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E工作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UE 的操作为中心,看LTE 系统中的UE 是如何工作的。
时图1 UE 在LTE 网络大致的工作流程
UE 在LTE 网络中的工作如图1所示,开机之后基本可以分为7个基本过程。
时频同步:UE 在这个阶段,完成频率同步和时隙同步。
PLMN 搜索和小区选择:UE 在此阶段读取MIB 和SIB ,完成PLMN 搜索和小区选择过程。
网络注册(Attach ):UE 完成随机接入,核心网注册,PDN 连接并激活默认承载。
RRC 空闲态过程:UE 在空闲态监听PDCCH 信道,接收paging 信息,进行小区重选,如有必要进行位置更新过程。
RRC 连接态过程:UE 在连接态的移动性管理,通过测量上报和网络判决的切换完成,发起业务时涉及到天线的发送模式,定时和BSR 等过程。
Detach :分为网络发起的detach 和UE 发起的detach 。
时频同步:
这部分首先要掌握的知识是LTE 的主辅同步信号(PSS 和SSS )和CRS 的概念,涉及协议36.211。
此外,需要学习36.211中的物理信道比如PBCH 、PDSCH 和PUCCH 等。
UE 以100KHz 为间隔,在支持的频带内搜索LTE 小区。
PSS 序列在全系统中一共配置3个,PSS 序列为62位的ZC 序列,其根序列号由小区组内ID 即()2ID N 决定。
通过监测PSS ,能够确定小区组内ID 。
SSS 序列为两个31位的m 序列交叉级联,决定了小区组ID 即()1ID N 。
在一个无线帧内,SSS 序列的两个子序列位置反转,以此确定10ms 无线帧。
小区物理ID 为()()
213ID ID ID N N N +=,通过PSS 与SSS 的相关峰距离确定子帧type (FDD 或者TDD )和CP 类型(normal CP 或者extended CP )。
参考TDD 和FDD 的PSS 和SSS 的不同时域位置。
最后,经由CRS 获取更加精确的时间同步和频率同步。
PLMN 搜索和小区选择:
经由CRS 精确地时频同步之后,UE 就可以开始读取系统信息。
本节内容主要涉及两个协议,36.331的系统信息部分和36.304的PLMN 选择和小区选择。
首先,需要知道系统信息的组织方式。
详情请参阅系统信息获取相关培训章节,这里做简单介绍。
系统信息分为主信息块(MIB)和系统信息块(SIB)。
MIB承载在物理广播信道(PBCH)中发送,发送周期、位置和格式都是固定的,具体信息为3bit下行系统带宽配置,3bit的PHICH配置,8bit的系统无线帧号(用于系统无线帧同步)和10bit的保留位供未来拓展。
SIB有SIB1,SIB2,…,SIB13,总体上按照信息重要性和调度方式的不同,SIB可以划分为SIB1和SIs(即除了SIB1之外的SIB)。
SIB1是最关键的系统信息块,里面的内容直接影响着PLMN选择和小区选择。
然后,UE首先要执行PLMN选择过程。
PLMN的全称是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主要由移动国家代码(MCC)和移动网络代码(MNC)组成,直观地看,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PLMN 代码不同。
PLMN有很多分类,HPLMN(归属PLMN)、VPLMN(拜访PLMN)….其中有些PLMN 可以驻留,有些PLMN则不可以驻留,比如中国移动用户不能驻留在中国联通的网络上。
UE读取本载波上最强的小区,并且读取系统信息,具体说来是SIB1和PLMN选择有直接关系。
如果SIB1中的PLMN ID不满足PLMN的选择条件,则UE不能选择该PLMN。
SIB1的具体信息如图2所示:
图2 SystemInformationBlockType1
PLMN选择成功之后,UE执行小区选择过程。
小区选择的目的是UE找到一个合适的小区进行驻留,进而接收系统信息,寻呼和发起业务等,这些将在后面涉及。
小区选择第一步是看SIB1中的小区接入允许信息,如图2所示。
如果小区是阻塞的(cellbarred)或者保留的(reserved),则一般情况下我们测试的UE(接入等级AC1~9)不能接入该小区。
当SIB1中的小区参数如图2中所示为notReserved和allowed时,UE可以开始执行小区选择过程。
小区选择依据S准则(selection准则),在36.304中的章节为5.2.3。
在log中小区选择的S准则计算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小区选择在log中的特征
网络注册(或称附着,涉及36.213,36.331和NAS协议24.301)
UE开机选网,选择完小区后,要想获得LTE系统的服务,必须在网络中进行注册,称为附着(attach)。
Attach过程最终需要建立和核心网的连接,在核心网里登记UE的身份信息和位置信息,同时还要激活默认承载等,这些过程主要和非接入网(核心网)相关,称之为NAS(Non-Access Stratum)过程。
核心网的连接建立在接入网侧RRC连接基础上,首先介绍RRC连接的建立过程。
UE完成小区选择之后,读取广播的系统信息。
目前UE并没有和基站发生通讯,如何建立与基站的RRC连接,告知UE的状态,需要经过随机接入过程,如图4所示。
随机接入的细节请参考相关的培训文档,这是在测试中经常遇见的case,这里着重于过程性的介绍。
图4 开机附着
在SIB2中,有随机接入过程相关参数rach-ConfigCommon和prach-Config,参数里面表明了随机接入的资源配置。
如图5的步骤1~5所示,UE选择了随机接入资源后,会发送随机接入前导Msg1,并根据随机接入前导的响应Msg2初步调整上行定时确定上行发送资源,发送竞争消息Msg3同时携带RRC连接请求(RRCConnectionRequest),最终由基站下发的Msg4完成竞争解决,Msg4中携带有RRC连接请求的响应,积极的响应为RRC连接建立(RRCConnectionSetup),UE接收到该消息后会回复一条确认信息,RRC连接建立完成(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
通过以上的步骤,UE完成RRC连接建立。
到目前为止,开机后的UE已经完经由初始随机接入完成了RRC连接建立,与基站的通信链路建立完成,现在需要打通核心网的链路,这个过程是attach,它是一个NAS过程。
所谓NAS过程是指与物理层的技术和流程不相关的,UE的NAS层协议栈和核心网NAS层协议栈互相通信的过程。
流程如图5中的6到19。
UE侧不能看见eNB和核心网之间的消息,并且在实际系统中步骤7中的身份认证,鉴权和加密可能只出现一部分,一般情况下,在log中出现了步骤16,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时(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UE的attach过程基本就完成了。
当然最后需要检查两条确认信令attach完成和激活默认EPS承载上下文接受。
至此UE完成了Attach过程,UE在核心网中完成了信息注册,PDN连接和默认承载建立,获得了一个IP地址。
在测试过程中,如果attach reject出现,通常有几个原因:一个是SIM卡和核心网不匹配,另一个是APN没有设置好,最常见的是UE上一次关机没有detach,核心网保留有UE注册信息,再次attach会触发attach reject。
图5中过程1到过程5完成了RRC连接建立,过程6到过程18是核心网的Attach流程。
图5 RRC连接建立和附着
RRC空闲态UE过程
本节的前提条件是UE已经在获取系统信息,attach成功后,回到RRC idle态,在小区中驻留。
可以简单地将UE的RRC idle态理解为手机的待机状态,此时LTE网络在跟踪区域(TA,Tracking Area)的维度上知道UE的位置,在业务到来时发起寻呼;UE通过小区重选和TAU机制维持idle态下的移动性,通过DRX机制监听网络寻呼,一旦需要发起业务,即发起RRC连接建立过程,回到RRC连接态。
首先介绍空闲态下的移动性管理,即小区重选。
RRC idle下,移动中的UE需要重新选择新的小区进行驻留,然后监测该小区的系统信息等。
小区重选的主要系统参数来自于SIB3,重选判断准则是R准则(Reselection准则),详见36.304 5.2.4章节。
此处只给出在测试log 中的trace特征,图6。
图6 小区重选则log中的特征
小区重选完成后,UE需要判断当前小区的TAC(Tracking Area Code)是否在网络分配的TAI 列表中,以确保idle态的UE在网络中可以通过在Tracking Area中的寻呼。
如果当前小区的TAC不在UE保存的跟踪区域列表(TAI list)中,UE需要进行跟踪区域更新(TAU),以告知网络自己的移动位置。
跟踪区域更新是UE与核心网互相通信的过程,所以是NAS过程,详细描述见协议24.301。
如前述NAS过程需要建立在RRC连接之上,所以IDLE态下的NAS过程会触发RRC连接建立等一系列过程,如图7所示。
图7 TAU过程始末
UE在RRC idle态还有非连续接收(DRX,Discontinuous Receive)的操作,为了延长待机时间,UE可以在网络的配置下,在一定的时间段内监听网络的寻呼,其他时间段UE则不需要监听小区的寻呼。
DRX的详细内容请参考相关培训文档和36.321协议。
RRC连接态
RRC连接态是指UE维持与基站的RRC连接过程,从RRC连接建立完成开始,到RRC连
接释放结束,所有与eNB和核心网的业务联系都需要在RRC连接态下进行。
首先介绍RRC连接态下的移动性,小区切换。
连接态下是基站控制,UE辅助的移动性。
基站配置UE的测量参数,UE执行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则(周期或者事件触发)上报,基站进行切换判决并下发,UE执行切换并在目标站里确认。
详细内容请参阅规范36.331和相关培训文档。
下面以一个异频切换的log为例,展示异频切换的过程。
配置两个基站,服务小区EARFCN为38100,目标小区EARFCN为37900。
测试过程中降低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触发服务小区上报A2事件(服务小区信号低于门限),eNB配置了目标小区的A4事件参数(异频小区信号高于门限),升高目标小区信号强度后,触发了A4事件并由UE上报。
之后eNB判决切换,通过RRC连接重配置中的切换命令下发,UE切换完成后在目标站中确认。
图8中1~6描述了上述过程。
图8 异频切换流程
UE切换完成后,读取新小区的系统信息,如果发现新小区TAC不在存储的TAI中,也会发起TAU过程,如图8中最后的TAU Request所示。
LTE采用多天线技术,引入了多种MIMO发送模式(Transmission Mode),目前有TM1~TM8。
在测试中,我们经常会测试不同发送模式的速率,以及发送模式之间的切换。
通常MIMO 发送模式的配置在RRC连接建立或者RRC连接重配置中完成。
不同的发送模式会采用不同的PDCCH DCI格式,会导致物理层有不同的速率。
发送模式的知识主要涉及到协议36.212和36.213,同时我们有对应的参考文档。
这里只在log里展示一下发送模式的配置,测试中有对应MIMO发送模式切换的case,图9。
图9 MIMO发送模式配置
另外,RRC连接态下还涉及很多过程,比如定时调整TA(Time Alignment)和BSR(Buffer
Status Report)等,他们都是UE维持业务必不可少的部分,请参照培训文档和36.321.
Detach
UE从网络去注册,可以是UE发起的Detach,也可由网络发起detach。
我们在测试时,结束一个case后,通常需要进行detach,再重新上电做下个c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