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第2章信用与信用工具 精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商业信用的作用:直接、便利 –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规模、方向和期限 – 商业信用的弊端:盲目、自发、分散 – 如何克服商业信用的弊病--银行信用
2020/11/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金融系
2-11
直接信用
印染厂
直接信用
服装厂
╳
╳
╳
╳
木材厂
直接信用
家具厂
2020/11/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金融系
– 信用证与信用卡
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金融系
2-13
第二节 信用形式 二、银行信用(续)
• 2、银行信用特点:
– 间接信用:存款者——银行——借款者(间接信用) –信用的客体是货币资本:以货币形态提供 – 银行为信用主体的一方,具有广泛的可接受性 – 银行信用的动态和产业周期及产业资本的周转动态往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 教学要求: –1、了解信用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 –2、正确理解现代信用与经济的关系,掌握信用的 本质和职能,掌握现代信用对经济的作用。 –3、重点掌握现代信用活动的形式及其信用工具
2020/11/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金融系
2-1
第二章 目录
• 第一节 信用概述 • 第二节 信用形式 • 第三节 信用工具 • 本章作业
往不一致 – 银行信用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
2020/11/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金融系
2-14
间接信用
印染厂 木材厂
Bank
间接信用
服装厂 家具厂
2020/11/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金融系
2-15
第二节 信用形式 二、银行信用(续)
• 3、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
– 一个是直接信用,一个是间接信用 – 商业信用是整个信用制度的基础,银行信用在现代信
2020/11/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金融系
2-5
第一节 信用概述 二、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 (二)信用的发展
– 从内容上看:
• 实物借贷(商品赊销)
货币借贷
– 信用活动领域的扩大:
• 消费领域 • 信用经济
社会再生产领域 宏观经济领域
– 从存在的形式看:
• 商业信用 、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等等
– 政府按照信用原则从事的借贷活动。 – 政府是信用主体一方 – 政府的信用风险小,流动性较强,信用好,但收益率低
• (二)信用的本质特征: – 还本付息的借贷行为;债权债务关系;价值单 方面转移的特殊运动形式
2020/11/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金融系
2-4
第一节 信用概述 二、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 (一)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 私有制和剩余产品 – 余缺调剂的需要(资金的短缺者和盈余者) – 尊重不同经济利益主体的经济权益及程度 – 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的发展
用中居于主导地位,两者不能互相替代; – 信用规模和方向不同,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不同; – 银行信用进一步完善和推动商业信用的发展,但银行
信用不能完全取代商业信用。
2020/11/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金融系
2-16
第二节 信用形式 三、国家信用
• 1、国家信用概念及特征
• 国家信用是指国家作为债务人,从社会上筹措资金以弥 补财政赤字或满足建设资金需要的一种信用方式。
2020/11/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金融系
2-2
第一节 信用概述
• 一、信用的涵义、本质特征 • 二、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 三、信用与货币的关系
2020/11/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金融系
2-3
第一节 信用概述 一、信用的含义、本质特征
• (一)含义: – 信用是以还本付息为前提条件的借贷行为,是 有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暂时让渡或转移,是所 有权和使用权的暂时分离。
– 商业信用经历了:
• 口头信用-挂帐信用-票据信用(商业信用工具——商业票据)
– 商业信用的典型形式包括:
• 商品的赊销、赊购和预付货款,其中,以商品的赊销为主,即主 要由卖方给买方提供信用。
2020/11/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金融系
2-9
第二节 信用形式 一、商业信用(续)
• 2、商业信用的特点: – 借贷主体是厂商:双方都必须是企业,是直接信用 – 借贷客体是商品资本:借贷行为和买卖行为紧密结合在一起, – 一般而言,商业信用的动态和产业资本的周转动态是一致的: 为什么?
2020/11/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金融系
2-7
第二节 信用形式
• 一、商业信用 • 二、银行信用 • 三、国家信用 • 四、消费信用 • 五、股份信用
2020/11/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金融系
2-8
第二节 信用形式 一、商业信用
• 1、商业信用的概念及表现形式
– 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以赊销或预付方式买卖商品时相互 间提供的信用。
2020/11/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金融系
2-6
第一节 信用概述
三、信用与货币的关系
货币的运动和信用关系连结在一起,并由此形成了新的范畴——金融。 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经济和金融业的
发展,植根于社会信用的土壤之中。“金融就是用别人的钱为自己创造财富” • 从产生历程看:信用与货币相对独立性: 早期的信用是商品借贷;早期的货币是足值货币 • 从现代意义看:信用与货币密切联系: • 信用活动影响货币:信用因货币而发展了其形式(实物信用——货币信用) • 货币借贷的出现是信用获得更大发展的基本条件:信用因货币而扩展了其规模 • 货币因信用而扩展了其职能(支付手段) • 货币因信用而发展了其形式(信用货币)
2-12
第二节 信用形式
二、银行信用
• 1、银行信用的概念、工具
– 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 银行信用的基本形式:
• 银行信用工具
– 银行券
– 支票-是活期存款客户向其开户银行签发的,从其存款帐户上支付一 定金额给支票票面上指定人或持票人的命令书。
– 银行汇票和银行本票
商业信用提供的是商品资本或货币资本,都处在社会再生产中一 定阶段,属于产业资本的一部分。
经济复苏、繁荣
生产增长
产业资本扩大 商业信用扩大
经济萧条
生产缩小 产业资本萎缩
商业信用减少
2020/11/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金融系
2-10
第二节 信用形式 一、商业信用(续)
• 3、商业信用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2020/11/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金融系
2-11
直接信用
印染厂
直接信用
服装厂
╳
╳
╳
╳
木材厂
直接信用
家具厂
2020/11/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金融系
– 信用证与信用卡
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金融系
2-13
第二节 信用形式 二、银行信用(续)
• 2、银行信用特点:
– 间接信用:存款者——银行——借款者(间接信用) –信用的客体是货币资本:以货币形态提供 – 银行为信用主体的一方,具有广泛的可接受性 – 银行信用的动态和产业周期及产业资本的周转动态往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 教学要求: –1、了解信用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 –2、正确理解现代信用与经济的关系,掌握信用的 本质和职能,掌握现代信用对经济的作用。 –3、重点掌握现代信用活动的形式及其信用工具
2020/11/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金融系
2-1
第二章 目录
• 第一节 信用概述 • 第二节 信用形式 • 第三节 信用工具 • 本章作业
往不一致 – 银行信用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
2020/11/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金融系
2-14
间接信用
印染厂 木材厂
Bank
间接信用
服装厂 家具厂
2020/11/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金融系
2-15
第二节 信用形式 二、银行信用(续)
• 3、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
– 一个是直接信用,一个是间接信用 – 商业信用是整个信用制度的基础,银行信用在现代信
2020/11/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金融系
2-5
第一节 信用概述 二、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 (二)信用的发展
– 从内容上看:
• 实物借贷(商品赊销)
货币借贷
– 信用活动领域的扩大:
• 消费领域 • 信用经济
社会再生产领域 宏观经济领域
– 从存在的形式看:
• 商业信用 、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等等
– 政府按照信用原则从事的借贷活动。 – 政府是信用主体一方 – 政府的信用风险小,流动性较强,信用好,但收益率低
• (二)信用的本质特征: – 还本付息的借贷行为;债权债务关系;价值单 方面转移的特殊运动形式
2020/11/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金融系
2-4
第一节 信用概述 二、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 (一)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 私有制和剩余产品 – 余缺调剂的需要(资金的短缺者和盈余者) – 尊重不同经济利益主体的经济权益及程度 – 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的发展
用中居于主导地位,两者不能互相替代; – 信用规模和方向不同,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不同; – 银行信用进一步完善和推动商业信用的发展,但银行
信用不能完全取代商业信用。
2020/11/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金融系
2-16
第二节 信用形式 三、国家信用
• 1、国家信用概念及特征
• 国家信用是指国家作为债务人,从社会上筹措资金以弥 补财政赤字或满足建设资金需要的一种信用方式。
2020/11/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金融系
2-2
第一节 信用概述
• 一、信用的涵义、本质特征 • 二、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 三、信用与货币的关系
2020/11/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金融系
2-3
第一节 信用概述 一、信用的含义、本质特征
• (一)含义: – 信用是以还本付息为前提条件的借贷行为,是 有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暂时让渡或转移,是所 有权和使用权的暂时分离。
– 商业信用经历了:
• 口头信用-挂帐信用-票据信用(商业信用工具——商业票据)
– 商业信用的典型形式包括:
• 商品的赊销、赊购和预付货款,其中,以商品的赊销为主,即主 要由卖方给买方提供信用。
2020/11/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金融系
2-9
第二节 信用形式 一、商业信用(续)
• 2、商业信用的特点: – 借贷主体是厂商:双方都必须是企业,是直接信用 – 借贷客体是商品资本:借贷行为和买卖行为紧密结合在一起, – 一般而言,商业信用的动态和产业资本的周转动态是一致的: 为什么?
2020/11/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金融系
2-7
第二节 信用形式
• 一、商业信用 • 二、银行信用 • 三、国家信用 • 四、消费信用 • 五、股份信用
2020/11/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金融系
2-8
第二节 信用形式 一、商业信用
• 1、商业信用的概念及表现形式
– 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以赊销或预付方式买卖商品时相互 间提供的信用。
2020/11/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金融系
2-6
第一节 信用概述
三、信用与货币的关系
货币的运动和信用关系连结在一起,并由此形成了新的范畴——金融。 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经济和金融业的
发展,植根于社会信用的土壤之中。“金融就是用别人的钱为自己创造财富” • 从产生历程看:信用与货币相对独立性: 早期的信用是商品借贷;早期的货币是足值货币 • 从现代意义看:信用与货币密切联系: • 信用活动影响货币:信用因货币而发展了其形式(实物信用——货币信用) • 货币借贷的出现是信用获得更大发展的基本条件:信用因货币而扩展了其规模 • 货币因信用而扩展了其职能(支付手段) • 货币因信用而发展了其形式(信用货币)
2-12
第二节 信用形式
二、银行信用
• 1、银行信用的概念、工具
– 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 银行信用的基本形式:
• 银行信用工具
– 银行券
– 支票-是活期存款客户向其开户银行签发的,从其存款帐户上支付一 定金额给支票票面上指定人或持票人的命令书。
– 银行汇票和银行本票
商业信用提供的是商品资本或货币资本,都处在社会再生产中一 定阶段,属于产业资本的一部分。
经济复苏、繁荣
生产增长
产业资本扩大 商业信用扩大
经济萧条
生产缩小 产业资本萎缩
商业信用减少
2020/11/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金融系
2-10
第二节 信用形式 一、商业信用(续)
• 3、商业信用的作用及其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