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相如:治脾法在肾病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肖相如:治脾法在肾病中的运用
脾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与人体水液代谢关系密切,脾失健运会导致水湿内停而成水肿,明代张景岳指出:“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

而水肿又是肾病的常见表现,故健脾利水的运用恒多。

脾失健运还会导致湿浊内留,而湿浊内留又是慢性肾衰的主要病机,故健脾化浊法是治疗慢性肾衰的常用方法。

脾主运化,还为气血生化之源,《灵枢.决气篇》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所以肾性贫血与脾虚有关。

脾还主统摄,升清。

而脾失统摄,清气下陷是肾炎蛋白尿的主要形成机理,所以益气健脾,升清固摄是蛋白尿的主要治法;此外,脾不统血也是肾炎血尿的形成机理之一,因而,健脾摄血也是肾炎血尿的治法之一。

总之,治脾法在肾病中运用广泛。

1
健脾益气法
蛋白尿属于脾气虚弱者,临床表现有面色淡黄,纳差乏力,腹胀痞满,大便稀散,脉象软弱,舌淡有齿痕等,方如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黄芪大枣汤等;若中气下陷之证明显,见头晕乏力,腹胀下坠,便意频频等,可用健脾升提法,方如补中益气汤。

慢性肾衰的早期,无论有无脾虚的表现,都应在补肾的同时加健脾的药物;若有脾虚的表现,则应以健脾为主,用香砂六君子汤加生大黄为主。

2
健脾利水法
用于肾病水肿属于脾气虚弱者,在水肿的同时有上述脾虚见证,方如防己黄芪汤、防己茯苓汤、外台茯苓饮、胃苓汤、春泽汤等。

3
健脾摄血法
若肾炎血尿有脾虚见证,属脾不统血者,治宜健脾摄血,方如归
脾汤加减;若有中气下陷表现者,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4
健脾养血法
肾性贫血以脾不生血常见,多可用健脾养血法,方如归脾汤、当归养血汤、八珍汤等,方中需用人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