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四课第一框权利保障于法有据课件【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为人违反法律规定的不作为义务而为之,是作为的违法行为。 行为人侵害他人的民事权利,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4-
第一框 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3.权利人要注意诉讼时效 (1)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 除外。
(2)当民事权利受到侵害时,权利人应当及时提出相关请求。 议一议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 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 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这是否意味着权利本身 及请求权消灭? 提示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虽可拒绝履行其义务,权利人请求 权的行使权发生障碍,但权利本身及请求权并不消失。当事人超过诉讼
-2-
第一框 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一、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1.法律保护民事主体的各项人身权和财产权。
2.行为人侵害他人的民事权利,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1)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 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2)适用: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任 消除影响是指侵权人在不良影响所及的范围内消除对被侵权人 的不利后果;恢复名誉是指侵权人在其造成损害所及的范围内 恢复被侵权人的名誉于其未曾受损的状态。它们通常只适用于 侵害人身权益的情况
以上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单独适用,也可合并适用
-13-
第一框 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议议题题探探究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
情境导引
2019年3月底,江某(女,18岁,因未达法定婚龄,不能办理婚姻登记手续)为 能赶上其男友林某(男,28岁)所在单位的集体购房,谎称其身份证已丢失, 以购买进口药品需用某市居民身份证为借口,向张某(女,28岁)借用身份 证。随后,江某假冒张某之名到其单位拿走张某所在地的公共户口 簿,与林某一起到区民政局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同年6月,江某再次冒用
-12-
第一框 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议议题题探探究究
赔偿损失是最常见的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它不仅可能适用于侵 害财产权益的场合,也可以适用于侵害人身权益的情形,损失的 范围不仅包括积极损失,还包括消极损失。赔偿损失一般以实 侵 际损害为限
权 赔礼道歉是指侵权人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被侵权人承认错误、 责 表示歉意。它主要适用于侵害人身权益的情形
予保护的行为,而无因管理符合社会道德准则 对他人和社会有利, 侵权民事责任构成要件
, 是该 (1)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这种赔偿责任应适用过错推定原则,被告举证责任倒置,由雇主或法人举证证明自己无过错,举证不能或证明不足的,直接从损害事实推定
张某名义到其单位办理其他手续时被发现。张某为此向某市区人民法院提 起诉讼。 (1)被告的行为是否侵犯了原告的姓名权?为什么?
(2)江某应承担什么样的侵权责任?
-9-
第一框 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议议题题探探究究
提示(1)姓名权是自然人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变更自己姓名并排除他人 侵害的权利。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
知识拓展过错推定原则不是由受害人举证证明,而是从损害事实本身推 定加害人有过错,并据此确定加害人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被害人不必
举证对方的主观过错,而是直接从损害事实的客观要件及它与违法行 为的因果关系中,推定行为人主观有过错;如果行为人认为自己在主观上 无过错,则须自己举证。证明成立则推翻过错推定,否认侵权责任。反
之则应承担侵权民事责任。
-7-
第一框 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3.法律规定侵权责任的意义 (1)保障民事主体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合理确定相关行为人与权利人
之间的利益。
(2)侵权责任规则有助于平衡社会各方利益,合理预防损害,促进社会和谐。
-8-
第一框 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议议题题探探究究
-6-
第一框 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2.承担侵权责任的特殊情形:过错推定与无过错承担侵权责任 (1)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的,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应
承担侵权责任。
(2)法律规定无过错侵权责任的,则行为人只要损害了他人的民事权益,不 论其有无过错,均应承担侵权责任。
自己的姓名。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
人的姓名权。江某为达到领取结婚证、参加单位集体购房的目的,利用 原告身份证,假冒原告姓名到有关单位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已构成对原告
姓名权的侵犯。
(2)民法典规定,公民的姓名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 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10-
构成要件是 指具备哪些 必要条件才 能构成行为 人因侵权行 为所承担的 民事责任
主观过错:行为人在实施行为的时候主观上的心理状 态,而不是客观表现。主观过错分为两种基本形态,即 故意和过失。故意,是行为人预见自己行为的结果,仍 然希望它发生或者听任它发生的主观心理状态,行为 人应当认识到或者预见到行为的结果,同时又希望或 听任其发生。过失,包括疏忽和懈怠。行为人对自己 行为的结果,应当预见或者能够预见而没有预见,为疏 忽;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结果虽然预见了却轻信可以 避免,为懈怠。疏忽和懈怠都是过失,都是受害人对应 负的注意义务的违反
因此,医疗损害赔偿责任也适用过错推定原则,只要受害人能证明损害事实的存在,损害事实与医疗单位的行为有因果关系,如果医疗单位不能证明自 己无过错,就应推定医疗单位有过错而承担民事责任。
民 各法种典承规担为定责,自人任然的人没方享式有有必姓须为名单权他独,有适权人用依谋法决利定、益使用的、变意更思自己;的在姓名无。因管理中,管理人恰有为他人管理谋 一(2)个行诉为讼人利时主效的期观间上场:三存年在合。过。错(故第意二或过,失侵)。权行为违反社会道德准则,对社会有害无益,是法律不
第一框 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
-1-
第一框 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学业质量要求
核心要点提炼
1.列举实例,说明侵权 责任承担的方式,了解 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 时效期间。 2.搜集校园安全事例, 分析承担责任的不同 情形,增强安全意识和 法治意识,提升科学精 神素养。
1.两项民事权利:人身权和财产权。 2.八项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停止侵害,排除妨 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 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3.一个诉讼时效期间:三年。 4.两种承担侵权责任的情形:行为人因过错 而侵害他人的民事权益,过错推定与无过错 承担侵权责任。
人因侵权 利益的减少或灭失的客观事实。损害事实包括三大类:
行为所承 一是人身损害事实,二是财产损害事实,三是精神损害事
担的民事 实
责任
因果关系:违法行为作为原因,损害事实作为结果,在它们
之间存在前者引起后者,后者被前者所引起的客观联系
-14-
第一框 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议议题题探探究究
-3-
第一框 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这种赔偿责任应适用过错推定原则,被告举证责任倒置,由雇主或法人举证证明自己无过错,举证不能或证明不足的,直接从损害事实推定 雇主或法人主观上有选任不当,疏于监督管理的过失,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解析各种担责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A项错误,C项正确;权利人维护自身权利时有诉讼时效,B项错误;民事侵权行为发生时才承担责任,D 项错误。 主观过错:行为人在实施行为的时候主观上的心理状态,而不是客观表现。 本案中,施工单位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应承担侵权责任。 二、侵权责任中的情理法
雇主或法得人到主观鼓上有励选和任不法当律,疏于保监护督管的理行的过为失,。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两项民事权利:人身权和财产权。
同年6月,江某再次冒用张某名义到其单位办理其他手续时被发现。 提示民法典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二,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责任。
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结果,应当预见或者能够预见而没有预见,为疏忽;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结果虽然预见了却轻信可以避免,为懈怠。
时效后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5-
第一框 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二、侵权责任中的情理法 1.承担侵权责任的一般情形:行为人因过错而侵害他人的民事权益造成
损害的。
(1)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
(2)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错故意或过失)。
(3)该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11-
第一框 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议议题题探探究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返还财产是指侵权人将其非法占有的或管理的财产转移给被侵
权人。一般而言,有权请求返还财产的是财产的所有人;同时该财 产必须还存在,如果不复存在,只得赔偿损失或承担其他责任;如 侵 果侵权人将该财产转让给第三人的,还要看第三人在受让财产时 权 是否符合善意取得的条件,如果符合,为第三人利益及整个交易安 责 全考虑,也不得请求返还财产 任 恢复原状主要适用于财产损害的场合,它是请求侵权人恢复到物 原来的状态。请求恢复原状需具有两个条件:一是可能性,即被损 害的物有恢复到原状的可能;二是必要性,即该物有恢复到原状的 必要
2.侵权民事责任构成要件
违法行为:作为和不作为的违法行为皆构成侵权行为的
构成要件 行为方式。行为人违反法律规定的不作为义务而为之,
是指具备 是作为的违法行为。反之,行为人违反法律规定的作为
哪些必要 义务而不履行之,即为不作为的违法行为
条件才能 损害事实:一定的行为致使权利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
构成行为 权利以及相关利益受到侵害,并造成财产利益和非财产
申请办理了信用卡。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 的?( ) A.甲侵犯了乙的姓名权 B.甲侵犯了乙的名誉权
C.甲侵犯了乙的信用权
D.丙银行不应承担责任
-16-
第一框 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
-15-
第一框 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议议题题探探究究
典例剖析 例题1甲用其拾得的乙的身份证在丙银行办理了信用卡,并恶意透支, 致使乙的姓名被列入银行不良信用记录名单。经查,丙银行在办理发 放信用卡之前,曾通过甲在该行留下的乙的电话(实为甲的电话)核实乙是否
第一框 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议议题题探探究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关键能力
1.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
停止侵害是指被侵权人对于侵害其合法权益的正在进行的或 继续之中的侵权行为有权请求法院予以终止。它可以适用于 各种侵权行为,只要这种违法行为正在进行之中或在延续的情 侵 形下 权 排除妨碍是指由侵权人解除因其行为引起的妨碍他人正常行 责 使权利和实现利益的客观事实状态。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物 任 权,特别是相邻权受到侵害的场合 消除危险是指对将来的、有造成侵权损害后果可能的事实和 状态而言的,处在此种状态中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法院要求侵 权人予以消除
过关错于推侵定权议原行则为和一无要过议承错担原无民则事因责管任,下理列与说法侵正权确的行是(为的) 区别有哪些?
下 医列疗说事法故提正是确侵的示是权(无责任因) 与违管约理责任是的竞指合没,具有有较法强的定技术或性约和专定业性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遭受损失,自愿 管理他人或为他人提供服务的行为。区别有两点:第一,侵权行为中,行 证明成立则推翻过错推定,否认侵权责任。
知识拓展侵权行为:是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依法应 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就是说,侵权行为破坏了法律规定的某种责
任——这种责任是在法律上严格规定不许被破坏的。
想一想行为人的过失构成侵害的,就不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对吗? 提示行为人的过失,也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过错程度对于衡量其责任大
小具有法律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