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构造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气门间隙:气门杆尾端与驱动零件(摇臂或挺杆)端之间的间隙。

2.柱塞有效行程:喷油泵柱塞上行时,从完全封闭柱塞套筒上的油孔到柱塞斜槽与柱塞
套筒上回油孔开始接通之间的柱塞行程。

3.冷却水大循环:冷却水温度升高时(超过86℃),节温器的主阀门开启,侧阀门关闭旁
通孔,冷却水全部经主阀门流入散热器散热后,流至水泵进水口,被水泵压入水套,此时冷却水在冷却系中的循环称作大循环。

4.主销后倾: 主销在前轴上安装时,在纵向平面内,上端略向后倾斜,使主销轴线与通过
前轮中心的垂线间有一夹角,即称之为主销后倾。

5.可逆式转向器: 当作用力很容易地由转向盘经转向器传到转向垂臂,而转向垂臂所受到
的路面冲击也较容易地经转向器传给转向盘,这种转向器称为可逆式转向器。

6.发动机排量:多缸发动机各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称为发动机排量。

7.柱塞有效行程:喷油泵柱塞上行时,从完全封闭柱塞套筒上的油孔到柱塞斜槽与柱塞套
筒上回油孔开始接通之间的柱塞行程。

8.冷却水小循环:冷却水温度较低时(低于76℃),节温器的主阀门关闭、旁通阀门开启,
冷却水不流经散热器而流经节温器旁通阀后直接流回水泵进水口,被水泵重新压入水套。

此时,冷却水在冷却系内的循环称为冷却水小循环。

9.前轮前束:前轮安装后,两前轮的中心面不平行,前端略向内束,两轮前端距离小于
后端距离,称之为前轮前束。

10.方向盘自由行程: 转向盘自由行程是指不使转向轮发生偏转而转向盘所转过的角度。

11.压缩比:汽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值。

12.燃烧室:活塞顶部及缸盖上相应的凹部空间组成。

13.气门间隙:通常在发动机冷装配时,在气门与其传动机构中留有适当的间隙,以补偿气
门受热后的膨胀量。

这一欲留的间隙就是气门间隙。

14.气门锥角:气门密封锥面的锥角。

15.活塞行程:活塞由一个止点向另一个止点移动的距离。

16.发动机燃油消耗率:发动机每发生1KW有效功率,在1小时内所消耗的燃油质量。

17.配气相位:就是进、排气门的实际开闭时刻相对于曲柄位臵的曲轴转角。

18.转向半径:从瞬时转向中心点到转向外轮中心面的距离。

19.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由于在分离杠杆与分离轴承之间存在间隙,驾驶员在踏下离合器
踏板时,要消除这一间隙后离合器才能分离。

为消除这一间隙的离合器踏板行程,就是离合器的自由行程。

20.转向轮定位:转向轮、转向节和前轴之间所具有的一定的相对安装位臵
21.发动机排量:多缸发动机各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称为发动机的工作容积(发动机排
量)。

22.配气相位:就是进排气门的实际开闭时刻,通常用相对于上下曲拐位臵的曲轴转角的环
形图来表示。

23.怠速:一般是指发动机在对外无功率输出的情况下以最低转速运转
24.燃油消耗率:发动机每发出1kW有效功率,在1h内所消耗的燃油质量。

燃烧1kg燃料,
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与完全燃烧1kg燃料理论所需的空气质量的比值。

25.曲轴箱的强制通风:将窜入曲轴箱内的可燃混合气和废气强制吸入气缸内重新燃烧的通
风方式。

26.主销后倾角:在汽车纵向平面内,主销轴线和地面垂直线的夹角。

27..综合式液力变矩器:指可以转入偶合器工况工作的变矩器。

即在低速时按变矩器特性工
作,而当传动比ik≥1时,转为按偶合器特性工作的变矩器。

28.独立悬架:车桥做成断开的,每一侧的车轮可以单独的通过弹性悬架与车架(或车身)
相连,两轮可彼此独立地相对于车架上下跳动。

29.转向盘自由行程:在整个转向系中,各传动件之间都必然存在着装配间隙,这一阶段是
转向盘空转阶段。

转向盘在空转阶段中的角行程,称为转向盘自由行程。

30.轮边减速器:一般将双级主减速器中的第二级减速齿轮机构制成同样的两套,分别安装
在两侧驱动车轮的近旁,称为轮边减速器。

31.压缩比:压缩前气缸中气体的最大容积与压缩后的最小容积之比
32.废气涡轮增压: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来驱动涡轮机进而拖动压气机以提高进气压力,
增加充气量的方法。

33.冷却系小循环:由气缸盖水套流出的循环水,经节温器侧阀门及旁通管而流入水泵的循
环流动路线。

34.发动机负荷:指发动机在一转速下发出的实际功率与同一转速下所发出的最大功率之
比,以百分数表示。

35.转向加力装臵:将发动机输出的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压力能,在驾驶员的控制下,对转向
传动装臵或转向器中某一传动件施加不同方向的液压或气压作用力,以助驾驶员施力不足的一系列零部件。

36.B—d轮胎:B—d胎表示的是低压胎,B 为轮胎的断面宽度;d 为轮辋直径,单位均为
英寸,“—”表示低压胎。

37.液力制动踏板自由行程:在不制动时,液力制动主缸推杆头部与活塞背面之间留有一定
的间隙,为消除这一间隙所需的制动踏板行程称为液力制动踏板自由行程。

38..前轮前束:前轮安装后,两前轮的中心面不平行,前端略向内束,两轮前端距离小于后
端距离,称之为前轮前束。

39.非独立悬架:汽车两侧的车轮分别安装在一根整体式的车桥两端,车桥通过弹性元件与
车架或车身相连接,当一侧车轮因道路不平而跳动时,将影响另一侧车轮的工作,这种悬架称之为非独立悬架。

40.汽车制动:使行驶中汽车减速甚至停车,使下坡行驶汽车的速度保持稳定,以及使已停
驶的汽车保持原地不动,这些作用统称汽车制动。

41.发动机排量:多缸发动机各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称为发动机的工作容积(发动机排量)。

42.发动机工作循环:燃料燃烧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要经过进气、压缩、做功、排气等一系
列连续过程,每完成一次连续过程称为发动机一个工作循环。

43.柴油机的“飞车”:柴油机的转速短时间内超过允许的最大极限转速,而失去控制的现
象。

44.主销内倾:主销在前轴上安装时,在汽车横向平面内,其上端略向内倾斜一个角度,称
之为主销内倾。

45.可逆式转向器:当作用力很容易地由转向盘经转向器传到转向摇臂,而转向摇臂所受到
路面冲击也较容易地经转向器传到转向盘,这种转向器称为可逆转向器。

46.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由于分离轴承与分离杠杆内端之间存在一定量的间隙,驾驶员在
踩下离合器踏板后,首先要消除这一间隙,然后才能开始分离离合器,为消除这一间隙所需的离合器踏板的行程就是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
47.配气相位:就是进排气门的实际开闭时刻,通常用相对于上下曲拐位臵的曲轴转角的环
形图来表示。

48.过量空气系数:指燃烧1㎏燃料所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与完全燃烧1㎏燃料所需的理论
空气质量之比。

49.点火提前角:从点火时刻起到活塞运行到上止点,气体开始膨胀作功时,曲轴所转过的
角度。

50.前轮前束:前轮安装后,两前轮的中心面不平行,前端略向内束,两轮前端距离小于后
端距离,称之为前轮前束。

51.压缩比: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值
52.气门叠开:由于发动机进、排气门有早开晚关的现象,在排气行程上止点附近出现了进、
排气门同时开启的现象。

53.气缸的工作容积: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扫过的容积。

54.发动机的工作容积:气缸的工作容积与气缸数的乘积。

55.燃烧室容积:当活塞位于上止点时,活塞顶与气缸盖之间的容积。

56.气缸的总容积:当活塞位于下止点时,活塞顶与气缸盖之间的容积。

57.发动机的工作循环:由进气、压缩、做功、排气4个过程组成的循环称为发动机的工作
循环。

58.有效转矩:在克服摩擦、附件等损失之后从曲轴输出的转矩。

59.有效功率:在克服摩擦、附件等损失之后从曲轴输出的功率。

60.燃油消耗率:内燃机工作时每千瓦小时所消耗燃油量的质量(克)。

61.发动机特性:在一定条件下,内燃机主要工作参数之间的关系随工况变化而变化之间的
关系。

62.发动机的速度特性:发动机负荷一定时,发动机的性能参数随转速的变化关系。

63.发动机的外特性:当发动机处于全负荷时,发动机的性能参数随转速的变化关系。

64.全浮式活塞销:活塞销既可以在销座内摆动,又可以在连杆小头内摆动。

65.曲拐:对于全支承曲轴来说,两个主轴颈、两个曲柄臂和一个曲柄销构成一个曲拐。

66.全支承式曲轴:在相邻的两个曲拐间都有主轴颈支承的曲轴。

67.扭曲环:气环在安装后由于弹性内力使断面发生扭转
68.充气效率:实际进入气缸的新鲜充量与在进气状态下充满气缸容积的新鲜充量之比。

69.气门间隙:气门杆尾端与摇臂间的间隙。

70.配气相位:用曲轴转角来表示进排气门开启和关闭的时刻和持续开启时间。

71.气门重叠角:进排气门同时开启所对应的曲轴转角。

72.空燃比:可燃混合气中空气质量与燃油质量的比值
73.过量空气系数:燃烧一千克燃油实际消耗的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的质量之比。

74.可燃混合气的浓度:可燃混合起中空气和燃油的比例。

75.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它是利用绝对压力传感器检测进气管内的绝对压力,电脑根据进
气管内的绝对压力和发动机转速推算出发动机的进气量,再根据进气量和发动机转速确定基本喷油量。

76.L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它是利用空气流量计直接测量发动机的进气量,电脑不必进行
推算,即可根据空气流量计信号计算与该空气量相应的喷油量。

77.怠速工况:指发动机对外无功率输出的稳定运转工况。

此时,发动机的节气门开度最小,
汽车处于空挡,发动机只带动附件维持最低稳定转速。

78.废气再循环:它将部分废气引入气缸内与可燃混合气混合参与燃烧,从而使燃烧速度减
缓,燃烧温度降低,以减少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生成。

79.涡轮增压:它是利用发动机排放废气的能量去冲击装在排气系统中的涡轮使之旋转,同
时带动压力机一同旋转,并压缩空气强制送入气缸内。

80.压力润滑:通过机油泵,使机油产生一定的压力来润滑零件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

81.飞溅润滑:利用发动机工作时,运动零件飞溅起来的油滴或油雾来润滑零件表面的润滑
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