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第三单元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 温度与水的变化
目标领悟
1 温度和温度计
温度与水的变化
意识到在观测、记录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意识到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初步意识到物质是不灭〔循环〕的. 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
认识温度计,学会使用温度计.
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正确测量水的温度.
能够观察水在结冰和融化过程中温度与状态的变化.
能够根据现有的条件设计一个快速融化冰块的方法.
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小水珠形成的实验.
能够根据经验和获得的新证据,对小水珠的成因做出新的解释. 会对"水是否可以蒸发为水蒸气"进行验证.
能够对水的各种状态之间如何相互转化进行分析整理和概括.
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知道对于一个物体,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 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水的温度下降到0°C 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冰的温度升至0°C 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要吸收周围的热量.
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霜、冰、水蒸气……,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气态存在,水的状态变探究能力
科学概念
科学情感
我的收获是……
探究活动
活动一:比较水的冷热
1.阅读课本42页,明确实验所要观察的现象,了解观察实验的方法.
2.小组合作完成:
〔1〕按照课本提供的方法,小组合作,感觉四杯水的冷热程度.
由冷到热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先比较2号杯和3号杯内水的冷热,然后再比较1号杯和4号杯
内水的冷热.
由冷到热排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次对四杯水冷热程
3.小组交流:我们用触觉来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准确吗?可靠吗?
人们是通过什么方法准确地知道物体冷热程度的?
人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
活动二:观察温度计
1.自我探究:
〔1〕仔细阅读课本第43页.
〔2〕观察温度计的构造,以与上面的刻度、标记和数字.
〔3〕通过观察,我发现温度计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分构成的.
2.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
〔1〕温度计上的刻度、标记和数字各有什么作用?玻璃管中的液体为什么会上升?
〔2〕使用温度计前需要弄清楚什么问题?
看一看课本给我们
温度计要小心拿放,谨
防破裂!如果管子破
活动三:温度计的使用
1.阅读课本第44页,了解温度计摄氏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2.合作探究:
〔1〕相互交流温度计所示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2〕为了观测到比较正确的温度,人们对观测温度的方法作了哪些规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习 评 价
一、阅读目标领悟,交流学习收获.
二、习作
1.为了观测到比较正确的温度,观测温度时应〔 〕. A.俯视 B.平视 C.仰视 2.选择正确的读数填写在〔 〕中.
〔 〕 〔 〕 〔 〕 〔 〕
A.12摄氏度
B.零下6摄氏度
C.零下12摄氏度
D.零下8摄氏度
E. 35摄氏度
F.14摄氏度
3.实验室使用的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读为; 最低温度是,读为.
拓 展 天 地
阅读课本60页的文章《温度计的发明》.
1.按照文章中介绍的方法,做一个伽利略式的温度计.
2.思考下列问题:
〔1〕伽利略的学生对温度计做了哪些改进?
〔2〕科学家为什么要把温度计内的液体由酒精改为水银? 〔3〕华氏温度计和摄氏温度计有什么区别?
2 测量水的温度
小组评价
应该选择什么样的
必须根据前10分钟水温的变化趋势预测10分
探 究 活 动
活动一:测量水温的方法
1.阅读课本第45页,了解测量水温的方法.
2.小组交流,按照课本介绍的测量水温的方法,相互演示交流, 纠正错误.
活动二:测量水的温度
1.分别测量自来水、温水、烫手的热水、刚从热水瓶里倒出的热水的温度
水温的测量记录
自来水的温度
温水的温度
烫手的热水的
温度 热水瓶里的热水
的温度
2.交流各小组测得的水温数据.各组测量同一种水的温度有差异吗?这些差异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3.阅读47页的实验要求,每隔2分钟,分别测量一次每杯水的温度.认真作好记录.
连续测量10分钟内水温变化的记录表
0分钟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钟 预测10分钟后 自来水的温度 温水的温度 烫手的热水的温度 热水瓶里的热水的温度
4.小组交流.
〔1〕水温有变化吗?怎样变化?物体温度的变化说明
了什么?
〔2〕10分钟后,水温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预测的依据是什么?
测量水的温度,应该选择哪种温
过一天后,这些水的温
小心!不要被烫伤.
学习评价
一、阅读目标领悟,交流学习收获.
二、习作
1.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手要捏住温度计的〔〕.
A.液泡 B.上端 C.任意位置
2.测量水温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碰到容器的底和壁.
B.把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再读数.
C.等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
3.夏天用温度计测量温水的温度,预测20分钟后〔〕.
A.温度一直下降 B.水温将保持稳定 C.温度最终降至0℃
4.通过连续测量四种水的温度,你发现〔〕降温的速度快.由此推想热水降温的规律是〔〕.
A.自来水 B.温水 C.烫手的热水 D. 热水瓶里的热水
E. 先慢后快
F.先快后慢
G.均匀降温
5.如果将今天实验使用的热水放入冰箱的冷藏室,预测水温会有什么变化?一天后,水温还会有什么变化?
拓展天地
1.阅读课本62页《体温计》,了解体温计是怎样使用的.
2.测量沙子的温度.
〔1〕取一杯干燥的沙子,一杯潮湿的沙子,置于阳光下.
〔2〕分别插入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液泡埋在沙面下3-4厘米处,测量两杯沙温度的变化.
〔3〕再把两杯沙放到室内阴凉处,继续观察其温度变化,并做好记录.
对照两次的测量记录,我发现了
冰是固体还是液体?
3 水结冰了
探 究 活 动
活动一:冰的观察
1.取一些冰块,仔细观察 我发现:
2.小组讨论:冰和水,它们有哪些相同的特征和不同的特征?
活动二: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 1.我的探究
〔1〕我的问题:水在什么温度时会结冰? 〔2〕我的假设:
〔3〕阅读课本第49页,了解实验所需要的材料是 实验的过程: 2.小组合作:
〔1〕小组交流完善实验方法.
〔2〕分工合作完成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 碎冰水的水温
加盐后的水温
开始结冰时的水温
冰是什么颜色的?隔着冰还能
看到其他物体吗?冰块有固定的形
5.交流我们观察到的现象.
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___,我们认为是 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学 习 评 价
一、阅读目标领悟,交流学习收获. 二、习作
1.通常情况下,当水温下降到< >时开始结冰.
A .10℃
B . 100℃
C .0℃ 2.水变成冰是〔 〕发生了变化.
A .水的重量
B .水的形态
C .水的颜色
3.观察水结冰的实验中,在碎冰中加入较多的盐是为了〔 〕. A .产生更低的温度 B .改变水的颜色 C .改变水的味道
4.在纯净水中加入碎冰,水温〔 〕
A .会下降
B .会上升
C .不会变
5.实验时为什么要在玻璃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生活中,我们还见过哪些地方采用这种方法的?
拓 展 天 地
阅读下列资料.
冻豆腐的启示
豆腐本来是光滑细嫩的,冰冻以后,它变得像蜂窝一样,孔隙多,弹性好.为什么会这样呢? 豆腐的内部有无数的小孔,这些小孔大小不一,有的互相连通,有的闭合成一个个小"容器",这些小孔里面都充满了水分.水有一种奇异的特性:在4 ℃时,体积最小;到0 ℃时,结成了冰,它的体积不是缩小而是胀大了,比常温时的水的体积要大10%左右.当豆腐的温度降到0 ℃以下时,里面的水结成了冰,原来的小孔便被冰撑大了,整块豆腐就被挤压成网络形状.等到冰融化成水从豆腐里跑掉以后
,就留下了数不清的孔洞,使豆腐变得像蜂窝一样.
很早以前,我国人民就已经懂得了水冰冻膨胀的原理,并利用它来开采石头.冬天,人们在岩石缝里灌满水,让水结冰膨大,把巨大的山石撑得四分五裂,很快就能采到大量的石料.
阅读了上面的资料,我知道
4 冰融化了
探究活动
活动一:观察冰的融化
1.我的问题:冰块在什么温度时开始融化?
2.我的猜测:
3. 阅读课本第50页,了解实验的方法.
4. 小组合作,完成实验.
〔1〕从保温瓶中取出冰块,测量温度
〔2〕继续观察,做好记录.
冰块融化时的温度记录
〔3〕小组交流,我们观察到的现象能够验证假设是合理的吗?
我的发现:
活动二:加快冰的融化
1.我的问题:怎样能加快冰融化的速度?
2.我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第51页,交流实验的方法和过程. 〔2〕小组内组织一次融化冰块的比赛.
实验记录
采用的方法
融化所需的时间
观察到的现象
〔3〕小组交流:什么样的方法可以使冰块融化得更快?
是什么使冰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我们还观察到什么现象?又产生了什么问题?
学 习 评 价
一、阅读目标领悟,交流学习收获. 二、习作
1.冰融化成水,是水的< >发生了变化.
A .形态
B . 体积
C .温度
2.融化冰块比赛时,每组都取一块大小相同的冰的原因是< >.
A .冰块不够
B .保证比赛公平
C .要节约冰块 3.从冰开始融化到完全融化,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 A .逐渐升高 B .逐渐降低 C .保持在0℃不变
4.〔 〕不能加快冰块融化的速度.
A .把冰敲碎
B .用被子盖住冰块
C .加热
5.冰融化时的气温是20℃,冰在这样的气温下融化,30分钟后水温〔 〕. A .继续保持在0℃ B .上升超过20℃ C .上升到将近20℃
小组评价
塑料袋的袋口要一直保持密封
塑料袋外壁上怎么
6.在比赛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塑料袋外壁上的小水珠?猜测一下,是什么原因?
拓 展 天 地
1.阅读课本59页文章《状态的变化》,说说知道了些什么?
2.仔细观察,描述巧克力融化的过程和蜡烛油凝固的过程.
5 水珠从哪里来
探 究 活 动
活动一:水珠是冰化成的水吗
1.我的问题:装满碎冰的玻璃杯外壁上有许多小水珠,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
2.我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作探究:
〔1〕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假设,这些假设合理吗?
〔2〕小组讨论,形成共识.
〔3〕全班交流,对其他小组的假设提出质疑. 活动二: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
1.我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在生活中见过类似的现象
吗?根据我们生活中的经验分析,
这些水珠是否与
需要观察实验的证据才能验证自己的假设呀!
2.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53页,了解实验的操作方法.
〔2〕小组合作,观察实验.
〔3〕交流: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4〕根据观察到的现象,以与原有的生活经验,我认为:玻璃杯外壁的这些水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组交流,作出新的假设:玻璃杯外壁上出现的小水珠是从
来的,可能是变成的.
〔5〕小组讨论课本第53页下面的4个问题,知道什么是"水蒸气"吗?
学习评价
一、阅读目标领悟,交流学习收获.
二、习作
1.夏天,在雪糕的周围常常可以看到"白气",我认为是〔〕.
A.雪糕周围的水蒸气 B. 雪糕中的水变成的水蒸气
C.雪糕周围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珠
2.我们的假设在没有进行充分的观察实验验证前〔〕.
A.不能成为科学的结论 B. 可以作为科学的结论
C. 必须老师认可才能成为科学的结论
3. 杯里装入热开水,杯的外壁上〔〕
A.出现了小水珠 B.没有出现小水珠 C.等一会儿会出现
4.你现在认为杯壁外的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你假设的依据是什么?
拓展天地
1.冬天,教室里的窗户上常常会出现白色的雾和小水滴,夏天,冰箱门外也可能出现的小水滴,产生这些雾和小水滴的环境和放入冰块的玻璃杯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你能做出解释吗?还有那些地方会出现这种现象?
2.查阅资料,解答课本53页下面的四个问题.
6 水和水蒸气
探究活动
活动一:水到哪里去了
1.我的问题:天晴了,水洼里的雨水到哪儿去了呢?
2.我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作探究:
〔1〕参照课本54页提供的实验方法,观察浅碟子中的水发生了哪些变化?
水既没有流出去,也没有渗入碟
〔2〕我认为,浅碟子中水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3〕将我的想法画下来.
水是这样变成水〔4〕阅读课本第54页最下面方框中的文字,解释碟子中水减少的原因.
活动二:加热能加快水蒸发吗
1.我的问题:水在什么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什么情况下蒸发得更快些?
2.我的假设:.
3.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第55页,了解实验方法,小组讨论,实验中我们如何去观察? 〔2〕观察实验,注意两个汤勺中水的变化. 〔3〕我的发现:
活动三:空气中的水
1.阅读课本56页,了解大自然中水是怎样变成水蒸气的.
2.小组讨论,各人用生活中的事例解释:"水会蒸发成水蒸气跑入空气中去."
3.新的问题:水蒸气会重新变成水吗?
4.我的假设:
5.合作探究:
〔1〕参照课本第56页的实验方法,小组合作完成实验. 〔2〕交流观察发生的现象,我认为大玻璃杯口的水是 来的.
〔3〕阅读课本方框中的内容,我的解答对吗?还需要怎样修改?
学 习 评 价
一、阅读目标领悟,交流学习收获. 二、习作
1.水蒸气〔 〕变成水.
A.受热
B.受冷
C.增加 2.用湿布擦黑板,过一会儿水干了,这是〔 〕现象.
A.冷却
B.蒸发
C.凝结 3.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 〕.
A.凝结
B. 蒸发
C.融化 4.我们看不到空气中的水蒸气是因为〔 〕.
小组评价
水在加热过程中,你还
A.水蒸气是白色的
B.根本不存在
C.水蒸气的微粒太小,我们无法看见
5.露珠是〔〕形成的.
A.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
B.土壤中的水受热蒸发而成
C.土壤中的水受冷凝固而成
5.水蒸气在什么条件下会变成水?什么情况下凝结得更快一些?
拓展天地
力大无比的水蒸气
当水变成了水蒸气后,它的体积膨胀得惊人,会增长约1700倍!因而水蒸气就变成了力大无比的大力士!它能发电,能驱动火车和轮船……
1705年,英国的纽可门发明了利用水蒸气的力量把矿井中的水吸上来的机械,这就是最原始的蒸汽机.后来,瓦特对它做了很大的改进,使蒸汽机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上,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1807年,英国人斯蒂芬把瓦特的蒸汽机装在车上,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列火车!
7 水的三态变化
探究活动
活动一:水的各种形态
1.阅读课本第57页,想一想,我见过自然界水的哪些形态?
2.根据我们观察到的现象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思考云、雾、露、霜、冰、雪是由什么变化而来的?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形成的?
3.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把大家的共识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水形态变化的过程与发生变化的条件




活动二:水的三态循环
1.阅读课本第58页,想一想:
〔1〕固态的冰和气态的水蒸气能相互转化吗?能不能用生活中的事例作出解释?
我认为:
<2>水的形态是怎样相互转化的?是什么原因引起了水的三态变化?
选择适当的词填入右边的横线上.〔凝固、凝结、融化、蒸发〕
是引起了水的三态变化.
2.小组讨论交流,你赞成他人的想法吗?如有不同,你想怎样解释?
3.观察课本58页的插图,交流大自然中的水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我的发现:
学习评价
一、阅读目标领悟,交流学习收获.
二、习作
1.引起自然界水的三态相互转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的变化
B. 动植物的影响
C.人类的作用
2.天上的白云是〔〕. 小组评价
你能做出自
A.空气中的水蒸气
B. 空气中的小水滴
C.烟囱里排出的烟雾
3.按照固态、气态和液态三种形态分类,水在大自然的三种形态分别是〔〕
A.雨、雾、雪
B. 河水、湖水、海水
C.冰、水蒸气、水
4.气体转化成液体的过程称为〔〕,固体转化成液体的过程称为〔〕.
A.凝结
B. 融化
C.蒸发
5.江河中的水日夜不停地流入大海,海洋里的水却总也不会溢出来,江河里的水也一直流不完.这是什么原因?
拓展天地
阅读课本59页《物质的状态》思考:
1.空气为什么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2.水和空气的状态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3.在下面的方框中,分别画出气体、液体和固体的微粒分布状态.
单元小结与评价
一、选择题
1.我们的猜想和假设〔〕.
A.需要依据已有的经验和相关的知识
B.可作为实验的证据
C.只要展开想象的翅膀,不需要任何的依据
2.可以用来测量水温的工具是〔〕.
A. 放大镜
B. 量筒
C.温度计
3.零下5摄氏度可以写成〔〕.
A. -5℃
B.5- ℃
C.-5 C
4.夏天常见的雪糕冒"白气"的现象是〔〕形成的.
A.雪糕中的水蒸发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
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固
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蒸发的是〔〕.
A.酒精擦在皮肤上觉得凉凉的B.冰熔化成水
C.湿衣服慢慢变干
6.使固态水转变成液态水的温度〔〕.
A.必须在0℃以下 B.必须在0℃以上
C.必须保持在0℃
7.〔〕可以加快水的蒸发.
A.给水加热B.添加更多的水C.给容器加盖
8.体温计的刻度一般在〔〕之间.
A.0℃—100℃
B.0℃—42℃
C.35℃—42℃
9.霜一般出现在〔〕草地上.
A. 冬天晴朗的早晨
B. 夏天的傍晚
C.秋天的中午
10.使用温度计读数时的正确方法是〔〕.
A. B. C.
二、观察实验题
1.写出下面四支温度计的示数.
〔〕〔〕〔〕〔〕2.将不同水形态和其变化的过程用线连起来.
云水蒸气遇冷凝结在所接触的物体上
露水在0℃以下凝固而成
霜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成的冰晶
冰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漂浮在空中
3.指出下面各图中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的错误之处:
三、思考题
1.装满碎冰的玻璃杯外壁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2.一位同学在实验室连续测量了一杯热水的温度,得到下列数据.
时间开始1分钟2分钟3分钟4分钟5分钟6分钟7分钟温度〔℃〕78 74 71 69 67 66 65 64 〔1〕水温是怎么变化的?
〔2〕如果这位同学所在的实验室的温度是20℃,预测1小时后这杯水的温度.
单元小结与评价
一、选择题
1.零下6摄氏度可以写成〔〕.
A. -6℃
B.6- ℃
C.-6 C
2.冰块放在实验桌上会溶化的原因是〔〕.
A.室内的温度高
B. 冰块比较小
C. 桌子产生了热
3.夏天用温度计测量温水的温度,预测20分钟后〔〕.
A.温度最终降至0℃
B.温度将一直下降
C.水温将保持稳定
4.测量水温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碰到容器的底和壁
B.把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再读数,并注意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C.等温度计
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
5.对于一个物体来说,温度〔〕,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
A.上升 B.下降 C.不

6.水变成冰是〔〕发生了变化.
A.水的重量 B.水的颜色 C.水的形态7.为了使杯中的水尽快蒸发,可以〔〕.
A.把水倒入更小的杯中B.给水加热 C.用保鲜膜把水杯封起来 8.〔〕的现象叫凝结.
A.液态的水冷却变成固态的冰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看得见的水滴
C.冰受热变成水蒸气
9.水的三态相互转化,其原因是〔〕.
A.时间的变化
B.温度的变化
C.容器的变化
10.为了观测到比较准确的温度,人们规定观测温度计时应〔〕的刻度.
A.俯视
B.平视
C.仰视
二、观察实验题
1.在〔〕中写出温度计所显示的温度
2.找一找制作伽利略温度计的材料,在需要的材料〔〕中打钩.
烧瓶〔〕温度计〔〕玻璃管〔〕红色的水〔〕
橡皮塞〔〕热水〔〕毛巾〔〕烧杯〔〕
三、思考题
1.如果在碎冰水中加入大量的盐,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2. 夏天,晾在阳台的湿衣服为什么很容易干?衣服上的水去哪儿了?
3. 把冰放入烧杯中,烧杯的外壁会出现什么现象?其原因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