的热爱和追捧。
然而,在进行跨境贸易时,需要对土特产进行税收分类编码,以确保相关税费的征收和监管。
下面是土特产的税收分类编码的相关参考内容。
土特产的税收分类编码一般是根据商品的特性、用途以及生产方式等因素进行划分。
国际上常用的分类编码体系是《国际商品分类》(International Commodity Classification,简称:ICC),该体系由联合国统计司(United Nations Statistics Division)负责维护和更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土特产的税收分类编码的参考内容:1. 水果类:- 果脯和其他水果干货:0804.10- 果酱和果浆:2007.99- 果冻、含果浆的糖果和坚果:1704.90- 果脯、果皮和水果壳:0813.302. 茶叶类:- 绿茶:0902.20- 红茶:0902.30- 花茶和饮用茶,未进行发酵的茶:0902.40- 茶叶粉:0902.303. 酒类:- 白酒:2208.60- 红酒:2204.21- 泡沫酒:2204.10- 果酒和葡萄酒:2206.004. 蜂产品:- 蜂蜜:0409.00- 蜂蜡:1521.90- 蜂王浆:1104.20- 蜂胶:1302.215. 特色农产品:- 黑木耳:1212.29- 天然草药:1211.10- 特种豆类:0713.40- 纯天然蜂蜜:0409.00这些分类编码只是对土特产进行了初步的分类,具体的税收分类编码还要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以及国际贸易协定的要求进行进一步的确认和确定。
在进行土特产的国际贸易时,正确的税收分类编码对于税费征收和监管非常重要。
税收分类编码不仅可以帮助海关和其他相关部门对于进出口货物进行追踪和监管,同时也可以确保进出口企业按照相关法规准确申报税费,并避免因为错误申报导致的违规行为和罚款。
茶叶产业经济对税收的影响

茶叶产业经济对税收的影响近年来,昭平县确定把茶叶作为昭平的主导产业来抓,茶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茶叶生产已逐步成为昭平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全县基本形成了“企业舞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格局。
本文从茶叶产业经济对税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设特色经济和加强茶叶管理的建议。
一、茶叶产业逐步成为国税地方行业税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叶产业占国税税收的比重不断上升。
昭平茶这几年得到长足发展,茶叶种植面积由xx年的67500亩增加到2016年的136000亩,覆盖全县11个乡镇(注:全县共有12个乡镇)。
茶叶产业综合产值亿元,农民人均茶叶收入900多元。
生产茶叶企业也增加到了37户,企业生产规模由原来的家庭生产型向核算完善的股份制企业过渡。
国税税收收入中,茶叶税收从xx年34万元增加到2016年76万元,增收42万元,增长%,茶叶制造占制造业税收的比重逐年上升。
xx年占3%,2016年占6%,增长了3个百分点,茶叶的税源不断发展壮大。
二、特色经济发展壮大的主要成因1.积极的政策扶持助推了特色经济税源的发展。
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茶叶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对茶农和茶叶加工厂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扶持,先后成立了茶叶办公室、茶叶技术服务中心、茶叶协会、茶叶质量检测中心、茶文化研究中心,在重视发展茶叶种植与加工的同时,注重产业链的构建,重点向附加值更高的产业商贸方向发展延伸。
2.强有力的征管措施是茶叶产业税收增长的保证。
(1)认真做好特色经济的税收调查。
深入基层、企业开展实地调查,及时发现组织收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牢牢掌握收入工作中的主动权。
(2)加强专业化管理。
近年来,昭平国税对茶叶加工实行“以电核产、以产核销、以销核税”的税收管理措施,增强了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了行业税收的公平性。
一是深入茶叶厂调研,摸清茶叶加工行业纳税人分布情况、生产经营规模及生产周期,掌握税源情况。
我国古代茶叶专卖政策和茶税征收办法

我国古代茶叶专卖政策和茶税征收办法屠振林【期刊名称】《茶业通报》【年(卷),期】2014(036)003【总页数】2页(P140-141)【作者】屠振林【作者单位】浙江省德清县乾元镇,浙江德清3132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71.1我国古代以专营商业代替直接征收赋税的办法,始于战国时期的齐国。
齐国的管仲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理财专家,被理财行业尊为鼻祖。
齐国在管仲的建议下,率先在盐和铁两大产业中推行专卖政策。
到了西汉,专卖政策又扩大到盐、铁、酒三大产业。
茶叶征收税赋和实行专卖政策从唐朝开始,据考自德宗元年(公元780年)至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对茶叶实行三等定估,十税其一(税率10%)。
贞元元年(公元785年),全年茶叶税收达10万缗,与23年前(公元762年)刘晏出任盐铁使时的全国全年盐利收入相等。
茶税起初只就产地及通过商人征收,其后到文宗(公元826~840年)时,根据盐铁使王涯的建议,实行专卖,其办法是“徙民茶树于官场,焚其旧积者”,即实行“官种、官制、官销”制度。
由于此项办法规定将百姓的茶树移栽到政府经营的茶场,不准百姓种茶,引起百姓的怨恨。
县政府经营的茶场吃“大锅饭”,种植无方,效益低下,濒临倒闭,以至最后不得不取消茶的专营。
唐代对于茶的走私,打击十分严厉,不仅组织了缉私队伍,而且规定如贩茶叶3次,总数累计超过300斤者即处死刑。
如为茶园茶户,只要私卖茶叶百斤以上,便须“杖背”。
如捕获有组织武装贩茶的“长行群旅”,“茶虽少,皆死”。
可见唐代时茶叶贩运与反贩运斗争之激烈,处罚之严厉。
五代和两宋期间实行专卖的商品主要是盐、茶、酒三种。
五代的后梁(公元907~923年),沿袭唐代刘晏所创之就场粜商“寓价于征”的“民制、官收、商运、商销”之法。
北宋(公元960~1127年)赵匡胤统一全国后,开始实行官鬻制,实行完全彻底的全部专营。
蔡襄在任福建转运使所作的《茶录》,便是当时督茶时的论茶名著。
茶叶相关政策

茶叶相关政策
茶叶是我国传统农产品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文化意义。
为了促进茶叶产业的发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首先,国家加大了对茶叶产业的支持力度。
在农业政策方面,国家不断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促进茶叶产业的科学种植和高效管理。
其次,国家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茶叶生产和销售的政策。
例如,国家对茶叶出口实行退税政策,促进茶叶的国际竞争力;对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产品质量。
此外,国家还组织了茶叶生产和销售的标准化工作,制定了相关标准,推广实施茶叶生产、加工、储存、包装、运输和销售的标准化管理,提高茶叶的品质和安全等级。
总之,茶叶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支持。
未来,我们应该继续加大对茶叶产业的投入和支持,推动茶叶产业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
- 1 -。
茶叶店报税流程及税率

茶叶店报税流程及税率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本文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e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s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茶叶店作为一个古老而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行业,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国家茶叶政策

中国的茶叶产业是一个重要的农业领域,有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支持茶叶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国茶叶政策的常见方面:
1. 茶叶标准和质量管理:中国有一系列关于茶叶标准和质量的法规,确保茶叶的生产、加工、包装和贮存符合一定的标准。
这有助于维护茶叶的品质和安全。
2. 茶园管理:有关茶园管理和茶叶生产的政策,包括土地利用、茶树品种选择、农药和化肥使用等,以推动茶园的可持续发展。
3. 茶叶产区的认定:中国的茶叶产区通常会被认定为有特殊的地理、气候和土壤条件,有关政策会鼓励这些产区发展和保护。
4. 茶业扶持政策:为了支持茶叶产业的发展,政府可能提供财政扶持、税收优惠、技术培训和市场推广等政策。
5. 茶叶贸易:有关茶叶贸易的政策,包括进出口关税、贸易标准和配额等,以促进茶叶的国际贸易。
6. 茶文化推广:中国政府也通过各种活动和项目,推动茶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以提升茶叶的知名度和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政策内容和执行细则可能随时间、地区和政策调整而变化。
要获取最新的茶叶政策信息,建议查询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农业部门、茶业协会或其他相关政府机构的官方发布的文件和通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叶税收是多少?
悬赏分:5 - 解决时间:2007-1-25 19:08
茶叶自销的的税收是多少?经销商零售的茶叶税收是多少?零售茶行业的税收是多少?
提问者:longaicong - 试用期一级最佳答案
农业生产者自行销售自产茶叶免征增值税。
茶叶按其加工程度不同可以分为符合《农业产品征税范围注释》,和超出注释范围部分,在《农业产品征税范围注释》范围内的茶叶,一般纳税人销售的按13%的低税率征收。
超出范围的一律按正常税率征收。
附:茶叶有关企业增值税的纳税分析
作者:许有明文章来源:云南农垦集团有限公司
茶叶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从事茶叶生产加工的企业单位很多,有茶叶初制加工厂、农场、林场、茶叶精制加工厂(公司)等。
2004年国家取消农业特产税后,茶叶生产企业主要是缴纳增值税,由于茶叶企业类型较多,涉及的增值税征纳计算问题比较复杂。
笔者在茶叶生产企业工作多年,对各类茶叶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如何计算缴纳增值税做过一些调查,现就几种类型的茶叶生产企业分析如下:
一、茶叶初制加工厂
茶叶初制加工厂属于农业初加工企业,生产的产品属初级农产品,除自产初级农产品享受免税政策外,其他初级农产品均应缴纳增值税。
但就初制茶叶加工企业类型来分析,各类型初制企业纳税计算又不相同。
第一类茶叶初制企业是投资种植茶叶,拥有自已的茶园,对自产茶园的茶叶进行初加工、生产自产初级农产品毛茶的初制加工厂,这类企业销售自产农产品属于增值税条例第16条税法上规定的“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初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范畴,按税法规定不应缴纳增值税。
第二类茶叶初制企业是没有种植茶叶,向外收购茶青(茶叶鲜叶)进行初制加工,生产各类初级农产品毛茶的初制加工厂。
这类初制企业销售生产的茶叶农产品不是自产而是收购后生产,应缴纳增值税。
如果该初制企业是小规模纳税人,其应纳增值税直接用不含税销售额乘6%的征收率,即:
应纳增值税=销售额×征收率
如果初制企业是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计算则比较复杂,要求先计算出增值税的销项税和进项税。
销项税按销售的毛茶不含税销售收入乘初级农产品税率13%计算。
进项税计算包括收购的原材料、加工过程中耗用的辅料、动力、包装物,购销原料及产品的运输费等都要计算,收购的原料茶青按农产品收购发票上的买价乘13%扣除率计算增值税进项税,运费按取得的合法运输发票上的运费金额乘7%计算增值税进项税,其他包装物、辅料、动力等则按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上的税额抵扣。
没有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不得抵扣。
应纳增值税则按销项税减进项税的差额纳税,即:
应纳增值税=销项税—进项税
第三类茶叶初制企业是拥有茶园,但自产茶叶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既生产部分自产毛茶,又对外收购部分茶青加工毛茶的初制茶叶加工厂。
这类初制加工厂生产经营涉及到两种情况,一是生产部分自产毛茶,二是生产部分外购毛茶。
前者是免税业务,后者是应税业务,按照增值税条例上规定“兼营不同税率的货物或应税劳务,应当分别核算不同税率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
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从高适用税率”。
所以,这类初制企业首要的是对自产和外购生产的毛茶销售额分别核算,这样自产毛茶纳税才能按按前面第一类初制加企业所述“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初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情况处理,外购茶青生产的毛茶则按前面第二类初制企业所述情况缴纳增值税。
如果说不将自产和外购分别核算,按税法规定自产免税部分也会视同外购从高适用税率纳税。
在初制茶叶加工企业中有些由于规模小、甚至是个体企业,会计核算不健全,或没有设置会计账簿,进行会计核算。
这种情况下,税务部门往往会按税法规定,对个体经营或会计核算不全企业采用核定征收办法,征收增值税。
二、茶叶生产农场或林场
农、林场茶叶种植、生产规模往往比较大,生产经营上大部分是初制、精制一条龙生产,即初制生产毛茶后又用毛茶生产精制茶,当然也有少部分农、林场只从事初制加工生产毛茶。
由于农、林场的茶园是企业投资种植,如果只从事茶叶初制加工的农、林场,则生产的毛茶属于自产农产品,如前所述,无论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均不需要缴纳增值税。
但从事一条龙茶叶生产的农、林场,其生产的精制茶属于工业产品,应当缴纳增值税,茶叶工业产品增值税率为17%,该类企业如果是小规模纳税人,其应纳增值税直接用不含税销售额乘6%的征收率,即:
应纳增值税=销售额×征收率
如果是一般纳税人,其销售精制茶的销项税应按工业产品17%的税率乘不含税销售额计算。
其进项税计算只计算当期加工产品耗用的动力、燃料和包装的进项税额,而原料进项税、即生产精制茶耗用的毛茶进项税计算有所区别,因为耗用的毛茶是自产农产品,不是外购农产品,用自产毛茶直接加工精制茶,耗用的原料毛茶不能抵扣进项税,故耗用原料的进项税不予计算,如果是外购原料毛茶加工精制茶则应计算进项税,但在会计核算注意与自产毛茶加工精制茶分别核算。
进项税计算出来后,如前所述第二类初制加工企业一般纳税人相同,应纳增值税则按销项税减进项税的差额纳税。
例如:某农场本月用自产毛茶生产精制茶20吨并全部销售,取得销售收入40万元,本月外购毛茶10吨,买价共计7万元,已验收入库,并开具收购发票。
如果农场是小规模纳税人,本月应缴增值税为2.4万元(40×6%),直接用销售收入乘征收率计算应缴增值税;如果农场是一般纳税人,本月应纳增值税为5.89万元(40×17%-7×13%),即用销售收入40万元乘精制茶税率17%计算出销项税为6.8万元,用外购毛茶买价乘农产品毛茶扣除率13%计算出进项税0.91万元,销项税减进项税之差为当期应纳增值税。
从上例可知,生产精制茶耗用的自产毛茶不能计算进项税抵扣。
所以一条龙茶叶生产企业一般纳税人的税负比小规模纳税人高得多,从纳税筹划角度,可考虑不申请为一般纳税人资格或单独成立由农场(林场)控股的茶叶精制法人企业,在加工精制茶时对农场的原料毛茶实行购买,这样,就可以抵扣原料进项税,合理降低税负。
三、茶叶精制加工厂(公司)
茶叶精制加工企业从企业类型上讲是工业企业,其生产的产品均为工业产品,增值税率为17%。
如果茶叶精制企业为小规模纳税人,其纳税计算与前面农、林场一条龙茶叶生产企业小规模纳税人计算相同;如果是一般纳税人,其销售精制茶的销项税应按工业产品17%的
税率乘不含税销售额计算。
但是,有一种情况例外,就是茶叶精制企业外购部分茶叶不用于加工生产,而是做商贸流通,直接出售,这时,销售这部分货物的销项税计算要根据所购商品的属性分析计算,如果购入的是精制茶,取得了17%增值税专用发票,在销售时就仍按17%计算销项税;如果购入的是农产品毛茶,取得发票有可能是13%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农产品销售发票、农副产品收购发票等,销售时要考虑到该外购农产品毛茶购入后没有通过生产加工,没有改变其原来的商品性质,仍是农产品毛茶,精制企业购入只是用于商品贸易直接销售,所以,销售该商品时,仍按农产品毛茶税率13%计算销项税。
但要注意的是,涉及兼营不同税率业务,会计核算要分开,否则应从高适用税率计算应纳增值税。
在实践中,这种情况比较特殊,企业发生类似经营活动,应向税务部门解释清楚,否则,税务部门将要求精制茶叶企业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一律按17%缴纳增值税。
精制茶叶企业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进项税计算也比较复杂,主要是耗用原料的进项税计算,与初制加工企业一般纳税人相比,由于两类企业原料取得的途径不尽相同,精制茶叶企业取得原料途径比较复杂,一般有四种情况需要考虑分析:一是原料购入已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一般纳税人企业开具的发票),就直接按专用发票上税额抵扣;二是没有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只取得农产品销售发票(小规模企业或自产农产品企业开具的发票),则应按发票上毛茶农产品金额乘以13%的扣除率计算原料进项税;三是既没取得专用发票、也没取得农产品销售发票,而是企业直接向外收购的毛茶原料,由企业自行开具农副产品收购发票,这就应按收购发票的收购价格乘13%的扣除率计算原料进项税;四是没有取得任何发票的原料,按增值税条例规定一律不得计算该原料进项税。
茶叶精制加工企业增值税销项税和进项税计算出来后,如前所述初制加工企业一般纳税人相同,企业应纳增值税则按销项税减进项税的差额纳税。
另外,我们在分析茶叶生产企业应纳增值税计算的过程中,对一般纳税人企业遇到的一些特殊情况,如购进的原料毛茶或精制茶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以及造成非正常损失等情况的,也不能计算进项税抵扣,已抵扣的要扣除,会计上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同时对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茶叶用于对外投资、分配给股东、集体福利、个人消费、赠送他人或自产产品用于非应税项目等情况的,应视同销售货物应计算纳税。
以上是对几种类型的茶叶生产企业应纳增值税的简要分析,可能对茶叶生产企业在实践中如何正确计算交纳增值税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