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1.公元7世纪日本效仿隋唐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进行的改革史称()
A. 农奴制改革
B. 彼得一世改革
C. 查理·马特改革
D. 大化改新
【答案】D
【解析】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日本曾经效仿隋唐制度进行过大化改新通过这次改革日本开始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ABC都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日本幕府统治集团的统治基础是
A. 天皇
B. 将军
C. 国司
D. 武士
【答案】D
【解析】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日本由此进入了长达近
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当时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因此日本幕府统治集团的统治基础是武士 D正确
幕府统治时期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 A排除将军是日本幕府统治集团的实际首领 B排除国司是
日本奈良时代的地方行政组织长官 C排除故选D.
3.大化改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发展方向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大化改新在政治上是要建立()
A. 贵族世袭制度
B. 城市自治机构
C. 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D. 政教合一政权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六七世纪的日本非常混乱 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效中国的隋唐进行大化改新大化改新在政治上是要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故选C
4.下面叙述内容为大化改新影响的是()
A. 日本从630年第一次派遣“遣唐使” 先后共派遣了19次
B. 从学术、技术、文艺等各方面都向唐朝学习
C. 建立了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度
D. 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答案】D
【解析】大化改新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是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标志因此D符合题意
故选D
5.如表是对古代日本发展历史的归纳其中的空白表格处对应的事件是
A. 派遣遣唐使
B. 大化改新
C. 建立庄园
D. 武士集团兴起
【答案】B
【解析】根据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中的空白表格处对应的事件是大化改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六七世纪的日本非常混乱 7世纪
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效中国的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通过改革使日本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B符合
题意 ACD三项的内容与题干表格内容无关排除故选B
6.西方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据此你认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是()
A. 中国人
B. 阿拉伯人
C. 法兰克人
D. 罗马人
【答案】B
【解析】我们几乎每天都在使用的0~9这十个数字是由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来经由阿拉伯人将它传播到世界各地因此称阿拉伯数字中国发明的指南针也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被誉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 B符合题意 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大化改新跳跃式地实现了日本历史上一次重大的飞跃这种“飞跃”的实质是
A. 建立了天皇制度
B. 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C. 打破了氏族豪族的特权
D. 建立了封建社会制度
【答案】D
【解析】大化改新借鉴中国隋唐时期的封建制度进行改革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
权的封建国家因此这种“飞跃”的实质是建立了封
建社会制度推动了日本社会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 D正确
大化改新之前日本已经建立了天皇制度 A排除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打破了氏族豪族的特权是大化改新的内容但非实质
BC排除故选D.
8.创立伊斯兰教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的历史人物是()
A. 查士丁尼
B. 穆罕默德
C. 克洛维
D. 亚里士多德
【答案】B
【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顺从”的意思伊斯兰教的信徒称为“穆斯林” 意为“信仰‘真主’安拉的人” 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说教后来集录成为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后最初在麦加传教麦加贵族担心会损害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迫害穆罕默德的信徒 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 630年穆罕默德征服麦加迫使麦加贵族接受伊斯兰教承认他在政治和宗教领袖地位麦加从此成为伊斯兰教圣地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B符合题意
9.水是生命之源大河流域就成为人类生存的摇篮人类早期文明大多兴起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下列大河流域主要文明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 尼罗河流域——太阳历
B. 两河流域——伊斯兰教
C. 印度河流域——阿拉伯数字
D. 黄河流域——甲骨文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伊斯兰教兴起于阿拉伯半岛与两河流域无关故选B ACD项中的搭配符合史实与题意不符排除
10.“这次改革以后日本人称他们的刀为‘唐刀’ 空手道叫‘唐手’” “这次改革”是()
A. 伯利克里改革
B.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大化改新
D. 1861年改革
【答案】C
【解析】“这次改革以后日本人称他们的刀为‘唐刀’ 空手道叫‘唐手’”说明这次改革深受唐朝的影响 646年日本孝德天皇仿效中国隋唐制度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因孝德天皇年号“大化” 史称“大化改新”
故选C
11.《阿拉伯通史》中写道千余年来朝觐圣地的制度对于团结全世界的穆斯林起了重大的作用这种制度几乎使每个有能力的穆斯林平生都做一次长途旅行据所学知识判断他们“旅行”的目的地最有可能是()
A. 印度
B. 巴勒斯坦
C. 罗马
D. 麦加
【答案】D
【解析】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顺从”的意思伊斯兰教的信徒称为“穆斯林” 意为“信仰‘真主’安拉的人” 麦加大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大圣寺它位于今天的沙特阿拉伯麦加城中心寺内中心的克尔白神庙是前来朝觐的穆斯林必须拜谒的地方
12.在帝国统治者的热心鼓励和各族人民的积极参与下全国的学习风气蔚然成风一般人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洲并孜孜不倦地编辑许多典籍以上状况出现于()
A. 大唐帝国
B. 古巴比伦王国
C. 阿拉伯帝国
D. 马其顿王国
【答案】C
【解析】阿拉伯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 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 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为延揽翻译人才以黄金支付稿酬其重量与译著重量相等于是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学者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代数学是阿拉伯人创造的我们常说的“西医” 其中有很多阿拉伯人的贡献阿拉伯人著的《医学集成》和《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医学领域的经典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据“在帝国统治者的热心鼓励和各族人民的积极参与下全国的学习风气蔚然成风一般人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洲并孜孜不倦地编辑许多典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状况出现于阿拉伯帝国
13.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 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过重大贡献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 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B. 火药和火药武器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C. 改造印度人创制的从0到9十个数字并传入欧洲
D. 佛教产生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答案】D
【解析】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在位时佛教有了很大发展并向外传播向北经中亚传到中国大部分地区又从中国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向南传入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国和我国境内的傣族地区佛教产生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表述是错误的最初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这一方法
对它加以改造 12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14.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这一宗教的创立者是()
A. 耶稣
B. 穆罕默德
C. 释迦牟
D. 汉谟拉比
【答案】B
【解析】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顺从”的意思伊斯兰教的信徒称为“穆斯林” 意为“信仰‘真主’安拉的人” 伊斯兰教的创始
人穆罕默德的说教后来集录成为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
故选B
15.“改新派执政后自上而下变法革新把广大部民从氏族贵族的占有下解放出来作为公民授予土地负担一定的租庸调为新国家奠定了基础从而改变了政权的性质”这里说的“新国家”是一个
A. 奴隶制国家
B. 封建国家
C. 殖民地国家
D. 资本主义国家
【答案】B
【解析】材料概述的是大化改新的内容大化改新后日本变成一个封建国家故B符合题意大化革新之前是奴隶制国家故A不符合
题意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国家逐步摆脱沦为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6.日本的庄园制取代了土地国有制贵族豪强势力强大起来中央和皇族权力随之衰落庄园主纷纷把自己的庄园“寄进”王族权贵的门下逐渐形成了
A. 幕府制
B. 中央集权制
C. 土地私有制
D. 天皇专制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建立庄园大庄
园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干涉庄园事务从此日本的庄园制取代了土地国有制
贵族豪强势力强大起来中央和皇族权力随之衰落庄园主纷纷把自己的庄园“寄进“王族权贵的门下逐渐形成了幕府制故
选A项
大化改新在政治上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因此 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D项
土地私有形成了日本的庄园制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故选A项
17.华东师大教授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一文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 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A. 实行大化改新
B. 发动宫廷政变
C. 建立武士集团
D. 实行幕府统治
【答案】A
【解析】
18.“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日本大化改新与查理•马特改革比较共同之处在于()
A. 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衣民耕种
B.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家
C. 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D. 是封建性质的改革促进本国封建制度的形成
【答案】D
【解析】7世纪中期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开始改新从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经济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用等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的标志“查理•马特改革” 又名“采邑改革” 是欧洲封建制度发展的重要基石是8世纪上半叶由查理•马特发起的土地分配改革制度它将原有的无条件赏赐改为了有条件分封故A、B属于大化改新的内容 C属于查理马特改革的内容 D属于两者共同的特点
19.创造发明“阿拉伯数字”的是()
A. 阿拉伯人
B. 波斯人
C. 犹太人
D. 印度人
【答案】D
【解析】阿拉伯数字是国际上通用的一种数字符号就是0 1 2 3 4 5 6 7 8 9共10个计数符号这十个数字符号是为了计数和算术运算而采用的约定写法是国际通用的数码也称为阿拉伯数码阿拉伯数字是古代印度人创造发明的最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地区
20.()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品是知识”
A. 奥斯曼
B. 亚历山大
C. 阿拉伯
D. 拜占廷
【答案】C
【解析】
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 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 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为延揽翻译人才以黄金支付稿酬
其重量与译著重量相等于是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学者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
故选C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
21.(1)根据三则材料反映的观点请你说说他们分别属于哪种宗教?其中哪一种宗教对我国的影响最大?
21.(2)你能分别说出这三种宗教创立的创始人吗?
21.(3)有一种宗教在传播过程中大大加强了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统一国家的形成你知道这是三大宗教中的哪种呢?
【答案】(1)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解析】(1)据材料一“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因此只
有消灭人的欲望忍耐顺从才能达到极乐世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属于佛教据材料二“救世主要下凡拯救人类因人有罪信仰上帝并虔诚悔罪的人才能进入天国否则要下地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属于基督教据材料三“宇宙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大家应该信仰‘真主’ 而不要信仰本部落的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属于伊斯兰教其中佛教对我国的影响最大
【答案】(2)佛教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基督教耶稣伊斯兰教穆罕默德
【解析】(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的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 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
【答案】(3)伊斯兰教
【解析】(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是一个分裂的地区部落之间经常发生征战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在这种形势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就在这个时候诞生伊斯兰教创立后穆罕默德利用宗教信仰的力量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熔铸成一个强大的民族统一体
22.(1)根据材料一说明阿拉伯文化有什么突出特点
22.(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古时代的阿拉伯人取得哪些重要的文化成就
22.(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答案】(1)阿拉伯文化在当时具有领先的地位和融合的精神
【解析】(1)依据材料“阿巴斯王朝时期他们在巴格达建立了一所规模宏大的翻译和研究机枸称为智慧之宫”“寻求真理哪怕远在中国”进行概括可知阿拉伯文化在当时具有领先的地位和融合的精神
【答案】(2)翻译了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典籍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 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医学集成》和《医典》两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也为世界留下了许多壮观的建筑等等
【解析】(2)依据材料“阿拉伯学者翻译了许多古希腊著作把古代文化的辉煌重新展现在西欧人眼前”并结合所学可知翻译了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典籍依据材料“阿拉伯人还创立了完整的代数学”并结合所学可知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 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结合所学可知《医学集成》和《医典》两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依据材料“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是由阿拉伯人根据各民族民间故事汇集整理而成”并结和所学可知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依据材料“阿拉伯的建筑也十分著名他们制造了比较精密的测天仪在很多大城市设立了天文台专门观测天象”并结合所学可知为世界留下了许多壮观的建筑等等
【答案】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解析】(3)依据材料“阿拉伯商人奔波于欧、亚、非三大洲之间搭起各不同文明之间的桥梁成为东西方文化沟通的媒介”可知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23.(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国的什么制度?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由高到低的等级名称此法典的规定说明了什么?
23.(2)材料二反映了哪国的哪次改革?结合改革内容说说这次改革有何历史影响23.(3)材料三中的“宗教”指什么宗教?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的主要原因
【答案】(1)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说明四个种姓的法律地位不平等
【解析】(1)题干关键信息是“刹帝利”“婆罗门” 属于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
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
大权三四等级是吠舍、首陀罗《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侮辱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
那(银钱单位)” 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
良影响印度的种姓制度的实质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维护了统治阶级
的利益
【答案】(2)古代日本的大化改新从政治上看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使日本国家制度趋向完善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从经济上看大化改新使部民分得了土地摆脱了依附地位提高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解析】(2)分析材料可知这是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
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
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
会过渡的标志
【答案】(4)伊斯兰教原因伊斯兰教成为国家统一的纽带传播宗教凝聚人心出兵麦
地那建立政权是基础发动统一战争、夺取麦加是重要步骤等
【解析】(4)分析材料可知材料三中的“宗教”指是伊斯兰教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
统一了阿拉伯半岛伊斯兰教的产生与发展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根据材料三和所学
知识可知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的主要原因有伊斯兰教成为国家统一的纽带传播宗
教凝聚人心出兵麦地那建立政权是基础发动统一战争、夺取麦加是重要步骤等
24.(1)阅读材料一概括伯里克利的施政方针这一施政方针对后世的影响如何?
24.(2)材料二中的法兰克王国的这场改革产生了什么影响?维系这一影响的纽带是
什么?
24.(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这次改革在日本历史上被称为什么?推动这场改
革的直接因素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24.(4)以上三次改革性质虽然不尽相同但影响深远请你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答案】实行民主政治扩大公民权利为后世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
【解析】据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
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可知伯里克利的施
政方针是实行民主政治扩大公民权利伯里克利改革为后世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
【答案】影响西欧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纽带土地的赐封
【解析】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法兰克王国的这场改革是查理•马特改
革查理•马特改革使西欧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土地的赐封是维系这一影响的纽带
【答案】大化改新直接因素中国文化的影响影响日本发展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
家标志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解析】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可知这次改革在日本历史上被称为大化改新中国文化的
影响是推动这场改革的直接因素从646年开始日本效仿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
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标志日本从奴隶
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答案】改革是推动社会(国家)发展的动力改革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的改革创新
【解析】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改革是推动社会(国家)发展的动力改革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的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