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龙口市诸由观镇诸由中学六年级数学上册 2.7 有理数乘法(第1课时)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有理数的乘法
课题§2.7有理数的乘法1课型新授课总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发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等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师生交流、合作,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提高学生认识世
界的水平
教学重点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
教学难点符号的确定,特别是两负数相乘,积为正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分析、观察、试验相结合
教学手段班班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问题,引入课题
上节课,讨论了一条河流的“水位的变化”,今天我们来看一下两水库的水位变化情况.
甲水库的水位每天升高3厘米,乙水库的水位每天下降3厘米,4天后甲、乙水库水位的总变化量各是多少?
甲水库的水位每天升高3厘米,记作+3厘米,那4天后,甲水库的水位变化量为:
3+3+3+3=3×4=12(厘米)
乙水库的水位每天下降3厘米,记作-3厘米,那4天后,乙水库的水位变化量为:(-3)+(-3)+(-3)+(-3)=(-3)×4=-12(厘米)
在这里,有4个-3相加,因而我们用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乘法运算.因为4与-3是有理数,所以今天我们就研究有理数的乘法.
二.讲授新课
由刚才的题我们知道:(-3)×4=-12,
那么:
(-3)×3=_____
(-3)×2=_____
(-3)×1=_____
(-3)×0=_____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
下面我们看这几个算式中的因数:-3没有变,另一个因数分别为4,3,2,1,0,它们依次减小1,积怎样变化呢?大家讨论、总结一下.
积分别为:-12,-9,-6,-3,0,它们由小到大依次增加3.
当第二个因数减少1时,积增大3.那现在我们再猜一猜:
(-3)×(-1)=_____
(-3)×(-2)=_____
(-3)×(-3)=_____
(-3)×(-4)=_____
第二个因数由1减为0时,积增大了3,那么由0减少1后为-1时,积也应增大3.即由0增加为3.所以(-3)×(-1)=3.
第二个因数由-1减少为-2时,积就应从3增加为6;由-2减少为-3时,积应从6增加为9;由-3减少为-4时,积应从9增加为12,所以依次应填写:6,9,12.
规律:-3不变,另一个因数减少1时,积就增大3.这样就得到了这一列算式的结果.现在我们就这一列乘法算式来归纳一下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1、有理数的乘方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
有理数的乘法与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步骤一样.都是①先确定结果的符号,②再进行绝对值的运算.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法则中的“同号得正,异号得负”是专指“两数相乘”而言的.区别于:加法中的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
2[例1]计算:
(1) (-4)×5; (2) (-5)×(-7); (3) (-83)×(-38); (4) (-3)×(-3
1). 分析:本题可以直接利用有理数乘法的法则来进行运算.
解:(1)(-4)×5
=-(4×5)
(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20
(2)(-5)×(-7)
=+(5×7)
(同号得正,绝对值相乘) =35
2013——2014 学年度第 一 学期 (3)(-
83)×(-3
8) =+(83×38) =1
(4)(-3)×(-
31) =+(3×
3
1) =1 注意我看到(3)、(4)小题的结果都是1,在小学里知道:乘积为1的两个数是互为倒数,那在这里也能不能
说:乘积为1的两个数,也叫互为倒数呢?
3、倒数
对于有理数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如:(-3)×(-31)=1, 所以:-3与-3
1互为倒数. (-2)×(-21)=1, 所以:-2与-2
1互为倒数. 下面我们做一练习来熟悉有理数乘法的法则;,看题大家能否口答?
1.确定下列两数的积的符号:
(1) 6×(-3); (2) (-4)×6; (3) (-7)×(-9); (4) 0.5×0.7.
2.计算:
(1)5×(-9) (2)(-5)×(-9) (3)(-6)×9
(4)(-6)×0 (5)0×(-6) (6)(-
31)×41 [例2]计算:
(1)(-4)×5×(-0.25) (2)(-
53)×(-65)×(-2) 解:(1) (-4)×5×(-0.25)
=[-(4×5)]×(-0.25)
=(-20)×(-0.25)
=+(20×0.25)
=5
(2) (-53)×(-65)×(-2) =[+(53)×65]×(-2) =2
1×(-2)=-1 两个有理数相乘,先要确定积的符号,然后再确定积的绝对值,那三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怎样确定呢?
例2中的(1)中有两个负因数,积为正;(2)中有三个负因数,积为负.
那多个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怎样确定呢?我们再来看一个题
观察下列各式,它们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
(1)(-1)×2×3×4
(2)(-1)×(-2)×3×4
(3)(-1)×(-2)×(-3)×4
(4)(-1)×(-2)×(-3)×(-4)
(5)(-1)×(-2)×(-3)×(-4)×0
看清题后,大家议一议.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
4、多个有理数的乘方法则:
几个不等于0的因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的符号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的符号为正.
只要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
几个不等于0的因数相乘时,积的绝对值是这几个因数的绝对值的乘积.
接下来,我们做练习来进一步熟悉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三.课堂练习
1.计算:课本P47随堂练习
四.课时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学会了什么?
(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2)多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3)几个数相乘时,如果有一个因数是0,则积就为0.
五.课后作业:必做题:《伴你学》 29—30页中1---14题
选做题:《伴你学》30页 15题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板书设计:
§2.7有理数的乘法1
1、有理数的乘方法则:
例1
2、互为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例2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